淡蘭古道北段 澳底 – 瑞芳

Jimmy Su
wormsculptor
Published in
6 min readDec 31, 2018

淡蘭古道聞名已久,但真的開始了解後,不難發現其實並沒有一條直直的路叫「淡蘭古道」。經過百年來的開發,古道已經被村鎮公路等人造物切割得零零散散了,在沒有完整路線能參考下,要上路其實還是有點難度。前陣子在健行筆記專頁上看到北段路線已經整理出來,決定在元旦假期即刻去探探看

首先在新北市和健行筆記合作的淡蘭古道網站下載 KML 檔。以 iPhone 為例,將 KML 路線檔匯入 Google Earth:

接下來在 Google Earth 和 Google Maps 都能看到精心整理的路線和資料了。在不開發專屬 app 的條件下,我想這樣的形式也許是最通用了吧?覺得這個檔案真是被忽視的藏寶圖啊!

在 Google Earth 研究一番,權衡路線長度和可看性後,先挑澳底到瑞芳的這段古道入手。不過 Google Maps 並沒有完整的地形圖和登山路徑,因此上路前還是必須先將路徑匯入能離線使用的登山地圖 app 中。這裡就用我曾經介紹的 Gaia GPS 為例,將 KML 匯入 Gaia GPS app 後即可配合魯地圖的詳細圖資避免在山上迷路,不過點選地標就無法像 Google Earth 能跳出詳細圖文解說了

上路!從福隆火車站下車後換計程車往澳底,轉上山約兩公里,到最接近登山口的路口下車,找到入口標示沿著古道緩緩爬升

這次挑選的路線由楊廷理古道 – 燦光寮古道 – 樹梅坪古道 – 琉榔路步道所組合而成。從澳底開始的楊廷理 + 燦光寮路段是本次路線的精華,沿路可見砍草梳理排水的痕跡,但沒有過多人造干涉,仍然維持古道該有的自然風貌。大台北知名步道已嚴重水泥化,這路段能保持原汁原味實在難能可貴,也許是位於草嶺古道隔壁而受冷落的幸運吧?

台北已間斷下雨一個禮拜,出發這天也一直保持要下不下的毛毛細雨。十度是穿著雨衣仍然不會悶熱的宜人溫度,比起黏膩的艷陽天,在這種氣候上山其實更舒服些。這是一條很溼的路線,步道一路沿著溪溝而行,兩旁也常出現埤塘,有時跨越溪澗,有時路面就是水路。只要帶個簡易濾水器,沿途山泉水補給不虞匱乏

不過也有傻眼的時候。走到這裡突然找不到路,看來看去,原來就是得撩下去啊 😑

如果不喜歡鞋子進水,走這裡必須得穿長統登山鞋或雨鞋。不過這次為了體會所謂的 Embrace the Suck,特地穿了不防水的 Altra Lone Peak 來體會看看

濕濕的走了一天腳沒化掉,可能是鞋子輕軟的關係也沒起水泡。當然比不上完全乾爽那麼舒服,不過證實了並不是美國長程健行的老外腳底都長鐵皮,我這種東亞肉咖也是辦得到啊 😂

中午 12 點剛好走到清代駐軍和郵遞的燦光寮舖遺跡。這裡整理得相當平坦乾燥,甚至還用碎石鋪了一大塊營地,旁邊就是小溪澗,是個夏日偷閒避暑的安靜角落。楊廷理和燦光寮古道沿途皆無人造遮蔽處,如果打算煮食可能必須有雨天備案,不然最好備冷食上山

用餐完畢繼續前進,沿途經過幾個早期民居和雜貨店遺跡。其中的燦光寮12號古宅甚至還點著光明燈,可能還有人住在裡面

燦光寮古道頂點出口是舊樹梅礦場,從中級山叢林一下切換到遼闊孤寂的山海遠景,往九份方向的舊礦場碎石路空無一人。突然覺得 我應該找到台北近郊的完美荒野了吧

走出礦場路接上已經水泥化的樹梅坪古道,比起前段就無甚可觀了。不過在九份前後路段,健行筆記提供的參考路線可說規劃得相當精巧;既能避開觀光人車,又能在最接近老街中段的地方選擇切進商區來碗老麵芋圓,不禁讚嘆懂玩前輩的精心規劃啊 😌 不過時間已晚,還是決定儘快抵達瑞芳再打牙祭。行經九份輕便路接琉榔路步道覺得可惜,這段路的風情不錯,可惜遊人多半坐車來去匆匆,沿途空無一人

其實整段十幾公里的步道,扣掉九份附近的遊客,我也只遇到三個人啊 😂

下山抵達員山仔分洪道,穿過安靜的瑞芳小鎮抵達瑞芳火車站…對面的夜市大吃一斤,畫下完美的句點 😌

比起其他遊人有點太多的熱門路段,這段精心規劃的淡蘭北路相當值得一探,不過請一定要帶離線 GPS 登山地圖,指標不明的冷門路線並沒有其他登山客和沿途垃圾能幫忙指路。另外即使腿力過人登山杖還是必備,不然雙拳難敵眾狗 別說沒提醒喔 😌

Gaia GPS 路徑紀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