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皆有病——《我們與惡的距離》

X.K Story
X.K Story
Published in
9 min readMay 10, 2019
《我們與惡的距離》 ep.3

若要談起台灣的影劇產業,或許大多數人聯想到的都是那又臭又長、而且劇情與要素總是統一的八點檔鄉土劇;又或者是對八年級生來說頗具回憶價值的眾多偶像劇,雖然劇情時常脫序尷尬,卻也因為集結了大家兒時年輕的青春偶像們,或多或少都在大家心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但在這個網路與資訊媒體快速暴衝的時代,每個產業都在追求改變、追求創新、追求與年輕世代以及社會議題接軌;做為一個雖然不多但偶爾會看國外戲劇或電影的人,當然也希望台灣的影視界能有幾部不一樣、而且真正拍出當代社會心聲的作品。既然眾多動畫作品在大家的筆下都能化作分析人性、人際與社會的題材,我想以台灣新媒體人的能力肯定有辦法做出一部這樣的作品,於是前陣子流行於大家口中的作品就誕生了:《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ep.2
《我們與惡的距離》 ep.4

《與惡》在整體劇情上的起承轉合我認為算是相當遵循步調的作品,節奏掌控上相當優秀,集與集之中段落賦予觀眾想要繼續看下去的期待感、劇情的起伏安排地確實沒話說。但對我來說與惡最令人感到情緒無法放鬆的,其實是它的四條主線並進,並且在一集50分鐘的長度內很好的快速轉換,使得你的情緒營造起來之後就會持續延綿製片尾曲響起。

《我們與惡的距離》 ep.5

圍繞在四個家庭的故事:

喬安在經歷事件前後幾年的轉變描寫,她與家人還有孩子之間的關係,是這故事的一大主軸。其中其實透露出了許多關於家庭教育的方針、夫妻兩人同屬一個領域時在工作理念與家庭生活的交鋒,這其實大概都是台灣社會目前非常常見的現象,而《與惡》透過這樣的劇情內容讓觀眾很快引起共鳴,因為這大概就是屬於台灣人的故事、在我們身邊正真實上演中。

同一時間喬安帶領的品味新聞其實是《與惡》中我非常喜歡的元素。或許人權、社會的壓力、精神狀況、民粹才是《與惡》最想拋給觀眾的問題與核心價值,但媒體人的自我約束、在現實經營與道德感上的平衡,或許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也不一定。在網路上打滾的年輕世代,大概更能夠去同理在這樣的速食時代,什麼樣的內容會吸引流量、吸引讀者,而又有多少的文字跟畫面並未考量到當事人的想法,間接造成了許多傷害。什麼是對的、什麼又是錯的,其實《與惡》十集中一直在圍繞的就是這樣的主題,而我們終究給不出答案。

「你們的批評,不會改變媒體的即時文化,只會讓我們精神更加錯亂。」 — — 《我們與惡的距離》#5

《我們與惡的距離》 ep.5

另外兩大主軸大概正是圍繞在思聰思悅姊弟倆的故事,還有本作最大的導火線——李曉明家庭,也是本劇主角李曉文如何走出傷痛與回歸社會。
關於李家的描寫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加害者相關人士的社會責任、內心罪惡以及如何重新讓他們回歸社會、被社會接受;更多想提問的,其實是關於他們,究竟必須為這個社會付出什麼責任?

可以看見整齣劇的主角大芝(曉文),從第一集開始就一直在對抗著這樣的空氣——被貼上標籤且排外的氛圍,甚至是比起周遭,她自己在遭逢受害者家屬、以及身邊亟欲幫助她的人,都會感到愧疚與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與接受。於是李媽希望李曉文即刻起在這個世上死亡,但這又和談容易呢?於是在第四集中大芝對著媽媽說出:

「活不下去就一起死吧。」

當下我的情緒其實相當的複雜,你不忍去指責這樣的話語是脆弱的展現還是某種堅強的選擇。畢竟這個問題太過困難,而在劇情尾端受害者家屬的自白更會讓你從前面不斷鋪陳的:看似要你嘗試放下仇恨的劇情中瞬間回過神來。他們說的沒錯:要是你們都有資格重新回到社會、過著正常的生活,那麼我們呢?這些破碎的家庭要怎麼回歸呢?

終究,站在不同的立場,這些價值觀與問題都是混亂的,而作為觀眾的我們,或者大多都只是旁觀者、未曾真的經歷過類似的事,又怎麼能夠真正明白什麼?

「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你有標準答案嗎?誰有標準答案?」——《我們與惡的距離》#5

《我們與惡的距離》 ep.4

關於思聰,其實我認為就是劇組設立的一個尚未引爆的對照組——與李曉明相對的角色。受到思覺失調症所苦的他,過去身邊同樣有著為憂鬱所苦的那個她,伴隨著社會的觀感與壓力,以及周遭親人的閒言閒語及苦口婆心,最終在她終結自我的過後開始引燃。從劇情的開端我們就能明顯感受到他的狀況不斷在惡化,一直到劇尾的二次爆發、劇終的慢慢走出。

而思悅姊的存在,除了是一路上幫助大芝的人以外,她對於思聰的反應與照護,以及她周遭人對於思聰的體諒或者是不諒解,都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去映證,或許在李曉明犯案前,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我們能夠察覺到什麼。於是思聰的存在與最後回歸的這條路線,是不是代表著劇組在暗示著:當初李曉明若能走上不同的這條路,是不是這些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呢?而對於他們來說,我並不認為只是單純的基因、個人特質所造成這樣的結果,就像劇中同樣出現的陳昌一樣:這個社會的每個人是否都對此有所責任、社會的規則與氛圍各個都是這一切的推手,不是嗎?

或許你能說大多數人能夠挺過去為什麼他們不能,但事實正是每個人的際遇不同、想法不同、特質不同,我們當然不可能作到同理、也沒有人認為受害者就應該成為這樣體制下的犧牲品,劇組丟出的問號是:我們能在此基礎上做些什麼呢?而他們的答案正依依展示在這十集的內容中,至於是不是正確、是不是有效,我們都暫時不能曉得了,只能期待事情有所改變。

「為什麼是我?」——應思聰 《我們與惡的距離》 ep.8

「這個眾生皆有病的社會;當一個殺人犯根本就不難嘛。」——《我們與惡的距離》#8

《我們與惡的距離》 ep.5

整部戲我最喜歡,也覺得刻劃最深刻、同時大概最像自己的,就是王赦了吧。身為四大主軸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環,是因為王赦作為劇中法扶律師的骨幹,其實大概是拋出最多問題與答案的人。而其間他經歷幾次的衝擊,我原本認為不該轉變的他也一度態度軟化、屈服於社會的氛圍,往往對抗最強悍的那個人,受的傷大概也最重,這點正應證在了王赦身上。

與家庭的平衡中,我覺得美媚的描寫與現代社會最為相向:我們都出自於一個自掃門前雪、想保護自己與身邊的人的心態當中;對於社會上的惡、犯人雖然理解他們有屬於自己的苦衷、也了解社會的扭曲,卻不大願意真正去理清事情的全貌。因為到頭來,這個社會努力追求的真相,是這麼令人失望:

「真相永遠只會怪我們的社會體制出了問題。」 — — 《我們與惡的距離》#3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概本身並不是一個未知的問句,其實是個已經被賦予答案的平鋪直敘;在本作的英文副標中提到——"The world between us",這不就是答案了嗎?原來惡一直在都在我們身邊、又或者我們自己也是惡的本身,因為這個社會本來就眾生皆有病。其實怎樣才是對的、怎樣才是錯的,這種立場擾動強烈的問句,我們也得不到結果、劇組也得不到;劇組真正想傳達的,大概是關於這個有病的社會,大家都有責任、大家都得做點什麼,而你能做什麼?才是真正的問題。嘗試著去理解,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所以我特別喜歡王赦說的那段:

「他真的該死,他殺人就該要死。可是,不代表要民主法治跟著一起陪葬。那為什麼我們還要逮捕他,然後浪費這兩年的時間開庭啊、調查什麼的。我們抓到他的時候就一人一刀捅死他就好啦。」——《我們與惡的距離》#5

沒錯,我們都曉得他殺了人、毀壞了很多的家庭,關於社會是否應該原諒他、他的家人能否走出,這樣的問題上面談得夠多了。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想辦法去理解、去找出大家在這個社會底下被薰陶成什麼模樣、為什麼會有人不惜作出這種事,是不是比起直接遵循民意的一槍結束,我們有更迫切且值得去做的事呢?

「這個社會會變好嗎?不會。」——王赦 《我們與惡的距離》 ep.5
《我們與惡的距離》 ep.10

關於《與惡》,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愛的,也非常推薦大家花點小錢去支持屬於台灣本土自己的作品。在這個速食年代能有這樣的一部作品,好好地用台灣人最能感同身受的情境去描述我們共同在面對、這個社會共同承擔的議題,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

《與惡》其實並沒有太多特別吸引人的分鏡或是拍攝手法,上面也提到整體的劇情進程與節奏也非常中規中矩,但情緒的營造可說是相當優秀,也或許是自己對於這樣的主題、以及這樣的劇情背景達到很棒的共鳴,幾乎可以說是很多時間都在哭,關於這部作品。
我也非常欣賞演員以及腳本的設計,情緒的抒發與適時淺白的暴衝其實是我們非常喜歡《與惡》的一點,大芝在被迫改名時無奈地喊出:「幹嘛這樣啦。」的同一時間,我的情緒幾乎快要滿溢出來、思聰再一次的「為什麼是我?」好像是從自己內心發出來似的。

特別喜歡喬安最後對News說的:「她必須自己撕去加害者家屬的標籤。」這只是對於劇中提出的所有問題中,其中一個問題的答案,而甚至是,就像我上面說的: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立場會給予出不同的答案。這只是喬安的答案,但是能成為社會的答案嗎?我們的社會能夠真正得到一個共同的解答嗎?《我們與惡的距離》並不打算告訴你,或許他們也沒有答案吧。

我只能說,至少關於這件事,沒有人是局外人。

「沒有人是局外人。」——《我們與惡的距離》 ep.10

--

--

X.K Story
X.K Story

一介平民、你人生中的一位過客;平常喜歡看看動漫畫、日美劇或電影,非常欣賞這些螢幕後的故事, 喜歡它們帶給人們的能量、情感,因此希望透過文字將這些好故事傳達給其他人, 讓它們能被更多人看見。如果我的文字能勾起一點你對這些作品的興趣,那就是我最大的榮幸了。https://www.facebook.com/X.K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