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UP Global Summit 所觀所想

Herbert Lin
XChange
Published in
12 min readDec 2, 2019

DAY1

早上起了一個大早從住宿處騎Ubike前往會場,到達的時候正好趕上今生的吃早餐時間。匆匆吃了提供的早餐之後便驅身前往會場聽第一個talk。

開幕式前

經過主持人簡短的開場後,第一位講者開始了今天的活動。第一位講者是Tim Salau,在美國的創業家,打造了一個叫做Guide的產品,主要是教美國高中生學校中學不到的生活知識。他在他簡短的分享中講述了馬雲創辦阿里巴巴的故事、美國幾個大公司的開源趨勢 — 來帶出未來工作的模式可能有的模樣。未來的工作模式應該是開放協作的、以團隊為中心的、透過協作創新的。

三個開放式創新會遵守的原則

  • Co-creation 開源之後到處都是協作
  • Customer driven 每個應用場景不同
  • Network effect 專案之間互相影響

幾個領導者會有的特性(下面會透過下午的workshop更加深入)

  • Build community
  • Be visible
  • Embrace complexity
  • Be adaptive
  • Always be learning

簡短的分享後我們眾人集合前往各自的行程。我被分配到的組別是坪林品茗之旅。

兩輛十二人巴士先是載我們到坪林老街逛了一下。坪林老街超小條,可能是下雨天的關係吧,也沒有多少店家有開。晃了一圈我們進入了一個店家試喝了包種茶跟紅玉台茶,還不賴。老闆也很熱情的招呼我們。

下一站是參訪一個比較在山上區域的茶農白長青茶作坊,也是本次高峰會的贊助廠商其中之一。滿有趣的是這個茶農原本是老一輩的在做,但是年輕的一代回過頭來接手,打造成一個比較文青的茶的品牌。也不得不佩服他們接手的決心,介紹整個採茶、製茶、品茗的流程起來有模有樣的,已經有賣茶老闆的水準。

到最後階段的烘茶
年輕的老闆在茶園內解說
由左至右:包種茶、金萱、東方美人、阿薩姆紅茶、鐵觀音

就可惜了天公不作美,不然好天氣參觀茶園還是挺舒服的。整個茶園與工廠介紹完後,待幾個人慌亂的掏錢購買茶葉後,大家搭上了巴士又返回會場。

下午才真正算是活動的分軌制,在12F接連著兩場講座,而在11F則是Tim Salau的閉門工作坊。糊里糊塗的我,在沒有期待什麼的情況下,當初收到了詢問參與工作坊意願的調查表便直接勾選了要參加所有能夠參加的工作坊。是說也不是不好,但是或許某種程度上也強制限縮了參加一些講座的機會吧。

下午的這個工作坊算是早上簡短分享的延伸版,主要是在講述領導的幾個原則。在未來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所以在領導上我們應該是動態是調整的。那想要成為動態的領導者我們可以建立起七個習慣:

  • Purpose 用目的領導
  • Authenticity 真誠
  • Compassion 有同理心
  • Community (we) 領導時顧慮到一個社群的形成
  • Adaptability 彈性調整
  • Clarity 領導時讓大家都清楚
  • Boldness 有推進的勇氣

這中間的過程中我們做了兩個小練習。

第一個練習是找尋一個領導的模範,大家可以自由的發想自己憧憬的領導人選會是誰,然後再分析這個人選有沒有在七大類中的特質/習慣。Tim Salau 提供了幾個他自己的人選:Airbnb CEO Brian Chesky、Microsoft CEO Satya Nadella、遊戲製作者Lual Mayen。在介紹下一個練習之前,我想提一下Tim在這裡定義領導者不見得是一定要擔任領導的職務才能夠稱得上是領導者。只要有展現上述的七個特質/習慣的人都可以稱得上是好領導者。

第二個練習是想一下自身的經歷中有沒有曾經展現出這七項習慣的案例。每個桌子坐三個人,桌子上都有擺一張紙隨機寫著一項習慣。於是大家就圍繞著桌子上寫的習慣發想自身的故事並分享。

除了七項習慣外,Tim也提到了動態領導者的三個擔任的角色:

  • Giver 給予者
  • Connector 連接者
  • Coach 教練(教導者)

都滿直觀的。

後續沒有其他講座活動了,我吃了點提供的小點心,跟某些人聊了一下便離開了。

DAY2

又是起了一個大早,不同的地方是我得煩惱一下要怎麼把所有的東西塞到背包裡帶回去。早餐是阜杭豆漿!從來爬不起來沒機會吃的我竟然在這種情況下嚐到了。他的燒餅油條真的好吃,不乾不油膩,比例恰到好處。離題了。

絕讚燒餅油條

首先參加的工作坊是 Catherine Gutierrez — Mapping the User Journey through Open Feedback 。他的內容主要是介紹UX研究者工作上會走的流程,以及讓我們簡單的實際體驗。我覺得滿有趣的,講者把我們分為了四組,兩兩互相試用另外那一組分配到的app,然後我們在旁邊觀察。除了有實際動手做的環節外,也是看到了不同職業的一面。

UX研究者主要的任務之一是蒐集用戶的回饋並不斷迭代測試,達到最後用戶可以輕鬆操作的狀態。這當中有幾個問題可以保持在心中想:

  • What is causing the issue? 這個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Is this issue due to confusion? How do you know? 這個問題是因為用戶混亂造成的嗎?你怎麼知道?
  • How might you re-design the issue? 你要如何重新設計,解決這個問題?
  • Can you find any trends? 你能夠找到什麼趨勢嗎?
  • Where do users usually have the most trouble? 在什麼地方用戶經常會遭遇困難?
  • What kinds of common questions do users ask? 用戶經常會問哪些問題?
  • What common feelings do the users comment on? 用戶會不會經常表達什麼情緒?
Test plan

工作坊結束後緊接著又進入下一個工作坊。這次是菲律賓的講者Justine L.T. Chua 講 Apply Design Thinking Principles to Create your dream career。

Design Thinking 的五個步驟:
1. Emphasize (learn about the audience for whom you are designing 了解你準備要設計的對象)
2. Define (construct a point of view that is based on user needs and insights 建構用戶架構)
3. Ideate (brainstorm and come up with creative solutions 發想解決方案)
4. Prototype (build a representation of one or more of your ideas to show to others 建構新的建立在解決方案之上的新架構)
5. Test (return to your original user group and testing your ideas for feedback 讓用戶測試新架構並取得回饋)

這個工作坊中我們做了前面三個階段。套用到我們的人生上來說的話:
1. 了解自我 — 是否有些外在的因素在影響著我們
2. 了解自我 — 比較現在工作各方面的滿意程度,以及我們有哪些重視的方面是否有出入
3. 了解自我 — 從重要的人生決策中了解我們的價值觀是什麼
4. 建立架構 —根據上述的資訊, 現在的人生是什麼樣子
5. 建立架構 — 理想的人生又會是什麼樣子
6. 發想解決方案 — 了解現在與未來架構之間的差異,並制定行動目標

Justine 還提供一個小撇步我覺得還不錯,就是不要找傳統專家來發問,要找一個「新」專家來發問,因為他可能才跑在你前面1-2年,對你的情況會比較了解。

下午時,雖然還有其他工作坊,但是我沒有報名參加。其實也差不多該轉換一下環境了。於是下午就變成了一連串的演講。從結果上來看並沒有比較輕鬆,但是我覺得有趣的程度大很多,尤其是一連串在不同產業怎麼運用開源技術或開放資料來解決問題真的是不講不知道背後的一個個故事。

第一位講者是一位日本的女士,講得很爛我連名子都懶得打。

接著是幾位開源社群的創辦人舉行一個論壇形式的活動環節。在他們簡單的介紹他們自己各自的社群後,我發問了一個問題讓他們把剩下的時間講完了,這個問題是「他們各自的社群在從0到1的路上有沒有什麼印象特別深刻或主要需要克服的事情?」

他們幾位的故事都很精彩,不過我就只紀錄了他們故事中有共通且重要的部份。

社群的基礎是人,所以對人要重視

很喜歡S4A蘇老師講報中的一句話:「人會帶來所有的資源 — 需要挖掘、鼓勵、培養」。四個社群都是先有一群人熱血的開始做事,接著才開始慢慢發展成社群的。最後輪到SITCON Denny講的時候,蘇老師又補了一句話說,其實最好吸收人的管道其實是找其他社群沒有被重視的人群。在思考社群怎麼吸引人之前,可能要先想的是,我們的社群真的有重視裡面的成員嗎?時時刻刻警惕。

不要管那麼多先去做就對了

每個社群都是由一個點的活動跟一小群人開始的,在擴展到網狀的社群。社群可以說是有機形成的吧,也不是說一個人就能夠決定一群人就叫做一個社群。但是一開始確實需要一個類似在過飽和水溶液中結晶元的東西,先啟動活動的循環。F2E.TW 馬志瑋說先找一些有參加活動經驗的人先來把活動辦起來,辦個差不多三場之後,大家習慣了有這樣一個活動,自然就能夠維持動能。

想想初衷 — 辦活動應該是輕鬆的

OpenLab.Taipei 鄭鴻旗聊到關於社群主辦人/工作人員會遇到的burnout問題。如果有辦過社群活動的朋友應該都有遇過,有時候會遇到盡心盡力辦活動了,卻沒有多少人參加。這時候很容易就陷入一種「我的活動很棒啊,為什麼都沒有人想來」的負面心態。其實搞社群、辦活動應該是輕鬆的,而且是你自己願意去做的事情,所以也不用有什麼太大的壓力,有時候辦的輕鬆一點,一邊吃東西,一邊講活動主題也很好啊。

找不到資源可以勇於向其他社群求助

有時候在拜託別人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好像沒有提供什麼,都必須仰賴被拜託的人,但是S4A蘇老師說其實這應該要看作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被拜託的人一定是有某種水準你才會去拜託他,那他看起來好像沒有從你這裡獲得什麼,但是這些都會是他獲得的經驗。拜託的一方就不用說了,成長之後可以把這個資源回饋到原來的地方,或是拉拔其他社群。

當天我覺得聽到收穫最多的講者應該是Sarah Yang了,他講的主題是用五個方法駭創意。

首先我們要有認知是每個人都是有創意的。那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他自己好像沒有創意,那是因為學校教育以及社會化的關係把我們創意的表達壓抑了。創意可以以任何形式出現,也可以隨時隨地被激發,他可以是看到什麼東西產生的想法、他也可以是聽到某首歌聯想起的場景......等。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捕捉這些創意,我們可以尋著一個五步驟的框架:

  1. Sow your experiences 埋下種子
    每個月都去做一件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
  2. Capture your idea 捕捉點子
    每週都花一點時間紀錄你的點子。APP 紙筆 錄音 拍照都可以。
  3. Develop your idea 發展點子
    每個月發展一個點子,把他從一個靈感發展為一個更加具體的想法
  4. Prune your idea 過濾想法
    每三個月跟一群朋友們討論這些想法,蒐集回饋。這些朋友們會是你的「智庫」,並在討論的過程中遵從三個原則:你可以放開跟他們講、他們會保密、最終決定權在你手上
  5. Harvest your idea 收成想法
    每半年,找個地方發表你的想法。這些地方可以是社交媒體、部落格、Youtube等

接下來幾位講者我沒有紀錄太多,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是比較偏向講故事的形式,另一方面是我真的不想打斷聽故事的flow作筆記。

Aaron Huang 講他在維基百科社群觀察到的一些現象。維基社群初期還是像維基百科一樣秉持著人人都要可以參與、開放的精神,但是會遇到管理混亂跟會在維基百科上活躍的人群本來就是特定族群的問題。之後又有提到為了避免edit war的事情發生,他們最近有推出了一個在區塊鏈上維基百科,叫做Everipedia,超酷的我覺得。除了可以找出誰是一直不斷無意義修改的人之外,還有發幣獎勵常常幫忙編輯的活躍成員。

吳君孝是阿龜微天氣團隊跟悠由數據DataYoo創辦人,一生都在玩數據。比較了不起的事情是幾年前為了想用數據科幫助台灣農業就跳下去做了,真的很佩服。講簡單點就是利用目前IoT的技術把多個感應器放到田中監測數值,不過這中間跟農民的磨合想必是非常痛苦且漫長的過程,得先知道農民看中的是什麼,再來是讓農民了解為什麼這個科技能夠幫助他,再來才是進入傳統意義上的數據科學領域。

簡信昌具體的title是什麼我忘記了,但是他跟台灣媒體關係密切,先是在報導者做過,接著又自己出來創業READr,一間實驗性質的新聞媒體,透過開源,以及把傳統新聞裡沒有的設計師、工程師拉到新聞製作團隊中,致力於提昇大家的媒體識讀能力。他也同時是台灣總統候選人fact check計畫的主導人。之前雖然就有聽說過這個計畫了,但是在現場聽到說所有的資訊都是由公民自願協助產出的,我還是覺得很了不起。當然最後實際驗證的環節還是要透過其他媒體同業來進行,但是這種東西我覺得很重要,尤其是在這個假新聞當到的年代,大家都必須要有思辨能力以及查證能力才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兩天的summit活動,雖然在舉辦上的行政有很多瑕疵,但是聽了許多講者後不單單是學到了很多,如果是之前有接觸但已遺忘的知識也有種被喚醒的感覺。

最後感謝XChange提供這次公關票的機會,以及少女凱倫協助牽線。

--

--

Herbert Lin
XChange
Writer for

不斷地學習才是人生的真理 | 資深前端工程師 | mail me at herbert.lin.7@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