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夢境不是夢:實現全面啟動的真實科技降臨?

XᴗX
X的奇幻藥
Published in
12 min readAug 18, 2020

--

「有人說人類只用到大腦的一小部分,那是醒著的時候,睡著後幾乎什麼都能做到。」 — 《全面啟動》

睡眠,是人類心靈被遺忘的疆域。如今絕大多數的科技都是為了讓人在清醒狀態下使用,縱使我們有三分之一的生命都處於睡眠狀態。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這三分之一的時間來讓三分之二清醒的人生過得更好、更快樂,那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睡眠階段中最神秘、使人嚮往,同時也令人費解的現象莫過於「夢境」。深入探究夢境世界的電影《全面啟動》建構了一個大多數場景都發生在夢境中的奇幻世界,這部經典之作上映距今十周年,人類科技是否離控制夢境,甚至是在夢境中進行自我實現、自我療癒更近一步?

📺本文Youtube影音好看版📺

🎧本文Podcast聲音好聽版🎧

從史前時代開始,人們就對夢境這個奇幻的狀態,產生了許多猜想。早在五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對夢境進行記載,美索不達米亞人相信,在睡夢中,人的靈魂會離開身體,而靈魂所到之處的經歷就形成了夢境;巴比倫人和亞述人將夢分為來自神靈的「好夢」和來自鬼怪的「惡夢」,他們深信夢境是某種徵兆和預言;埃及人則認為夢境是某種天啟,傳遞來自神的信息,他們會睡在神廟中特殊的「夢床」上期待接收到神的指引、安撫和滿足。因為他們認為接近神意的最好途徑就是做夢,因此會試圖誘導睡夢狀態甚至是孵化夢境。

思想家莊子也在一場天人合一的夢境之中得到啟發,並提出一個十分前衛的哲學觀點。他有一天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醒來之後發現自己還是莊子,於是他開始思考,究竟是自己做夢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自己呢?在這裡,莊子認為人不可能確切地區分真實和虛幻,當一個人認為事物存在絕對真實與虛幻的差別時,已經存在了哲學上的根本問題。

無論如何看待夢境,人類始終沒有小看夢境的重要性:印度教認為,夢是靈魂在生命中的三個狀態之一,其他兩個是清醒狀態和睡眠狀態;美洲原住民把夢看作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入口,也認為萬物是依據神靈的夢境所創造的,他們會在床頭懸掛「捕夢網」來過濾夢境,美好的夢會穿過去進入你的大腦,但惡夢則會卡在網子上。

原住民的故事相傳,神靈最初活在一片虛無之中,那是一個既沒有形狀也沒有功能的空間。於是,他召喚大海龜來組成世界的大地,把粘土堆在海龜殼上創造出山脈。但到了這個階段他卻猶豫不決,這個世界會有那些生物?

這件事想著想著,他就想到睡著了,並開始做夢。在他的夢裡,看到了非常奇怪的東西,有用四條腿爬行的動物,也有用兩條腿移動的,有用翅膀飛翔的,也有用鰭游泳的。他看到各種顏色的植物無所不在,昆蟲嗡嗡作響,有狗在吠叫,鳥在唱歌,人類互相交談。

這一切對神靈來說非常不對勁,他沒看過如此不完美、不規則的景象,他以為自己在做惡夢。當他醒來時,發現自己的夢境意外創造出世間萬物,他看到一隻河狸咬著樹枝,正在建造自己的家和池塘給家人游泳,神靈於是了解到,萬物都有其存在的目的與意義,大自然的一切是如此美麗的共生關係。

這個傳說告訴我們,夢境是一個非常具有創造力的狀態,《全面啟動》也述說著相同的概念。經過訓練的造夢者,在夢境的世界中跟神靈沒有什麼不同,可以扭曲物理規則翻轉大地,或創造出一整個世界與萬物,使人虛實難分。

半夢半醒

在早期,許多人以為睡眠時身體和大腦是單純在休眠,然而,《全面啟動》與古老的傳說都告訴我們,夢境的世界其實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充滿了高度的活動。

事實上,這樣的觀點與當代神經科學的了解並無不同,科學家發現,我們的身心在睡眠時仍會保持高度活躍。當我們在做夢時,眼睛在緊閉的眼皮下迅速地左右移動,這時的腦電波與清醒時的腦波非常相似,呼吸變得更快且不規則,心跳和血壓也升高到接近清醒時的水平。縱使此時大腦及身體都處於高度活躍狀態,但我們的身體幾乎沒有動作。

如同《全面啟動》的盜夢團隊一般,許多歷史上極具創造力的知名人士,也都會刻意運用夢境,來達到一種超凡的意識狀態。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達利,其與夢境相關的畫作為世人所熟知。他說:

最有特色的一種睡眠,最適合繪畫藝術鍛鍊的,我稱之為『有鑰匙的睡眠』,你必須在沒有睡著的情況下睡覺。

達利這個聽起來不可思議的睡覺方式其實並不複雜,首先,他會坐在一張扶手椅上,把頭向後傾斜,靠在椅背上休息,並把雙手放在扶手上完全放鬆。然後,他會將一把沉重的鑰匙用拇指和食指捏著,在鑰匙正下方放一個盤子,這是為了確保當鑰匙從手指掉落時的噪音會叫醒入睡的他。據說,愛迪生也有類似的習慣,他會手握鋼球,睡著時手中鋼球掉落發出聲音,使他清醒,以便隨時保持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

保持這種半夢半醒的狀態到底有什麼好處?為何這些名人要如此大費周章的干擾自己的睡眠?這種手持重物來防止沉睡的方式,如果用當代神經科學的語言來理解,就是利用入睡時自然發生的肌肉癱瘓現象,讓手中的重物掉落,使你清醒。

在這種半夢半醒的階段,意識是流動和高度聯想性的,大腦允許創意的思想連結,也就是能將看似無關的概念建立聯繫,這是你在清醒或熟睡時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的一種特殊思維模式。換句話說,在這個狀態下,你的大腦能夠以一種新的方式進行創造性思考,如同榮獲諾貝爾獎的知名神經科學家坎德爾(Eric Kandel)所說:

人類的創造力…源自於進入深層的無意識力量之中。

有些人會認為,這種半夢半醒的狀態就是一般所知的清醒夢(Lucid Dream),但實際上兩者雖有相似之處但並不完全相同。所謂「清醒夢」通常是指在入睡數小時後經歷栩栩如生的夢境,或是清楚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但半夢半醒狀態則是在入睡後幾分鐘內,一個由清醒進入夢境的意識轉換過程。

再者,清醒夢通常需要一整夜的睡眠,而不是像半夢半醒狀態的小睡。半夢半醒狀態主要發生在睡眠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之間的過渡期,也就是我們剛入睡不久,正從有意識狀態跨越到無意識疆界的階段,也被神經科學家稱作「微夢」(Microdream)的現象。

駭入夢境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成立至今三年的夢境實驗室(Dream Lab),特別關注當人處於這種半夢半醒狀態時的潛能,為了使人完全發揮這種狀態下的潛力,他們開發了一款能與夢境互動的穿戴式裝置「Dormio」,這是史上第一款睡眠階段的人機互動裝置(HCI),專門在清醒到夢境這個跨越意識狀態的情況下使用。

在《全面啟動》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裝置,一個外型像手提箱、由「化學家」所控制的儀器,能夠將強效鎮定劑輸入盜夢者體內,讓人瞬間從清醒狀態進入夢境,並發揮穩定夢中夢結構的關鍵作用。

然而,夢境實驗室的「Dormio」想做的,並非如電影中輔助用途的道具,而更進一步的:駭入夢境。《全面啟動》的開場戲中,主角Cobb對日籍企業家齋藤說:

最有韌性的寄生蟲是什麼?一個想法,非常強韌、感染性很高,這個想法只要深植大腦,幾乎不可能消除。這個既完整又被理解的想法會永遠保存,留在大腦的某處。

按照電影中的說法,「Dormio」的野心就是能將一個想法或是概念,植入大腦中,進而控制夢境、改變夢境。

這個將想法植入夢境的概念,被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在一篇刊登於《意識與認知》(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期刊上的研究稱為「目標夢境孵化」(Targeted Dream Incubation)。

這個概念聽起來高深但實際過程並不複雜。在這項研究中,夢境實驗室團隊透過手套式可穿戴裝置「Dormio」監測實驗對象的生理訊號,例如手掌的肌肉張力、心跳和皮膚電導反應等數據。這些生理訊號指示出最佳時機時,裝置會發出聲音,稍微將入睡的實驗對象喚醒,進入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這時研究人員就繼續用聲音提示來植入想法。

在《全面啟動》中,由Tom Hardy飾演的盜夢者Eames說過:

要成功植入一個想法跟植入的深淺無關,你要植入這個想法的簡易版,它才能自然地在植入對象的大腦成長,這很微妙,你要先從基本的著手,這樣才能成功。

而麻省理工團隊這個現實世界中的控制夢境裝置,同樣也遵守著這個原則。「Dormio」裝置在實驗對象半夢半醒的狀態時會播放各種簡易單字的音訊,像是老虎或兔子,來影響實驗對象的夢境。結果發現,聲音提示的內容能成功出現在實驗對象的夢境中,且成功率不低,例如聽到老虎的人至少有一半都會夢到老虎。

然而,雖然初步實驗植入的想法非常簡單,但夢境實驗室對這款裝置有更高的期待,他們認為夢境其實只是發生在晚上睡眠期間的「另一種思考狀態」。研發「Dormio」裝置的研究人員霍洛維茨(Adam Horowitz)說:

許多人不知道能夠運用睡眠時間讓自己更好,無論是增強記憶力或創造力、改善隔天情緒,甚至提高考試表現,你晚上都可以做這些至關重要的事情。

麻省理工所研發的控制夢境穿戴式裝置Dormio

《全面啟動》由李奧納多飾演的盜夢者Cobb在招募團隊中女性造夢者Ariadne時說道:

有人說人類只用到大腦的一小部分,那是醒著的時候,睡著後幾乎什麼都能做到。想像你在設計一棟大樓,你意識到每個細節,但有時候它好像自己會設計,這是真正的靈感。而我們在夢中會繼續這樣做,同時設計並創造自己的世界,一切都很自然。

同樣地,夢境實驗室不只希望能控制夢境,更希望透過駭入夢境開發人類潛能,首先他們的目標是提升創意。他們讓「Dormio」的實驗參與者執行一項被稱為「替代用途任務」(Alternative Uses Task)的測驗,這是由一位因人類智力的心理測量研究而聞名於世的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 J. P. Guilford)所研發的經典測試。

這個測試顧名思義就是要求參與者想像一個字詞的替代性用途,例如磚塊,原本的用途是拿來蓋房子,但具有創意的人可以提出拿來當墊腳石、紙鎮、潛水配重輔助或是健身器材等另類用途。

夢境實驗室發現,參與實驗的對象創意有提升的跡象。6位實驗參與者在經歷了「Dormio」裝置誘導的半夢半醒狀態後,有5位參與者的「替代用途任務」測驗分數高於先前的得分,其中有4位參與者認為,在半夢半醒期間產生的想法非常有創意。

夢中療癒

在《全面啟動》中,除了驚心動魄的盜夢情節之外,最讓人糾心就是主角Cobb與妻子之間的複雜情感,喪妻創傷的罪惡感讓已故的妻子不斷在夢境中現身攪局,宛若他內心的惡魔扮演著反派角色一般。片中唯一深入了解其創傷的造夢者Ariadne曾對Cobb說:

你不必為害死她的想法負責,如果想完成任務就得原諒自己然後面對她。

讓患者面對自己的創傷,一向都是心理治療領域慣用的技術,其作法正是讓患者重新去回想令人不悅的回憶,同時使其放鬆,藉此抑制創傷事件帶來的負面感受,舒緩與創傷記憶有關的症狀。夢境實驗室的另一位研究員阿莫爾斯(Judith Amores)正致力透過嗅覺來改變夢境甚至記憶,來達到療癒的效果。

她的專案是一款被稱為「BioEssence」的氣味擴散裝置,會監測使用者的心跳和腦電波,當使用者到達與記憶整合相關的第三階段睡眠時,裝置會釋放氣味,來與使用者的記憶和學習行為結合。

與聲音不同之處在於,使用者在睡眠時聞到氣味不會干擾睡眠,並在潛意識中強化了記憶,因為嗅覺與大腦的記憶和情感部分:杏仁核與海馬迴直接相關。「BioEssence」可以當作一種工具,來改變與創傷相關並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記憶。具體作法是讓睡眠者在回憶創傷的惡夢中能吸入與正面積極情緒相關的氣味,將這種氣味與創傷回憶連結,讓人在回憶起創傷時能不那麼痛苦,在夢境狀態中進行自我療癒。

《全面啟動》片中,Cobb在夢境中反覆回想與妻子的回憶,最後成功面對自己的心魔,當夢境中投射出的妻子質問他:

你還記得你向我求婚的時候嗎?你說你夢見我們會一起變老。我是你唯一相信的東西。

Cobb回答:

但我們做到了,妳不記得嗎?我無可救藥地想念妳,但我必須放手…我必須讓妳走。我無法猜透妳,妳太複雜了,既完美又不完美。看看妳,妳只個影子,妳只是我真正妻子的影子,妳已經是我能想像最好的樣子,但是抱歉,妳不夠好。

對麻省理工學院的夢境實驗室來說,無論是「Dormio」或「BioEssence」,都希望能夠讓人過得更好,這是他們目前能想像到的最佳應用。雖然現在裝置還不夠好,不夠完美,但如果努力面對各種不足與難題,也許總有一天,這些裝置終究能夠普及,幫助世人啟動內心的潛能或自我療癒能力。

這樣夢幻的高科技,雖然現階段仍像是在做夢一般,如同《全面啟動》裡轉個不停的陀螺,但這個夢離我們並不遙遠,因為我們知道,當這個陀螺停止轉動時,我們終究能變得更好,變得更快樂。

--

--

XᴗX
X的奇幻藥

科學家的心智👽藝術家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