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1988》以片刻日常紀念我們永恆的青春

Daisy Luo
黛西學姊
Published in
Sep 29, 2021

--

看完《機智醫生生活2》後,發現 Netflix 九月底就要下架《請回答1988》,算一算時間,一天看一或兩集,剛好可以在9月30日前看完,於是從2021轉瞬掉進1988年的大韓民國日常,連配劇飯食都變成泡菜豆腐鍋加海苔包飯。

如果要評論這部劇成功的地方,無非成功地逼出「時代的眼淚」。1988年正值青春,如今差不多就是年屆四十或四十出頭左右的年紀,當人生即將走進下半場,回望走過的一半人生,不論是家庭、友誼還是求學階段的日常,卻都成為如此「特別」而難以複製的記憶。

不同的時代,也能產生相同的共鳴

其實看完後覺得劇中其實並沒有哪個人是真正的主角,五個高中生好朋友的互動生活作為梗概,但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的戲份,重要性也不遑多讓。或許可以這麼說,戲裡真正的主角其實是「1988年的雙門洞」,因為這些細碎、甚至帶點冗長成分的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家庭、任何一個年份,人際關係的煩惱、家庭的互動模式日常,說穿了,人性不分時空地點,並無太多不同,但若把這些日常片刻聚焦在一個地點、一個時代作刻畫,平凡的小事也不免變得深刻了起來。

就算不是同樣走過1988年的觀眾,都能在這樣的復古氛圍中,找到自己少年記憶的懷舊氣味。例如像是劇裡情節,升高三那年,德善班導帶著微笑說:「你們以後會懷念這段時光的。」當下還不懂,長大回頭看,那段每天與書為伍、與同學密不可分的相處時光,還真的是挺讓人懷念。

又或是劇裡善宇跟寶拉用家裡電話聊天,納悶地說:「以前沒有電話的時候,大家到底都怎麼談戀愛的呀?難道都寫情書嗎?」忍不住笑了,因為此刻網路重度成癮的我們,幾乎想不起來沒有網路的日子,是怎麼跟朋友聯絡、更不用說談戀愛了吧。

那些封存在歌曲裡的,是回憶的旋律

一直相信那些年輕時聽的音樂,之所以覺得過再多少年都一樣動人,絕大部分原因跟個人生命歷程有關——哪首歌陪你度過高三自習室的苦讀時光、哪首歌陪你度過搭公車回家的漫漫長路,哪首歌在妳失戀時聽了一遍又一遍、哪首歌又讓你重新找到面對生活的勇氣。

《請回答1988》裡的歌曲不僅是背景襯樂旋律,更是推動劇情時間軸、甚至是角色們重大抉擇的關鍵因素。歌曲不僅是時代的刻畫,還承載了集體/個體的記憶重量,那些旋律,因此變得不再平凡,曾經鮮明亮麗的日子,也跟著流行歌曲變成年代金曲一般,封存在旋律裡。

而一個月密集追劇的好處,就是能夠像是一名真實參與者的角度,觀看人生命中最純粹、美好的一段時光。

特別喜歡最後一集的收尾形式,讓年輕的德善聲音作為旁白,為雙門洞的共同歲月,喊出一聲最後的道別。在20集的劇裡,看見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如何在日常互動中滋長茁壯,也看見愛化作的千種面貌:一把傘、一通電話、一頓餐飯、一首歌、一張大富翁的遊戲卡、一場生日驚喜,當然還有一封信。

雖然青春時期的愛似乎總伴隨一絲遺憾,總有無數個不敢開口的時機、不敢跨越的界線;明明有一百個機會做決定,最後卻認為也許是敗給了命運。那麼小的選擇匯集在一起,最終迎來了我們的現在。

青春,是段被抽掉空氣的真空記憶,也是一朵在心裡永不凋謝的花,在那個永恆的時空裡,爸爸永遠都中氣十足的罵人,媽媽永遠都有碎唸不完的事,姐姐永遠都一樣討人厭,妹妹永遠都惹人疼愛;我們永遠都在為唸不完的書煩惱,永遠約好在同一個地方見面,然後一起吃同一鍋泡麵。

青春,就是你沒辦法再重遊一次的未竟之地,唯有在夜深人靜時,總悄悄浮現在腦海裡。如果我的青春真的能夠回答,我想它大概會說:「我一直都在這裡,陪著你。」

當再次回到雙門洞時,就如流逝的歲月般,這裡也上了年歲。但無論是我的青春還是這條巷弄,再也無法回到過去了,歲月依舊流逝,一切終將過去。年歲漸長,青春之所以美麗,恐怕這就是原因。在剎那的瞬間,耀眼閃爍之後,再也無法回去。湧出眼淚的青澀歲月,我也有過,這種青春。

…懷念那個時期,並不只是因為懷念年輕時候的自己,而是因為那裡有爸爸的青春,媽媽的青春,朋友們的青春,和我所有愛著的青春,也因為沒能對那些再也無法聚在一起的風景,最後問候一聲而感到惋惜。如今對已經逝去的東西,對再也無法回去的時間,說一句遲來的道別:再見我的青春,再見雙門洞。

火熱又純真,所以肝腸寸斷地懷念那個時候。聽見了嗎?聽見了就請回答,我的88年,我的青春。

--

--

Daisy Luo
黛西學姊

#電影 #企劃 #旅遊 #生活|生於台北,長於台東的平凡人。不小心就過度耽溺於任何充滿想像空間的事物裡。合作/工作邀約請來信:shih64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