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與員工的新關係?不要招募「會幹一輩子的人」

我們的公司就像一個家。「這句話絕對是錯的,而且還是個謊言。」樊登這樣說。

侯智薰(Raymond Hou)
高效能任性
7 min readFeb 26, 2017

--

公司與員工的新關係?網路時代已經不能只是在用「錢」來決定職位、員工的角色了。

今天看完《羅輯思維》由羅胖的好友樊登作為主講,講述的是這本《聯盟世代》。聽完一個多小時的分享,勾起了許多過去與現在的經驗,整理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想跟大家做個小小分享。

羅輯思維,174 期。觀看整集請至此 YouTube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句話是我連續兩年在成功大學新生訓練的分享演講中的核心訊息。

我想,大家應該都已經聽到爛了,但是聽到爛的這句話,其實在不同環境下,就能有不同的作用與解釋。

之前的分享是講學校與學生。進了學校後,不只有考試與分數決定了你自己一切,這些都只是手段與工具,我們更該先描繪出自己在畢業後想要成為的模樣,透過學校,以及學生的身份,去獲取這些資源、技術與經驗,慢慢一步一步累積。

很可惜的是,我們常常看到,大部分的人最後卻成為了「他自己最討厭的那種大人」。這原因其實挺明顯,因為學校與環境是被動的,如果你自己沒有先規劃出模樣,去主動做出什麼行動,那麼結果想當然爾。

那麼,切回這次主題,在講「老闆與員工,是人與人公司與人的關係」

「我們的公司就像一個家。」

「這句話絕對是錯的,而且還是個謊言。」樊登

的確,走過數個團隊後,發現這樣的經營方式絕對會出錯。
因為家是建立在給予員工一個「
包容」的期望的前提下,反而整個團隊的氣氛會弄得很糟。而這時樊登說,公司應該比較像個「球隊」

我過去曾講過,我會期望團隊是個「草帽海賊團」

當這艘海賊船的最終目的是要成為海賊王(自由),而每個船員的個體對於自己未來想成為的模樣又很清楚時(索隆:世界第一大劍豪;娜美:最厲害的航海士⋯⋯)這時每個船員心中的期望,都是很清楚與一致的:

「我只有在這邊與大家一起努力打拼,才能有機會去克服各項難關,累積經驗與資源,才能成為我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

招募時,絕對不要招募「說會幹一輩子的人」。

歡迎你來到這篇文章。按住不放,能拍 50 下。拍個手,再往下閱讀,謝謝。文末有分享回應處😉
Photo by 周永祐

因此,在招募新成員時,有個問題一定要問:

「你會想在這邊做多久?」
「那麼__年之後,你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或者 「離開之後,下個目標是?」

為什麼要弄清楚彼此想要什麼?並告知其「困難點」?

這樣才可以在一開始透過口頭契約,或者紙本(即便沒有法律效力)讓員工們知道:「投資在這邊的時間、花費的汗水與精力,都是為了朝著自己想成為的樣子,為了更好的自己所邁進的,即便這條路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有了其責任去解決問題與困難,才能真正的成長、累積經驗與資源。

就像投資一般,員工對於公司的投資就是那八、九個小時在公司的項目上,那公司與老闆給的回報(給員工的投資)就是盡力讓你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透過讓你有機會去真正的實戰解決問題、出差、參訪,或者累積人脈與社會資源。

諷刺的是,當下的教育,

我們眼中的回報似乎被侷限於工資與獎金。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一開始時,並沒有人告訴他:他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

「有目標的人,才會珍惜眼下的工作。」

而樊登也提到了,關於當下的教育,教育出來的最偏執的觀念就是:

「職業」—— 也就是給多少錢辦多少事。

如果老闆給你八千塊,而你就只做八千塊的價值,那你只是把自己給限制封鎖了起來,也不會有所額外的成長,就只是把一件事做到可以做到剛剛好。

那如果你可以透過此項目與角色創造出二萬塊的價值,那麼另外的一萬二就是給自己的成長。

在公司的最大收穫,絕對不只是工資與獎金,而是他自己的「個人的成長」。這些額外的價值,將使自已成為了不一樣的人、不管是社會資源、經驗、技能、價值觀都能得到了提升。

樊登最後也提到,關於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而那種會把「老闆怎麼對我,決定我該怎麼做。」掛在嘴邊的人,只是在縮限自己的可能性而已。

當然這也是因為老闆在一開始沒弄清楚雙方的期望,造成後面負面的結果。

前員工聯盟

在後段的影片中,提到了在這一開始的契約,若要結束之時,公司與老闆應該建立一個「前員工聯盟」的體系。

幫助每個實踐與表現出,在一開始所承諾或表達出的樣子的員工離開公司(前往下一個階段)。並且與他們保持良好關係,常常歡迎他們回來,與現有員工分享經驗與過去故事。並使其認定自己有責任去培養出下一個接班人,在離開公司。

因為大家應該都要有一個心態(樊登說這是矽谷成功的心態), 每個人都是創辦人的心態:

「希望其他人能夠成功的心態。」

最後,我對自己的期許:

要是現在這個「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的問題丟在我身上的話,我會回答:

「培養別人成長,努力地讓他達到他想要成為的樣子的人。」

因為我深深了解,「成長」這回事,絕對不是孤軍抱怨, 而是要有「責任」「夥伴」「困難」

即便是現在經營的 N次坊

我也不敢說要把它當作終身志業,但我可以保證,它一定是會個讓清楚自己想要發展的模樣的人,能更有資源、技能與經驗的一條艱苦道路。

我知道自己還是個學生,經驗根本還不足夠,要學習與挑戰的東西還太多了,但我也不斷地告訴著自己:千萬不要用任何藉口侷限了自己、抹滅了自己的機會。

我想告訴現在,或者未來會合作的夥伴們:

「這艘船很難划,但我會一定會盡力讓每位正式上船的夥伴,用揮散的時間、汗水與疲勞,換來的是需要的資源、技能、經驗與成就感與故事。雖然我們給不起完整的工資,只能用獎金來肯定每個人的個人成長,但也希望你們能夠這些個人成長的歷程,換成這艘船前進的動能。」

一條這麼樣不成形的船,你們還願意跟我們一起努力划著嗎?
讓更多人有機會能接觸到這樣的平台與社群,成為他們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既然人來人往已經成了常態,那只好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

希望我們未來的暖暖工(人力資源部門),能夠建立起上述所提到的「前員工聯盟」,讓從我們這邊出去的人,每位都是能夠「自己管理自己」,為自己驕傲的人。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
歡迎「點此分享」到臉書給更多朋友。

我說…如果…你能順手打賞我一杯咖啡?

街口支付打賞雷蒙,免手續費又快速!

  • 電腦閱讀:打開街口支付 → 介面上方轉帳 → 掃個 QRcode 來打賞!
  • 手機閱讀:打開街口支付 → 介面上方轉帳 → 輸入帳號 → 901005033
  • 街口支付的好處?(台灣的支付品牌,必須支持個)
街口支付打賞侯智薰方式與流程:(左圖:點擊轉帳;中圖為電腦版讀者;右圖為手機版讀者)(註冊流程請點這

--

--

侯智薰(Raymond Hou)
高效能任性

探索現代人需要的數位工作術、聰明工作和生活品質方案,也分享一人公司故事|18 歲印度自助旅行,22 歲全遠距工作者,24 歲結婚到北京做互聯網產品運營,26 歲回到台灣和老婆打造智能工作宅,保持任性熱愛生活|▲ 最新內容在個人網站:raymondh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