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時間管理之前,先弄懂影響「自制力」的兩個因素

生產力與個人時間管理開發系列文-習慣建立與思考

侯智薰(Raymond Hou)
高效能任性
7 min readFeb 24, 2017

--

前言

前幾天自己的線上課程《數位雲端工具,管理你的生活,增進團隊與專案效率!》上線了!

其實誠惶誠恐。

當初客群設定沒做好,將「個人」與「團隊」的內容放在一起,讓課程的問題導向專一性降低,因此最後將線上課程的影片內容為「介紹軟體工具、優勢與運用分析」,先透過工具的介紹、舉例的應用,讓大家熟悉與認識生產力、協作軟體與工具。

至於後者的「實際問題解決與技巧」,我希望額外透過每月文章(生產力與個人管理開發),或者單篇分享討論的方式,放進課後的交流社團裡面,最後整理成冊,成為一個生產力相關的小百科。

另一方面,我還是不習慣跟著電腦螢幕乾瞪眼、說話。
(自己對於一對一去了解實際狀況、前提條件去剖析問題還是比較擅長)

因此,此篇文章為「生產力與個人管理開發系列」的第一篇

將過去的在「時間管理與自制力」層面上的行為與思考,試著去做出有系統性的分享,希望這些經驗能讓更多人參考,並且嘗試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

此【時間管理-上】的分享重點有:

  1. 時間管理與自制力的前言
  2. 習慣與行為層面
  3. 精神與思考層面

下一篇則會提到

  • 實際應用方式
歡迎你來到這篇文章。按住不放,能拍 50 下。拍個手,再往下閱讀,謝謝。文末有分享回應處😉
Photo by 周永祐

1. 時間管理與自制力?

我認為自制力由兩個因素組成:「行動」與「專注」
有良好的自制力,我們才能管理好所謂的時間。

所以接下來,我會拆分成兩個部分:

  • 「行動」(習慣層面)
  • 「專注」(精神層面)

去做探討與分析(這篇),
以及能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下一篇)。

不過到這邊,可以先下一個結論了:

時間管理,絕對不是你做了多少事,把所有行程表塞的滿滿。那其實是一種假象的充實,而實際上的「資源消耗」。

而,我們要透過此篇達到的目的是:

  • 解構你的時間運用
  • 整頓你流失的時間
  • 系統化重複的流程
  • 解決最關鍵的任務
  • 抓回自己時間自由

2. 習慣與行為層面

在建立習慣之前,要先有所行動,而這「行動」,並非只是動腦,必須「動手動腳」。

關於習慣建立,分享給大家一個方法:

一開始原則

若有一件還沒開始做的事情,試著去想:

「我只要堅持做十分鐘,然後就可以休息了 !」

「為什麼要這樣想?」

其實人都是懶散的,如果我們一直坐在椅子上,或者床上思考著行動,很容易會陷入一種「啊~好麻煩啊⋯」的窘境,然後就開始拖延了。 但是,試著想想自己有沒有這種經驗:

1. 在圖書館讀書時,本來沒有很想讀書,但是一開始讀了五~十分鐘後,接下來的二十分鐘就會進入一個世界好像只有你的空間,不容易被打擾與中斷?(寫考卷時也是)

2. 即便寒冷冬天,穿上跑步鞋踏上操場跑個一圈後,就容易繼續跑下去,最後停下來不是不想跑,而是身體真的累了跑不動。

很多行為的「第一步行動」很困難,但是最關鍵。 因為這就像是一個活化能(最高能量屏障),過了之後反應就通常會持續下去了!

「該怎麼做?」

「將行動目標明確化並且拆分」

太多時候,我們有了一個目標,但是這個目標通常不夠具體,讓腦袋一時無法反應到「確切該做的行動」。舉例來說,我們的目的是今天完成一份行銷企劃書,那麼明確話並且拆分步驟就應該是:

1. 清楚列出客戶需求
2. 打開 Google 與筆記本,開始查找目標單位的環境分析、背景調查
⋯⋯

(記得這時的動詞很重要,專注在動詞與明確地完成點)

再舉運動為例(運動真的是最平易近人的例子了) 不能只光想著體脂肪要降低 5% ,要有堅實屁股與腹肌⋯⋯ 把達成這目標的行動明確拆分,並且採用「一開始原則」:

1. 穿上運動裝,帶上毛巾水壺
2. 今天要訓練的部位與項目(請前一天就規劃好)
⋯⋯

記住,當我們熟悉了「一開始原則」,並且將「目標拆分明確化」後,你會發現未來很多行動,都默默地沒這麼難了,因為這樣的做事法則會融入到自己生活的模式之中。

3. 精神與思考層面

對於專注,我自己是有兩個方法:

1. 一段時間後,試著「專注在呼吸上」
2. 想像未來的正向場景

第一點可以搭配下一部分應用的「蕃茄鐘」使用,在每段的休息間隔,試著讓自己什麼都不要想不要做,專注在呼吸上兩~三分鐘。

說實話⋯一開始我覺得很浪費時間。但試了數十次之後會發現(謝謝母親大人不斷地脅迫我) 這個「專注在呼吸上」,會很容易在短時間進入那種「無人領域」的專注與清晰狀態,用來訓練自己的觀察與感受力,其實挺有功效的。

至於第二點, 比較像是精神層面的能量與補給,也是我個人看事情的態度與角度吧? 因為事情與任務已經夠忙夠煩了,試著讓自己去想想它的「正向場景與收穫」 會開始覺得其實花費時間與心力做這件事情,也是挺不錯的。

例如:打這篇文章就是,一則 3000 字的網誌,可能看完只要五分鐘,但是我這篇花了五個小時以上,去整理去撰寫去編輯,賺不到錢也沒什麼實質利益可圖(如果這樣一直想下去,我可能打到 1000 字的時候就會刪除文章了)

其實在分享過程中,才能更完善的檢視自己,這部分我發現是有趣的, 讓自己的脈絡更清晰,而且如果閱讀的 500 人裡面,有 5 個,也就是 1% , 因為這篇文章,開始對自己的時間更有規劃與方向,更有行動力的去找到自已的生活模式,那就很足夠了。(開始往正向想) 就像許維真 昨天在一書一觀點所說:

透過分享才能讓我們了解不足,持續學習。

這也跟我在 TEDxTKU 年會分享的觀點類似:「補足知識缺口」、「旁觀者效應」、「散播熱情」(稍微破個梗),另外,也希望大家也來在文末分享自己的一些撇步與應用, 在這時間因為數位與資訊快速流失的時代,能更有方向地將自己的時間抓回來。

分享的力量 2016 TEDxTKU 年會分享

那麼,關於「行動」(習慣層面)「專注」(精神層面)探討就到這邊告一段落,下一篇我們就來談談「實際應用方式」吧!

最後的最後,若對於上述內容有了興趣,想更了解「個人生產力管理」的朋友,點擊下面連結一起來上課吧!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
歡迎「點此分享」到臉書給更多朋友。

我說…如果…你能順手打賞我一杯咖啡?

街口支付打賞雷蒙,免手續費又快速!

  • 電腦閱讀:打開街口支付 → 介面上方轉帳 → 掃個 QRcode 來打賞!
  • 手機閱讀:打開街口支付 → 介面上方轉帳 → 輸入帳號 → 901005033
  • 街口支付的好處?(台灣的支付品牌,必須支持個)
街口支付打賞侯智薰方式與流程:(左圖:點擊轉帳;中圖為電腦版讀者;右圖為手機版讀者)(註冊流程請點這

--

--

侯智薰(Raymond Hou)
高效能任性

探索現代人需要的數位工作術、聰明工作和生活品質方案,也分享一人公司故事|18 歲印度自助旅行,22 歲全遠距工作者,24 歲結婚到北京做互聯網產品運營,26 歲回到台灣和老婆打造智能工作宅,保持任性熱愛生活|▲ 最新內容在個人網站:raymondh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