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過了 22 歲,才瞭解喜歡並不等於想要,該怎麼找到最原本的自己?

2018 年又該去哪?一些思考與尋找方向的建議或許值得你看看。

侯智薰(Raymond Hou)
高效能任性
7 min readNov 14, 2017

--

今年快結束了,這一年,你/妳走的如何?

過 22 歲,

才發現許多「常識」,

只是我們太常去做合理化解釋。

常識的誤區

「你喜歡什麼?」

這是個很常見,用來判別自己「未來方向與目標」的一個問題。

「做自己。Be Myself.」

這也是一個符合時代潮流,多愛自己一點,要成為自己而非他人。

我們一直認為,當我們能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結合在一起,就應該是我們要發展的方向了?可惜的是,我們在回答第一題時,答案通常是:「我喜歡唱歌」、「我喜歡看電影」、「我喜歡旅行」、「我喜歡閱讀」…等「興趣」?或者最近雙11 剛過,你可能也會說:「我喜歡購物」?

你喜歡的這些,真的是你所想要(Want)的嗎?

然而,這些你能說出口的「喜歡的事情」,好像最後都會讓你覺得「少了些什麼」而不敢將此列入未來你要做的目標?

歡迎你來到這篇文章。按住不放,能拍 50 下。拍個手,再往下閱讀,謝謝。文末有分享回應處😉
Photo by 周永祐

「喜歡」、「做自己」這個常識下的問題,
或許只是我們常常用來合理化解釋逃避現實的藉口罷了。

「大家都說好?」

這也是我們常掉入的常識陷阱之一。

Google,創新又具影響力,錢多又有福利;
台積電,科技新貴,爸爸媽媽親戚朋友都推崇;
往歐美發展,遠離鬼島,薪資高又有文化……

從小到大,我們莫名地被灌輸了好多「大家都說好」的目標,努力讀書第一志願就會成功、醫師律師工程師、擁抱美國夢……等等等,各種彩色的夢想泡泡越吹越多,籠罩在你我的視界,彷彿就像事實。

而當聚光燈只打在某幾處,你會發現的是,周遭其他的可能性都因此而不明顯、不被關注、黑暗了。這也是我們社會上對於職業的歧視性一直很嚴重的原因,因為我們過度加冕了部分職業,而相對地讓其他職業黯淡了。

你只會看到被聚光燈投射的那隻鴨子,卻不會注意到鴨子對面可能有隻能真正代表你的米老鼠。

「喜歡」與「大家都說好」的真相

純粹的喜歡,是種快速的成就感

我們會「喜歡」一件事,是因為這件事通常給了自己很大的成就感,不僅僅是「娛樂快感的量足夠多」,也可能是「反饋很快」。

別懷疑,人類就是這樣的趨吉避凶,娛樂導向的生物。所以第一時間出現在我們腦海中的畫面才會是:「興趣」— 唱歌、電影、逛街、閱讀…等你會在休閒無壓力時間去做的事。要我們去思考輕鬆的事情,一定比去想向痛苦的畫面還要容易許多,所以我們常常會將「輕鬆的興趣」,誤以為地連結到能真正代表我們的事物。

社會的觀感則是種安全感

回歸本性,我們人類也是種群聚動物,人多風險就低,自然也就趨吉避凶了。當我們也將「大家都說好」的目標講出口時,會收到肯定與認同、一種幸福的安全感。或者可能也會有另一種心態:

「反正大家都選這條路,要死也不只是我一個人死,大家一起死。」

一切都是選擇,沒有對錯,只是你選擇怎麼去思考。

追求「快速成就感」與「社會安全感」當然沒有錯,只是我渾渾噩噩地追求了二十年,發現這兩者並不能代表我

甚至嚴重一點來說,我曾天真地以為「自己會成為代表這兩者的交集」,藉此認真地做自己。到最後才發現這交集下的產物,反而取代了自己,成為了一個標籤—「社會期望下相同產物」。

你以為你在做自己,但其實我們只是又成為了社會下的另一個相同產物,貼上「高材生」、「科技新貴」、「Google 工程師」的標籤。

那些都不是自己。

「台大高材生」、「Google 工程師」、「美國常春藤名校畢業生」、「外商顧問」、「成大研究生」……那你的名字呢?是否都被這些「大家都說好」的產物給掩蓋了?

將標籤曬在聚光燈下的確很溫暖,但相同時刻,我也看見有更多「真正的你」因此被光亮的相對一面,黑暗給籠罩,寒冷而迷失,因為追逐品牌、追逐快速成就感與社會安全感。

最原本的樣子?你是誰?

因此,我這一年打掉重練。回歸到最一開始的問題,雖然它最廣最大,但也最能看清自己的「想要什麼」,而非「需要什麼」。

「什麼是只有你能真正代表的?」

我是個很喜歡換句話問的人,因為換句話問總能讓我思考到不同層面:

「有什麼是當你缺少後就不再是自己的?」

即便痛苦,你依然想要保有的自己的特質,
我認為我有三個:「分享、商業與創造」

卸下武裝色,弄倒看似完美的模樣,從那鎧甲中走出來吧。

因為我想要被認同,所以我分享

因為我想要自己的生命歷程能夠影響更多生命看見黑暗中的可能性,所以分享;即便我清楚地知道表達者的宿命就是被誤會,即便會被誤解討厭,我還是想要保持分享的習慣,將我所見所感受的,透過文字、聲音傳遞出去,因為我相信會有人需要這份不同的聲音。

因為我想要透過資源交換,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適任的角色,更好地發揮對於社會的價值

就像經濟學十大原理中提到的:「trade off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所以我熱愛商業,商業是一種手段,賺錢只是結果,目的則是去研究決策下產生的多維度效應。

因為我想要將困難設成挑戰,所以創造屬於自己行動的意義

去面對挑戰而非迴避現實,賦予意義給自己目前的行動,而非去設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目的。

也因為這些想要,我知道我討厭去討好所有人、討厭人一多的白痴化效應(只判斷行為而不過問動機原因)、討厭不斷做重複的事情、討厭只和自己有關的事情、討厭被資格化(你是學生就應該…你是男生/女生就應該…)、更討厭宿命論。

你喜歡什麼?
你要做什麼?
當大家都說好,但跟你相關嗎?
你還用 Be Myself 說服自己?

Not Be Myself, Make Myself.

就像我認為人生目標不是去「找到」的,而是去「建立」的。
找到跟建立的不同在於,前者是從沒有中突然發現,後者是從已經有的東西去賦予意義。

尤其當我們現在以為的自己,絕大部分都是在聚光燈下的那些光亮的標籤,自己最真實的特質或許都還沈睡著的狀況下。

2017 剩一個多月,我能在 2018 創造些什麼?

上面的文字花了你十分鐘的閱讀與思考,
現在再給自己十分鐘,以及一個選擇。

--

--

侯智薰(Raymond Hou)
高效能任性

探索現代人需要的數位工作術、聰明工作和生活品質方案,也分享一人公司故事|18 歲印度自助旅行,22 歲全遠距工作者,24 歲結婚到北京做互聯網產品運營,26 歲回到台灣和老婆打造智能工作宅,保持任性熱愛生活|▲ 最新內容在個人網站:raymondh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