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溝通才能傳遞設計的價值

當我剛踏入設計產業,從大公司裡的一顆小螺絲釘開始做起,心態上其實是有點自負的,當時的我認為只要專心地做好產品設計,了解用戶需求,這個產品自然會被其他人看到,接著順利上線並獲得成功。但現實並非憨人所想的這麼簡單。

Edison Chen
Yahoo APAC Design
7 min readAug 2, 2018

--

設計有 90% 是在溝通

在一個產品的生命週期裡,設計師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產出;從早期的用戶研究(人物誌、用戶體驗地圖),到設計策略的擬定(wireframe、mockup、甚至是可互動的產品原型),這些設計產出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在本質上它們都是為了一個相同的目的,就是「溝通」。

設計師可以透過人物誌和用戶體驗地圖與團隊溝通目標客群的樣貌和產品的機會點;利用 wireframe 溝通資訊架構與設計策略;藉由高保真的 mockup 跟決策者溝通來幫助設計決策,以及製作可互動的 prototype 與工程師溝通產品開發的細節與微互動。多數人可能認為設計師的工作只是單純的「設計」產品,而往往忽略了產出這些設計的背後隱含更重要的目的與價值。

設計師需要透過這些設計產出來幫助他們進行更好的溝通,因為唯有經由溝通我們才有辦法凝聚團隊共識、瞭解用戶需求、將設計落地,等等。設計能否打動人心,很大的程度上是取決於你能否說一個動聽的故事。描述設計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設計師可以根據溝通對象的不同選擇適合的素材,幫助他們闡述想法,並使人們認同。

直到前陣子,我開始切身體會到設計溝通的重要性,於是我一面積極地尋找相關內容,一方面從自身的工作經驗中實踐並進行對照,逐漸歸納出幾個與設計溝通的成敗息息相關的重點,我將它們大致分類為 Problem、Priority 與 Proof。特別選用了都是相同字母開頭的單字,目的在於讓這套思考框架更容易被記住與使用,接著我就分別介紹這三個重點的概念以及如何實踐。

Problem(做對的設計 v.s. 把設計做對)

Credit by Dan Nessler

我想這點對於大部分的設計師而言是比較直覺的;了解用戶需求並進一步定義問題,接著思考設計策略,應該是多數設計師已經習慣的作業流程。

然而,雖然設計師擅長透過發散思考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卻不太擅長向別人解釋從問題的定義到解決方案之間,這個過程的思考脈絡,幫助其他人理解為何這樣設計的原因與價值。在發散思考的階段,設計師經常能夠產出許多有亮點的設計概念,但要如何從眾多的設計概念中有邏輯的逐步收斂,是許多設計師在工作中容易忽略的關鍵步驟。也許是因為某個靈感乍現的直覺,或者是參考業界已經證明有效的 Best practice,但其他人並非跟你有相同的認知。也正是因為我們彼此在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上的差異,才讓設計師之所以為設計師,工程師之所以為工程師,專案經理之所以為專案經理,如何透過溝通的手段去彌平這樣的認知的差異,便成為了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既使是直覺驅使你提出某項設計策略,它也應該是有理由,並能夠解釋。因為,長期深思熟慮的思維醞釀過程,與許多相關資訊的積累,才是形成靈感與直覺的前提和基礎。

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我習慣把我每次在發想設計時的想法、每個點子之間的關聯,以及思路的轉折都記錄下來。因為停留在腦中的想法一旦沒有及時紀錄,它很快就會觸發下一個想法,接著消失不見。倘若你要在之後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思考脈絡,如果沒有當時的紀錄來幫助回憶,就會讓這條思路產生片斷,而無法有邏輯的去闡述設計決策的來龍去脈。

除了上述,設計師應該解釋設計策略為何有效?如何解決使用者的問題以外,在更前期的定義問題(Problem framing)更是一個相當關鍵的步驟。首先必須釐清,我們想要透過設計解決的問題是不是一個真的 people problem,或者只是我們意淫出來的假問題。定義出來的問題必須夠窄、夠明確,有清晰的目標用戶與故事場景;同時,也必須要夠大、有影響力,給予團隊成員足夠的空間去發想解決方案且富有願景。Problem framing 其實就是對上一個階段的需求探索進行收斂,決定你的產品到底要解決使用者的什麼需求。解對問題,產品才有機會成功;倘若解錯問題,產品設計得再好終究會失敗。

Priority(了解每個人的目標與優先級)

Credit by Gal Shir

在企業裡,隨著工作崗位不同,自然會有其相對應的工作內容,隨之而來的便是企業對於該職位的期待、用於衡量員工績效的各種指標。

作為一位設計師,打造使用者熱愛的產品、優化產品的使用體驗,是最能夠體現並衡量其價值的目標,但千萬別誤會,User Experience 這件事絕對不是設計師能夠獨自掌控的。所有會參與到產品開發與設計決策的人們,都在影響著使用者的體驗,無論他們是否具備設計技能,或相關的知識。產品經理會影響使用者體驗,因為他們決定著每個 sprint 應該著手進行開發的項目與改版時程;工程師會影響使用者體驗,因為應用程式的流暢度與效能取決於程式碼是否嚴謹、穩定且運行有效率;CEO 會影響使用者體驗,因為企業的願景與經營方針,決定了投資的分佈與產品策略。既然所有會參與到產品開發與設計決策的人們,都有意無意地影響著使用體驗,同時這些人也都各自擁有不同的績效目標與優先級,優秀的設計師與一般設計師之間的差別就在於,他們懂得如何對焦產品設計與使用者的價值,以及利益相關人的優先級。

設計師經常會談論到同理心這件事,以同理心換位思考,讓自己接近目標用戶的生理與心理狀態,找出尚未被滿足的需求。然而,我們是不是也能夠藉由這樣的同理心去瞭解團隊裡每個人的工作目標與優先級,也許就是利用會議前的空檔,與工程師或專案經理聊聊他們對於產品的期待與擔憂,聊聊工作上的目標和進展,然後你就可以大概地了解團隊成員們在意的是什麼?什麼事讓他們熬夜、晚上睡不好?如果你的設計策略能夠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也可以考量到內部利益相關者的痛點,在設計溝通時就有機會獲得更多支持,進而增加設計提案的成功率。

Proof(如何驗證設計的成效)

為設計策略制定驗證的 KPI,對設計師來說乍聽之下好像沒有這麼直覺,因為在產品實際上線之前,我們怎麼會知道這次的改版能夠帶來多少用戶或瀏覽量增長?

確實我們沒辦法預測產品上線後的實際表現,但我認為定義 KPI 本身,其實蘊含多重的意義。無論設計師提出怎麼樣的設計策略,策略本身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不是確切、可衡量的,例如:優化網站的註冊流程、改善網站文章頁的瀏覽體驗,等等。接著我們才去定義若干圍繞著這個目標的績效指標(KPI),例如:DAU 增長率、PV 成長、留存率,等等。倘若設計目標定義的不夠明確,我們在思考衡量指標時就會無從下手,因此定義 KPI 去回扣到設計策略的本身,有點類似雙向綁定的安全機制,確保我們有一個明確的設計目標;同時,也能夠經由檢視這些指標來驗證設計的成果,幫助設計師建立 credit。

此外,事先制定可衡量的關鍵指標還有更多優點,除了讓設計策略有依據,幫助決策,也能夠避免當產品上線之後有太多的用戶數據進來,而使得大家沒辦法客觀且清晰地檢視產品表現。

雖然產品在真正抵達使用者手中以前,總是充滿著不確定性,但使用者的體驗與反饋卻是真實的。透過定義可追蹤、可衡量的關鍵結果,協助對焦團隊成員對於產品的目標與期待,同時也能夠更具體地溝通設計的價值,以及其對於商業與使用者所帶來的影響。

總結

設計師們給人的刻板印象往往是特立獨行、不與人為伍,自恃個人的專業卻不善於溝通。但是在一間企業裡,設計師若想發揮影響力,溝通、團隊的信任,與實績(Credit)都是缺一不可的要素。試著把自己的視野從執行面拉高到策略層面,透過溝通傳遞設計價值,以成為更好的設計師為目標前進。

Great Designers are Great Communicators

--

--

Edison Chen
Yahoo APAC Design

Former Sr. Product Designer at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Nerd. Slow typer. Lover of jazz, hip-hop, food, and bad jo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