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筆記】 太陽、月亮、上升星座的個人比喻

話癆不勤勞
伊涅茲祕語
Published in
Feb 2, 2021

--

2016年舊文重編。

現在越來越多人都在看星座運勢或星座的個人特質,占星文章一下說可以參考太陽上升的星座,一下又說可以參考太陽月亮,到底為什麼呢?又是什麼時候要參考呢?

我過去在上課的學習筆記裡,把太陽比做了皇帝、月亮比做了皇后,太陽掌管朝廷大事,月亮掌管後宮瑣事,聽起來滿是一回事,但在應用上,皇帝皇后、國王王妃的設定離一般人的生活層面有點距離,很難立刻了解這之間的關係。

不過某次年節回家,我突然得到新的靈感--由於現在已不再是絕對父權社會,人際角色也跟傳統社會稍微不同,我就概略性地說明我的看法:

請想想看,當有客人突然登門拜訪的時候,是誰出來招呼客人、陪客人聊天,有時溫和說點客套話、有時爽朗稱兄道弟?家裡遇到大事(類似婚喪喜慶之類)是誰來主導?如果出門,又是誰會主動跟其他人打招呼,跟其他人介紹家人呢?

那通常就是太陽 。太陽掌管的自我意識、中心思想、公眾生活,就是你對外互動時,期望自己該表現出來的形象--由於傳統社會大多是父親扮演這個角色,所以太陽也與父系家族的影響相關。

而太陽星座特質的資料已經到處都是,就不需要再一一敘述,舉例而言,太陽牡羊的人給人有爽朗直率、單純活潑的一面;太陽天秤的人通常很能顧全局、打圓場、表現不易得罪別人。

接下來,請再想想,家中誰管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能不能吃飽穿暖?誰把家裡打點好,清潔整理居家布置?誰又關心你的情緒、你的安全感,陪你哭、陪你笑、陪你不安、給你打氣呢?

這正是月亮 。月亮掌管潛意識、情緒反應、生活需求、私生活與安全感,就是你轉過身子,不用面對別人的時候,最赤裸的你,在你最親近的好友家人面前,最坦率的你--傳統社會裡,通常由母親來承擔這個角色,所以月亮也可以說是母系家族對你的影響。

月亮巨蟹的人,同情心泛濫、母愛氾濫,給人舒適溫暖卻又愛哭的感覺;月亮魔羯的人則是壓抑自我、焦慮緊繃,有時太過執著在自己的情緒,而忽略他人想法,有現實主義的感覺。

照這樣的說法,是不是能稍微了解這兩顆行星為自己帶來的表現呢?其實,還有更簡單的說法,白天屬於太陽星座的你在運作,一到晚上就輪到月亮星座發動啦!

那麼上升星座又是做什麼用呢?以占星學的角度來看,上升星座是我們出生的那一刻,東方地平線正好切在那個星座上,也可以算是我們一出生的人生起跑點啦!不過這種說法無論講幾次,好像還是不容易記住。

那麼,我們來想想看這樣的情境:
A的家裡,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也是高中老師,他們家應該說是「書香世家」;
B的家裡,開名車、住豪宅,家裡可能還有幾個菲傭,他們家大概是「富貴人家」;
C的家裡,父親是白領上班族,母親是家庭主婦,生活不闊綽也還過得挺好的,大約稱得上是「小康家庭」。

是的,這些情境裡對「家」的敘述,都是一種形象塑造,是因為各種層面的要素條件所帶給其他人的感受與定義,這正是上升星座的意義。他是與生俱來的表現,也有可能是命盤中的每顆星綜合作用後,再透過這個星座表現給別人看的個人形象,同時會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塑造。

因此以火象星座舉例:上升牡羊的人,童年生活獨立、身形結實;穿著火辣;上升獅子的人,童年受寵、身型健美有架勢、穿著光鮮亮麗;上升射手的人;童年奔放、身型高挑、穿著輕鬆。

除此之外, 上升星座的位置也是命盤第一宮的起始點 ,因此看流年運勢的時候,除了太陽星座以外,上升星作當然也被當成個人命盤的後天運勢來參考囉!如果要說哪個運勢比較準,我覺得挑自己想看的部分就好了,有時候因為個人行星與流年天象的交互作用,原本理應要注意的事情,說不定反而變成人生轉機喔!

那麼過去曾有人說30歲後看上升的論點到哪去了呢?從理論來說,由於上升星座是出生時就已經存在,作用力應該會隨著年紀和社會化而漸漸減弱;不過也有可能透過成長階段,越來越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上升星座特質,反而成為自己的外在人格面具。

更進一步來說,成年後真的要談人生發展的話,我認為應該以人生致志目標的第十宮天頂星座為重。因為那是自我名聲展現的形象,也將是別人對你的評價,而且我們從30歲起算,至少都還要再奮鬥30年才能退休,所以總體來看,應該可以說第一個30歲看上升星座,第二個30歲看天頂星座,在那之後呢?我想大概是可以開始看醫生了吧!

讀到這裡,不知道是否能幫助了解這三個星座的意義?再次加強印象, 上升影響你的童年外貌打扮,太陽影響你的自我人格表現,月亮則影響了你的內心感受與居家生活。

按照以上論述,畫個簡易的說明圖

最後,我還想到一種最簡單比喻方式--根據大家應該都有吃過的夾心糖果。
糖果紙:包裝得好不好、花樣吸不吸引人,是 上升星座
糖果本身:硬糖軟糖、看到的是什麼樣子、口感如何,是太陽星座
內餡夾心:夾的是什麼醬什麼味道,當然是月亮星座

這個比喻是不是覺得整個人都甜蜜蜜了起來呢!

Photo by Yves Scheuber on Unsplash
【拍手鼓勵】如果你欣賞這篇文章,歡迎多給掌聲。
路過=5手|鼓勵=10手|支持=20手|肯定=30手|認同=40手|讚賞=50手
*如果有其他感想,歡迎友善留言交流。
*還想看更多,別忘了Follow:話癆不勤勞,並到粉絲頁《伊涅茲秘語》按讚。

--

--

話癆不勤勞
伊涅茲祕語

Ynez 伊涅茲,在物質世界迷路的神祕學學徒,寫些自己對神祕學的心得與見解,覺得所有的自我探索都是活得健康的最低底線。https://www.facebook.com/Ynez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