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aksa認識馬來西亞的多元

説起馬來西亞美食(星馬中港臺的)中文使用者們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肉骨茶。我不否認肉骨茶的美味,但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其中的7成是穆斯林。大多數(超過一半)的馬來西亞人從來都沒吃過的肉骨茶(你懂的 豬肉嘛),又怎能作爲馬來西亞的C位美食呢?

Nasi lemak 絕對是馬來西亞美食的C位代表,在馬來西亞人心中的地位就像是台灣人心中的滷肉飯(經濟實惠、可作早午晚三餐的選擇)。但我今天想説的也不是它,而是Laksa。

Laksa之於馬來西亞,就好像牛肉麵之於台灣。在台灣只要有牛肉有麵,不管你怎麽煮:紅燒、清燉、番茄、川味等,都是牛肉麵。Laksa四大主流是:Asam Laksa亞參叻沙、Curry Laksa咖喱叻沙、Sarawak Laksa砂拉越叻沙、Pantai Timur Laksa東海岸叻沙。主流之外還有Nyonya Laksa、Johor Laksa、Katong Laksa等各式分支。它們在馬來西亞的東南西北各據一方,味道南轅北撤。除了名字相同外,剩下的唯一共識就只有:我家附近的最好吃。

║多元口味的Laksa║

Asam Laksa流行於,所謂Asam就是馬來文「酸」的意思,同時也是食材羅望子之意。濃稠的魚湯作湯底,每一口都是魚肉渣、滑順的瀨粉浸泡在酸酸辣辣的湯裏,一不小心就會滑進你的胃。

Curry Laksa流行於中南馬。馬來式的咖喱湯,加上豆卜、豆芽、獅蚶、鷄絲等配料,即使搭配最普通的油麵與米粉也毫不遜色。

Sarawak Laksa流行於東馬半島。形式接近Curry Laksa,但使用更多的蝦子、Balacan、等海鮮元素。

Pantai Timur Laksa自然流行於東海岸。有別於其他Laksa或紅或黃的顔色,東海岸叻沙的主要成分是椰漿及魚湯,湯頭呈奶白色,也較爲濃稠。

Laksa的口味多元:有酸的、有辣的、有紅的、有白的。就像是馬來西亞的種族組成一樣。更有趣的是,如果追溯Laksa的歷史,可以發現它本來就是族群交融下的產物。

║Laksa的起源║

Laksa一詞源自古印度語梵文中的「Laksha」,表面意義指的是十萬,但更多時候用作表示「非常多」的意思。据林金城的考察,印度當地并沒有類似的料理。因而推測是過去生活在沿海地帶的東南亞民族,獨自發展出混合了香料、魚類、與麵條的料理。因爲使用了「多種」食材,口味也十分「豐富」,才借用了梵文中的「Laksha」一詞。(也有人說原自波斯語的麵條)

東南亞從西元前就開始與印度交流。印度的文化勢力還促成了這片土地上的第一個國家:Sri Vijaya 三佛齊。東南亞與印度的飲食交融相信是那時候開始的。但要組成Laksa還缺乏了最重要的麵食。

宋朝時(十世紀)已有不少商人往返中國-東南亞兩地。但歷史學家偏好相信大範圍的交流始於明朝時的鄭和艦隊,(乾燥可遠航保存的)麵條也應該是在15世紀時傳入東南亞。

隨著明朝人(Cina)與東南亞的貿易加深,東南亞也開始湧入大量的「明人」定居。這些「明人」幾乎都是男性(古時女性不得出海),他們與當地的女性通婚,形成最早的「Peranakans / 土生華人」。這些男性商人為東南亞帶來了中華文化,當地女性則創造出混合兩地口味的菜餚。把東方麵條加進本土魚湯裏,就這樣形成了Laksa。

║Laksa的象徵意義║

Laksa是種族融合下的產物,但融合并不就意味著大一統,并不代表最終只會有一種結果。亞參叻沙、咖喱叻沙、砂拉越叻沙、東海岸叻沙,它們或酸或辣或紅或白。沒有誰能大聲說自己就是正宗,也沒有誰能否定對方的存在。

認識Laksa,可以讓我們瞭解如何在多元的環境下互相尊重、異中求同。不論是馬來西亞的政壇現況、或是中港臺西回疆的意識差異,都可以藉鑒Laksa的發展。政治既是生活,生活既是政治。如果政治叫你太沉重,我們爲什麽不來談談美食呢?

我先來。Curry Laksa才是最好吃的Laksa,其他的都是邪門歪道。可Curry Laksa再好吃,我也不能强迫你吃。其他Laksa再難吃我也不能强迫它消失。

你呢?覺得那種Laksa好吃?

作者簡介

李建鴻

九零首,錫礦州民,光頭山下新村之子,自耕農,留台生,行政白領,小商人,假教書匠真孩子王,現以拖鞋飯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