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與 Core School — CK 交流

Young Tsai
Young
Published in
6 min readJul 8, 2019

在 108 課綱推動之際,均一有感於素養教育的重要不只是公文頒布,上令下達,而是協助讓素養這件事更加普及,家長認同,老師好上手,更重要的是學生學了有感、有用,對往後的社會造成影響力,因此我們特別找到近來在實驗教育界非常有名且有實力的 Core School 創辦人 CK,想明白他如何從一個創業家、教育家,同時也是家長身份,來看待這個問題

Photo by Tim Foster on Unsplash

一開局,CK 就問了我們,對於培養「跨領域」人才是否覺得重要?

如果重要,那麼這個問題應該要想想這個問題:

過去至今跨領域人才的養成靠著「環境」、「科學」、「電腦」,而未來的10年後、50年後、100年後,500年後,未來的人類跨領域的方式又是如何?

(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想,如何可以想到 10 年後,甚至50、100年後…)

如何做呢?

非慣性、增加限制

教學及學習上,老師跟學生都不應該是一招行天下,要教孩子一個新模式前,先讓孩子脫離舊有模式,也就是進入非舒適區、以及增加限制,讓孩子知道這個東西的好用,同時如果有了這些限制,能夠用什麼辦法達到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訓練,CK 說了一個故事:

在他15歲時,突然想用左手做所有事情,擺脫原來的慣用手,想不到意外開發了另一側的腦袋,一開始會覺得做決策不如以往有效率,反而腦袋會一片混亂,但久了,發現自己慢慢的可以處理這樣快速轉變的 pattern,除了系統化思考外,也能做到跳躍式的連結,想到更多其他本來沒想到的可能性

像是現在的社會,其實充滿了很多知識領域,其中有專才、通才,當中有人是把一項技能練到一個程度,才跨領域連結,有人是不斷的跨,遇到瓶頸,再練技能,很少人可以用一招吃一輩子,未來的社會需求,人類就是在專才、通才之間遊走,當我們認清這個事實,在未來教學上,培養孩子在看到每件事情時,能夠快速連結,就會產生出更多可能性,長大後便能習慣思維的轉換,甚至超越既有的框架,讓原本的科技、方法論、社會運作有更不同的突破

問:對於 AI 運作於平台上,有辦法加速孩子的個性化學習嗎?

CK 認為以個性化學習這條路,應該著重在創造連結、加強連結,而不是用 機器取代人的感覺,提供建議,應該讓孩子能夠自己決定路徑,做不到這一點,那就還是填鴨式,只是填鴨的人從老師變成「會學習填鴨」的機器

問:那對於素養課程,如何創造連結呢?

CK 建議可以看 抽象化思考 與 TRIZ:分割原理:小孩接觸愈多東西,愈多各式各樣的生活經驗,才能從中找到更多相似的經驗與體驗運用,找到一個通則或是目前最有把握的解決方法。

如果資料夠多,AI 夠強,課程或許可以由電腦最佳化編排,但是多科目不等於跨領域,不要以為把自然加上英文就是跨領域,那並不會創造多元的連結,連結的創造應該是可以做出「學習遷移」,一個方法、一個pattern 適用時,可以想到應用在其他更多地方,或是交互運作

我們常常在說 “有效率”,常常是侷限在「學會知識」,但卻忽略知識的有效期限,因此在這個多變的社會環境,不管是什麼知識、方法論、教學法,CK的建議是讓孩子習慣「變化」,即使不是最有 ”效率” 的教學法也無所謂,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去討論,思考不同方法優劣,多元學習不同 big idea,最後能夠在變化迅速的環境下,找出適合自己的因應之道,才是個性化教育

對於個性化學習平台的看法

CK 寫了一篇 以終為始的個性化學習平台,強調三大能力:

  • 人格特質
  • 認知能力
  • 處理能力

擷取文章中一段,闡述這三者的關係:

設計主題課程時,是以終為始為思考脈絡。先確認認知方面的學習目標,教師團把這些認知學習的目標做腦力激盪與整合,採用了 Stanford University 的 SCALE(Stanford Center for Assessment, Learning and Equity ) 來進行跨領域學科的主題課程設計與檢視,並運用 Teaching by Understanding 與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的課程設計方式具體化,設計出低、中、高三種深度的主題課程內容與活動,並透過種種指標來檢視課程設計每個環節是否有照顧到每種型態的孩子(多元吸引點、八大多元智能、遊戲化八角等),也會提示教師在哪個活動環節可以運用哪一種 Thinking Routines 與策略,再把我們人格特質處理能力設計進去課程的挑戰中。比如某個挑戰,我們會賦予信任/支持、競合關係的學習目標,讓孩子從中學習,而教師團提供適當的提問方式與情境及引導方式。要有所指標,才能有所基準改善課程,也能去紀錄到每個孩子在活動(孩子遇到特定挑戰是逃避還是積極,或是固定與某類型態的孩子合作,每次活動他所扮演的角色),在引導過程中的變化,孩子的反應。而這些回饋,才會是下一次改進的重要來源,也能設計出更適合幫助孩子達到他所設定的學習目標的課程內容,孩子也可以藉由看到自己的進度和反思去認識到自我。

而訪談過程中, CK 也強調以終為始,但當你能力有限,無法看清楚終點時,要開始去設想:如果發生什麼事,我該怎麼做決策,如果當上什麼職位,我需要做出什麼貢獻,如果…. 我會… ,為未來做準備,有句俗諺是這麼說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如果一件事或一個問題,從小就不停在腦袋中打磨,那真正需要處理時,這個決策可是有著十年的思考加持,而解法,也隨著成長,有不同的因應

平台的功能應該著重在:

留下紀錄,整合,重點在於資訊的傳遞,而非讓老師方便,同時,要能看到其他人的創意,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受刺激,進而「創造多元連結」

老師本身在教學上有什麼重點呢?

跨領域也應該有評分機制,應該用不同等級的教學,給不同等級的學生,甚至老師本身的教學能力也有分級,如此一來,適合的老師,用適合的教學法,教適合的學生,才是因材施教

另外,提供開放性的暑假作業,例如:讓學生做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創造生活與認知的連結性

而「遊戲設計」也是一個考慮人性、技術,方便跨領域的教學,特別是讓學生自己去設計出遊戲,從設計者的角色發掘其他需求者的心理、需要、市場等等,訓練認知之外,有培養同理與對接的能力

如何做到跨領域的願景:

  1. 不要用舊有的模式(只想要做完所有(跨)科目),而是要讓孩子學會應變
  2. 線上、線下都重要,重要的是創造孩子的「聯結」機會
  3. 確認對象跟目的,不要想什麼都做

個人的心得:

  1. 人需要不停的刺激,才能有新連結,創造出更多的突破,如果我們現在科技在談大數據、AI、讓電腦可以做出更多樣的變化,那就需要讓孩子也收到更多的刺激,腦袋產出更多的個人化演算法(經驗),未來才能因應社會的快速變化
  2. 如果我們一直糾結在科目做好做滿上,那跟寫 rule base 的 hard code 一樣,這個方法的規模是有上限的,且只是把代工廠模式線上化而已,這樣真的沒資格批評教育百年不變….
  3. 社會還是需要有基層生意的人,但我們如果要到更前瞻的教育,就不能去做誰都能取代的事業,要更往前走向比較難的路,對於社會,對於自己才有更突破得格局(就像 CK 提醒的,我們如果在大陸,根本沒有利基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