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ing Study】Retention Rate — 3

Young Tsai
Young
Published in
7 min readOct 29, 2018
“baby covered with white blanket” by Luma Pimentel on Unsplash

前情提要

在第一集,我們赫然發現均一的產品次月留存率大約為 10%,也就是註冊後,下個月會再回來的只有一成左右,看來我們家離 product/market fit (PMF) 還太遠

在第二集,區分註冊與非註冊者,註冊者的趨勢,每個月的回頭客佔5成以上,而非註冊者可能就是下個月離開了就不再回來了(當然,註冊者還可以區分更細,但我們可以先抓大放小)

那第三集我們要討論什麼呢?在看完前兩集的次月留存率討論之後,我們大概可以知道我們有兩大塊問題要解:

非註冊者留存是否要提升? 怎麼提?

註冊者的 aha moment 是什麼?

以上的問題很大,但在以上的問題解出之前,我們還可以看看我們內部一直關注的重要指標 WAU(weekly Active User),是否有機會分出新舊客群,而舊客能不能拆更細,例如:已註冊一個月、註冊三個月以上、註冊半年以上等等,看看這些客戶在 WAU 分佈有何不同?試圖找出 insight

新舊客

等等,分出新舊客有什麼重要性?我們來唸點書,參考「大數據玩行銷」

先確認我們家客戶的狀態

再看看哪裏漏水最嚴重

排出優先順序,設計止漏的方法

最後讓機器,幫我們做出智能化的判斷及執行

數據產出

讀書時間結束,讓我們先看新舊人分佈(這邊不區分是否註冊)

可以看出我們家的主力是新人(一個月內註冊者),及六個月前註冊的老客戶,也就是在上學期開學前註冊的用戶,而一個月前的註冊者留存也有逐漸攀升的趨勢,表示這段時間的次月留存率有提升

其他資訊在此

有無教練,各佔了一半(未註冊視為無教練)

近三個月,每一週的各類客群占比

夥伴的提醒

KW 提醒:

  1. 新舊人分佈應該用 chorhot distribution,抓註冊起始一直到 now 的留存,而不是從現在往前面推,那只能抓切面,關注當週而已
  2. 要有關鍵 Event trigger 可看出當時的決定,並觀察後續留存

Wade 提醒:

  1. 時間可否拉長到一年以上?光看7,8,9三月因為有暑假因素,9月比較多本來就是預期中的,很多人可能想要知道今年9月的老客戶跟去年9月的老客戶比,今年是否retention rate有比較好?(我們家的資料一定要不同年的每個月個別比較才準確)
  2. 疊在一起看會沒有那麼明顯,我覺得如果每個顏色獨立一張圖會更明顯,例如如果有一張圖能看出三年之內老客戶比率的變化,我覺得就能傳遞很明確的訊息。
  3. 然後另一張圖能看出三年內每周老客戶成長的數量,如果確實有穩定的成長,那均一就算健康的。
  4. 除了6m以上,我建議也能加上12m+,這樣最能知道換老師之後,學生還繼續用的比率。 我覺得用1, 3, 6, 12個月來切就好

Shianyow 提醒:

  1. 要將2B, 2C 區分開來比較,也就是有無教練的留存指標,分別代表不同意義
  2. 市佔量化指標很重要,代表的一部分的市場定位與產品優劣,但均一除了看這些市佔量化指標之外,也要注意看回產品內容面的走勢,是否有符合基金會的願景,避免單純為了虛榮指標的量去行動

從 Satina 那裡偷學的:

  1. 把 go-to-market 畫出來,了解自己的產品與 end-user 之間是靠什麼通路,這些通路是否存在?量有多少?
  2. 什麼通路對上什麼 TA,關係要清楚
  3. 不靠通路的 2C 作法是什麼?

再回頭思考

為什麼需要這麼多指標?

因為人的大腦無法同時想超過三維以上的複雜空間,因此我們需要「降維」將這個產業的 know how,降成一個數字、圖、或是任何好做判斷的依據,省略中間抽絲播繭的工。

資料科學家 Conor Dewey 說明了一個簡單的判斷原則:

如果利害關係人無法利用你的成果做出決策,則你的工作就不算完成。

而降維的形式,大多是:

  1. 圖像視覺化
  2. 自動化指標產出

那麼,降維後呢?應該就是人可以作出對應的判斷,例如:我們看到「每一週的各類客群占比」,是的,我的確看到紅線正在成長,那代表什麼呢?我們要做什麼?

看完不知道要做什麼?

我個人是覺得「數據決策」是一個來回迭代的功夫,除了一般套路可用之外,另外就是要想,你的產業需要看什麼?看到了什麼,可以做什麼?以及不做什麼? 環環相扣

但是… 難道說不知道 action 的數據就不要看嗎? 恩!我覺得也不能這麼說,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不知道 action 的數據就不要看」這是留給高手在用的一句話,通常對於初學者來說,就是練習找數據來看,越看才會越有 sense,就像在寫程式、做行銷、搞活動一樣,沒有人是一開始就經驗值滿點,直接就能下果斷的決策,並列出所有 task ,然後百發百中!但我們還是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繞一點路

所以,接下來應該可以做的事,:

  1. 思考 均一的 go-to-market model 如何轉成量化指標
  • NES model(新客、舊客、沈睡)
  • Predict (Retention、NTP、回購間隔、CLV)
  • RFM model (最近、頻率、消費)
  • CAI (顧客活躍度)
  • 學生穩定度
  • Retention rate by chorhot (師生、縣市、科目使用、軟體變更、倡議)
  • 可能影響:均一指標

2. 看 市佔 指標(產品有人用 — 獲取用戶)

  • 2C 顧一般成長
  • 2B2C 看 channel 的影響
  • 可能影響:營運、推廣

3. 看 產品 指標(產品好用 — 激活用戶)

  • 軟體(Bug、效能)
  • 設計(易用性)
  • 內容(動機、易懂、有效)
  • 可能影響:軟體、教育

4. 看 成效 指標(產品有用 — 留存、獲利、口碑)

  • 產品有幫助到 TA
  • 產品有建立好口碑
  • 可能影響:AI 成效、營運

Reference

實作程式碼如下:

[新舊人分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