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選專欄:我們與政策的距離 — — 資訊篇】臺灣社會準備好面對假新聞了嗎?

NCC 遭立委批評,近四年來針對「不公不實」的申訴案,僅開罰兩件(取自蘇巧慧 Youtube 頻道

2018 年 9 月,燕子颱風侵襲日本導致關西機場封閉,臺灣網路論壇出現「中國大使館派車接送受困關西機場旅客」的訊息,網路不斷轉載、主流媒體不停放送,民眾對於臺灣官方的批評排山倒海而來。居住在日本關西的王輝生醫師,傳訊給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催促澄清謠言。蘇啟誠卻如此回覆好友:「所言甚是,同感,但沒有人聽進去。」同月 14 日上午,蘇啟誠被發現在自家輕生。

事隔半年,日本放送協會(NHK)製播紀錄片「假新聞奪去外交官的生命」,詳細記錄這起因「假新聞」而始的憾事。一年後的今日,事件全貌隨著檢方的調查而日漸清晰,但臺灣社會對於「假新聞」有更多了解嗎?我們又是否已經準備好防止同樣的憾事再次發生?

假新聞與不實資訊問題刻不容緩

「假新聞」一詞在近年被廣泛使用,時常成為指責對方訊息錯誤的一種說詞。但實際上,假新聞(fake news)有其定義:必須是以新聞的形式呈現,且被證實含有虛假、錯誤的資訊內容,並且是具有誤導眾人的意圖。因此,偏頗的報導、諷刺性言論、非意圖的報導差錯,嚴格說起來都不屬於假新聞的範疇,假新聞真正出現的機會實則非常稀少。不正確的訊息並非會以新聞的形式出現,但依舊充斥在社群媒體或通訊軟體,這在概念上又可分為「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與「不實資訊」(disinformation):兩者皆指涉含有謬誤的資訊內容,而差別在於前者並無惡意,後者則具有刻意扭曲事實、誤導群眾的意圖。因此,明確具有誤導意圖的「假新聞」和「不實資訊」格外備受關注;而其中真正的問題在於,主流媒體大量運用來自網路平臺(社群媒體及通訊軟體)的內容,卻未經妥善查證,進而加速、擴大了謬誤訊息的散佈。

假新聞或不實資訊的問題在臺灣真的嚴重嗎?

由開源社群所建立的協作闢謠平臺「Cofacts 真的假的」發現,近期在 LINE 裡經常流傳「中選會改油性印泥涉嫌製造廢票」的不實資訊。該訊息內容提及:「…有消息傳來,今年投票,中選會使用油性印泥,不容易乾,蓋完選票折疊時會染到旁邊,開票時衹要是韓國瑜就是廢票,蔡x文就是有效票,…投票時要注意!稍為吹乾再折疊!」Cofacts 團隊成員 Johnson 認為,如此訊息實際上是對於民主機制、選舉制度的攻擊,訊息內容巧妙運用了特定族群對於政治或政府的不信任,容易讓他們聯想起早年臺灣民主尚未成熟時選舉作票的經驗,進而使這群人質疑當今的民主制度。

假新聞或不實資訊的議題在臺灣不只關係民主發展,更關乎主權。瑞典哥登堡大學 Varieties of Democracy 計畫定期對世界各國的民主表現進行測量,在 2018 年針對 179 個國家的調查發現,臺灣「遭受外國假資訊攻擊」的程度是世界第一。而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今年所發布的報告書《中國追求的世界傳媒新秩序》,更指出臺灣一直是中國不實資訊主要的操作目標。

然而,政府部門為避免箝制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之嫌,難以真正祭出解方,或成為不實資訊議題中消極守備的一方。2019 年 3 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前主委詹婷怡在立法院備詢時,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就指出,2015 到 2018 年間,NCC 接受 1822 件「內容不公不實」申訴案,卻只罰了兩件;明明最高可罰到 200 萬元,卻只各罰 20 萬元。面對民間與輿論的壓力,NCC 後續以違反《衛星廣播電視法》之公序良俗、事實查證原則,向中天電視臺的「鳳凰雲」、「星國大使盯場」兩則新聞共開罰 100 萬元。即使如此,NCC 依舊裡外不是人,一方面受到媒體對其比例原則與衡量標準的質疑,另一方面,則有民間輿論批評裁罰過輕而未能治本。

新聞工作者要團結、閱聽人亦有責任

政府未善盡其責確實成為重要問題,但媒體作為傳播資訊的源頭,更須備受檢視。不過,媒體只要盡到查證責任,就足以對抗不實資訊了嗎?

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觀)執行秘書王今暐認為,若要改變不實資訊甚囂其上的現狀,不能只依靠一個「賢明」、堅守新聞倫理的主管;而是,基層的新聞工作者們必須組織強而有力的工會,讓新聞人的身分認同從跟隨著資方、商業電視臺,轉為新聞價值與勞方的自覺。王今暐說,「記者在對抗不合理的公司政策時,往往都是個別的抵抗,但因此也沒有以一種集體的、系統性的方式突顯出來,」而工會藉由集體協商的方式,能夠讓新聞工作者有條件與資方協議合理的勞動方式。如此方能讓新聞從業人員不再因流量或點閱率而受懲處,亦不必迎合媒體老闆的立場;而是遵守新聞工作者的專業與倫理,產製符合公共價值的報導。

面對假新聞與不實資訊的議題,人民則時常寄望政府給予解方 — — 無論是提供第一時間的澄清,或是長期的立法規範。不過媒觀專案企劃陳珮云則表示,「我們是一個有新聞自由的國家,對於任何法律或政府可以很輕易地去觸碰那個界線的事情,都要非常小心。」她指出,新聞自由或言論自由是人民所享有的權利,但這也意味著人們必須要積極維護、而非消極以對,最終將權利讓渡給政府管制,將可能導致日後對於自由的侵蝕,「閱聽人的角色大家不能忽略。」尤其,當各式網路媒體、新媒體崛起,且未納入法規之前,更必須仰賴閱聽人的監督與篩選,創造更優質的媒體與報導內容。而閱聽人監督與篩選的能力,則要從媒體素養教育培養。

媒觀執行秘書 王今暐認為,新聞工作者團結成強而有力的工會,是媒體實現自律與專業的重要前提

媒體識讀納入課綱,仍有待完善落實

108 課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今年正式上路,媒體素養教育被列入九大核心素養的項目「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不過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陳炳宏撰文質疑,「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內涵不清楚,究竟想強調的是程式資訊的技術能力,還是媒體識讀的知識態度?

對此,媒觀專案企劃陳珮云也表示,教育部是因近年「假新聞」議題浮上檯面,才逐漸開始重視媒體素養教育;然而師資培育、課程設計等各方面依然存在許多瑕疵。雖然教育部設有「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高中的公民與社會學科中心也時常為老師舉辦相關講座、教案工作坊,但陳珮云認為都流於形式。「傳播學教授不會教學生,高中的老師不會教媒體素養,」陳珮云指出,現行媒體素養教育在高中遇到的困境,是許多第一線教師不知道該如何教,而熟悉教導媒體素養的教授卻不善於將教學內容轉譯為適合高中生的教材。此外,在一堂 45 分鐘的課程,就要包括老師的概念講解,以及學生之間的案例討論,能真正運用的時間並不多。因此,相關部門應首先將資源、人才整合,並正視教學師資、教學時間的問題,媒體素養教育才能落實。

媒觀專案企劃 陳珮云 指出,課綱納入媒體素養立意良善,但還有許多配套措施仍待改善

面對不實資訊與假新聞,下一步?

媒體的自律及健全發展,需同時依靠合理勞動條件的新聞工作者,以及具備正確媒體素養的公民;政府雖然不宜對新聞媒體恣意干預,但也並非可以處於安然的位置。除了創造妥善的課程制度,以確保媒體素養的真正落實之外,媒觀執行秘書王今暐也指出,政府應積極強化公共媒體的發展。公共媒體是由公民問責,而非由市場機制主導,因此肩負公共責任,需傳遞社會文化的多元性。王今暐表示,積極發展公共媒體 — — 提高公廣集團的預算,避免公視董事會淪為兩黨政治角力的延伸,是在不侵犯新聞自由與對抗不實資訊之間,面對假新聞最好的解決之道。

近日,涉嫌在網路論壇發言引起關西機場事件的「卡神」楊蕙如,遭到檢方起訴,然而輿論焦點卻轉移至楊蕙如與「民進黨網軍」的話題之上。人們對「假新聞」的關注,不僅沒有隨著事件全貌的日漸清晰而提高,反而因著選舉將近而逐漸消失。若臺灣社會不希望再有人因為不實資訊而犧牲,相對於追究「卡神」與政黨的關聯,或許人們更應該意識到,每一位公民都負有辨識、避免謠言擴散的責任。

文字:蕭向洋共同採訪:周品嘉、葉家和編輯:陳子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