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正確的地方開始線上寫作?挑選發文平台的 3 個觀察與時機

鄭元傑 Yuanchieh
yuanchiehcheng
Published in
7 min readAug 6, 2023
Photo by Jeremy Bishop on Unsplash

出自於《The art of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How to Beat the Game of Capturing and Keeping Attention》章節 Where You Should Be Writing Online — And Where You Should Not

決定投身寫作,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該怎麼選擇發文的平台,在台灣目前選擇有方格子、Medium、Facebook、IG、Twitter 等等平台,這些平台層出不窮到底該如何選擇?作者分享一些他自己的觀察,並分享如何挑選適合的社群媒體

大型公開媒體不見得是好地方

一般講到作家的公信力,大家可能第一直覺都是透過外在公信力來評斷如因為他在 xx 雜誌發表專欄,就因此聯想線上寫作就應該往這方向前進

但作者用它自身的經歷說明發表在大型公開媒體不見得是好事

  1. 流量迷思:這些大型媒體的觸及讀者與月瀏覽量很驚人,如作者投稿的 Inc Mazgine 有百萬讀者與千萬月瀏覽量,但作者 3 年累積超過 300 篇文章平均月瀏覽只有 8 萬,而相對在 Medium 與 Quora 上月瀏覽加起來是 50 ~ 100 萬
  2. 逐漸失去創作自由:媒體平台會找上作家通常是希望拓展某個主題的內容,但如果今天這個主題讀者不喜歡,那編輯就會干預並影響創作的方向,作者分享到即使是成功的 CEO 想要發專欄也會受到編輯的干涉
  3. 平台本身是為了營利而不是為了閱讀:說穿了媒體是一門生意,首要任務也是在讀者瀏覽過程中透過廣告盈利,所以閱讀體驗也不會太好,作者分享大概跳出率有 80 ~ 90% 十分的高

Even still today, my Inc Magazine reports tell me my 409 columns continue to generate around 80,000 views per month, passively. Meanwhile, my content on Medium and Quora together generates between 500,000 and 1,000,000 views per month passively.

以上是作者認為的壞處,但好處依然是有的,如

  1. 獲得外在公信力,說自己是 xx 雜誌專欄作家很明顯就有公信力,這可以是促成其他合作的契機
  2. SEO,通常這類的媒體平台有很好的 SEO,連帶個人網站與連結都會受到正面加成
  3. 錢,不免俗這也是個變現的管道,但作者分享說多也沒有到很多,例如在某個時段他一個月發 30 篇文只有收到幾百美元的回報,算上付出的時間連最低薪資都不到

作者有順便分享幾篇他在 Quora 上最好的回答

挑選正確的社群媒體

要注意幾點

  1. 有足夠多的目標群眾
  2. 跟你挑選的主題有所契合
  3. 提供足夠的數據,包含瀏覽數、互動狀況、追蹤分析等

以下是作者推薦的一些社交媒體,如 Quora (作者發跡地)、Medium、LinkedIn (發表跟自身專業有關的內容)、Wattpad、Twitter、Amazon (適合發表驗證過的內容成為書籍)

社群媒體的發展週期

總共有五個週期,作者建議在第三個週期加入

  1. 草創時期:此時平台剛成立很不穩定,可能募資到幾百萬美金但隨時可能收掉,此時創作者加入可以與平台一起成長,也因為平台依賴創作者成長所以會有更緊密的關係
  2. 茁壯期:平台累積一些用戶捧紅了草創加入的創作者,如 Youtuber / Influencer 等,這時候通常迎來 B 輪資金,此時倒閉的風險就巨幅下降,因為投資人也不會讓錢白白蒸發
  3. 發展期:持續的發展迎來更多輪的募資,此時平台有機會成為穩定且長期的服務,作者建議在這個階段切入,雖然已經有前人在這邊立足,但因為平台持續擴張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發展
    如作者是在 2015 年 Quora 取得 B 輪四千萬資金後加入,雖然之前已經有 Top Writer 存在,但他依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這個階段產品會注重用戶體驗與黏著度等指標,並開始試行盈利方法,如廣告或訂閱
  4. 高原期:因為投資人加入所以有更高的變現壓力,不論是塞更多的廣告或是更嚴厲的訂閱政策,這會開始降低用戶體驗,並開始降低文章的自然觸及,反過來要作者付費推廣自己的文章,開宗始祖便是 Facebook
    Medium 也出現類似狀況,Medium 可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5. 衰退期:平台的商業模式開始明確但用戶增長也開始持平或衰退,同時流量也被控管得很嚴格,如果是平台的早期用戶依然可以選擇在平台上耕耘,因為還是享有最大的紅利;但如果是新進者就可以考慮跳槽到別的平台

作者分享到最好在階段 2 ~ 3 加入,例如 2000 年初的 Amazon / 2012 ~ 2015 的 Instagram / 2019 左右的 Tiktok,以上平台現在都變成紅海了

Ideally, you would want to move them to the next platform you see entering its own Phase 2 or Phase 3

作者本身是在 2017 年加入 Medium 寫作,2012 剛成立時太草創,2014 年開始有比較多作者直到 2015, 2016 年連續募資到超過五千萬美金的資金,決定於 2017 年加入,開始把之前既有的內容搬移到 Medium 上,迄今賺取超過十萬鎂

但現在 Medium 可能不是好選擇,因為即使募資這麼多資金但迄今還沒實現盈利

Of all writing platforms today, Medium is one of the most uncertain. The company has raised $137 million, been around for almost a decade, and still isn’t profitable.

作者後來選擇把他的電子報轉移到 Substack 上,雖然 Substack 還比較偏向階段 1,但因為有 a16z 的投資,加上付費電子報的成長趨勢,依然決定轉移過去

個人想法

  • 寫作可以拆成不同面向與目的,有可能是抒發自己的心得或是累積自己的人脈變現
  • 目前會選擇 medium 當作第一站,如果是專業內容或是想要變現可能會找 Substack
  • 參考喬叔從鐵人賽曝光並出書,接著在臉書開粉絲團,最後以販售專業課程作為變現手段
  • 在台灣 Dcard 也是個熱門的社群媒體

--

--

鄭元傑 Yuanchieh
yuanchiehcheng

生命是長期且持續的累積,喜歡探索、研究、寫作、運動的後端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