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抱枯木陪明月 君品冬茶伴寒夜

feng yu yuan
Yuanlv00
Published in
3 min readOct 19, 2018

中國古代文人對猴子除了機靈、可愛的感覺之外,也多了份同情及憐惜。
在古詩詞中,猴子的鳴叫是種非常特殊的生態,也是觸動文人情感的來源。 南朝梁國的沈約在《石塘瀨聽猿》裡寫道:“嗷嗷夜猿鳴,溶溶晨霧合。 ”唐代詩人許渾《放猿》詩曰:“遠尋江樹宿,深入白雲啼。”唐代詩人許夤詩曰:“不知心更愁何事,每向深山夜夜啼。”另一位唐代詩人顧偉的《雪後聽猿吟》詩曰:“寒巖飛暮雪,絕壁夜猿吟。歷歷和群雁,寥寥思客心。”這些詩裡的“鳴”、“啼”、“吟”,都是在描寫猴子的鳴叫。但更有很多的作品是借猿的哀鳴,抒發詩人年邁多病、感時傷世和寄寓異鄉的悲苦:

唐.韋莊.黃藤山下聞猿
黃藤山下駐歸程,
一夜號猿動旅情。
入耳更能生百恨,
斷腸何必待三聲。
穿雲宿處人難見,
望月啼時兔正明。
好笑武陵少年客,
壯心無事也沾纓。

徐寅《猿》寫到:「不知心更愁何事,每向深山夜夜啼。」寫出了身居深山的猿猴生存的孤寂與危機,因而每夜哀鳴。唐詩人吳融《憶猿》詩曰:“翠微雲斂日沉空,叫徹青冥怨不窮。連臂影垂溪色裡,斷腸聲盡明月中。”讓人因聽到猴子的哀鳴而令人“斷腸”。
描寫猴鳴悲涼最具體細微的要算是宋代詩人范成大的《八場平聞猿》:“清猿冷冷鳴玉簫,三聲兩聲高樹梢。子母聯拳傳枝去,忽作哀厲長鳴號。天寒林深山石惡,行人舉頭淚雙閣。雪澗琴心未足悲,須寫峽中腸斷時。”用淒冷的簫聲比喻猴子的啼鳴,以母子相牽、攀枝飛躍的動態形象描繪,以逼真的聲音模擬作渲染,勾勒了一幅淒清慘淡的林中畫面。

此壺乃是美術工藝師-楊水定的段泥全手工製品,屬仿木段系列作品,形孤影單的猴子抱著枯木,獨自陪伴著天上的明月,此時獨自在窗前遙想故鄉的你,也只有瀰漫整屋淡淡的冬茶香陪著你度過這寒冷的夜晚。枯木、猴子、茶香、明月,這意境的淒美也等著你來慢慢品味!造工精美,值得愛壺的你來收藏!

材質:段泥,全手工製
數量:1
價格: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