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二手時代》

yuann.cc
中文筆記
Published in
4 min readJul 3, 2018

Время секонд хэнд, 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

Coal processing plant Russia, Komi Republic, 2014 © Danila Tkachenko

看時代裡的面孔,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中裂解,如何渺小而真實的存在。

或許是既視感太過強烈,《二手時代》是這幾年讀起來最有感觸的一本書了。從不同人物的自白裡,作者試圖引導大家去拼出一個時代的樣貌,一個既不是政治人物描繪的偉大也不是媒體報導的蘇維埃。

整本書像紀錄片一樣,剪輯著許多訪談,即便作者盡量抹去了自己在文本中的痕跡,但仍然能感受到被掌握得非常好的脈絡鋪陳與節奏,以及她希望能更包容與不帶偏見的去理解彼此的意圖。我猜或許也是因爲在作者的刻意安排下,女性的視角與聲量佔了較高的比例的緣故。這同時也讓我想起村上春樹在《地下鐵事件》,試圖對“事件”做出公正而周詳的紀錄,但對我來說,就顯得有些自我侷限。但也可能是題材的關係。

每個時代與環境裡都有懷抱理想的人、不在乎的人、趁勢而起的人、順勢而落的人。這些人可能是愛好讀書不明白為何大家一夕間變得庸俗的只在乎買了台好棒棒的電視機的忠貞共產黨員、可能是善良純真卻拋下丈夫及子女只為了跟她相信是命中註定的囚犯在一起的女子、可能是以凌遲勞改營裡犯人為樂,開放後依然家私頗豐的官員、可能是目睹上一秒村里和樂融融下一秒種族互相屠殺而被迫回到莫斯科成為低端人口的難民。我們甚至沒有辦法下出一個標籤,叫做“蘇維埃”人。即便作者試圖要描繪的,是一個理想主義的破滅,但我覺得描繪的可以是所有當代經歷過極權主義與強烈意識型態灌輸下的國家們,在經歷資本主義化時精神上的矛盾寫照。

回到既視感,住回家裡的這段時間真的特別有感,看著“菁英”份子的家人吸收的媒體資訊,看著即便同樣世代也是立場迥異的網路平台,總覺得大家越來越享受在同溫層裡對著想像的敵人謾罵叫囂。一不小心,狹著溫暖的同溫層,我們便會自命不凡,忘了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各有脈絡、忘了每個人的思考各有偏重、忘了每個時代裡總會有人生百態,而我們只忙著表達,這個時代真是爛透了,你們這些異端笨蛋。

一邊讀的時候,其實在書裡貼滿了標籤,想著這麼厚的書大家大概也沒機會(興趣)看,似乎可以剪輯點書摘給大家,但整本書流暢到很難只截一二,就像好的電影終究沒辦法重新口述還原。但我真心認為、每一段人類歷史都是一種經驗,就像我們訓練人工智慧也是從通盤的理解與認知開始。你可以不喜歡歷史課本、不喜歡背什麼時間點政權轉移了,某場戰爭如何了,但我覺得類似的文本真的值得一讀,尤其這也還不完全算是歷史、這個世界仍然大半的人在極權的控制或在戰爭中苟延殘喘,更甚者,隔海我們面對的正是另一個縱跨13億人口的黨國想像共同體。因為每一篇文本都在提醒你,每個人的脈絡與思想未必存有善惡、你以為的固執與惡,或許只是上一場創傷的後遺,你以為的對抗邪惡,未必就會讓你成為正義。

有些朋友會說我其實骨子裡是個憤青,這點有時很難否認。如果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看過1984,並持續目睹這個世界一路成長到2018都還在應證書裡對人性的描述,真的很難對人性有什麼期望。但這次看完《二手時代》內心有些衝擊,雖然又一次被人性裡的愚與平庸之惡震懾,但也想著,如果有良知的人能夠彼此寬厚以待、互相照料,活著應該也不至於太過困難吧。

延伸:
端傳媒書評:
《二手時代》──蘇聯解體後的蘇維埃靈魂
訪談:
亞歷塞維奇訪談:社會主義過去了,而我們留在這裡

*使用照片為作品同樣在追著蘇維埃的認同下的重新詮釋,個人私心很愛的攝影師 Danila Tkachenko 的作品
Coal processing plant
Russia, Komi Republic, 2014
© Danila Tkachenko

--

--

yuann.cc
中文筆記

#Intercultural #Design #Innovation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