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ntity, Branding and Bandwagon effect (I)

yuann.cc
中文筆記
Published in
4 min readJun 23, 2017

00.前言

一直以來對於身份認同、品牌語彙、社會大眾行為很有興趣,也想整理一些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原本還在想要怎麼開始,剛好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適合做為引子。程映虹:为什么华人不在乎“种族政治正确”?

01 .描述
how we communicate through concept

任何的事物如果要能夠溝通交流,則首先必須要能被描述,能具名的概念才有辦法在時間中留存下來。這是杯子,那是圓桌;這是我最近買的黑色的防水的uniqlo的夾克, 在這樣的描述裡,即便交流的對象從未見過我的夾克,仍可以透過描述以及對於uniqlo的品牌印象在他者腦中建構出我想要傳達的概念。也因此,當人們在言語文字交流時,其實是本著對於一個“概念”的認知去溝通的,是從曾經看過的被指名為夾克的物件中,所建構起一個關於夾克的概念,即便如大多數的詞彙,我們並未明確的學習過關於夾克的任何定義。

但仍有極大的可能,因為不同的人生經歷,接觸過的樣本差異,不同的環景中,因為人類的創造力產出了千百種根本於夾克的可能作品,而導致我與另外一個人所認知的“夾克”差距甚遠。而因為具體的樣態過於多元,因此當我們描述夾克的同時,也常透過其他的形容,包含顏色、機能、樣態等……去輔助表達。

而因應溝通的需要,人類作為被描述的客體時,我們亦習慣從性別、種族、背景、國籍、年齡、性向、職業等去作為輔助描述的方式,他是一個外國人,他是一名亞裔律師、他是一名北歐設計師,同樣的,人們期待透過這樣的描述,能更清晰完整的溝通傳達。於此同時,描述者與被傳達者同樣是透過不同的人生經驗去表達與接受資訊。過去,當生活環境更為單純,人類之間交流更為緩慢的時候,同樣的一個描述類別的人們分享了類似的經驗因而產生了一個群體的相似性。例如在交通與資訊流通並便捷的地方,人們因為共享相同地理風情、政權歷史、文字、教育體系、飲食文化、事件甚至基因,而型朔出類似的氣質與樣貌。

然在這個世紀,出版與印刷業更加發達、網路資訊與線上社群的產生、英語成了國際間文化流通的語言、職業與階級被打破諸多的因素讓人的流動變得更加可能。一位在不同的地方度過人生不同的階段、受過被不同文化所影響過的教育體系、學習不只一種語言、閱讀不同地區年代的著作、吸收廣泛的不同面向的資訊,與他原本的描述標籤能有多接近呢?更甚者這樣的人又該如何被標示與描述呢?與標準食譜相比、多了兩勺的糖與一顆草莓的檸檬塔還能算是檸檬塔嗎?因為刻意培育而變成方形的西瓜還能符合原本西瓜的概念嗎?

我們一方面深陷在日漸多元的文化情境裡,一方面許多人為建立清晰的標籤形象(品牌、國族)努力。我們對於描述的執著,來自於希望能更好的溝通,抑或藏有其他的意圖呢?標籤的重要是否來源於階級建立的需求呢?如果我們希望能展現更貼近真我的描述、那應該善用標籤亦或打破標籤呢?因為文章打算寫很多篇,接下來希望從更多的面向去討論跟解析,包含現今的我們在被設計過的體驗裡,如何學習與認知概念,以及在廣告與設計的領域,人們又是如何透過品牌建立及創造新的概念。

--

--

yuann.cc
中文筆記

#Intercultural #Design #Innovation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