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陳綺貞演唱會的那天

Yueh
Yueh - Life & Tech
Published in
5 min readJan 20, 2018

喜歡她的第八年,第三次看她的專場表演。

回想起第一次聽到陳綺貞這個歌手,是國小的那一首《私奔到月球》,只記得和阿信一起合唱的女聲輕輕柔柔;到了中學時期,為了多瞭解當時欣賞的人一些,試著去聽聽對方的偶像也就是陳綺貞的專輯,才開啟了這段聽陳綺貞之路。

升上高中的我去學了吉他,在學會基本指法後練的第一首歌是《越洋電話》,唱她的詞彈她的曲;也曾經抱著吉他窩在家在和當時的愛人唱她的歌,失戀的時候再聽她的歌掉眼淚。如果畫一條從 15 歲至今的時間軸,上面絕對可以找到無數個包含陳綺貞的記號。

她已經四年沒有發新專輯了,前陣子似乎都在忙著巡迴演出吧。從 2016 年開始一路從中國各地展開「房間裡的音樂會」巡演,唱了 20 場左右的歌,終於在去年九月宣佈唱回台灣的消息,並選在 TICC 開唱,一個人、一把吉他。

這場演唱會並不好買,我和友人搶了多次都以失敗收場。但越是得不到就越想要。售票結束後的幾天,靠 PTT 板友讓票 + 長篇大論寫站內信才取得這天入場的機會。

開唱的那個傍晚,從金華街茶餐廳吃完晚餐,騎車載友人沿著信義路抵達台北 101。我們把車子停在 101 對面的民營露天停車場,是前陣子到附近參加活動意外發現的不錯的停車場地,收費合理(平日 $20、假日 $30 / 次)也還算好停,畢竟那一帶車位真的很難尋。

眼看還有一個小時,我們悠哉地從 101 晃到 TICC。在人來人往(而且身旁經過的可能都是陳綺貞粉絲)的台北街頭,說著這幾年陳綺貞和其經紀公司及其男友兼製作人的變化,最後聊到盧廣仲走下坡又起死回生的這件事。

我說,我不怎麼喜歡他這兩年的創作,尤其是《魚仔》(補充:我曾經喜歡盧廣仲的程度是他的每一首歌我都能輕易哼出,甚至覺得他很帥,可惜當時沒人懂我);其實我當下的語氣很委婉,想不到友人居然和我想法一致,並接著說:「那首歌就很假掰呀。」身邊愛這首歌的人太多,我一直不敢跟別人說,除了有點開心這段時間以來的想法得到認同,也好佩服她的敢言。而且順道一提,我跟她是第一次見面。

話題結束在盧廣仲身上,我們入場。

這是第一次到 TICC 看表演,座位離舞台的距離比想像中遠。

票價 $2,000,最前面是 $2,800,差八百差很多;大家手上拿的白白的東西是演唱會送的海報,隨座位附贈。

然後表演開始。

表演前半場,綺貞的音準和拍子都明顯不太穩定,讓我一直無法進入狀況,直到中場休息後才漸入佳境。也許是因為這場表演大部分時間都只有她一個人拿著木吉他唱歌,配樂略顯單薄,整場氣氛是偏冷靜的;就連原本應該很 high 的《吉他手》都不算太到位。如果小巨蛋完整編制的精彩程度是 90 分,那這場表演我主觀感受只願意給他 70 吧。

看過她演唱會的人應該都知道「安可」橋段的慣例。她會在表演正式結束前一小時左右跟大家說再見,讓歌迷狂喊一陣「安扣!安扣!」之後才再拿著吉他現身舞台。

大家手比出一個「6」的手勢,貌似在打勾勾,但我忘記約定什麼了。

雖然自己已經過了會用力尖叫的年紀,但最後的安可時間還是忍不住衝到最前面。上圖就是大家衝到台前聽她安可時間的畫面。

最後的安可,友人的相機派上用場,把陳綺貞拍得好清楚。
眾歌迷目送陳老師下台(其實後來又出來兩次)

前前後後唱了 5 首安可曲,才劃下台北最終場的句點。

那天回家,和友人在東門站道別,我把海報插在後背包裡面,騎不到三個路口就發現那根不見了。當下第一反應只是「啊,噴走了啊⋯」其實好像也沒有真的很在意。這次聽完表演也沒發生過去那種演唱會後的症候群,唯一有感的是,隔天一早肩頸和腰椎的痠痛而已。

說了這些對陳綺貞的愛與恨(?),我覺得人生將來還是有很多時刻要靠她的歌支撐:談戀愛的時候聽吉他手、失戀的時候聽告訴我,寂寞的時候聽會不會、想哭的時候聽 80% 完美的日子。(好像順便推薦歌單了)

世界上存在著像我們一樣老實的歌迷,表示還有千千萬萬個也有這樣想法的人吧。長大以後,想念的永遠是多年前的那些華語歌曲,周杰倫蔡依林,總是以前的比較好聽。到底是我們口味變了,還是他們改變了呢?

過了這天,也不曉得自己會不會再買票看她的演唱會了。但還是滿期待她的新作品啦。

所以請容我說一句:

綺貞,不要再發單曲了,認真寫新歌出專輯,好嗎?

P.S. 順便分享一篇我珍藏的文章,然後希望我這篇永遠不要被綺貞的鐵粉看見。

--

--

Yueh
Yueh - Life & Tech

我是 Yueh 悅,關於科技分享和日常生活;我已經搬家到自架網站 yueeh.com 囉|facebook.com/yuehblogyuehblo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