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與寂靜 Noise and Slience

紀柏豪 Chi Po-hao
融聲創意 ZONE SOUND
6 min readMar 3, 2018

「我們處在噪音的世界,我們無法關上門拒絕其招待,並在這無法計數的膨脹中進化與滾動。」 米歇爾·塞雷斯(Michel Serres)《寄生蟲(Le Parasite, 2007:126)》

艾米莉·湯普森(Emily Thompson)曾提到,當代社會的景觀,受都市化的影響遠大於自然環境,處於一直不斷建構與改變中的狀態(註1)。因此,當代社會的音景,即是工業化後人們聽覺想像的建構,噪音成為現代化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副產品(註2)。「噪音」通常被視為不討喜的、令人厭惡的聲音,人們發明各種方式來遠離噪音,例如戴上耳塞、加裝氣密窗、對錄音進行降噪、制訂罰則等等。為了創造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對噪音的控制變成了現代許多學科的研究目的。要注意的是,聲音對個體的影響會因人而異;某人喜歡的聲音,可能對另一人卻是噪音;噪音是一個主觀的感受。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nd the Culture of Listening in America, 1900–1933
賈克·阿塔利與其著作《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

阿塔利(Jacques Attali)曾將噪音稱之為一種暴力,例如:謀殺;而聽音樂,就像是參加一場儀式性的謀殺。因工業革命而誕生的噪音,成為死亡的無形武器。「儀式」是指這個規律的過程,比喻噪音被音樂化後的形態。因為噪音是無秩序的,而音樂則是對噪音小心翼翼的規範,進而形成某種秩序。這裡「儀式化」被賦予了政治概念,因為人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步步把「混沌」規律化。

在眾多噪音當中,做為自給自足創作的「音樂」其實是近期的發明。如今,音樂卻已是無可避免之物,被大量且穩定地生產,像一組鏡子遊戲,反射、紀錄、界定和扭曲每一個活動。音樂-有組織的噪音(organisation du bruit),預言般地預告著新的社會關係。我們如何去詮釋聲音、如何組織、再現與使用聲音,都被儀式化過程中所形成的框架所宰制。今日音樂演出通常也依循著既有規則,表演者與觀眾間的關係固定而明確。阿塔利認為,噪音是這個規律的另一面,當音樂做為第一重權力的象徵,噪音可將其打破。又或者,解構「噪音-音樂」二元化對立的論述, 一方面可對規則化的聲響提出質疑,同時也是一種賦權。

盧梭羅(Luigi Russolo)在未來主義思潮下發表的「噪音的藝術(The Art of Noise, 1913)」,可讓人一窺最初噪音被推上舞台時的輪廓。隨著工業發展與科技革新,音樂家們企圖突破傳統調性與曲式的框架,朝反傳統、反美學的方向推進,打破寂靜與和諧、衝中既有規則。像是盧梭羅的噪音機器演出(intonarumori),以及未來派藝術家將車聲、機械聲、人群嘈雜聲等融入創作加以發表的嘗試,都再再顛覆了人們對於噪音與音樂的想像。

路易吉‧盧梭羅、Ugo Piatti與「噪音機器」,1913

在約翰·凱吉(John Cage)的「完全聲音空間」理論中,他認為音樂涉及所有聲音,包含非音樂性的聲音和寂靜。聲音有音高、音色、音量和時長(duration)等特徵,但寂靜則只有時長一個特徵。以「4分33秒」為例,演出者在持續時間內不發一聲,只留下時間(有聲與無聲的共同特徵)與環境的隨機聲響,就像羅森伯格於1951年繪製的「白畫」一樣,畫家在畫布上不留一筆,讓隨機陰影以及顏色反射逐漸取代中立表面。所以,全然空白的空間或時間其實並不存在,因總會有些什麼可以看、可以聽。

事實上,我們以為能夠創造寂靜,其實不然。凱吉曾說,他曾在無響室中聽到兩種聲音,一個高頻、一個低頻(註3)。工程師提醒他,高頻即是他體內運作中的神經系統,而低頻聲則來自血液的循環。對此,他曾說:「直到我死為止,這裡都存在著聲音,且會在我的死亡後持續。我們不需要對音樂的未來感到憂慮。」

凱吉認為,如果要讓概念與時偕行,「寂靜」就需要被重新定義。他意識到在「聲響」和「寂靜」間,沒有客觀的二元對立,僅是有意圖的聆聽及主體轉移注意力至聲響的區別。他將「寂靜」重新定義成一種有意而為的聲音的缺席,或是之於意識的屏蔽。(註4)

audience : hearing — Devised by Rachel Gomme

也許,我們可將寂靜理解為「被動的聲音」。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的聲音藝術教授John Drever曾在「聽眾:聆聽(audience : hearing, 2007)」作品中探索了寂靜的呈現。他邀請了100位受試者在10分鐘的「面試」中保持沈默並對之錄音,這些錄音經過剪輯後並置,於一空白空間中錯綜地回放。在此,往常充斥的話語聲與動響的嘈雜被細密的寂靜所籠罩,為觀眾提供了感知與他人共享「寂靜」的時間,而他們也不自覺地加入到這場無聲之聲中,因著各式各樣的細微噪音與聲響細節,共同交織而成「寂靜」。

註1. The Soundscape of Modernity (2002)

註2. 牛津詞典在1225年,即將噪音指涉為「不想要的聲音」。十九世紀物理學家Hermann von Helmholtz使用「噪音」來描述構成聲音現象的非週期性的震動(例如:樹葉的沙沙聲),用以跟包含週期性震動、可被分辨音高的音樂性聲響相對。 今日噪音通常可以指涉任何「大聲的聲音」。這也是立法上測量噪音或訂定罰則的唯一標準。「分貝」是測量聲音的對數指標,用以表現相對的能量,例如音壓。 在通信系統中的干擾:在電子和工程領域,「噪音」指的是不代表任何部分信號的干擾,如電話待機聲或電視屏幕上的閃動白屏。

註3. 在特定工程需求下,我們會打造近乎寂靜的空間,將聲音殘響降到最少,即為無響室(Anechoic Chamber)。

註4. Cage conversation with Michael John White, in Kostelanetz 1988.

--

--

紀柏豪 Chi Po-hao
融聲創意 ZONE SOUND

融聲創意工作室負責人,關注藝術與科技的交會,作品多為互動與生成式系統,廣泛參與各類展演活動。個人網站 https://chipo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