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旅遊書,「深度」何在?

接上次講旅遊書,今次講吓現在市面(尤其台版書)上流行的深度旅遊書風氣

讀撚 - Readaholic
一本 one book
5 min readApr 9, 2018

--

近年出版的旅遊書中,有一股以「深度」為標榜旅遊書的新風氣開始進入大眾之中,甚至慢慢搶佔「閃令令」旅遊書的市場主導地位。

一排閃令令

這些深度旅途書的出現,標誌著我們不再期望傳統「走馬看燈」的旅遊風格,而是更渴望以一個深入的角度去觀摩旅途風光。

而在這個深度旅行的風潮下,出版社排山倒海地出版深度旅遊書,但到底深度旅遊其實是什麼?

所謂旅行的定義是...?

深度旅遊書,何深之有

所謂深度旅遊書,一般而言是相對傳統跑景點的行程,嘗試以各種不同的切入點,嘗試將旅遊的意義發掘得更深,而按筆者所見之書,所謂深度旅遊書大概分為三種:

以文化為深

以當地特色文化切入,集中討論當地的文化歷史習俗,是偏向知識類的旅遊書,通常都涉及到專門的文化知識:

點擊更多詳情

京都魔界探訪

主要從神道教及陰陽師傳說出發,解構京都中一些神杜、奇人怪事,甚具神秘學色彩。而當中配以史實、傳說推測的說明,讓讀者能夠以神鬼、宗教色彩一面來了解京都這個城市。

點擊更多詳情

享受吧!京都甜點小旅行

以甜點店為主旨,逐一介紹當地的甜點文化。相近書籍很多,多是以當地的一個文化範疇為中心,集中介紹。

以個人化為深

相對一般旅途書而言,著重個人品味和獨特的旅遊方式。不像傳統的旅途書單單介紹資訊,而是帶有強烈的個人意見,「教你如何旅行」。

點擊更多詳細

慢遊‧旅人的瑞士:瑞旅教父20年的私路線筆記書

一位遊歷瑞士多年的台灣人,以全面、深入、慢節奏的步伐帶你走一遍端士。當中滲雜作者的個人經歷,像是一個人伴著你旅行般。

點擊更多詳細

美感京都:李清志的京都美學

內容是作者留學京都時的經歷,以個人美感帶你走過作者記憶中的路,極具浪漫風格,甚至以文學修辭,與一般強調資料實用的旅途書,大相逕庭。

以獨見為深

獨見類的旅遊書多數是以旅行以外的角度為招徠,嘗試以非遊客的觀點去帶出一個地方的獨特意義,從而讓大家能夠以一個比較生活化的角度去認識地方比如:

點擊更多詳細

京都の平熱:哲學家眼中的京都小日子

以一位哲學教授在京都生活的經歷所寫成,當中含有對文化、歷史、政治的個人解釋,除了是看京都的風光之外,亦是對京都過去的重新思考。

點擊更多詳細

環島讀冊:心中那間獨立書店,改變街區的閱讀力量

《環島讀冊》不是一本旅遊指南,而是以與書店老闆聊天為主軸的個人旅行記錄,希望我們讀書,讀店,同時也讀人。在探訪全台各地18間獨立書店,並記錄在旅途中遇見的旅人故事同時,以獨立書店的角度,觀看不同凡地方人文與各種社會議題。

書目之多,難以詳盡。但綜觀可見,以上書籍與其說是旅行,倒不如更像一些百科全書、遊記和社區日記了。而隨著旅行變得更加方便廉宜,它能帶來更多的意義。

我們旅行再不單是著重於物質上的風景和享受。我們的需求轉而內化,希望從旅行中得到一些精神上的變化,而更甚至會開始關懷「他鄉」的故事,無微不至,晃如己鄉。

而為什麼,我們會這樣熱中於深度旅行?筆者們將會在下篇繼續探討。

其他旅行書主題文章:

近期文章:

【喜歡我們的話,可以拍拍手及分享。或是「Follow」我們,讓我們分享給你更多!如果想我們評論特定書本,歡迎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