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古希臘

陳鍾誠
世界歷史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Aug 2, 2018

--

— 歐洲文明的源頭

古希臘是指從希臘歷史上公元前8世紀的古風時期開始到公元前146年被羅馬共和國征服之前的這段時間的希臘文明。

約西元前二十世紀,來自於北歐的希倫人(Hellense)移居愛琴海一帶,並且趕走原居於愛琴海沿岸的民族,成為希臘人的祖先。青銅時代的希臘孕育了歐洲最古老的兩大文明: 米諾斯文明邁錫尼文明 ,統稱 愛琴文明

波希戰爭

公元前547年,波斯的居魯士大帝征服了愛奧尼亞,但此後愛奧尼亞的希臘語城邦一直在尋求獨立,並引發了一連串的獨立戰爭,史稱 波希戰爭

波斯帝國的領土範圍

波希戰爭時期,希臘地區在雅典和斯巴達的領導之下對抗波斯,波斯軍隊在溫泉關戰役擊敗由斯巴達雅典領導的希臘聯軍後,曾一度占領了希臘的大部分土地。

然而波斯的海軍卻在接下來的薩拉米斯海戰中被希臘聯合海軍擊潰。隨後希臘人轉守為攻,在普拉提亞戰役中再次得勝,從而結束了波斯的侵略。

希臘聯軍乘勝追擊,在米卡勒戰役中掃除波斯海軍殘部,並在前479年和前478年分別擊潰屯於塞斯托斯拜占庭的波斯守軍。在圍困拜占庭期間希臘聯軍的帕薩尼阿斯將軍的所作所為讓許多希臘城邦疏遠了斯巴達,他們轉而接受雅典的領導,形成了提洛同盟並在隨後的戰鬥里將波斯軍隊徹底驅逐出歐洲。在前466年的歐里梅敦戰役中同盟軍終於解放了愛奧尼亞全境。提洛同盟在前460年至454年間插手埃及叛亂時遭受滅頂之災,被迫停止進軍。在前451年他們還派出過一支海軍到賽普勒斯卻無功而返。此後希波戰爭的戰火逐漸冷卻。一些史料表明雙方的敵對狀態最終在雅典和波斯簽署卡里阿斯和約後結束。

波希戰爭中最著名的是 馬拉松戰役 , 當雅典軍在馬拉松平原打敗波斯軍後,使者 費里皮德斯(Pheilippides) 由馬拉松平原跑回雅典報捷,全程約42公里,途中從未停頓。當費里皮德斯回到雅典,將勝利的消息轉告雅典人後,當即死去。為了紀念他,希臘人在1896年舉行了第一次馬拉松賽跑大會。

當波希戰爭結束之後,希臘的輝煌時代就開始了,在公元前5世紀到前4世紀之間,也就是在波希戰爭結束後至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前的這段時期達到鼎盛,被稱作「黃金時期」。

希臘人在『幾何學,數學,哲學,民主』上的思想,給了後來歐洲人很多啟發因此以《歐洲中心》觀點的看法,可以從《工業革命》一路回溯到希臘時代,希臘被認為是歐洲文明的起源!

古希臘的黃金時期

古希臘人在宗教哲學科學藝術工藝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古希臘是一個城邦林立的地區,因此許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區獲得實踐和發展,有些古希臘城邦斯巴達一樣奉行君主制,將統治權集中在國王手中;有些城邦則如雅典一樣實行民主政治;還有一些城邦則是由貴族統治或由少數人控制的議會(councils)進行統治。雖然古希臘所處地域狹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廣泛的時間上獲得了豐富多彩的發展。僅就政體來分古希臘就經歷了貴族制、民主制、寡頭制和僭主制的演變。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類對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嘗試之一,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教育

古希臘教育起源於荷馬時代的貴族化傳統,在公元前5世紀受到詭辯家、柏拉圖蘇格拉底的影響,大大地民主化。在希臘化時期,體育館的教育被認為是分享希臘文化的先決條件。古希臘普通教育制度的最著名的例外,是一個一直持續到羅馬時期的城邦 — — 斯巴達,男孩和女孩同樣要接受嚴格的軍事化的斯巴達教育訓練制度(始於公元前6世紀)。

希臘化時代,教育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許多私人所經營的學校,後來都陸續得到政府的贊助。有心想要進一步深造的學生,除了前往亞歷山卓雅典的高級學術中心之外,另有伊比鳩魯所興辦的學府可以選擇就讀。

法律

古希臘法律條文之制訂,最早乃出於自雅典的德拉古,在梭倫掌政時,還沒有籍由國家機構執行的刑罰,前六百年後私懲罰的執行才陸續廢除。唯一起源於古典文藝時代而流傳於世的大法典原文,是克萊特島的葛爾廷城市法,該法典共分二十章節刻寫在音樂演奏廳走廊的牆壁上,使城市內公民都能見到,其內容包括個人法、家庭法、遺產法、財產法和債務法

農業

農業上,農業技術大有進展,開發出三種農作物輪種法,使耕地有限的各個希臘城邦,能夠將作物產量發揮到最大。當時古希臘人懂得利用綠肥(禾莖、草和菜根)和人工肥料(灰燼、石灰石)等方法,來為農作物施肥。此外,園藝業(橄欖、葡萄)的發展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相當興盛,葡萄酒是日常生活的飲料,橄欖油可作為飲食、化妝品和照明等用途,園藝作物發展到了商品化階段,成為城邦貿易的出口商品

商業

商業上,由於生產力的提昇,商業也頗為發達。每個城邦皆有集市,各種商品在專門的區域販賣。某些城邦的海外貿易的發展相當篷勃。雅典曾經主宰愛琴海海域,其海外貿易遠及地中海及黑海等地區,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是當時聞名世界的商港,輸入的商品包括埃及、西西里、黑海的穀物、牲畜和皮革,米利都的羊毛,波斯和迦太基的毛毯,阿拉伯的香水,馬其頓和色雷斯的亞麻衣料和造船木材,另外還有各個地區運送到來的奴隸;輸出的商品包括橄欖油、葡萄酒、銅、鉛、銀、大理石、金屬製品和陶器。

由於商業的發展,以及各國城邦使用的貨幣並不相同,因此在市場上出現貨幣兌換攤,後來慢慢發展成金融業,開始從事借貸、抵押和匯兌等業務。在當時,抵押借款利息是12%,商業借利息是16至18%,海外貿易借款利息是30%

黃金時期結束— 伯羅奔尼撒戰爭

波希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馬其頓崛起並征服希臘

馬其頓位於希臘世界的邊緣,儘管馬其頓王室聲稱具有希臘血統,希臘人也看不起為半野蠻的馬其頓人。不過,馬其頓和各希臘城邦相比,馬其頓的中央政府較強勢,控制的地區也比大多數希臘城邦廣大的多。

隨著能幹且充滿擴張主義的腓力二世繼承馬其頓王位,馬其頓權勢開始步上希臘世界的舞台。腓力利用任何機會擴大馬其頓的領土,在前352年占領色薩利馬格尼西亞,之後10年間,又與底比斯和雅典發生斷斷續續的衝突,最終在前338年腓力二世在喀羅尼亞戰役戰勝了底比斯和雅典的軍隊。在此之後,腓力二世成立科林斯同盟,使他可以直接控制大多數希臘城邦,並被選全同盟的最高統帥,準備對波斯的阿契美尼德帝國發動戰爭。然而,儘管這項征服行動尚在初期階段,腓力二世遭到暗殺。

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繼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為馬其頓國王,並掌握王國的實際權力,因此有能力實現其父的擴土計劃。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破波斯,並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36–323年)在征服中亞之後,於埃及尼羅河口建立 亞歷山大城 這個港口都市,並且統治了中亞的通道。

為了尋找並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終應軍隊要求不得不撤軍。

公元前323年6月10日《亞歷山大大帝》死於巴比倫,根據《普魯塔克》記載是由於在巴比倫的一次痛飲後得到瘧疾而死的。亞歷山大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的計劃。

在他死後,將領們互相不服,最終引發內戰,亞歷山大帝國也就迅速瓦解,分裂成四個國家。亞歷山大死後,部將卡山德為了稱王,謀殺了亞歷山大的兒子亞歷山大四世,與亞歷山大的私生子海克力斯,徹底斷絕了亞歷山大的血脈。

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分裂成四大部分 — 包含『馬其頓安提哥那王朝、小亞細亞的阿塔羅斯王朝、敘利亞的塞琉古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猶太人聚居的以色列地區在塞琉古王朝境內。塞琉古王朝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安息帝國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公元前168年,馬其頓安提哥那王朝被羅馬共和國所滅。

亞歷山大圖書館

亞歷山大帝國分裂之後,其中佔領埃及區域亞歷山大港的是托勒密(Ptolemy)王朝托勒密一世 將亞歷山大城發展成重要的文化中心,並且建立了希臘時代最著名《亞歷山大圖書館》 ,並經由托勒密二世、三世擴充而成為希臘文化的知識中心,興盛達數百年之久,托勒密時代是它的全盛時期。

托勒密時期非常注重學術發展與典籍保存,據說當時在亞歷山大港來往的船隻,只要被發現有任何書籍是圖書館裡沒有的,就會被強制借閱抄錄一年,隔年才會還給書籍主人。

希臘文化是歐洲的重要資源,也是文藝復興的思想泉源,其黃金時期所留下來的學術思想,卻被希臘邊緣蠻族的『馬其頓人』珍惜保存並發揚光大,因而導致擁有『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托勒密王朝』成為希臘文化的知識中心,並且將這些知識傳播到其他地區。

羅馬帝國毀滅希臘

公元前47年,凱撒征服埃及亞歷山大港,並焚燬了位於布魯卻姆(Brucheium)之圖書總館,全部珍藏過半被毀。其後安東尼(公元前83?-30年)將由柏加曼城圖書館掠奪之書籍20萬卷贈予埃及女王克莉歐佩特拉(公元前69–30年),以賠償凱撒所焚燬之損失,但不久又被損毀。

於是、輝煌的古希臘時代遺產就此消失於歐洲人的視野,還好一部分典籍後來被穆斯林信徒翻譯抄錄後保存於像 智慧宮 這樣的伊斯蘭教圖書館,並且在十字軍東征的期間,陸續傳回歐洲為人所知,這些典籍讓歐洲人發現原來古希臘有如此輝煌的文明與思想,並對後來的 文藝復興 運動有重要的影響。

歷史總是不斷重演,伊斯蘭的智慧宮在1258年的巴格達戰役裡被摧毀。據說大量的書籍被丟棄在河裡,墨水使底格里斯河的河水染黑達六個月之久。

參考文獻

(本文衍生自維基百科,採用創作共用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授權)

--

--

陳鍾誠
世界歷史

程式人、說書人、雜誌編輯、網站經營、金門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