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大航海時代

陳鍾誠
世界歷史
Published in
40 min readAug 2, 2018

--

大航海時代 (地理大發現) 時代讓歐洲人走遍全世界,然後透過相對先進的技術,較強的免疫力與武器等等優勢,對全世界進行了掠奪與殖民。

這些掠奪與殖民進一步引發了科技與制度的發展,導致歐洲在工業革命時期整個脫胎換骨,形塑了現代世界的樣貌。

葡萄牙的探索

伊比利亞半島發展出卡拉維爾帆船後,歐洲人終於開始將目光瞄向神秘的東方。

圖、使用三角帆的卡拉維爾帆船

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歐洲經濟建立在貨幣的流通上,通貨的短缺會讓歐洲出現經濟蕭條。還有一個因素是,在收復失地運動中,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基督教國家已與穆斯林國家作戰經年,半島上的基督教國家極需去尋覓海外盟國來反擊當地的伊斯蘭勢力(例如傳說中的祭司王約翰),從而打破伊斯蘭教的制約力量。此外,他們也從阿拉伯鄰居那學到了很多東西。譬如,在卡拉維爾帆船的發展過程中,阿拉伯三角帆技術的引入改進了船隻的機動性。另外,通過從阿拉伯人手裡重新獲取的古希臘地理文獻,歐洲人首次對非洲和亞洲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

圖、里斯本外海航行的卡拉維爾帆船復刻品

恩里克王子

恩里克王子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的三子,他曾參與了其父指揮的征服休達的戰役,並在薩格里什(今聖維森特角)開辦了世界上的第一所航海學校。恩里克的計劃是探索非洲西海岸:在幾個世紀裡,西非與地中海世界的貿易路線都必須跨越撒哈拉大沙漠,而北非的路線則被葡萄牙的宿敵穆斯林國家控制;因此,葡萄牙人希望可以繞開伊斯蘭地區,通過海路直接與西非展開貿易。

1415年與1416年,恩里克曾兩次派人去探索了加那利群島。1418年,恩里克派貴族若昂·貢薩爾維斯·扎爾科特里斯唐·瓦斯·特謝拉出航探險,在一場風暴過後,他們意外地發現了馬德拉群島聖港島。第二年,恩里克派遣此二人再次出航去建立殖民地,這次他們發現了馬德拉主島。此後,恩里克曾兩次派人去征服加那利群島,但卻由於當地土著的抵抗與供給不足而不得已中止。1431年到1432年,恩里克派出的探險隊逐步地發現了尚無人類居住的亞速爾群島,不久後葡萄牙便開始殖民該群島。

1434年,恩里克派吉爾·埃阿尼什首次越過了博哈多爾角的障礙。這裡是當時西方人所知道的最南的地點。1437年,恩里克參與了葡萄牙對北非的戰役,但葡萄牙在這場戰役中遭到慘敗,恩里克的弟弟費爾南多亦被俘為人質。1448年,恩里克下令在北緯20度左右的阿奎姆島建立據點,這成為了歐洲人在西非海岸建立的第一個殖民據點。在二十年內,葡萄牙用武力取得了撒哈拉地區的控制權,並開始在現今的塞內加爾地區進行黃金與奴隸貿易。

迪亞士與達伽馬的探索

在不斷發現金礦的同時,1469年-1472年葡萄牙人發現了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後來在那裡建立起了世界上的第一個製糖業殖民地。1482年,迪奧戈·康率領的一支探險隊與剛果王國取得了聯繫。

1487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迪亞士受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委託出發尋找非洲大陸的最南端,他率三艘船隻從里斯本出發,沿著西非海岸南下,而在南緯29度遭遇暴風漂流十三日,最後在1488年2月3日進入非洲南端的莫塞爾灣。他並發現了非洲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與西南端的風暴角,而後風暴角被若昂二世改名為好望角。這意味著進入印度洋的航線已被發現。

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藉由一位熟悉西印度洋季風規律的伊斯蘭教徒領航員之助,發現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線,使得陸上絲綢之路不再是通往東方市場的唯一途徑。

西班牙的競爭

位於現今西班牙的 卡斯提爾王國是葡萄牙的競爭者,但它對大西洋的探索要略晚於葡萄牙:到15世紀末,儘管卡斯蒂利亞的航海者們已開始在大西洋的海面上從事商業貿易與海上劫掠的活動,但還未與這位半島上的鄰居展開直接的競爭。兩國的第一次對抗發生在加那利群島, 卡斯提爾通過阿爾卡蘇瓦什條約確立了對群島的擁有權,在1478年到1496年間通過武力征服了當地的原住民關切人後, 卡斯提爾吞併了整個群島。另一方面, 卡斯提爾的海軍則致力於在伊比利亞半島上贏得對伊斯蘭的戰爭。在完成收復失地運動後,卡斯蒂利亞將海上艦隊悉數派出,去搜尋新的殖民地與海外貿易路線。

通往「亞洲大陸」(歐洲人稱之為「印第安」)新航路的發現,讓西班牙帝國葡萄牙帝國在勢力範圍的劃分上再起糾葛,最後在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介入調停下,兩國於1494年簽訂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這一條約為兩國劃定了歐洲之外的已知世界上的勢力範圍。維德角群島以西370里格經線成為了兩國的勢力分界線。分界線以東歸葡萄牙,即非洲、亞洲與南美洲東部(巴西東北的少部分);分界線以西歸西班牙,即絕大部分的美洲大陸、太平洋的島嶼以及當時尚未發現的陸地。

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西班牙語:Tratado de Tordesillas,葡萄牙語:Tratado de Tordesilhas)是地理大發現時代早期,兩大航海強國西班牙帝國葡萄牙帝國在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調解下,於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的小鎮托爾德西利亞斯簽訂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協議。條約規定兩國將共同壟斷歐洲之外的世界,並將穿越當時已屬葡萄牙的西非維德角群島哥倫布最早為西班牙發現的美洲土地古巴島伊斯帕尼奧拉島連線中點的經線作為兩國的勢力分界線。這條經線位於維德角以西370里格,即西經46°37'附近。分界線以西歸西班牙,以東歸葡萄牙。西、葡兩國分別於該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該條約。這條分界線也被稱為《教皇子午線》儘管當時歐洲人對新大陸地理勘測還十分模糊,西、葡兩國都較好地履行了條約。然而,條約漠視了其他歐洲強國的權利,在英格蘭法國崛起後,遭到抵制。

發現新大陸

1492年, 西班牙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女王資助了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探險活動,希望他找到向西航往印度洋的路線,以替代在《阿爾卡蘇瓦什條約》中規定由葡萄牙人保有的南非航線。哥倫布終究沒有抵達亞洲,但他卻意外地發現了一片新大陸 — — 即美洲大陸

1499年-1504年間,為西班牙國王效勞的義大利人阿美利哥·維斯普西考察了南美洲東北沿海地區,認為這裡不是印度,而是一塊新大陸。後人將這塊大陸以他的名字命名為亞美利加洲America)。

在深入探索了美洲大陸後,西班牙發現了兩個大帝國: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這兩個帝國面積的廣袤程度與人口的稠密程度都遠超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通過和當地被鎮壓的民族聯合,並在歐洲人無意間帶來的疾病的協助下西班牙征服者輕而易舉地征服了這兩個帝國。然而,當地文明的頑強反抗卻成為歐洲人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他們必須得進行一場長期的戰爭來鎮壓他們。

在上述輕描淡寫的文字背後,其實隱藏了非常多的殘忍殺戮,特別是哥倫布這些殖民者通常心裡非常凶殘,原住民帝國經常被血腥暴力的對待,關於哥倫布的殘忍事蹟請看下文:* 500萬人殺到剩下5萬!哥倫布征服美洲沒說的事 揭開血腥殖民真相

1510年時,瓦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在美洲大陸上建立起了第一個殖民城市聖瑪麗亞-拉安蒂瓜德爾達里恩。他後來還成為了第一位看見「大南海」(即太平洋)的歐洲人,這是繼馬可波羅東海後,歐洲人再次目睹太平洋。

哥倫布大交換

在發現美洲之初,哥倫布與西班牙的其他探險家都對這次以經濟為目的的探索的成效感到失望:與非洲和亞洲不同,加勒比群島的居住者們並沒有黃金或者其他西班牙人覺得有價值的財物。但是,他們在玉米木薯棉花花生辣椒菠蘿甘薯菸草等作物方面的產量卻十分龐大,而舊大陸對這些作物都一無所知。不久後,隨著更多的探索者來到這片大陸,歐洲人發現了這些新作物,並意識到了它們的商業價值可以讓西班牙人在歐洲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能與葡萄牙和義大利人從非洲與亞洲帶回的貨物競爭。因此,除了上述的作物外,西班牙人還將香子蘭西紅柿馬鈴薯可可及其製品巧克力多香果與製造染料胭脂蟲引入了歐洲。當運送胭脂蟲的西班牙商船被英國或德國的海盜劫掠時,不識貨的海盜們往往會把貨物扔進大海。

在哥倫布到達美洲後,許多歐亞非的文明都開始利用和消費這些來自美洲的產品;除了上一段提到的以外,還有橡膠等經濟作物以及鱷梨等舊大陸沒有的水果。到了16世紀,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曼切戈斯兩個地區已開始為「誰的土地上種出來的馬鈴薯品質更好」的問題而發生爭論。

在征服戰爭結束後,歐洲人的興趣依然集中於香料貿易方面。此外,他們還熱衷於探尋以金銀為主的貴金屬資源:貴金屬的積累使得歐洲在18世紀得以進入工業社會

哥倫布交換(英語:Columbian Exchange),又稱大交換(Grand Exchange),是一場東半球西半球之間生物、農作物、人種(包括歐洲人與非洲黑人)、文化、傳染病、甚至思想觀念的突發性交流。它是人類歷史上的跨越種族的一件重要事件。1492年哥倫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陸,是世紀性大規模航海的開始,也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繫的開始,引發各種生態上的巨大轉變。歷史學者艾弗瑞.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在1972年出版的著作《哥倫布大交換》(The Columbian Exchange)中,首先提出這個觀念。哥倫布大交換對地球上的每個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如歐洲人攜帶新的疾病傳入美洲,美洲的原住民因為沒有抗體,所以造成很多人喪生於天花並且造成大量的文化流失。在哥倫布到達以前,美洲的人口數不明,但是初估這次的災害造成了至少50-90%的人口喪生,估計當時死亡1500-1650萬人左右。但是從另一個觀點而言,這次的接觸替兩個半球帶來了人口增加,和多樣的作物,例如新的玉米品種和牲畜。在當時的探險者將它們帶回歐亞大陸之後,具備強大生產力的玉米、馬鈴薯蕃茄便成為當時重要的作物,豐富的農產品導致歐洲人口爆炸,同樣的南美洲作物引入南亞和西非等地後,使得當地蓬勃發展並且有大量的人口往陸上定居。另一方面,歐洲人把新型灌溉技術引進了南美洲,終結了南美刀耕火種的原始農作形態。
圖、哥倫布大交換中的植物

這次物種交換,改變了歐洲人美洲人非洲人亞洲人的生活方式。大量外地引入的食物成為人類的主食,並為種植更多農作物而開發新的種植區

公元1000年之前,馬鈴薯尚未在南美洲以外地區種植,但1840年代的愛爾蘭大飢荒,正是由馬鈴薯失收造成。另外,自葡萄牙貿易商在16世紀,由美洲引進玉米木薯進入非洲,取代原有農作物,成為非洲大陸最主要的主食農作物。亞洲亦在16世紀由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引入番薯及玉米,令糧食充足,刺激亞洲人口增長。

歐洲最早引入美洲的物種之一-,使大平原上美洲原住民部落,變成使用馬匹狩獵美洲野牛的遊牧民族。同樣,來自美洲的番茄,在義大利成為製造番茄醬的原料,並且成為商標。其他類似情況還有:

世界上產量最大的20種作物,首五種(玉米,馬鈴薯,木薯,番茄,番薯)都是源自美洲,而第六種(葡萄)則是由歐洲嫁接到美洲的植物。其餘在榜上的舊世界作物(牛奶大豆小麥甜菜,甘蔗,稻米洋蔥高粱雞蛋大麥萵苣菊苣蘋果)至今已遍布世界各地。以美國需求量最高的20種作物當中,一半都是原產於美洲。

殖民地帶來的財富

殖民地為西班牙與葡萄牙帶來相當大的財富,每個殖民地的礦產、農產、人民條件不同,因此帶來的財富類型也不同。以下以祕魯的波托西銀礦為例:

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人在南美建立殖民地,1545年在秘魯波托西(現在是在玻利維亞)找到了蘊藏量豐富的銀礦。當時是世界儲量第一的銀礦。幾乎與此同時,用水銀從礦砂中提煉白銀的方法得到重大改進,新改良的方法稱為汞齊化法。1563年在秘魯的萬卡維利卡發現水銀礦藏,1571年-1700年,水銀產量達6830萬磅。由此美洲貴金屬的產量得到突飛猛進,16世紀中葉後的若干年內,每年由美洲流入歐洲的白銀有50萬磅,黃金1萬。西班牙國王憑藉波托西銀礦得以在歐洲大陸實行反宗教改革運動。

礦主根據徵調制,使用土著勞力進行開採和熔煉;當時的徵調制沿襲印加帝國阿茲特克帝國的制度,規定凡18–50歲的土著都有義務應徵到礦山勞動,每期徵調時間為6個月或12個月。

銀礦開採技術引自歐洲;早期以開採露天礦脈和淺層礦為主,深層礦使用自然掘進,由人力用袋子背礦石到地面;16世紀末,開始開鑿平硐水平巷道,進行聯合開採,並引進水泵排除礦坑積水,同時開始使用人力或畜力絞盤

1565年初,正當波托西的白銀產量突飛猛進之時,西班牙人開闢了一條利潤頗高的貿易路線。被稱為「馬尼拉郵船」的大型船隻裝載大量來自阿卡普爾科的白銀到馬尼拉,在那裡與來自中國的貨物進行交易,包括香料、瓷器、絲綢和象牙之後這些中國的奢侈品被轉運至墨西哥和歐洲。這種有價值的貿易一直延續到19世紀初,期間大約向亞洲運送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全部白銀的三分之一。

秘魯的礦石,印第安人的勞力,歐洲人的技術為西班牙王國帶來了巨額財富,波托西銀礦支撐了亞洲 — — 美洲 — — 歐洲貿易體系,並使西班牙能夠控制尚處萌芽階段的中國出口商品的很大部分。

波托西銀礦的產能曾經一度高達全世界銀礦產量的 90%,巨量的銀礦讓西班牙賺得盆滿砵滿,這也是為何後來《荷蘭、英國、法國》都非常眼紅,亟欲爭奪海權與殖民地的原因。

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在歐洲最受歡迎的香料並沒有出現在新大陸上,因此西班牙王室依然對東印度保持著極大的興趣。1519年,在荷南·科爾蒂斯在墨西哥登陸時,西班牙資助了葡萄牙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的探險。

原本麥哲倫是為葡萄牙效力的,他向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申請組織船隊去探險,進行一次環球航行。可是,國王沒有答應,因為國王認為東方貿易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沒有必要再去開闢新航道了。

結果麥哲倫只好轉為為西班牙效力。1517年,他離開了葡萄牙,來到了西班牙的港口城市塞維亞並又一次提出環球航行的請求。塞維亞的要塞司令非常欣賞他的才能和勇氣,答應了他的請求,並把女兒也嫁給了他。

1518年3月,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接見了麥哲倫,麥哲倫再次提出了航海的請求,並獻給了國王一個自製的精緻的彩色地球儀。國王很快就答應了他。不久,在國王的指令與支持下,麥哲倫組織了一支船隊準備出航。

圖、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了(從歐洲)向西航行也能到達東方的市場。

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極為艱辛,中間還遇到《缺水、缺糧、兵變、風暴、土著衝突、被葡萄牙人追擊》等等事件,據說有一度只能吃帆船的帆維生 (問題是帆船的帆到底是能不能吃啊?吃了不會死嗎?),最後麥哲倫本人也被土著殺死。

麥哲倫死後,他的內弟杜哈爾迪·巴爾鮑薩和胡安·賽拉諾被推選為指揮者,繼續環球航行,原本出發時有 270 人的船隊,繞了地球一圈返回西班牙時,只剩下 18 位船員生還了!

但是船員們運回來數量十分可觀的香料,一把新鮮的丁香可以換取一把金幣,把香料換取金錢,不僅能彌補探險隊的全部耗費,而且還掙得一大筆利潤。

荷蘭獨立

荷蘭遠本是受西班牙統治的地區, 後來由於不滿其統治,荷蘭於1568年至1648年期間爆發的戰爭,其中於1609年 — 1621年之間存在了十二年的和平時期(稱為「十二年休戰」)。八十年戰爭過後尼德蘭七省聯邦共和國獨立,成為「荷蘭共和國」,因此八十年戰爭也被認為是荷蘭獨立戰爭

在戰爭前十年,荷蘭已經越來越不滿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對全體居民徵收沉重的稅賦,而哈布斯堡君主國的規模阻礙了來自西班牙政府的支援和管理。

西班牙也實施嚴格的羅馬天主教會統轄政策,並以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強制執行。在當時的宗教改革運動產生了許多新教教派,在17個省有許多追隨者。包括馬丁路德的路德運動、荷蘭改革者門諾·西門(Menno Simons)的再洗禮派以及荷蘭改革教會約翰·加爾文的教義。這些發展導致了西元1566年的偶像破壞動亂,此反對崇拜偶像的憤怒使眾多北歐教堂拆除天主教的雕像和其他天主教裝飾。

對西班牙來說,這是一次內戰,交戰的雙方為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天主教王室和受到馬丁·路德加爾文教派影響的荷蘭新教徒。

155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Ⅴ,1500~1558)將尼德蘭賜給其子、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Philip Ⅱ,1527~1598)。由於腓力二世堅持推行哈布斯堡家族一貫奉行的戰爭,重稅和集權政策,並同一直圖謀自治的尼德蘭三級會議(Estates~General)相對抗。1559年,腓力二世從尼德蘭回到西班牙,坐鎮馬德里發號施令,從而更加激起荷蘭人的不滿。1562年,佛蘭德(Flanders)和布拉班特(Brabant)爆發了小規模起義。為加強對尼德蘭的控制,阿爾瓦公爵秉承腓力二世的旨意在布魯塞爾實施恐怖統治。1568年1~4月,荷蘭省(Holland)和澤蘭(Zeeland)爆發起義,奧蘭治親王、拿騷的威廉·范·奧蘭治(沉默的威廉)(1533~1584)組建一支荷蘭軍隊,從而開始了一場持久的、時起時伏的獨立戰爭。加爾文派(Calvinists)的游擊隊、「乞丐軍」(Geuzen)開始在陸上和海上不斷進行襲擊和搶劫活動。同年5月25日,拿騷的路易(Louis of Nassau,1538~1574)指揮的一支荷蘭人小部隊在海利赫萊(Heiligerles)首戰告捷,但同年7月在耶明根(Jemmingen)之戰中受挫。然而,「乞丐軍」的活動仍非常頻繁,他們封鎖了布魯塞爾的出海口。1572年4月1日,「乞丐軍」攻占了鹿特丹(Rotterdam)以西的布里爾港(Bril)隨後又陸續占領了一些城市。同年,奧蘭治親王、拿騷的「沉默者」威廉被推選為尼德蘭執政。至此,荷蘭人占領了布魯塞爾附近的所有地區。1574年,西班牙軍隊圍攻來登(Leiden)未果。同年4月, 拿騷的路易在莫克賴德(Mookerheyd)之戰中兵敗被殺。後來,尼德蘭南方各省按照1576年根特協定(Pacification of Ghent)與北方聯合,以驅逐西班牙軍隊。西班牙新任總督亞歷山大·法爾內塞(Alessandro Farnese,1545~1592)遂卒軍重新征服南方各省。1579年,南方各省接受安撫,結成阿拉斯同盟(Union of Arras),向西班牙人妥協;北方各省則於同年成立聯省共和國(United Provinces,即烏得勒支同盟Union of Utrecht),進而謀求更大程度的自治。1581年,位於今天荷蘭、比利時等地的七個低地行省聯合起來,宣布成立「尼德蘭七省共和國」(De Republiek der Zeven Verenigde Nederlanden),開始對西班牙海外據點發動攻擊。[2]由於西班牙軍隊準備消滅新生的共和國,「沉默者」威廉向法國求援,心懷叵測的安茹公爵(Duke of Anjou)答應相助,但安茹公爵的真正用心在於控制尼德蘭。1584年,威廉遭暗殺,西班牙人重新控制佛蘭德和布拉班特,迫使聯合省遷都海牙(Hague)。1586年,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Robert Dudley,Earl of Leicester,1532~1588)率領一支英國遠征軍進入尼德蘭,援助荷蘭人,但未能扭轉局勢而撤走。聯合省遂決心在其新執政、「沉默者」威廉之子莫里斯親王(Maurice,1567~1625)的率領下單獨作戰。後因西班牙人忙於其它戰事(見西班牙無敵艦隊Spanish Armada,Defeat of the;西葡戰爭Spanish~Portuguese War),無暇進行北尼德蘭戰爭出現暫時的、非正式的休戰狀態,但不久這種局面又被打破。1600年,莫里斯率軍發動攻勢,並贏得尼烏波特(Nieuwpoort)戰役的勝利。1601~1604年,西班牙軍隊圍攻並占領奧斯坦德(Ostend)。疲於征戰的西班牙人被迫於1609年簽署12年停戰協定,事實上承認了聯合省共和國的獨立。由於荷蘭省在聯合省共和國的經濟和政治地位十分重要,故亦稱荷蘭共和國。1609年 — 1621年之間存在了十二年的和平時期(稱為「十二年休戰」)1621年,荷蘭人乘西班牙捲入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之機,重新開戰,並不斷贏得勝利。1626年斯皮諾拉侯爵率領的西班牙軍隊重占布里達(Breda);1628年,荷蘭艦隊在古巴海面俘獲一支西班牙裝運銀子的船隊;1632年,荷蘭軍隊攻占馬斯垂克(Maastricht);1639年,馬頓·特羅普率領的荷蘭艦隊在唐斯海戰重創西班牙艦隊。在荷蘭軍隊不斷打擊下,西班牙被迫進行和談。1648年,雙方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結束了八十年戰爭和三十年戰爭。依約,尼德蘭南方各省仍為西屬尼德蘭,而聯合省共和國則獲得了完全獨立。

荷蘭獨立戰爭的背後,還有與《大航海相關的利益》,以及《荷屬東印度公司》的崛起過程,以下是這段歷史的簡述。

荷屬東印度公司

1560年代,一群荷蘭商人派浩特曼(Cornelis de Houtman,1565年-1599年)至葡萄牙刺探商情。浩特曼回國後,這群商人便成立一家公司,利用這個資訊往東印度地區發展。從1595年4月至1602年間,荷蘭陸續成立了14家以東印度貿易為重點的公司,為了避免過度的商業競爭,這14家公司於是合併,成為一家聯合公司,也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當時的國家議會授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起非洲南端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麥哲倫海峽,具有貿易壟斷權。

荷蘭東印度公司由位於阿姆斯特丹米德爾堡(位於澤蘭省)、恩克赫伊森代爾夫特荷恩鹿特丹六處的辦公室所組成,其董事會由70多人組成,但真正握有實權的只有17人,被稱為十七紳士Heren XVII),分別是阿姆斯特丹8人、澤蘭省4人,其他地區各一人。

荷蘭東印度公司由位於阿姆斯特丹米德爾堡(位於澤蘭省)、恩克赫伊森代爾夫特荷恩鹿特丹六處的辦公室所組成,其董事會由70多人組成,但真正握有實權的只有17人,被稱為十七紳士Heren XVII),分別是阿姆斯特丹8人、澤蘭省4人,其他地區各一人。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第一家可以自組傭兵、發行貨幣的公司,也是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並被獲准與其他國家定立正式的條約,並對該地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力。

161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爪哇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建立了總部,其他的據點設立在東印度群島香料群島上。

到了1669年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擁有超過150艘商船、40艘戰艦、20,000名員工、與10,000名傭兵的軍隊,獲利同樣驚人,股息高達40%。認購股份的熱潮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共釋出650萬荷蘭盾証券供人認購,當時的10盾約等於1英鎊,而1660年代荷蘭一位教師的年薪約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認購了一半的股份。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622年在澎湖建立城堡作為貿易據點,那時荷蘭名義上雖為獨立,但實質上已經取得獨立的地位。於是後來荷蘭佔領台灣南部,西班牙佔領台灣北部,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

荷蘭佔領台灣的歷史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622年在澎湖建立城堡作為貿易據點,但當時澎湖為明朝季節性駐防的汛地,經交涉失敗後,大明派遣由俞咨皋率領的軍隊包圍荷蘭人的城堡,迫使得荷蘭人於1624年轉而到當時未有實質政府統治的台灣大員(今臺南市安平區)設立據點。

佔領臺灣的目的是為對中國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商業據點的樞鈕,並壟斷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與中國間的貿易。主要的輸出貿易內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茸、籐、白米,轉運貿易內容包括荷蘭的藥材巴達維亞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鴉片金屬,中國的蠶絲絲綢陶瓷黃金日本銀兩朝鮮半島人參等。

以鹿皮為例,在1634年到1638年短短四年之間,由台灣輸出到日本的張數由11萬張成長到15萬張。到了1658年,台灣砂糖的輸出量已經足夠供應日本與波斯的需要,並增加巴達維亞為輸出對象。

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約有35個據點,日本據點的獲利為38.8%排名第一,第二名即是獲利25.6%的臺灣,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這些地方的獲利主要是配送給荷蘭全國的股東,其次則用於基督新教傳教、回饋當地人的文教發展與當地的基礎建設。

當時在臺灣經營貿易的國家除了荷蘭,尚有日本人,鑑於日本人的商業競爭,荷蘭台灣長官遂對日本商人課徵十分之一的關稅,引起雙方不滿,甚至發生濱田彌兵衛事件,1628年兩方終止貿易,經過荷蘭方面道歉,又交出得罪日本人彼得·奴易茲到日本監禁,1632年才又恢復貿易,但日本在不久之後進入日本鎖國時代。除此之外,因為荷日兩方政府對於其所有領地都有司法權執行的權力,為此兩方也發生過衝突。

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臺灣的期間由1624年至1662年被明鄭延平王鄭成功打敗為止,稱之台灣荷蘭統治時期。當年的建築如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等仍留至今,唯多已傾圯。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一書中,內容為Cornelis de Houtman於1595年第一次東印度航海至1630年代荷蘭人的航海紀錄、報告。書中有關臺灣的部分有韋麻郎(Wijbrand van Waerwijk)航海記,內容包括他於1604來澎湖求市經過,後遭明朝官員諭退。另外,尚有Seyger van Rechteren東印度旅行記(此人於1629–1632年來亞洲),並附有一張熱蘭遮城初建之時的版畫(約1630年)

從《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臺灣》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如何透過殖民地賺錢營利的,也可以看到殖民地是如何在荷蘭的經營下被拖入整個全球供應鏈當中,成為世界經濟體系的一環。

英國的崛起

在大航海時代的前期、《西班牙與葡萄牙》掌控了整個世界的大部分殖民地,並且獲得了巨大財富。

雖然《荷蘭、英國、法國》都想要獲得這些財富,但是卻無法在遠洋上和《西班牙與葡萄牙》競爭。

於是這些國家,特別是英國,想出了一些非常荒繆的做法,就是直接搶劫《西班牙與葡萄牙》帶回來的巨大財富,方法就是鼓勵海盜去搶,搶回來後和政府對分。

政府成了海盜的股東,還頒發政府認可的《私掠證書》給海盜。

英國算是海盜事業的佼佼者,伊莉莎白女皇由於《英國大憲章》的約束,缺錢缺得可緊了,所以決定與海盜聯手,一起搶劫西班牙的船隻。

以下這些連結都記載了這段海盜與女皇聯手的歷史。

1. 海盜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如何開創歷史
2. 這個海盜當了市長,還被授予爵位!這不是搞笑,是真實的歷史!
3. 最具傳奇色彩的海盜德雷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更厲害的是,英國後來竟然與海盜聯手,還任命海盜為市長和財政部長,靠著海盜艦隊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寫下了一段令人稱道的海盜傳奇。

英國最傳奇的海盜莫過於法蘭西斯·德瑞克,而這傢伙還被封為爵士,也曾擔任市長,德瑞克 1540年出生於德文郡一個信奉新教的農家,有一說他在1535年出生。後因宗教衝突全家逃往肯特郡。13歲的德瑞克開始學習做水手。開始在跑荷蘭的小船上打雜,後來升任舵手。20歲時,一位無子嗣的船長臨終前把船送給了他。可巧這時西班牙對荷蘭實行海上禁運。德瑞克只好賣了小船去給別的船主打工。

以下是海盜德瑞克的生平簡要 (他的第三次航行繞了地球一圈,因此成為繼麥哲倫之後第二支環繞地球一圈的船隊)。

1567年-德瑞克第一次探險航行,從英國出發,橫越大西洋,到達加勒比海。
1569年-第二次探險航行,從加勒比海再往前,到達了中美洲。
1577年-第三次探險航行,德瑞克循著麥哲倫的航線出發。由英國前往南大西洋,抵達了南美洲東海岸。
1578年-發現了合恩角和德瑞克海峽,德瑞克海峽就是用他的姓氏命名。
1579年-德瑞克與金鹿號在沿著南美洲西岸往北航行,北上一直航行到北緯48度的加拿大西海岸,發現無法通過北冰洋,只好改為橫越太平洋向西航行,經過菲律賓群島,穿過馬六甲海峽,橫越印度洋,繞好望角再次橫越大西洋。
1580年9月26日回到英國普利茅斯。
1581年4月,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親自登船賜德瑞克皇家爵士頭銜。
1588年-德瑞克成為海軍中將,在軍旅中曾擊退西班牙無敵艦隊(Spanish Armada),並打沉三十艘船。
1596年-1月28日,他因痢疾病逝於巴拿馬。
從下列事項我們可以看出英國人對《海盜德瑞克》的尊敬與崇拜:1. 1937年-1970年,有33年的時間,英國的錢幣半便士(Half Penny)上一直以德瑞克的金鹿號為圖案。
2. 英國文化中有一首民謠叫做「德瑞克的鼓 」(Drake's Drum),大意是說,如果英國蒙難,只要德瑞克的鼓又響了,他就一定會回來為英國解難。

而另一位著名的海盜,或許應該說是海軍頭頭的《約翰·霍金斯》雖然沒像《德瑞克》那麼著名,但是對英國卻有著更大的貢獻。

霍金斯是德瑞克的表哥,德瑞克也是在霍金斯的提拔之下逐步變成大海盜的,由於維基百科中文版對《霍金斯》的描述太少,您可以閱讀下列《擺渡百科》的版本以進一步了解霍金斯的生平。

百度百科 -- 约翰·霍金斯 (商人海盗)

霍金斯第一次航行透過《大西洋的三角貿易》獲得巨大利潤,下圖是這個貿易的航線:

圖、大西洋的三角貿易

這個航線的貿易內容如下:

霍金斯第一次航行貿易成功回國後,引起了《伊莉莎白》女王的注意。一開始,女王責備霍金斯販賣黑奴這種不道德的行為,但是當霍金斯告訴女王這次貿易的獲利之後,女王開始動心並轉變了態度。

女王後來決定出一艘七百噸的海船作為資本,折算為4000英鎊的資金,投資霍金斯的第二次航行。1565年霍金斯又成功返航並獲利豐盛,女王還授予了一枚雕刻有《被綑綁黑奴》的金幣送給霍金斯。

後來霍金斯的第三次航行規模更大,但是卻在擄獲 500 名黑奴並賣出之後,返航時遇到颶風而停在墨西哥灣,結果遇到西班牙反走私武裝船而損失慘重,300船員死傷或失蹤。消息傳回英國後,恰好有艘西班牙船隊為了躲避法國新教徒的追擊而停入英國港口。於是英女王立刻下令奪取這艘西班牙船的財寶作為報復。(當時英西兩國關係不好,因為荷蘭獨立造成英荷貿易被西班牙破壞)

這次教訓影響了霍金斯,於是他在 1572 年進入國會,1577年接替岳父成為海軍財務官,後來又擔任給養官。他除了整頓海軍財務之外,還根據自己與德雷克的實戰經驗,重新設計了一批靈活的中型戰船,並且加強了火力。這批戰船後來在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戰役中發揮了不小功效,於是霍金斯被授予了爵士封號。

另一位著名的英國航海家是亨利·哈德遜(1565年-1611年),他在北美洲的探險主要有,在1609年對喬瓦尼·達韋拉扎諾於1524年所發現的哈德遜河流域進行探查,之後在1610年到達哈德遜灣,使得此兩處地點冠其姓氏命名。

還有一位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1728年-1779年)曾三度遠征太平洋。在航行中,他對太平洋的海岸線以及大洋中的眾多島嶼進行了精確的測繪,令它們首次出現在歐洲的地圖中。庫克發現了澳大利亞東岸,並聲稱其為大英帝國的領土;他完成環球航行,發現了紐西蘭紐芬蘭;此外,他還是最早發現夏威夷群島的歐洲人。

英屬東印度公司

英屬東印度公司創立於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倫敦商人在東印度貿易的公司(The Company of Merchants of London Trading into the East Indies)。它是由一群有創業心和有影響力的商人所組成。這些商人在1600年12月31日獲得了英國皇家給予他們的對東印度的15年的貿易專利特許。公司共有125個持股人,資金為7.2萬英鎊

雖然英屬東印度公司成立的比荷屬東印度公司早,但是早期的實力卻遠遜之。

1608年,公司的船到達印度半島西岸的蘇拉特,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貿易點。此後兩年中,東印度公司得以在孟加拉灣烏木海岸默蘇利珀德姆建立了它的第一所工廠。由於公司在印度登陸後報告說獲得了很高的利潤,促使英皇詹姆士一世向其它公司頒發了特許狀。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東印度公司發出了一張不設期限的特許狀,特許狀只會在公司連續三年沒有盈利的情況下才會被取消。

後來英國商人經常在印度洋荷蘭葡萄牙競爭者發生武裝衝突。1612年東印度公司戰勝葡萄牙人,使他們獲得莫臥爾帝國皇帝賈漢吉爾的青睞。英國人認識到在遠洋作戰的勝敗是暫時的,因此他們決定在印度本土建立受雙方政府支持的立足點。他們要求英皇採取外交措施來達到這個目的。1615年,英皇詹姆斯一世派托馬斯·羅伊爵士拜訪賈汗吉爾,賈汗吉爾是印度亞大陸70%的領域的統治者。這次外交拜訪的目的在於在蘇拉特和其它地區授予東印度公司獨一無二的定居和建立工廠的權利。作為交換,公司願意向賈汗吉爾提供歐洲市場上的貨物和珍品。這次旅程非常成功,賈汗吉爾通過羅伊爵士向詹姆斯一世回信道:

作為對你的皇室的恩愛我向所有我統治的王國和海港下令接受任何英國商人作為我的朋友。他們可以在任何他們願意的地方居住,他們享受無限制的自由。不論他們到達哪個海港,葡萄牙或其他人不准打擾他們。不論他們在哪個城市定居,我下令給所有我的總督和長官給予他們任何可以給予的、他們所需要的自由。他們可以任意交易和向他們的國家運輸。

為了鞏固我們之間的熱情和友情,我希望陛下下令您的商人用他們的船運來各種珍品和適合我的皇宮的商品,以及您有機會給我傳遞您的王家信件,以讓我為您的健康和事業發展而歡欣。願我們的友誼永恆。

在這樣明顯的保護下東印度公司很快就超過了在果阿孟買建有基地的葡萄牙人。公司先後在蘇拉特、金奈(1639年)建立了大本營。1634年莫臥爾帝國皇帝將他對英國商人的優待擴展到孟加拉地區(1717年甚至完全免了孟加拉地區的關稅)。到1647年為止它在印度已經建立了23個工廠(即基地),有90個雇員。其中大的基地有位於孟加拉的威廉堡、在金奈的聖喬治堡。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嫁給英王查理二世孟買作為嫁妝被凱薩琳帶給英國。1668年英王將孟買承包給東印度公司。1687年東印度公司將總部從蘇拉特搬到孟買。1690年,東印度公司開發加爾各答

1657年奧利弗·克倫威爾更新了1609年的特許狀並對公司的股份分配進行了小的調整。英國皇室復辟後公司的地位更加提高。1670年查理二世發布了五條法律,授予東印度公司自主占領地盤、鑄造錢幣、指令要塞和軍隊、結盟和宣戰、簽訂和平條約和在被占據地區就民事和刑事訴訟進行審判的權利。東印度公司的敵人包括商業競爭者、敵對國家和國內的敵對勢力,因此它需要更多的保護權利。從事軍事行動的權利因此對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1680年代公司很快就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裝力量,其主要人員來於對當地居民的徵募。到1689年為止東印度公司可以說擁有了一個「國家」的特性,它自主地控制著孟加拉、金奈和孟買的統治,擁有可怕的和有威脅性的軍事力量。在1698年,公司擁有了自己的格言─「從屬於贊助者 — 英格蘭國王和國會」(Auspico Regis et Senatus Angliae)。

東印度公司的主要貿易貨物是棉花絲綢靛青智利硝石茶葉。同時東印度公司不斷對荷蘭人通過馬六甲海峽香料貿易的壟斷挑戰。1711年,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廣東建立了一個貿易點(澳門十六柱)來使用換取茶葉。

許多公司的職員發財回到英國後建立了自己的不動產企業和獲得了政治權利。在英國國會中公司建立了一支自己的說客隊伍。但一些原來與東印度公司協助的有野心的商人也對公司施加壓力,他們希望能夠在印度建立自己的私人公司。在這些壓力下,1694年國會通過了一個非管制法案。這個法案允許任何英國公司與印度貿易,除非國會通過法案禁止該貿易。這樣英國國會實際上取消了施行了約100年的特許狀。 1698年國會通過法律建立了一個平行的「東印度公司」(官方名字為「英國東印度貿易公司」)這個公司擁有國家保障的二百萬英鎊的資金。但舊公司強大的分股人很快就購買了31.5萬英鎊的新公司的股份,這樣他們就在新公司中佔多數了。兩個公司在英國和在印度抗爭了一段時間,都想獲得貿易的主宰地位。但很快就看得出老公司實際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競爭。最後兩個公司於1702年合併,同時參加合併的還有政府的一些機構和兩個其它公司。這個新公司向政府出借了320萬英鎊,作為交換獲得了此後三年的獨一特權。這個合併公司的全名為「英格蘭商人東印度貿易聯合公司」。

此後幾十年國會和東印度公司之間不斷爭戰,公司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永久性的組織,而國會則不放過任何機會來佔用公司的財富而同時不使它獲得更大的自主權。 1712年雖然政府還清了它的債,但仍立了一條法律重申了公司的地位。 1720年英國15%的進口來自印度,幾乎所有進口通過東印度公司。公司通過其說客而再次保證了其影響,1730年公司的特許狀被延長到1766年。

此時英國和法國成為了大敵。兩國之間常常為控制殖民地而發生小戰爭。 1742年,由於政府懼怕戰爭會導致財政困難,同意將東印度公司的特許證的期限延長到1783年,代價是公司向政府再貸款100萬英鎊。最後小衝突真的導致了戰爭。從1754年到1763年在七年戰爭中,英國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加固其在歐洲和北美洲的土地。戰爭也波及到印度。公司軍隊與法軍在那裡爆發衝突。與此同時英國通過工業革命超過了它的歐洲競爭者。由於戰時軍隊和經濟的補給需要與印度的貿易大增,同時英國獲得原材料的能力和生產方式的效率也提高了。其結果是英國人的生活水平提高。這個富強導致的生產和需求又提高了它對遠洋貿易的需要。東印度公司成為英國對世界市場的單一最大佔有者,並對政府施政加以影響。

威廉·派恩在他1808年的書《倫敦的微觀世界》中寫道:

1801年3月1日,東印度公司欠債5,393,989英鎊,擁有動產15,404,736英鎊,其銷售從1793年2月從4,988,300英鎊提高到今天7,602,041英鎊。

硝石貿易

自17世紀中期,東印度公司開始涉足硝石貿易。由於硝石是製造火藥的原料,因此英國軍隊對硝石的需求十分殷切,而英皇每次訂下的合約往往需要上數百噸的硝石,東印度公司則可從中賺上數萬鎊。公司其中一位總督甚至曾經在1864年說到,從賣硝石賺的錢比課鹽稅還要高。

在這段時期,東印度公司於中國、印度和英國建立了一條呈三角關係的貿易航線,好使英國從當地進口茶葉和絲綢。

鴉片貿易

在18世紀,英國和中國的貿易逆差巨大,因此在1773年,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取得了鴉片貿易的獨佔權。但由於中國禁止鴉片貿易,所以公司不能直接運輸鴉片到中國。公司在孟加拉地區生產的鴉片要先在加爾各答出售,再在那裡運到中國。

儘管中國政府一直禁止鴉片入口,又在1799年重申禁止鴉片煙,但公司仍從孟加拉透過貿易商和中介走私鴉片到中國廣州等地,平均每年更高達900噸。鴉片源源不絕的輸入中國,使中英貿易形成了龐大的逆差,儘管中國輸出茶葉、絲綢和瓷器,仍未能阻止白銀大量流出的問題。在1838年,當時鴉片輸入中國的數量高達1400噸,中國不得不對走私者處以死刑,並派出欽差大臣林則徐監督禁菸。禁菸與日後的銷煙引發了1840年鴉片戰爭,最終使中國開放國門,並割讓香港島予英國。

與法國的競爭

七年戰爭中法軍戰敗,重重打擊了法國的帝國夢,也削弱了法國境內工業革命的影響。英軍統帥羅伯特·克萊芙少將在印度獲得了一次出奇的勝利,戰敗了那裡的法軍,重佔聖喬治堡。在1763年的巴黎條約中法國在印度的勢力僅限於本地治裡馬希雅南等幾個沒有武裝的貿易點。雖然這些小貿易點在此後兩百年中保留在法國手中,但法國對印度土地的願望被打破了,對東印度公司來說這消滅了它的一個大的經濟對手。相反的,東印度公司此時擁有一支有紀律、有經驗的軍隊,它得以從其在金奈的基地出發不受任何其它殖民強國的影響保障其從孟加拉到加爾各答的利益。

地方反抗

但是當地統治者依然反抗東印度公司的統治。 1757年克萊芙在普拉西戰役中擊敗了法國支持的最後一支反抗力量。這次勝利卻使得英國與莫臥爾帝國之間的關係惡化。在奧朗則布皇帝去世後,莫臥爾帝國已經處於分裂過程中。在與公司作戰失敗後,莫臥爾皇帝放棄了對孟加拉、比哈爾邦奧里薩邦的統治。克萊芙由此成為第一位英國在孟加拉的總督。傳奇的邁索爾國王提普蘇丹也為英軍製造了一些麻煩。他是法國的同盟者,在四次英國-邁索爾戰爭中,他繼續反抗東印度公司的統治。 1799年英軍佔領邁索爾,提普蘇丹被殺。此後公司繼續逐漸削弱當地的反抗勢力,佔據了孟買及其附近地區。在這些戰爭中,阿瑟·韋爾斯利,後來的第一代威靈頓公爵,初露鋒芒,這是他通向半島戰爭滑鐵盧戰役的道路的起點。這樣英國占據了整個南印度、東印度和西印度。最後的阻力來自北部德里、奧德拉傑普塔納旁遮普的地方勢力。公司通過施加壓力、挑撥離間、提供可疑的保護等手段有效地防止了這些公國聯合抗英。從1757年到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東印度公司不斷加固其統治,它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國家,而不像一個貿易企業了。

雖然公司在征服反抗國家方面越來越大膽和野心勃勃,但公司無法管理占據地盤的巨大耗資也越來越明顯了。1770年的孟加拉大饑荒(當地六分之一的居民餓死)在英國本土也敲響了警鐘。由於勞動效率的降低英國在孟加拉占領地區的軍備和管理支付不斷增加,失去控制。同時在工業革命後時期歐洲的貿易也蕭條。絕望的公司總裁們向國會呼籲提供經濟資助。1773年國會通過了《茶葉法案》。這個法令給予東印度公司在與美洲貿易時更大的自主權。公司的壟斷行為導致了波士頓茶葉事件。這是引發美國獨立戰爭的一個重要導火線。英國捲入美國革命,而法國也瀕於爆發革命

納入英國治理

1773年東印度公司法案,英國國會對公司的管理和經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它明確地建立了國會對公司的主權和最終控制權力。此法令承認公司的政治職責並明確規定「公司為皇室代行皇室之主權,而不是為公司自己獲得主權」。

雖然東印度公司在國會裡的說客和公司股東的強烈反對,這個法令還是通過了。它引入了實質性的政府控制,將公司統治的地區形式上納入皇室管理下,但皇室將其主權以四萬英鎊的租金租給公司兩年。在這個條件下孟加拉總督沃倫·黑斯廷斯升級為高級總督,對整個英屬印度擁有管理權。它規定雖然黑斯廷斯是公司理事會任命的,但今後這個職務要由皇室指令的四人委員會來任命。黑斯廷斯被授命宣戰和簽署和平條約的權利。英國司法人員被派往印度施行英國法律。總督和四人委員會擁有所有立法權。由此黑斯廷斯實際上成為英國的第一位印度總督。公司允許繼續維持其實際上的貿易壟斷地位,代價是上述的兩年的交款和每年向英國出口至少若干貨物的義務。管理機構的費用也由公司支付。這些一開始公司希望獲得的條件後來成為一個非常大的每年的經濟負擔。公司的經濟狀況繼續不斷下降。

1784年皮特法案明確規定公司的政治活動服從英國政府命令。為了達到這個任務,法案就印度事務建立了一個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財政大臣、一名國務大臣和四名由英國國王任命的樞密院顧問官。法案規定該國務大臣為委員會主席。

1786年的法案擴大了總督的權力,它規定在特殊情況下總督可以不顧委員會多數意見而自己負責做出決定,同時它還規定總督和軍隊司令可以由同一個人擔任。

這個法令確定了皇室與公司之間的界線。從此公司成為皇室的一個規則服從機構,它自己有比較大的自由和責任,以獲得穩定的擴張和鞏固。公司與皇室達成了互相信任後它繼續通過威脅和引誘來擴大其地盤。到19世紀中它的統治地包括印度大多數地區、緬甸新加坡香港。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受它的統治。

之後1793年特許狀法案又延長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壟斷權和協助統治權20年。

東印度公司的侵略政策使得它幾乎控制了整個印度,印度的王公都成為公司的附屬。但戰爭的費用使得公司的經濟瀕臨崩潰。公司不得不向國會乞求幫助。1813年的法令是在這個情況下頒布的,其中包括:

  1. 確認公司占領的印度地盤的主權英國君主

2. 公司特許狀被延長20年,但是:

① 除茶葉貿易和與中國的貿易外,公司對印度貿易的壟斷被剝奪。

②公司必須將其貿易與地區帳務區分開來。

3. 印度對傳教士開放。

後來1833年特許狀法案是英國的工業革命和隨之產生的對市場的追逐,以及放任政策的政策所促成的。

法案內容:

  • 剝奪公司的商業職能
  • 將公司的政治和管理權威再次延長20年
  • 管理委員會獲得全部控制公司的權力和權威,管理委員會主席形同「印度事務的部長」
  • 加強中央集權制,給予總督管理和控制所有民間和軍事事務的權力和權威
  • 建立了一個立法機構
  • 任何公司內關於印度事務的職務在授職時任何人不因其宗教、出生地、來源或膚色而受歧視。

此時英國繼續不斷擴大其勢力範圍。 1845年它買下了丹麥殖民地特蘭奎巴。東印度公司將其影響擴張到中國菲律賓爪哇島。通過向中國販賣在印度收割的鴉片它解決了與中國茶葉貿易的逆差問題。中國試圖禁止販賣鴉片的努力導致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行政管理成為英國公務員制度的原型。1813年公司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後公司漸漸脫離了貿易業務。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後公司將它的管理事務也交付給了英國政府,印度成為英國的一個直轄殖民地。1860年代中,公司在印度的所有財產交付政府。公司僅幫助政府從事茶葉貿易(尤其是與聖赫勒拿島)。《東印度公司股息救贖法案》生效後公司於1874年1月1日解散。《泰晤士報》評論說:

東印度公司在人類歷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個公司從未肩負過,和在今後的歷史中可能也不會肩負的任務。

大航海時代的法國

除了英國荷蘭之外,法國也逐漸對海上貿易與殖民展現了興趣。

勒內-羅貝爾·卡弗利耶·德·拉薩勒(1643年-1687年)是一位著名的法國探險家,他對北美大陸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他曾橫渡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並對魁北克與密西西比河河口之間的地區進行了探索。

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的法國人是路易·安托萬·德布干維爾(1729年-1811年),他探索了馬維娜斯群島大溪地薩摩亞群島索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

另一位著名的法國航海家是讓-弗朗索瓦·德拉彼魯茲(1741年-1788年)。拉彼魯茲繼承了布干維爾與庫克探索太平洋的未竟之業。他探索了菲律賓群島與澳門,並發現了以他姓氏為名的拉彼魯茲海峽。1788年,他來到了所羅門聖克魯斯群島瓦尼科羅島,之後便杳無蹤跡。1826年,人們才在當地發現了他船隻的遺蹟。

2003年彼得·威爾Peter Weir)導演的一部《怒海爭鋒》電影,領銜主演是奧斯卡金像獎影帝羅素·克洛,飾演英國海軍戰艦艦長傑克·歐布瑞Jack Aubrey)。歐布瑞於19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中,率領由保羅·彼特尼扮演的Stephen Maturin,在逽大太平洋上追逐法軍戰艦,最後追上海戰。該影片中船長與醫官 (兼生物學家) 之間的情誼,非常令人動容。

結語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得到的龐大利益,終究會引起周邊國家的野心,首先是荷蘭在逐漸獨立之時,舊開始積極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搶奪殖民地市場。

接著英國透過與海盜的結合,也開始進來搶奪殖民地。然後法國也開始眼紅進來搶奪。最後這些新興的航海國家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新一代的海權霸主。

然後、英國在逐漸壯大之後,開始進入了工業革命時期,一系列的發明造就了國力的大幅提升,逐漸成為世界的霸主,英語也因此成為了世界語言。

(本文衍生自維基百科,採用創作共用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授權)

--

--

陳鍾誠
世界歷史

程式人、說書人、雜誌編輯、網站經營、金門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