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備審做得很累嗎?為什麼我們要「病態」地追逐不一樣?

賴澤霖
二十一世紀教育現場
Mar 28, 2020

推薦閱讀對象:為備審發愁的學生們、想在教育場所激發改變的教育工作者們、對教育議題有興趣的所有朋友

此篇文章目的:這篇文章不會教你怎麼做備審,但或許能激發你對製作備審的一些想像,和你探討在備審後面、更深層次的一些脈絡

最近想走個人申請的高三生們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二階面試,筆者本身也不例外,而在準備過程中,我觀察到了幾個現象想跟讀者朋友分享、一同思考

大學學測有時會被詬病題目太簡單,簡單到國中生來寫也能答對,但其實這是因為學測目的本來就只要檢測學生「基本能力」,與想篩選出頂尖學生的指考不同。

學測題目更像是一套最低標準,只要學生能跨過去,剩下的事就是大學端要來處理的了。這也就第二階段的用意所在,今天我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在這個階段我觀察到的現象。

為什麼我們害怕跟人一樣

準備面試大概也是難得我們會想要跟其他競爭者不一樣的時候,而在追逐與眾不同的同時,是不是也代表我們對與眾相同感到害怕?

之所以會設置二階,是因為大學端想要看出學生的就讀動機以及獨特性,這點本意良好,畢竟就跟進公司面試相似,總得讓面試官眼光為之一亮並說服他最佳人選是你,你才有機會被錄取。但當真正開始執行時原意卻有點被扭曲了,做到學生哀鴻遍野、壓力爆表。怎麼說呢?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在準備備審資料時,我們應該是主要展示我們內在的獨特,並以外在成果來佐證,所以照理來說,是先有內在,才有外在

但因為在國高中階段我們從來沒去探索內在,多數人通常是在高二這年因為要選擇類組才懵懵懂懂地選了一條路,然後多多少少聽了學長姐分享科系介紹、職涯發展等等。

有注意到嗎?我們很少去思考「我想做什麼事,所以我需要哪個科系的資源培訓」。而當備審突然要展現自我,做出獨特性,不難嗎?這就跟大學以前父母禁止你交男女朋友,上大學後問你你什麼時候要帶伴侶回來一樣。

學測結束後,可能考得不錯想走個人申請(參考閱讀:我學測考了60級分,然後呢?),我們過去因為沒有針對「內在」的引導,只能從「外在」取勝,思考如何把自己包裝起來,打敗其他對手,長年下來造成高度(惡性)競爭。

在準備二階時,我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讓自己「看起來」與眾不同,因為我們內心知道,我們實際上跟其他人沒什麼不同。許多人苦衷都是:

我知道我不要與眾相同,但我卻不知道我哪裡與眾不同

兩個追求外在的常見想法

有些人可能比較有「慧根」,在升上高中的時候就在準備二階面試,只要抓到任何活動的機會,二話不說就直接報名。

你問他為什麼要參加這個活動,可能只會得到這樣的回答:「這個可以放在備審啊!」、「有這麼好的機會不刷一下經歷嗎?」,這一部分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兩種常見的想法(如果你有遇過更奇葩的也歡迎跟我分享)

我們害怕原本的自己不夠好

害怕自己不夠好這個想法沒有錯,畢竟要認知到自己不足才能成長,錯的是方法。如果你或你的朋友也陷入了這種思維,不妨問問自己,什麼叫做好?「好」的標準在哪裡?參加這個活動就可以進步嗎?這活動和你現有的目標關係在哪?

如果以上的問題你都能回答得出來,也認為這個活動有幫助,那就去參加吧!反之,如果你還在猶豫,那可能就是你對自己認識的還不夠深,這樣的話我會給你兩種建議:

第一種是給想法模模糊糊的人,要去參加但不是志在參加,而是去問問活動的其他參加人員,他們為什麼要來?他們跟你有相同的特質嗎?對未來的想像是什麼?與自己比對,那是我具備的特質嗎?那種生活是我想要的嗎?

第二種是給完全沒想法的人,不要參加,先去了解自己,詳細的做法可以參考這篇:談談你是誰?接下來要走往何方?六個維度立刻分析自己

分析完自己找出一些潛在可能方向後,再試試這篇提到的方法:自我學習不是拿高分而是種生活態度:附贈三大自我學習訣竅

身邊的人都去了,自己怎麼能不去

如果已經有了對未來的框架、理想科系,當自己身邊朋友都去報名科系相關營隊活動時,你會不會有一種不想落於人後的想法,如果未來你跟他去報名同個科系,你不就「輸」他一截了嗎?

會出現這個思維誤區在於,我們對於外在成果的定義太狹隘了,前面我提到,備審是要展示我們內在的獨特,並以外在成果來佐證

參加科系相關營隊的確是一種佐證,但並非唯一,如果你對寫程式有興趣,不如直接去GitHub和上面的人交流,直接做出成績來,這可不比參加營隊的效果差。

如果你真的想對教授證明你的內在動機與特質,相信我,絕對有一大把機會,不一定要在同一條賽道跟其他人競爭。

Photo by Pankaj Patel on Unsplash

最後來舉個我身邊的小例子,由於我個人想選擇商管科系就讀,我在寒假時找到了一個Google數位行銷認證課程,課程是免費的,而如果通過認證就能得到證書,我覺得我有興趣且這應該是個不錯的佐證,通過後也把這個資訊分享給一些同學,而有人不上課,參考網路資料直接考取認證(網路上有些類似題目及答案),我是希望他真的有學到東西啦!

為什麼我們沒發現我們本來就不相同

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病態地追逐不一樣是忘記內在而迷失於外在,展現自我而非盲目追求外在成就,我認為這才是準備備審最重要的一點,問題來了,許多人不認識自我,自然也無從注意到這一點,為什麼不認識自我呢?

我認為這點可以拆成兩個部分來討論,第一個部分是我們沒動機,第二個部分我們沒時間,值得注意的是,沒時間的主因並非課業太重。沒動機的可能原因很多,這裡只能舉出一部分。

第一個原因在於「尋找內在」的誘因不足,沒有考試沒有成績(也無法考試無法打成績)當然就讓不少學生忽略重要性。

第二,「尋找內在」跟學生未來的連結是次要的,學生雖然知道選大學時可能要「用到」,但前提是要先有成績呀,沒成績,尋找內在先等等吧。

最後,「尋找內在」的急迫性不高,這是第三個原因,可以思考:「如果不知道自己想幹嘛會怎樣?」會餓死嗎?會天降災厄嗎?好像都不會,大學還有機會啊。

第二個部分是沒時間,如果學生空閒時間太多,學校作業做完了(高中基本上也沒作業),社團也忙完了(大概只有在辦活動時特別忙),扣掉打屁哈啦,剩下的時間跑去哪了?YT、IG、傳說、memes、看貓狗大概就瓜分剩下的大部分時間了。

事實是,我們的時間都被各種娛樂、耍廢攻佔了,更殘酷的事實是,如果把「耍廢」跟「尋找內在」放在一起做選擇,學生下意識地會覺得「尋找內在」是種外部要求、是種不得不、是種需要時再做就好的功課。

老實說,關於這點我也不知道能怎麼做,或許,更多的是靠個人吧,有些彎路是必走的,有些懸崖是無路可退時的唯一選擇,關於教育這檔事,教育體制、老師都只是輔助,學生本人才是主角。

所以到底要不要刷經歷?Yes or No

看了那麼多,一下扯東一下扯西,到底要不要去參加各種活動,追求外在呢?我的答案是,因為想去而去做才有意義。絕對不是要大家停止參加活動,而是想好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了嗎?

現在看到的那些亮眼履歷,大部分都是因為有學習動機才做出成就,我們應該看到他人的動機,而不僅是成就。不只是選擇科系的就讀動機,而是每項經歷背後的起始點。

厲害的人起始點會越來越高,但這越來越高的起始點並非他自己想要,這其實是想達到自己理想的必經之路,這樣的人根本不在乎走到哪一步,因為在還沒到自己設定的終點前,就是0。

觀察他人的動機,然後走自己的路,別將自己鎖在單行道上,不是只有贏或輸,不用想盡辦法打敗對手,跳高跟鐵人三項的成績本來就無從比較,或許這兩項的運動員都需要一些共同特質、能力,但是,單位不同談何勝負?

未來還需要備審嗎?

這篇文章的最後我想拋出一個問題:大學以後還需要看備審嗎?我認為備審的本意依然會保留,也就是看出學生的就讀動機以及獨特性,但在形式上,我覺得一定可以跳脫現有框架,有更多不一樣的方式,但備審形式的改變,也必然會牽動到高中甚至國中階段的養成。

舉例來說(隨便發想的),高一生可以接受社會企業、NGO的相關知識,同時培養相關專案的技能(社群經營、文字撰寫等),高二生配合Mentor制度實際參與組織的專案,以自己的技能、知識確確實實地為社會帶來改變。

而大學端自然可以參考學生在專案裡的貢獻及成長,從而判斷是否符合科系要的人才。當然國中階段可能就要做出一些因應措施(至少幫學生找到外顯興趣)

台大也推動了未來大學計畫,在這樣的「未來大學」中,備審是不是值得從更多的視角看待?(參考文章:台大想推動未來大學,但學生們願意買單嗎?

你覺得呢?如果你也有其他想法歡迎來私訊我,或許我們真能創造一些改變!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 可以拍個手(不用付任何錢,但卻能幫助到我)按住不放可以連續拍喔!

--

--

賴澤霖
二十一世紀教育現場

教育/終身學習者/初出茅廬的寫作者/嘗試當個給予者。期許自己能在這分化、矛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如果對我的文章有任何想法或是有任何疑惑,歡迎寄信到s1035518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