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力量》逐字稿|TEDxTKU 年會演講|侯智薰

2016 年 TEDxTKU 年會演講,談我們為何害怕分享,分享的兩大迷思?以及分享如何刺激學習,讓我們找到適合的朋友?

侯智薰(Raymond Hou)
侯智薰演講與作品集
13 min readApr 22, 2018

--

《分享的力量》演講逐字稿 |TEDxTKU 年會演講|2016|侯智薰

前言

用文字重新紀錄 2016 年 TEDxTKU 年會的十八分鐘演講。

(雖然我只講了 14 分鐘,有點講太快了哈哈哈…)

這一個演講,應該是我覺得兩場 TEDx 講座中,我更喜歡的一則。畢竟是我過去這幾年都在實踐,且一路讓我走到現在,遇上了一些知己好友、發現自己知識的缺口,或者讓我有現在的運氣與累積,我想都是源於「分享」,所以希望透過這個逐字稿與演講,帶大家「重新看待」分享這回事。

本文閱讀約 10 分鐘,很長。

▍建議到最新部落格,觀看 2020 年修正版本,還有附上音頻 Podcast 喔:

大家好,我是侯智薰。

今天在這年會的最後(我怎麼又是最後一位講者 XD),大家也已經聽了五場分享,那麼我就來跟大家談談想關於「分享」這回事:「分享的迷思」,以及這件事「背後的力量」,分享它是怎麼影響我,帶著我做出許多選擇的。

TED Talk 的核心概念:Ideas worth spreading

Ideas worth spreading: TED Talk 的核心概念

大家應該對這句 TED 的理念並不陌生,但說實話,當年我在高中看到第一部 TED Talk 影片時,我認為分享這件事情其實是有點「神聖的」。

為什麼當時我覺得分享,是件神聖的事呢?

畢竟,TED 很多時候都是找世界知名與權威的人士來分享,不論是比爾蓋茲,還是一些世界的知名權威人士,或者像是今天的前五位講者。(笑聲與掌聲)

(因為當時的我 21 歲,是年紀最小,而且相對社會地位最薄弱的講者,😅)

就連我們從小的教育,也認為「老師」是個相對神聖的職業。無論是儒家思想帶給我們的印象,還是社會主流的成功路線 — — 「學術考試思維」,都讓我們看「站上台分享」,這件事,是有點神聖、有些遙不可及的。

台灣的 TEDx Talk 知名與權威人士也佔了絕大部分

重新看待分享這回事

因此,我今天想帶著大家,在這十八分鐘內,重新用一個「全新的觀點」來看待「分享」這回事。

讓我擅自將原有的理念增添兩個字:by EVERYONE

首先,我認為分享應該是種「全民運動」,因為它值得人人去做。而且這種運動,在越多人加入時,它的力量與強大才會更為明顯。

分享,也不是只有在特定少數人才能發揮其價值或影響,它其實很簡單很平凡。

就像現在雖然是我,站在台上跟你們分享,看起來只是我去講,你們去聽,但我認為這是「互相的」,我也相信能在待會能在會後,聽到你們來找我聊聊,或者在事後在臉書上,來跟我分享一些你們的事。

還記得剛剛 TEDxTKU(淡江大學),有在入場時發給了大家一張貼紙,他們說,如果你想跟其他人聊聊什麼議題,就貼在自己胸口,這樣其他人就會知道你對什麼有興趣,以及可以找你搭話聊聊、分享。

「但是,剛剛真的有把貼紙貼在身上,而且有跟人分享講到話的嗎?」「可以舉個手!」

(現場觀眾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舉手)

那麼,我希望在我的這十八分鐘結束後,在場有十分之十的人,都能找到一個人,跟他分享你今天的收穫、心得,或者接下來的行動。

分享的兩大迷思

不過,我們也都知道,大多時候,我們台灣人挺「害怕分享」的。我們也發現,我們對於分享這件事,有著兩大迷思:

1. 花時間對自己沒好處

就像大家可能會覺得,前面的五位講者以及我,花了一大堆時間,沒日沒夜在準備這次的演講,我甚至還從台南來到台北淡水的淡江大學,甚至有些人知道 TEDx 的演講可是沒有酬勞的,所以花了這麼多時間,對我們沒什麼好處。

又或者是,你上課很認真寫了筆記,你分享出去給班上的朋友,結果後來你考了八十分,但他考了一百分,所以你會歪著頭覺得:

「欸,我好像花了很多時間作準備,但分享出去好像沒好處阿。」

2. 不是專家沒資格分享

這點應該大家的感觸更深,因為往往我們遇見站在台上分享的人,通常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所以如果我去分享了,我「怕」我會「被說錯」,甚至更厲害的人會來打我臉,很痛。

因為怕錯、怕被打臉,怕被批評,又覺得自己還不是專家,所以沒資格分享。

破除分享的兩大迷思

不過,我今天來就是要重新翻轉,並讓重新看待「分享」這回事。

分享的兩大迷思:花時間對自己沒好處;我不是專家沒有資格分享。

破除迷失一:準備的過程,是在內化知識與經驗

舉例來說,這場演講我準備了超過 100 個小時,而在這過程中,我必須不斷跟自己對話:

「為什麼我要分享?」「分享對我來說的好處時什麼?」「分享帶給了我什麼?」「為什麼周遭的人害怕分享?」……

而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斷問自己「我到底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分享給大家的?」而到了最後,這些問題與對話,放大了我的感官與觀察,內化成為了我自己的知識。

「花時間對自己沒好處」,是因為內化的知識很難被看見,而且我們太要求好處要快速又顯而易見。

破除迷失二:想成為專家就必須先學會去分享

接續上一個例子,就算你做了筆記,分數高的是同學,但誰才是真的收穫最多的?

「是認真做筆記的你。」

而且,沒有一個人一出生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他之所以會成為專家,是因為他敢硬著頭皮去嘗試、去分享他的觀點與知識,然後被瘋狂打臉之後,在這些打臉與疼痛挫折感之下,不斷地去修正自己的知識,才漸漸成為專家的。

▍延伸閱讀:用行動去學習的方法:費曼技巧

分享是學習的最佳途徑

過去,我認為「分享就是種教導」,但我現在認為這是種分享是一種「學習」,因為學習是互相的、是雙向的。分享是體現學習的意義,也就是學習的最佳途徑。

因為「學習」是每個人都在這條路上,不分年齡、種族、性別。就像今天的分享者,有年紀比較大的前輩、有女性、有企業家,也有像我這個大學都還沒畢業的(笑)。

接下來我要提出「分享的四大力量」,讓你更具體的瞭解,為什麼我認為分享是學習的最佳途徑。讓我們重新定義「分享」,希望能在接下來的這 10 分鐘內,讓大家從「害怕分享」變成「開始分享」。

分享的四大力量之一:知識的缺口

透過分享,我們可以察覺到自己知識的缺口,而且能有方法把它補起來。

像我自己習慣在我的臉書上發一些對於某些議題,或者社會現象的看法。有一次我在我的臉書上分享了對於「博愛座該不該被廢除」的看法,然後有趣的地方就出現了:「開始有朋友或者不認識的網友上來打我的臉。」

但所有的認真的討論與打臉都是好事,因為我們會透過這些回饋,去知道自己原來不知道哪些事情、忽略遺漏了哪些背後脈絡與因素。

原因很簡單,因為

「人只會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不會知道你不知道的事,因為你就是不知道!」

如果你不講出去,不去分享,你永遠不會知道你有哪些東西不知道。甚至還會很自滿的以為自己都知道了,這才是最危險的。

所以我朋友曾經講過一句話,很幽默但我很喜歡:

想要獲得更完整的答案,那就在網路上講個錯誤的事。因為會有網友補充資料來打你的臉。

我們所有人必定會有知識上的缺陷,除了本身就沒有完美的知識與絕對正確的答案之外,也因為我們只會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事,所以我們更該去分享,去補足自己知識的缺口。

分享的四大力量之二:旁觀者效應

當你把想要做的,喜歡的事情說了出來,就會有周遭朋友的檢視,而這個被關注的壓力,會讓你做事的行動力更大,也更不敢偷懶。

旁人的檢視,讓自己更不容易怠懈與偷懶。

為什麼你會去圖書館讀書?

因為旁邊你會感覺有人看著你(即便事實上沒有),而這個被關注的感覺,會讓自己比較不敢偷懶,咬著牙也要讓自己的睡意與惰性消除。

我之所以寫作,或者很喜歡把想要做什麼發在社群上,因為我知道我自己適合的學習,是需要壓力的。然而,既然社群可以給我適當的壓力,讓我更看重我講出來的話,也能促時我把一件事做得更好,那為什麼不分享呢?

分享的四大力量之三:找尋夥伴

找尋夥伴,建議你從有共同的價值觀與目標出發。

既然要談「找尋夥伴」,那我要先講一下我是怎麼看待「朋友的分類與形成的原因」:

朋友的形成的原因與分類?

基本上朋友的組成,可以歸納為四個因素:個性、價值觀、目標、金錢(社會資源與地位)

但在學生時期,金錢的影響幅度比較小,所以這邊先不討論。(當時的聽眾大部分是學生)但到了畢業,或開始工作一陣子後,你就會感受到「社會資源與地位」對於身邊朋有的影響將會大幅提高,到時候朋友的模型,也就越來越複雜化了。

如果只有單項因素(個性、價值觀或目標)相同,組成的朋友類型。
如果將因素交集後,產生的朋友類型。

我們在大學時期,可以玩在一起的朋友非常多,這是因為「外顯個性相同」的朋友很多。畢竟我們都是人類,動物性還是存在的:貪玩貪吃貪睡貪娛樂,又會趨吉避凶。然而,

能夠跟你討論「未來目標」,分享觀點與內心看法的朋友,卻少之又少。

在台灣,由於高中是大幅度限制了大家自由

所以到了大學,學生們瞬間享受到了「較多的自由」,就像是把獅子關進鐵籠中(高中的考試讀書制度),我們關得越久,一旦打開鐵籠後,牠將會越凶猛,更渴望著自由。

所以不免地,大學前期的我們,很容易結交了一堆「外顯個性相同」的(酒肉)朋友。常見的現象就是,目的是追求情感連結的系會或校友會活動,一堆舞會、夜衝、夜唱烤肉與派對……等。

「而且人多的時候就會講屁話。」

往往一群「個性相同的朋友」出去逛夜市,或者唱歌的時候,我們不太可能去談論到我們想做什麼、在意什麼。舉例來說,如果今天在一個 KTV 大家唱著歌,你突然跟隔壁的朋友說:

「欸,我最近在想要不要去考個日文檢定,因為我想去日商實習?」

你的朋友八九不離十會回你說:

「你神經病哦,快唱歌拉!不要拿著麥克風卡位!」

所以很殘酷的是,等到你大三大四,你才會發現:

「能跟你分享觀點,討論目標的朋友,通常能跟你一起出去玩樂;不過那些跟你一起娛樂的朋友們,只有很少數能與你談論理想與行動。」

順序,決定了轉化率。

所以我建議所有同學,在大學階段先去尋找共同「價值觀」與「目標」的朋友。

那該怎麼做?

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常去「分享」。

透過「分享」,找尋「目標」與「價值觀」相似的長期夥伴

如果你不時就跟大家分享自己喜歡攝影,那你一定會漸漸地吸引到相同興趣的朋友;如果你不時就跟大家說,你未來三年後想去非洲工作,那麼你也將會吸引未來也想去非洲,或者對於非洲有興趣與憧憬的人。

那如果你什麼都不說,都不去跟其他人分享你在意的價值觀、你的未來目標與方向,那怎麼會有人知道呢?

▍延伸閱讀:

我玻璃心怎麼辦?我害怕說出來,別人會批評我的價值觀與目標:

分享的四大力量之四:散播熱情

當你透過分享找到了夥伴,有了人群後,行動的門檻與風險將會降低,透過行動才能產生熱情、發揮影響。

進一步透過行動,讓更多人去「體驗」你喜歡的事。當大家習慣於你的觀點分享時(你會找到一群合適的知己),再適時地讓大家體驗你所分享的人事物,讓他們也能融入其中,並體驗到你所分享的熱忱與動力。

因為,很多把一件事情做到很好的人,並非一開始就「想做」,而是透過傾注全力「去做」,專注於這件事情上,去分享,不害怕犯錯,最後在過程中,產生了喜歡與熱愛的感覺。

簡單來說,如果你真的愛好攝影,那麼你一定會想要更多人去「體驗攝影」這回事,而不只是看你拍照而已。唱歌、表演、旅行、運動與任何你熱愛的工作與興趣都是如此。

最後再讓我們複習一次,分享的四大力量:

分享的力量,侯智薰|TEDxTKU 2016 年會演講

希望大家透過破除了分享的兩大迷思,以及瞭解了分享的四個力量後,能開始與周遭的朋友分享,甚至

讓分享成為一種全民運動吧!

就像這次的年會主題:洞悉 2.0,而該如何開闊自己的視野,不必花費大量的錢與時間出國,從身邊的朋友分享做起,聽聽他的目標、他在意什麼事情,去察覺自己知識的缺口,去找人檢視自己,促使自己的行動,這就是最簡單最容易開闊視野的方法了,也是你從現在就可以開始做的:

「開始去分享吧!」

2016 TEDxTKU 年會影片

這一部就沒有收音與品質狀況的問題囉!是可以建議觀看的影片

謝謝 TEDxTKU 全體團隊所有講者與參與者那段時間的協助與幫忙,讓我們順利完成了這場分享!

2016 TEDxTKU 年會|分享的力量,為什麼我們害怕分享?以及分享的力量是?|侯智薰

我的另一則 TEDx 演講逐字稿:

--

--

侯智薰(Raymond Hou)
侯智薰演講與作品集

探索現代人需要的數位工作術、聰明工作和生活品質方案,也分享一人公司故事|18 歲印度自助旅行,22 歲全遠距工作者,24 歲結婚到北京做互聯網產品運營,26 歲回到台灣和老婆打造智能工作宅,保持任性熱愛生活|▲ 最新內容在個人網站:raymondh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