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皇都戲院 前世與今生

信報財經新聞
信報財經新聞 HKEJ
9 min readNov 8, 2018

地區特搜│潘天惠

位於北角的皇都戲院,因業主申請「強拍」,再度引起社會關注。(吳楚勤 攝)

皇都戲院(State Theatre),香港現存最後的單幢式戲院,鄧麗君和鳳凰女都在此踏過台板,記載了一代人的美好回憶,現在是一級歷史建築,屹立在港島中心地段,經歷了60多個寒暑。

戲院在1995年經歷了一場大火,浴火重開,生意大不如前,其實早在21年前,已經結束營業,若非新世界發展就大廈申請強拍,恐怕時間會繼續做歲月神偷,一抹抹的盜去人們的回憶。

應否保育皇都,應由歷史說起。皇都戲院前身名為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1952年落成,7年後易手兼改名,至今仍是全港最古舊的單幢式戲院,屋頂的「拋物線形混凝土桁架」,體現戰後現代主義的簡潔風格,甚至被國際保育組織Docomomo International譽為全球戲院獨一無二的設計。

皇都戲院前身璇宮戲院,數十年前的外觀與今天所見變化不大。(網上圖片)

「皇都戲院的門口大堂也很夠寬闊,晚上那條五角柱還會發光。未開場前在附近瀏覽一番,可看的去處也多的是,除了戲院本身有食物部之外,迴廊轉處,四通八達,單是唱片公司就有兩間,鞋店裏裏外外加起來,竟有十七家之多,直為全港之冠。」女作家陸離1964年寫道。

皇都入口處的弧形立面,實為一幅名為《蟬迷董卓》的大型浮雕裝飾,原來乃出自名畫家梅與天手筆,數十年來一直被電影海報及廣告板遮擋,至近年因重建工程而重現人前,算是因禍得福。

皇都戲院的大型浮雕《蟬迷董卓》。(吳楚勤攝)

璇宮建於戰後戲院業剛復甦的年代,初期曾大放異彩,主要放映首輪西片,成為普羅大眾的主要娛樂節目,開幕首映Just For You,中文戲名特意翻譯為《高歌艷舞樂璇宮》,別有一番心思。

藝術表演場地

它是港島區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戲院建築,佔地3萬方呎,當年造價達250萬元,可以容納接近1200名觀眾,對比今日的蚊型影院,儼如大象對螞蟻,與鄰近的國都戲院和新光戲院,形成港島獨有的「戲院中心」,撐起了半個北角的繁囂。

值得一提的是,其「超等」已可容納400人,更擁有可容納120人的獨立銀幕試映室,氣派可見一斑,戲院的地下停車場可容納50輛汽車,同樣是全港創舉,當年在遠東地區亦絕無僅有。舊時明月照今人,恐怕今人想像不到舊月何其明亮。

皇都戲院也見證了港產片的黃金時代。嘉禾於1971年成立院線「雙皇」,皇都成為會員,自此改播港產片,由李小龍的武打片、許氏兄弟的鬼馬喜劇、《師弟出馬》、《人嚇人》、《新蜀山劍俠》、《胭脂扣》以至本土動畫首作《老夫子》,一一躍上那些年皇都的大熒幕。

皇都擁有香港戲院的設計特色,採用鏡框式舞台,可供粵劇演出和電影播放,誕生初期引進了不少藝術表演,包括小提琴和鋼琴演奏,更在1956年4月邀請到「中國第一流女高音」費明儀踏台板,轟動一時;1960年2月首度公演粵劇,迎來鳳凰女領銜的大龍鳳劇團;1970年8月,17歲的鄧麗君亦隨台灣凱聲綜合藝術團在此地表演,香港人見證了一代歌姬嶄露頭角。

數個全港第一

當年皇都是全港首家有電動樓梯上落的戲院,這座建築物的前世今生,炮製了很多個第一次,而且戲院相連購物商場的一條龍式消費,數十年前也是嶄新意念。皇都商場和大廈部分是五十年代末建成,嚴格來說,皇都全名為皇都戲院大廈,包括住宅、商場及戲院3個部分。

對比璇宮的舊照片與今天的皇都,外觀變化着實不大,舞台仍然保留至今,香港大會堂在1962年落成之前,古典音樂會主要安排在皇都舉行,大有承先啟後的作用。

「電影上畫,大門上的廣告版就會掛起海報,手繪海報甚特別。」前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說。他在1991年當選北角區議員,皇都正屬選區範圍,「請投王國興一票」的拉票招牌,仍未拆除。他過去光顧皇都的次數不多,所餘記憶有限,最深印象是五十年代上海人自成一角,舞廳林立,燈紅酒綠,以致北角被稱為「小上海」,後來上海人減少,變成福建人聚居,盡見香港地發展的縮影。

1995年,一場四級大火,徹底逆轉皇都的命運,當時商戶損失慘重,災後生意大都一蹶不振,戲院無奈在兩年後關門大吉,只剩下商場與住宅部分繼續運作。

公民黨成員陳淑莊原來是北角老街坊,小時候過時過節都與外婆看戲,形容「戲院內部分前、中、後座,座位寬敞、舒適」,但對環境略有微言,笑道:「當年沒有爆谷,人人咬瓜子,所以滿地瓜子殼,其實都幾難頂。」昔日皇都數元一張飛,門票不算便宜,但假日仍然人頭湧湧,一票難求。

拍攝《全院滿座》

皇都戲院盛載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告別作是成龍主演的《一個好人》……21年後,別說好人,非繁忙時間,在現時繼續營業的戲院商場內想找一個人都不容易。

晚上烏燈黑火,十室九空,更添幾分恐怖感,坊間也流傳關於皇都的鬼故,無綫電視劇《全院滿座》和電影《鬼請你睇戲》曾在這兒取景,難怪在此經營眼鏡舖的梁先生自嘲:「商舖走得七七八八,走入去應該搵鬼易過搵人。」

皇都的前途未卜,一般認為難逃清拆厄運,不管最終會以何種形式保育,時移世易,戲院畢竟結束超過20年,皇都在街坊心目中的地位早已被時間沖淡。記者問過附近的中學生,也問過一些二三十歲的上班族,大都對皇都了解不深,當中不少人從未踏入商場半步,甚至連它曾經是戲院的歷史也懵然不知。

梁先生1992年搬入皇都開眼鏡舖。(吳楚勤 攝)

「你問我,我實話最好維持原狀,香港又不是共產社會,無產階級萬歲,重建咪重建,都冇得留低,私人物業不能反對,我們難道賴死唔走?」梁先生早在1969年已開設眼鏡舖,1992年搬入現址,一間眼鏡舖養活了全家老少,「戲院未結業前,生意好一點,但也不是外界想像般誇張,最多一個月賺多幾萬元,現在靠街坊幫襯,仍夠自己和夥計人工,不然早就收檔。」

梁先生一再感激良心業主,初頭月租2萬元,後來減至14000元,10多年來從未加租,「我在五十年代學師,第一間舖在英皇道,然後那兒加租到5萬元,捱不住,我就搬過來,業主真是一個好人,聽聞以前戲院蝕到入肉,(員工)依然年年加人工,見我們生意不濟,也願意減租。」

這間眼鏡舖月租14000元,10多年沒有加過租。(吳楚勤 攝)

1995年發生大火時,梁先生也在現場,他雲淡風輕話當年,「燒得好厲害,商戶都受到波及,幸好我們有買保險。」被問會否再覓新址開舖,他點頭回應:「會,但不用急,聽講法律程序不短,現在我們都是逐年簽約,如果重建後有機會回來,同時舖租又負擔得到的話,我也會考慮搬回來。」

然而,與眼鏡舖面對同一命運的洋服店,老闆曾先生就搖搖頭答:「不做了,一定不做,索性退休算數,這一行在香港很難找到舖位做下去。」

舖租平過劏房

曾先生(右)在皇都開洋服舖數十年,見證商場的起落,左為其弟。(吳楚勤 攝)

今年77歲的曾先生半世紀前由水路偷渡來港,兄弟個個做三行,唯獨他有坐骨神經痛,做不了苦力,於是在尖沙咀學做裁縫,每月僅得30元,「見兄弟收入幾百,真是滿口葡萄」,隨後出來打工一年,嫌老闆做生意不夠老實,又經常搵客人笨兼找員工出氣,於是自立門戶。

「七八十年代,洋服業大旺,開頭在唐樓樓梯底做,客人要排隊度身,訂單做不完,之後正式開舖頭,再買了樓上舖位,最多聘請過6個夥計開工場,但是加租以倍數計,惟有另找出路,1977年找到皇都外面的舖位。」他吸口氣再說:「1984年中英談判,移民潮出現,我冷手執個熱煎堆,花100萬元買了那個舖(再以6萬元租出),之後在1993年再搬入來,因請不到夥計,也有退休念頭,但是靠街坊生意,眨眼一年又一年,做到現在。」

磚頭是香港人致富的階梯,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早兩年以2500萬元賣出外面的舖位,再在尖沙咀買了一個單位收租,現在這兒舖租4000元,平過劏房!」

這個舖位月租4000元,平過香港大部分劏房。(吳楚勤 攝)

他有3名子女,都已成家立室,笑言舖位被收後不知如何打發時間,「仔女個個都有一層樓,算是提早分身家,哈哈!孫都有了,但是湊孫辛苦過返工,而家退休好悶,弟弟以前都是裁縫,退休幾個月後又來這兒幫手,就算逢周日休息,有時覺得無所事事,又會開舖。」

皇都全盛時間,每逢戲院散場,大堂擠滿戲迷,旺丁旺財,曾先生直言若非「強拍」的消息傳出,客人聞風而至,有時一個月也沒有一套西裝訂單,「生意額起碼相差十幾倍,最好的時候一日有20套西裝(訂單),現在我手上都有10多套,都是熟客知道大限將至,急急臨門。」

訪問當日,記者就遇上一名年過八十、幫襯近30年的老顧客,他點點頭說:「我是看到新聞才由柴灣過來,不怕跟你說,今年5月做好的,現在都未穿。」人情味,再多錢都買不到,「我在這兒做兩條西褲,要2500元,百貨公司做特價900元有3條,一樣是度到你滿意為止,過來為求見一見老朋友。」

記者由暗黑的商場,走到陽光下的大街上,恍如隔世。皇都,新一代對它感到陌生,不知是何方神聖;上一代緬懷舊時,慨嘆時光一去不返。皇都戲院的身份矛盾,也是香港人的身份矛盾,它畫下句號的時間剛剛好,結業那年正好是1997年,一個句號,分隔了兩個時代。

地下原是售票大堂,當年人頭湧湧,現在人流疏落,烏蠅飛過都聽到。 (吳楚勤 攝)

撰文:潘天惠
alessiopoon@hkej.com

拍手(Clap)讓我們知道你看過/喜歡這篇文章吧 : )
原文載於2018年11月8日信報財經新聞。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