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Scrum實踐者應該知道的97件事

讀完不保證功力大增,但至少知道哪裡有坑!!

傑瑞
傑瑞的敏捷小路
Jul 14, 2021

--

傑瑞知道市面上很多書籍的標題走這類路線,「數字+必讀」總是會讓人一翻究竟。但其實數字本身沒有意義,某個領域的工作心法本來就很難用三言兩語或幾個原則來代表,傑瑞會想讀這類書籍的原因只有兩個:
1.喔~原來還有這種想法/說法啊
2.咦~原來理論與實務會有這些落差
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是經驗主義(Empiricism)來著,知識面的理解總是要靠實務上的應用來加以淬鍊,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多聽聽別人不同角度的看法,不管你是認同還是不認同,都能幫助自己逐漸修正並完備心中的準則(價值觀),而多參考別人應用後的結果,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能加強自己未來面對類似情境的準備(世界觀)
廢話不多說,跟著傑瑞的腳步一起偷學來自專家的集體智慧吧~

歡迎來到Scrum幫助我們應對的世界:一個錯綜複雜、難以界定黑白的世界

書本的前言開宗明義就寫下:

「在這本書,你將了解經驗豐富的實踐者如何應對問題和挑戰,以及他們認為你該知道的關鍵要點」

「透過應用和調整這些實踐者的方法來自我啟發,找到屬於自己的Scrum…」

「在這97篇文章,你可能不會喜歡每篇文章,也可能不會同意所有觀點,甚至可能會看到矛盾、反常觀點和一些模糊形式。」

每個人在實踐敏捷的過程中總是跌跌撞撞,參考不同實踐者的做法就像在照鏡子,你可能會對於某些情境或案例感到似曾相似,這時藉由專家們的提醒與梳理,你就能找到一些切角來重新省思過去的難題。

如果某篇文章的觀念跟你原本的理解一致,先給自己一個愛的鼓勵,證明你走的路上並不孤單。但是如果文章的觀念跳脫你的理解能力(或者與你原本的理念大相逕庭),也請先不要抗拒,趁這個機會練一練幾個Scrum的核心價值(開放、尊重)也不錯,因為Scrum本來就只是一個框架,每個人都有解讀與詮釋的自由。

雖然本書編輯將97篇文章分別包裝成10個主題,目的是讓我們閱讀起來有結構性,但其實每一篇文章都不局限於一個主題,而且是可以獨立閱讀的。

主題1:如何採用、導入Scrum

傑瑞很喜歡編號No.5『在你的Scrum中,從問為什麼開始』作者Peter Goetz & Uwe Schirmer提到多數人都是機械式地遵循《Scrum指南》,

  • 任命團隊角色、
  • 採取衝刺流程並參加事件、
  • 設定不同代辦清單與管理工具

然後就請團隊成員開始使用了。

但如果使用Scrum背後的原因沒有被理解與接受,那麼真正的改善就不會發生。團隊甚至可能會對這些新規則感到惱火,更壞的情況是,相較於舊的工作方式,這些新規則所產生的壓力反而使他們精疲力盡(衝刺~衝刺~再衝刺)。

因此,作者建議採用另一種方法,鼓勵組織先談論他們面臨的挑戰,以及他們目前解決這些挑戰的策略為何沒有幫助或有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接著才思考克服這些限制的方法,並探索Scrum可能提供什麼幫助

這其實跟Simon Sinek的黃金圈概念雷同,領導層或Scrum master應該要引導團隊由內而外being agile,而非由外而內的doing agile。

主題2:如何創造產品價值

這部分是寫給Product Owner看的,涵蓋Product Owner該注意的事情以及如何定義業務價值。

傑瑞特別喜歡編號No.22『留心你的成果;注重價值』作者Jeff Patton提出如何保持專案的時間成本和成果可視化,團隊可以建立一個簡易的二維量表,橫軸是新功能上線的開發時間(數週、數月),縱軸則是新功能的實際成果(從未知開始,包含糟糕、還可以、優秀),他建議團隊應該在每次sprint review的時候討論先前衝刺中推出的功能,以及那些功能到目前為止的已知成果,然後進一步討論是否能夠,或應該改善那些功能以增進專案價值。

主題3:團隊協作的關鍵

這部分是寫給Scrum team看的,涵蓋培養團隊文化的方式、批判數位工具(jira)隱藏的風險XD

其中編號No.32『成為散發資訊的團隊』作者Len Lagestee提出團隊如果有在資訊透明度下過苦功,那麼這些資訊將有效避免領導者介入或者頻繁的狀態回報,總共有五個方向能讓團隊散發重要資訊,包含:

  • 透過「產品代辦清單」來散發「目的」資訊
  • 透過「即時任務牆」來散發「進度」資訊
  • 透過「燃盡圖或燃起圖」來散發「承諾」資訊
  • 透過「障礙清單」來散發「障礙物」資訊
  • 透過「計算開發速度」來散發「進步」資訊

當一個團隊的好事與壞事都保持透明時,他們將擁有更多自主權,也會對彼此更加信任,成為一個充滿信心的團隊。

主題4:開發是多面向的工作

這部分也是寫給Scrum team看的,涵蓋團隊如何估計需求複雜度、正確的使用者故事觀念以及測試與除錯(debug)所帶來的啟發。

傑瑞對於編號No.42『產品代辦清單精煉是一項重要的團隊活動』作者Anu Smalley設計了一個幫助團隊做REFINE的小口訣(剛好是六個單字的字首組成)特別印象深刻,分別是:

  • R-審查(Review) → 團隊先決定產品代辦清單中的優先順序和排名
  • E-詳細說明(Elaborate) → 團隊順過每個產品代辦項目,以確保準確性和細節
  • F-確定(Fix) → 團隊將產品代辦項目切分成較小的元素,使其得以在單個衝刺中完成
  • I-調查(Investigate) → 開發團隊可能需要為產品代辦項目做一些分析工作或事前準備
  • N-協商(Negotiate) → 產品負責人與開發團隊釐清和調整驗收標準
  • E-評估(Estimate) → 等擁有對產品代辦項目的共識之後,開發團隊才進行複雜度評估

主題5:Scrum事件不只是單純的會議

同樣是寫給Scrum team看的,涵蓋衝刺四大會議的基本原則與實務做法。

傑瑞很認同編號No.47『衝刺目標能提供目的(而不僅止於完成工作清單)』作者Mark Levison在設定衝刺目標給予的建議,他說一個好的衝刺目標要能回答以下任一問題:

  • 這個衝刺能帶來什麼價值(可用性或效能)?EX:加入篩選器能讓客戶更快找到商品
  • 我們是否正在嘗試解決什麼問題? EX:縮短結帳體驗,不然購物車的放棄率一直降不下來
  • 我們是在釐清什麼假設? EX:實驗購物滿XX元免運費的功能,因為我們假設免運能使每筆消費金額增加

以及No.48『衝刺目標︰scrum失落之鑰』作者Ralph Jocham & Don McGreal在確保衝刺目標有效且具體所提供的幾個小技巧:

  • 以終為始 → 你可以想像在寫一封電子郵件來邀請整個公司參加sprint review,那你會怎麼撰寫主題和前幾行文字來吸引他們參加呢?
  • 同舟共濟 → 想像有一個團隊成員在走廊上被其中一位利害關係人攔住並問到:「我們將在本次sprint review看到什麼成果?」,你會希望成員怎麼說?
  • 望子成龍 → 想像這次衝刺是你的孩子,那你會用什麼衝刺目標來替它命名,團隊不能使用任意名稱來作為衝刺的名字(例如龍捲風衝刺、玩命衝刺),名字最好能恰如其分反應衝刺後的成果(例如註冊成功衝刺、省錢高手衝刺)。

主題6:身為Scrum團隊燈塔,精熟度至關重要

通篇是寫給Scrum master看的,涵蓋Scrum master的工作心法以及應具備個人特質。

傑瑞很欣賞編號No.65『主動不做任何事(其實是件苦差事)』作者Bas Vodde用充滿哲學的口吻來闡述Scrum master每日行事的最高指導原則 –「主動不做任何事情」,這意味當Scrum master在團隊或組織中觀察到非最佳動態或明顯錯誤時,你選擇「當下」不做任何事,你只是繼續觀察。

而在「主動不做任何事情」之後,可能會接著「主動做一些事」,例如:在問題觸發有趣的討論或可能的決策時促進其發生在問題觸發學習時機時進行教育。Scrum master會透過提問幫助團隊反思,以鞏固他們從解決該問題中所獲得的經驗。

「主動不做任何事情」的難度之所以高,是因為作為一名優秀的Scrum master,你會關心團隊並希望能提供幫助,你會想直接跳進去解決他們的痛苦,但一名優秀的Scrum master會意識到,從長遠來看,這麼做並不會使團隊受益。打造團隊意味著你需要為團隊創造空間,使其能夠自行解決問題、從中學習並成長。

主題7:探討人類行為對Scrum運作的影響

其中No.71『使用腦科學來製作你的Scrum事件魔法棒』作者Evelien Acun-Roos介紹如何利用神經科學的知識來提高Scrum事件的活力,包含:

  • 說勝於聽:你可以要求大家與同伴交談,或重述他們學到的東西
  • 寫勝於讀:你可以透過要求大家練習繪畫、描繪輪廓、塗鴉或做總結來幫助他們
  • 動勝於靜:你可以透過請大家起來走動、結隊討論,或在牆上貼便利貼來促進他們的血液流動
  • 短勝於長:你可以更改設定和促進風格,並為會議設定較短的時限
  • 多樣勝於單一:使用令人驚訝且興奮的方式,來充分發揮會議或培訓的效果
  • 影像勝於文字:你可以幫助人們建立心理意象、象徵和故事

一旦了解這些知識的運作原理與好處,你就可以在Scrum事件(每日會議、衝刺規劃/審查/回顧)中應用與變化。

傑瑞嚴選了書中比較有感觸的7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剩下的90篇專家智慧就留給大家自己探索囉,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書中成功偷學一招半式~

主題8:探討Scrum形而上的價值包含哪些

主題9:介紹敏捷領導力與規模化敏捷

主題10:Scrum的冷知識以及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如果喜歡傑瑞的文章,歡迎追蹤(follow)傑瑞並分享(share)給你的朋友。 
👉喜歡這種類型或主題的文章,也別忘了拍手給傑瑞鼓勵唷

--

--

傑瑞
傑瑞的敏捷小路

過去當了六年敏捷教練,非科班出身,卻中途愛上Design thinking、Scrum這類團隊工作法,隨筆記下日常的工作心得,希望自己的敏捷小路,有一天也能通往條條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