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 4 種工具擦亮斜槓世代的個人品牌!

Celia Chen
就是愛玩行銷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Mar 4, 2018

前幾天才用臉書「個人朋友全部直接轉成粉絲」的更新功能開場,寫下了《斜槓時代,「個人品牌」遠比「個人名片」重要!》一文,這兩天就看到新聞,2月28日臉書的新商業模式宣告,即日起將在超過 40 個國家推出工作媒合的功能。(5年內,斜槓的人絕對不只是青年和媽媽,所有職場上的中年危機族群,都會開始斜槓起來,也會開始發現:「原來除了個人名片累積,我更需要個人品牌經營。」)

就此,在社群平台上經營「個人品牌」已經不是網紅專利,而是未來每一個人「求職、求客戶」重要並且必要的累積。

太偏頗?!我常跟朋友討論交流,要如何分辨「流行」和「趨勢」。當所有資源和能量都往同一個方向聚集,同時形成「一去不回頭」的態勢時,它就是趨勢。就像過去的智慧型手機,就像現在熱議的AI。每一個趨勢形成的當下,都是混亂且難以致信的、都是被批判且被既得利益者深深排斥的,但當一切都塵埃落定後,沒有追上的個人或企業,就會被趨勢狠狠的甩到最後甚至從此消失⋯⋯

斜槓時代,我們只需要體驗流行,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偏離趨勢。未來不一定每一個人都需要成為網紅,一天24小時全部耗在社群平台,甚至整天耗在臉書上。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有意識」的在社群平台上活動。所謂的「有意識」,不只是關切隱私設定、小心駭客或病毒程式盜取個資。所謂的「有意識」,還包括你在社群平台上留下的所有軌跡,包括:吃喝玩樂打卡、日常生活分享、專業資訊評價,以及個人所有的情緒和文字圖像語言的表達⋯⋯

因為,不只使用其他「人力銀行」服務的人資或主管會在社群媒體上徵信你,未來他們將會直接付費給臉書或任何可以提供「數據分析報告」的社群平台,整理打包好你的個人資訊和行為數據分析,來具體的「有數據有真相」的告訴雇主:「嘿,他就是你正在尋找的人才⋯⋯哦喔⋯⋯但是他可能有你們公司需要的專業能力,工作態度卻不太符合你們公司的要求⋯⋯我們需要推薦另外一位求職者嗎⋯⋯」

斜槓世代,你需要讓別人看到你的「專業」,更需要讓別人欣賞你的「風格」。

花了一點時間,我把過去「個人名片」時代用履歷表和名片累積專業和經驗所使用的工具,以及現在「個人品牌」時代可以用來累積個人專業並展現個人風格所使用的複雜工具,整理成一張大圖表,我大致將這些工具分成四大種類,包括:

  1. 基本聯絡和建立人脈使用的「個人通訊、社交群組」APP
  2. 展現個人興趣和累積個人專業記錄的「個人部落格」APP
  3. 流量廣告變現或連結電子商務模組的「個人網站」APP
  4. 自媒體自行銷的「個人專業社群」APP

看到這張圖你會緊張、焦慮,甚至會感到生氣嗎?心想⋯⋯

「我那有這麼多美國時間搞這麼多東西?」

「我又不會寫作也不會拍照,怎麼可能去玩什麼社群平台?」

「你瘋了嗎?這些東西是《接案工作者》才需要了解的吧!」

大家先聽我說,你當然不必學會圖表上的每一樣工具,使用工具的多寡,端看你最後想到達的目的地決定。如果並不需要靠社群吃飯,只是也會利用到上述4種社群工具中部份工具在社群平台上留下軌跡,那麼請你先幫我回想一下:現在你個人每天的生活,有多少時間花在LINE、FB,甚至IG上⋯⋯24小時如果扣除睡覺、吃飯(我們就不把邊吃飯邊滑手機的時間計入)、洗澡、看電視、電影(雖然很多人現在都是滑手機看電影同時分享社群)、玩GAME、上班,一天你在LINE、FB、IG、微信等社群軟體上的時間,加起來有超過2個小時嗎?其實每天只要有這2個小時就夠了,你不需要寫長篇文章學會修圖拍出美美的照片甚至自製影片,你只需要把你在社群平台上「已經習慣」的每個動作再「深化」一下就可以,像是:

  1. 打卡時不只是打卡,記錄一下你為什麼選擇這家餐廳?你喜歡它的什麼?那些服務或是菜色讓你驚艷,或者,趁機展現你的幽默感!
  2. 轉分享資訊不只是轉分享,加上你的評論,加上你的經驗,加上你的感動,讓這則分享因為你而溫暖,因為你變得有深度,擁有更強的生命力和擴散力⋯⋯
  3. 日常生活貼文不是什麼內容都貼,衝動按下「發佈」準備寫文時,「停思篩」十秒鐘,回頭想想這篇貼文的目的是什麼?對我個人品牌形象會有任何負面的效應嗎?會有任何正面的加分嗎?我期待我的朋友看到這篇貼文時是看到什麼樣的我?我的朋友真的會因為這篇貼文內容看到這樣的我嗎?⋯⋯

當然如果你對一切都充滿了抱怨,而且你有其他更好的門路「被看見」,或者你「根本不需要被連結被看見」,那就堅守到底,不要跟時代妥協,也不要在社群上浪費時間和心力,專注你原來的被看見,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一條路。

但如果你原來的專注和累積和大家都差不多呢?如果你也「被養成習慣」,已經成為社群平台上的積極活躍人或潛水隱形人…那麼生命很短暫不要浪費一點時間,邊享受社群工具帶來的方便和驚喜時,邊累積和型塑你的個人品牌吧!

一切,只要把「意識」放進原來你已經熟悉的社群行為裡就好。

當然,你也可以繼續堅持隨性和任性,「我只要設定好隱私」就好,所有的和我相關的貼文內容,只會被我「想讓他看到」的朋友看到?不想讓他看到的人只要沒設公開都不會看到⋯⋯臉書嘛,不過只是朋友之間用來聊天取暖哈拉殺時間的東西,幹嘛弄成這樣⋯⋯

問題是,在社群工具快速的發展和功能演化下,你怎麼知道會不會有那麼一天,一份你渴求的工作,老闆正好是你朋友的朋友,而他們的交情遠比你和你朋友好,當他需要對你朋友徵信你這個人時⋯⋯你朋友可能不會「截圖」出賣你,但他還是有機會在長期累積的印象後不經意說出:「嗯,這個人是蠻厲害的,只不過他很愛抱怨,以前就常常在臉書上罵老闆⋯⋯」

80%的人,只需要把「意識和連結」放進來,讓別人看到你的態度和影響力;20%的人,可以透過精密設計,讓別人不只看到你的專業,還能看到你的個人風格,相信你能被委以大任。

其實不只是社群平台上的行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包括吃喝玩樂、親密關係溝通、親子關係互動,及至時時刻刻無處不在的各種學習,只要加入了「意識」變成「刻意練習」,同樣的時間,就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和累積。

這是為什麼同樣每天花一個小時練習鋼琴,就是有人能變成大師,有人卻停在原地不動的關鍵原因之一!(另外一個關鍵因素是「恆毅力」)

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把他生命中80%的時間,加上意識專注和恆毅力,放在他最重要的20%專業累積上。剩下20%時間「不得不」在社群平台上活動的你,只要多加一點「意識」進去觀照你在社群上的所有行為,你就會從一個「不被記憶」「讓人沒有印象」的臉友,變成一個「讓人有印象」「記得你個性態度」甚至「喜歡你的影響力」的臉友。

如果你還想放大你的影響力,我想你一天花在社群平台上的時間絕對不只是2個小時而已,你可能加入了許多社團,你可能跟隨了許多粉絲頁,試著讓自己不要只是一個默默按讚的粉絲或社友,在特定議題下留言或者轉分享資訊時加上你的個人註解,你都可以留下軌跡,慢慢建立和累積你的個人影響力,千萬不要只是一個「默默的潛水者」,這樣在臉書的演算法門檻下,你看到的資訊會愈來愈少,同時,你也完全不會留下任何「有助於你職場或個人品牌加分」的軌跡,更別說因此連結到特定議題或特殊領域有影響力的人脈,擴大自己個人的影響力。

如果你是專業斜槓人才,個人品牌絕對需要被「設計」!

最後,假如你不是一般人,你就是想靠社群吃飯,成為社群平台上專業的斜槓玩家⋯⋯嗯,我自己不是阿滴也不是HOWHOW ,還沒有任何個人品牌成功的形塑經驗,但是我一直在企業協助建立企業或產品品牌形象,同時我身在媒體,專門幫作者形塑他或她的個人品牌形象,所以⋯⋯所有科技進步最大的好處就是當所有「國防、富人高科技產品和服務」因為技術創新成本下降而普及成為「大眾市場的產品和服務」,許多「企業級門檻」的高科技產品和服務,就能普及成為「個人可複製使用」的產品/服務。

社群、媒體、廣告行銷產業的發展趨勢亦然。套句行話就是「b2b」變成「b2c」或「b2b2c」。

社群平台的技術發展不只打趴了媒體的廣告收入,也將「品牌型塑」這件事從大企業普及到小企業,再從小企業普及到每一個個人。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開粉絲專頁,養出你自己一大批粉絲(相信我,在臉書的世界,個人網紅的影響力遠遠勝過專業媒體)。所以,當我的時間從組織裡被釋放出來後,我開始進行一個實驗,把過去累積在企業裡的社群品牌操作 – 從0到30萬、70萬粉絲團的經驗和方法,重新盤點當下環境各社群平台新的遊戲規則後,試著「用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和資源去玩玩看,能把個人品牌操作玩到什麼境界,過程會全部公開記錄在MEDIUM《就是愛玩行銷》專刊上,下一篇內容,我會把實驗的方法,也就是原本《在媒體和企業會怎麼利用社群玩品牌》的方法整理給大家,邀請想要「設計」社群平台上的個人品牌的朋友們一起來玩!!--這是斜槓青年教會我的事:我們不怕沒做過,我們只怕不想學。凡事只要想學愛玩,大家一起學,大家一起玩!!

粉絲數逾60萬的泛親子家庭粉絲團只有4家媒體/出版平台出線

思考「要不要經營個人品牌」的同時你可以參考:

打造個人品牌需要具備的工具

https://kknews.cc/zh-tw/tech/5mmjnz6.html

自我行銷打響個人品牌

掌握你的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實驗系列專文:

《斜槓時代,「個人品牌」遠比「個人名片」重要!》

《「聞識解肯擁」5 進程推升斜槓時代個人品牌》

很幸運在跨界還沒有開始流行前就開始跨界-轉換不同產業,但核心職能始終繞著媒體行銷轉⋯⋯於是:
@一畢業進到報社就遇到一位知人善任的好老闆,不到五年破格讓我同時又當記者又當編輯,一次搞懂編輯台的大小事,建立媒體行銷最基本的核心職能,累積機會跳轉到當時最熱的電子業。
@一跨進電子業又遇到一位能力超強的好老闆,兼管投資和媒體公關,不到四年讓我摸透產業行銷公關怎麼回事,學會從記者以外的角度解讀公司財務報表,還遇到電子業股王大噴發加上網路產業泡沫化,累積了創投和育成的資深人脈和失敗、成功經驗,行銷核心職能也從「執行」進級到「策略」,開始加入「商業模式/獲利模式」的不同思考。
@再跨進軟體業繼續遇到聰明積極的好老闆,開始明白一個商業模式要成功,硬體和軟體中間巧妙搭配的重要性。學會一個全新產品要如何建立品牌,也學會要如何在上海開一間分公司。
@然後跨入金融業再次遇到一位眼光獨到的好老闆,超凡遠見找到全球產品力最強的銀行,將「連動式債券」引進台灣市場,同時在產品質變引發金融風暴前全身而退。讓我深化「創業」要如何從零開始教育市場並收割市場的策略、計劃和節奏掌握,也從此栽入「數位創新」、「社群平台」、「內容行銷」的領域。
@最後帶著「虛實整合行銷」的經驗值重回媒體出版產業,抱著滿腔熱血想將所學貢獻給正面臨科技衝擊,營運策略需要大幅調整的老朋友們,戰場上短兵相接廝殺8年多,參與見證了一個產業創新的彼長我消,也累積了更多媒體行銷核心職能的洞見和經驗,希望接下來的自己,能將過去所學融入新創團隊,和新創團隊一起成長一起創新。
因此很期待大家留言討論交流「就是愛玩行銷」你個人的經驗和專業分享,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內容也請給我們掌聲 👏Clap(一次最多50下),讓我們知道這樣的內容有人需要有人想要看,進而產生更多的動力,擠出更多的時間繼續「搞工」的寫下去。任何非公開的個人故事分享或意見交流,也歡迎直接E-MAIL版主:celiache@gmail.com

--

--

Celia Chen
就是愛玩行銷

熱愛成長,熱愛生命,熱愛說故事,不只寫觀點,更愛記錄分享實驗和實作。天性偏好「確定」的金牛座,卻一直逆性挑戰「不確定」的跨界創新,期待將累積逾20年媒體公關整合行銷經驗融入最新的社群數位科技,結合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挑戰更大的價值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