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 chang
建.解(CODE)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Apr 10, 2019

--

簡報新手,如何快速打造一頁簡報?

試想著你在網路上看到一篇哈佛商業評論,你很喜歡當中的某一句話,並且想把這句話放到簡報和大家分享,這時候你該怎麼建構這一頁簡報呢?

photo 1. 哈佛商業評論Why User Experience Always Has to Come First

about簡報的建構

step1: 資料的複製貼上
一般而言,最直覺得方式就是複製(CTRL+C)再貼上(CTRL+V),於是你可以馬上把你想要分享的資訊貼在你的簡報上呈現。

photo 2. 簡報v1示意圖

緊接著你就會開始思考,這麼多文字,台下的觀眾有耐心看嗎? 他們有時間消化嗎? 真的有人會緊盯著每一個字嗎? 面對著網路時代的崛起,怎麼樣讓台下觀眾快速抓住重點,就變成了演講者的責任

因此我們重新檢視一下這兩段話:

臉書(Facebook)從行動廣告客戶那兒賺了很多錢,但現在它拒絕補貼因為技術問題而破壞了整體使用者經驗的缺失。臉書的行動用戶中,大約有40%的用戶,一旦要花到3秒鐘來下載某個網站,就會立即放棄。下載的延誤也經常導致用戶放棄上臉書的網頁。不出所料,該公司通知廣告商,必須加快其下載時間,不然後果自行負責。

「我們的目標是給客戶在移動裝置上最好的廣告體驗。我們關心網站的功能和使用者的網路連結狀態,我們可以改善這種體驗,並幫助促成廣告商尋求的結果,」一個臉書的發言人這麼說。

看完這兩段話,你的重點會擺在哪裡?

step2: 資料的重點摘要
當我們對內容進行盤整後,發現這兩段話其實要表達的不過是…

FB的行動用戶中,大約有40%的用戶,一旦要花到3秒鐘下載某個網站,就會立即放棄。下載的延誤也常導致用戶放棄上臉書的網頁。因此,FB通知廣告商,必須加快其下載時間,不然後果自行負責。

FB發言人說:「我們的目標是給客戶在移動裝置上最好的廣告體驗,幫助改善網站的功能和使用者的網路連結狀態,並促成廣告商尋求的結果。」

透過適度歸納我們可以簡化雜訊,這兩則訊息加起來共簡化了77個字,一共化減了33%的訊息量,讓觀眾能夠更直接的接收重要資訊。如下,我們可以看一下V1演進到V2的過程。

photo 3.簡報v1與v2的比較
photo 4. 簡報v2示意圖

有了重點的彙整,讓台下觀眾可以看得清楚,但進一步思考得讓他們看得舒服,依據過去的簡報經驗,經常不是我們選擇場地,而是到了現場才知道環境的配置,因此簡報的設計將變得格外重要,若是讓台下的人沒有辦法清楚而且舒服的瀏覽你的內容,這場簡報就白搭了。因此簡報中運用適度的間隔對簡報的易讀性有很大的提升。

step3: 間距與行距的調整
間距與行距的調整會依照字數與字體大小而有所變化,但不管如何,適度的留出空隙能夠避免擁擠,也能減少瀏覽上的瓶頸。

photo 5. PPT間距行距功能圖

如下圖,我們將行距調整為1.5倍,間距調整為鬆(L),避免文字擠在同一個範圍,透過調整,讓整體的舒適感比v2來的好。

photo 6.簡報v2與v3的比較
photo 7. 簡報v3示意圖

調整到這邊,我們掌握了:

  1. 重點的彙整。
  2. 瀏覽的舒適度。

但這樣的記憶點還不夠深刻,深刻的印象來自於對比的運用,你可以看看ZARA的左側目錄,透過適度縮排產生對比,我們更能有效掌握他在賣什麼。

photo 8. ZARA視覺縮排的運用

step4: 運用視覺縮排
面對我們整理出來的文案,運用視覺縮排可讓重點更為凸顯,並且可以在不刪減任何文字的情況下,讓畫面變得更為俐落,以下將運用常見的列點方式進行簡報布局,大家可以看一下和V3又有些許的不同了!

photo 9.簡報v3與v4的比較
photo 10. 簡報v4示意圖

除了縮排的運用,另一種常見的方法是透過大小或顏色的對比,我們可以運用這些的屬性去引導或是區別資料的重要性,如下我們將示範把簡報V4中的數字透過大小與顏色,和其他內文有所區隔。

photo 11.簡報v4與v5的比較
photo 12. 簡報v5示意圖

有沒有發現,再加上一些屬性的對比後,你的簡報就變得更清楚了。

順帶一提…我們常常在商業簡報的場合,看到許多有質感的簡報,其實這不是一件高深的事,當你巧妙地加上一個不錯的底圖,再修改一點點文字的配色,你的簡報就更具有專業度了。

photo 13. 簡報v5進一步優化

很快地,我們經過上述4個步驟,可以將原本的平舖直述簡報,變成較具備編排性的簡報,以確保資訊能夠有效傳遞給台下的觀眾。

此外,你可以發現,台下的聽眾能夠接收多少資訊,不在於我們往螢幕塞多少東西,而是因為關注力有限,因此同一時間只能注意少數的對象。這驗證了在一個資訊豐富的世界裡,資訊愈多就表示資訊消耗的東西也就愈多,這項東西就是注意力。

不像20世紀的時代,誰擁有石油資源,誰就掌握財富,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一下回覆著line, 一下滑著IG, 一下瀏覽新聞, 一通電話接起來又把注意力給打斷,因此我們得將注意力當作一種資源,誰能夠控制注意力,那誰就有機會掌握財富,而我們在做的就是不斷優化我們的簡報,以掌握台下觀眾的注意力。

結束了嗎…?

當然還沒結束,這邊不只想分享如何建構出一頁簡報,更想和大家分享我們簡報演進背後的原理,當解構出這些原理,未來你也可以在有基礎理論之下建構屬於你自己的簡報。

about簡報的解構

解構1: 簡報v1到v2的演進…

還記得剛剛上述簡報v1和v2嗎? 忘記地我們在幫你複習一次…

photo 14. 簡報v1走向v2

為什麼我們會從v1演進到v2呢? 其實我們正面對 “注意力經濟的來臨!”

面對網路的趨勢,資訊負載量大,注意力變顯得更為珍貴,因此簡報的過程中,我們一直環繞注意力經濟的概念去做簡報布局,試圖在有限的簡報時間內,引起更大的共鳴。

此外,人類的記憶不是無限的,美國認知心理學家佐治米勒提出七正負二的論點,到不是因為最多只能記到七個,而是因為我們常常面對短時間接收大量資訊,因此我們的記憶廣度普遍落在七二負二。

這和我們的簡報有什麼關係? 因為一般人面臨的簡報時間通常不會太久,故我們得將資訊量有效的精簡並且傳遞給台下聽眾,也因此我們從v1到v2的演進中,透過資訊含量化簡,降低觀眾的資訊負荷。

搞清楚背後的原理,是不是就很簡單了呢? 原來不是一味地把素材塞進簡報,有時候得考量觀眾的注意力。

解構2: 簡報v2到v3的演進…

這邊我們同樣再看一次簡報v2和v3的差異…

photo 15. 簡報v2走向v3

為什麼我們會從v2演進到v3呢? 我們關心地已經不是內容本身,而是進一步思考使用者體驗(UX)。

使用者體驗(UX)中,我們很強調易性、易性、易性…等構面,面對坐在台下的聽眾,易讀性便是他們評斷這份簡報是否容易吸收的依據,也因此我們會將間距與行距做適度的間隔以提升瀏覽的舒適度。

至於你會問:易讀性到底有什麼用呢? 大家不都看得到我的簡報嗎?

根據我們的實務經驗,不只是看得到而已,也得看得清楚,因此我們會考慮坐在最遠距離的聽眾,以確保他能夠掌握這場簡報的內容,這不僅是字放大而已,舒適地閱讀感也能加快其吸收速度。因此我們在v2走向v3的過程中,就是透過間距與行距提升其易讀性。

所以,請記得,無論是何種場地,一定有坐在最遠的地方的人,別忘了他們的感受,這也是一種使用者體驗(UX)

photo 16. 簡報場域配置圖

解構3: 簡報v3到v4的演進…

來看一下上述v3和v4的演進吧…

photo 17. 簡報v3走向v4

為什麼我們會用視覺縮排來表示?

其實這背後有個原理叫做格式塔原理,最初的心理學家是以格式塔原理來檢測用戶對於元素之間關係的視覺感知,從中發掘人們傾向將視覺關係靠近的元素群視為一體。

photo 18. 格式塔原理說明

反之,視覺層級的建立能夠產生些微對比,藉此讓觀眾能夠一眼明瞭,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v4會透過適度對比產生資訊的凸顯。

解構4: 簡報v4到v5的演進…

來複習一下上述v4和v5的演進吧…

photo 19. 簡報v4走向v5

只不過把數字變大,把字體變顏色,背後又有甚麼大學問呢?

其實這是一種資訊圖像化(InfoGraphic)的設計方式,讓我們更容易辨別數據的規律、趨勢以及其關聯性,許多相關研究也指出:

1. 人類大腦吸收圖像的速度是文字的6萬倍

2. 90%的資訊量是透過視覺傳達到大腦

3. 依據80/20法則,人類能吸收80%的圖像,但只能吸收20%的文字

因此,在簡報v5中,我們將數據地呈現以InfoGraphic進行表達。

解構5: 簡報的空間布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我們都盡量把重要資訊擺在螢幕的中間,不要擠到旁邊。

photo 20. 簡報v5示意圖

根據《螢幕陷阱》這本書提到,有95%的人在接觸螢幕時,注意力會聚焦在螢幕的中間,我們稱之為螢幕的熱區(hot block),而周圍部分則稱之為螢幕的冷區(cold block)。

photo 21. 中央極限定理示意圖

幾個有趣的小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

  1.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心理學家尼古拉斯,曾經對消費者如何挑選或假上的商品進行研究,發現要是有4排有完全相同的商品,有71%消費者會選擇中間2排。
  2. 學者克理斯坦菲所做的研究發現,若是有一個四個隔間的廁所,位於中間的廁所被使用的機會比外側高出50%以上。
  3. 加州理工學院Milica的團隊所發表的論文,同樣是零嘴,但把其中一包M&M巧克力的包裝稍微變得醒目,有50%的機會讓受測者的選擇顛覆原本的喜好,因此有時候東西醒不醒目,反而比偏好還重要。

這些中央傾向和你的簡報又有甚麼關係呢?

我們既然知道觀眾會聚焦在中間,而簡報的目的便是掌握觀眾的注意力,那麼你的簡報布局,就得讓原本的熱區受到更多關注。簡言之,我們得對簡報做一點空間配置上的醒目性操縱。因此簡報的製作過程中,我們習慣將重要資訊集中在螢幕熱區,避免將資訊撐到螢幕的邊界,以免因為人的視覺動線造成資訊接收的不完全。至於螢幕的冷區所放的資訊可能為補充文字或是簡易標題,可於現場主講人透過口說補足。

並且,根據我們的實務經驗,有時候會因為投影機或場地問題,造成左右兩邊內容被切到,將資訊集中到中央,也能避免簡報上的內容被擋到之問題。

photo 22. 簡報布局示意圖
photo 23. 本次示範簡報符合中央極限定理

ž

上述就是本篇想跟大家分享的議題,除了學會簡報的建構方式,也能夠解構背後的原理。

我們希望光是一頁的投影片建.解, 也能夠帶給你其他不同的見解。

-aaron liu & chris chang

--

--

chris chang
建.解(CODE)

用心感受生活,用新創造生活 經歷: 新逸科技 策略規劃 資訊工業策進會 專案經理 擔任經濟部、數位發展部幕僚經驗 輔導50餘間資訊服務商轉型雲端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