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紀錄】我讀赤井正二《旅行のモダニズム: 大正昭和前期の社会文化変動》🚇🚃

預期這篇在View跟Read的數字上,應該會比其他文章低很多。主要是先在這裡寫一些內容的介紹與閱讀心得,當作Publication的業績。

赤井正二現為京都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主要的研究關懷為20世紀以降的日本社會文化、思想的變動,與旅行文化的形成與展開,就這部近作的書名來看,可說是作者結合上述兩大議題,所產出的研究專書。

過往有關東亞旅行,或觀光旅遊的歷史研究,約略有兩個大方向:

1. 旅行書寫/寫作:

講白話一點就是以各種遊記當主要的研究史料,像是純文學的遊記,或是旅行見聞、日記、紀行文、調查報告等,當然也包括沒有實際旅行經驗,屬於純想像的遊記。

遊記書寫的研究常聚焦在「旅行文學」與「文化交流」兩個議題上。前者有些會探討作者在紀遊文字中的的各種意境,例如山水描寫、審美觀、左遷、憂國、各種厭世情緒等;有些則探討作者在異國的各種觀看、體驗、想像,例如城市文明、博物館、博覽會、國族想像、性別等。後者的討論比較在偏重思想、文化層面的觀念與認識,像是某人或某群體的中國觀、日本觀、西洋觀、外交思想、科學觀、文化觀、知識建構等等。

2. 觀光旅行/觀光旅遊:

研究史料除了遊記之外,還會用到旅行指南、雜誌報刊、旅遊廣告、旅遊明信片等。主要探討觀光業發展(旅館、遊輪、鐵道、休閒、消費)帶來的旅行制度化,如何影響人們的旅行習慣。舉例來說,一個「地方」(place)不會自然而然的成為「觀光景點」,通常是在變成景點之前有人先踏足過,寫了遊記或部落格,後來旅行業覺得這個地方有發展觀光的前景,將之印刷在旅行指南或雜誌報導上,吸引越來越多人去觀光。然後隨著觀光的發展,不斷建構各種都市地景或旅遊勝地,在此過程中,將它們轉變為一個被賦予一種或多種意義的「空間」(Space)。

此外,這類型的研究也常探討觀光制度背後的權力運作,有些景點,或地方被賦予的形象,是觀光制度下刻意曝光或放大,有意讓遊客觀看、消費,然後有時候部分遊客會逸脫出這樣的運作,去看自己想看的風景。例如我們現在會聽到有些旅人說:「我不想走觀光客路線」、「我不想當觀光客」之類的。

除了上述兩類研究之外,還有我目前暫稱的「第三條路」,主要是有鑑於過去兩種研究取向,較多研究的是旅行「過程」中,所衍生、承載的各種事物的看法、觀念,及其背後隱含的意義,而較少研究旅行的「本身」,經歷了哪些意識與習慣的變遷。

舉例來說,「海外旅行」現今是一種連想都不用想,根本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對19世紀東亞的人群,例如知識階層而言,「旅行」確實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出洋」卻並非旅行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情,這些人在接受「出洋」的過程中,就常需要去思考這件事對自己的正當性,來合理化自己有機會可以出國這件事。

再舉例來說,以前有所謂「出門千里不如屋裡」的說法,那是因為出一趟遠門非常不方便,除非有任職、就學等必要的前提,否則一般人盡量都不願意出門旅行,而觀光業出現之後,通過旅行社的服務、媒體的宣傳,教導民眾新的旅行習慣(例如辦理護照、簽證、怎麼買船票,行李怎麼打包),潛移默化中,改變了過去以旅行為苦的意識。

我舉的這些例子,都是前面兩種研究取向,很少觸及探討的議題。也就是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中,「旅行如何可能」這件事,在不同階層的人群中逐漸擴散,形成新的旅行風氣。例如觀光業出現的before和after之間,對人們的旅行觀念、習慣,造成哪些變遷,與傳統的延續,是未來的旅行史研究,還能發展的「第三條路」。

把近代日本旅行文化的變遷,稱之以「旅行のモダニズム」,是個當初很吸引我的書名,而將當時的旅行活動、習慣與觀念的轉變,以「文化變動」來稱之,與我個人研究旅行史的關懷也非常相近。モダニズム即Modernism,在中文或日文漢字,多與「現代主義」或「近代主義」這兩個詞彙對應。

甚麼是「現代主義」?無論任何一種思想、潮流趨勢,由於在世界各個不同區域,或是在政治、社會、文學或藝術等領域中,互異的歷史發展與分期,要解釋出一個精確的定義,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就文藝思潮上來說,歐美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流行所謂現代主義,通常被視為自然主義的反動。Peter Gay在《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一書中指出,伴隨現代化的發展,社會、文化、藝術等各領域開始出現一種不滿於過去依附、追隨「布爾喬亞傳統」從事活動、創作的風氣,試圖脫離這種沒有自身主體性與變化的情況,開始起而對抗已經傳統化的布爾喬亞文化。

不過,本書的「現代主義」一詞的使用,顯然與上述脈絡有所不同。作者之所以用「現代主義」來作為討論近代旅行文化的命題,主要是來自三個主要源頭給他的啟發:

  1. 黑格爾、齊美爾、哈伯瑪斯對現代性的討論。特別是齊美爾探討消費社會對現代人心理的巨大影響,他對現代性的討論指出,現代的生活品質,是與傳統的斷裂、對層出不窮新奇事物的感受。齊美爾尤其強調人的實際體驗,對討論生活世界的現代性問題的重要性,許多看似最表面、毫無連續性的事物、生活細節,背後皆隱含了重要的社會意義。齊美爾重視從日常生活中極其普通的事物入手,從以小見大的方式來分析他眼中的現代性。
  2. 講授「現代文化論」課程時,對鶴見俊輔在《戰後日本的大眾文化史》一書中,有一篇關於國外的旅行指南,如何呈現日本形象的文章。
  3. 講授「communication論」課程,對「場所」、「空間」的研究調查與經驗。

故從本書的章節架構中,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作者對上述三項關懷的呼應,全書除了序言、結論之外,共分成7章,標題依序如下:

  1. 旅行的「摩登」( モダン):大眾化、組織、雜誌
  2. 山岳之美的發現與旅行團:大正昭和初期的登山熱
  3. 都市之美的發現與「都會趣味」:木下杢太郎的小林清親論
  4. 旅行指南中「值得看的事物」:《公認東亞案內:日本篇》與《Terry’s Japanese Empire including Korea and Formosa》
  5. 「趣味的旅行」與「現代生活」:旅行論的展開
  6. 戰爭末期的旅行管制及其衝突:《交通東亞》及其周邊
  7. 走進戰後日本:作為旅行文化的「文學散步」

作者以此7章,來切入討論當時旅行文化中的現代主義趨勢,以及此趨勢如何在「大眾」,尤其是新興的都市中產階級間,逐漸普及、確立的過程。前6章為作者在2008到2015年陸續出版的單篇論文,所改寫集結而成,第7章則為過去未出版的部分。此外,本書還收入兩篇附論,分別為〈車站的留言板:都市溝通的小工具〉與〈有關木下杢太郎思想展開的齊美爾藝術論〉,則是先後在1997與2011發表過的論文。

作者指出,大正、昭和初期,及其前後的旅行文化,展現出帶有脫離傳統,表現出「近代性」型態,並不斷往前邁進的歷史現象。這樣的歷史現象主要由四個原動力所促成、發展:

  1. 大量公共交通機關網路的內外擴充,以及伴隨交通網擴大,有計畫的確保、增加客源,成為必要的措施。
  2. 隨著知識階層、會社月薪族、都市中產階級、學生族群的擴大,都市與郊外成為其旅行生活的空間。
  3. 假期制度(星期制、寒暑假等)的落實,廣大的勞動者在勤奮工作之餘,如何活用放假的餘暇時間,逐漸成為一向要面對的課題。
  4. 商品經濟逐漸與家庭生活、國民消費產生緊密連結,促使諸多日常生活與社會習慣開始被檢討,朝向改善、合理化的方向。如旅館設施的改善、茶代的廢止、家族旅行在日常生活逐漸被合理化等。

立足於上述四個原動力,此時旅行活動在脫卻傳統的特徵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 旅行目的與選擇上的多樣化:「為旅行而旅行」是最大的特色,跟過去因公務考察、遍路巡禮、參勤交代等目的的旅行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團體旅行、家族旅行、修學旅行、新婚旅行,甚至是一個人的旅行,都在此時成為選項。
  2. 旅行的產業化與系統化:政府與民間紛紛設立各種旅行機構、組織,推動旅行熱潮並試圖吸引訪日遊客;代理各種票券、套裝行程的販賣,與列車時刻表、旅費概算表、旅行指南、雜誌的發行,甚至是新聞、映畫、音樂等媒體,對旅行朝向產業化、商品化,無不帶有促進的效果。
  3. 發現新的美與感動:旅行人群的背景、職業別的複雜化,使延續過去對花鳥風月、泉石流水等景物之美的欣賞傳統,變化出更多樣的感受性。會社月薪族、公務員、研究者、學生等,基於不同的興趣,到日本各地旅行,例如當時的登山熱,使參與登山的民眾重新發現山岳不同的美與感動;而東京、大阪等大城市激增的現代建築,日趨凸顯傳統建物、景物在存續上的困窘,與都市景觀的複雜化,促使文學者、藝術家在此間追尋、再發現都市、下町、郊外之美。

四個原動力、三個發展方向,構成了近代日本旅行文化轉變的總體樣貌,也就是作者所稱的「旅行的現代主義」,這樣的現代主義,在旅行活動、習慣、意識等方面,展現出試圖脫離傳統,創造出新的旅行文化之趨勢。

當工作或生活陷入瓶頸的時候,人們可能腦中應會出現:「去哪裡旅行好呢」的這種想法。為什麼我們會這樣想呢?讀過這本書的話,就會了解現今「為旅行而旅行」的觀念,其實是在100年前確立的。日本大約在1910年至1920年代,也就是經歷明治末、大正與昭和初期的時代,或者說是「近代主義」的時代。鐵道網的整備;工廠法等相關法規之下假期的制度化;時刻表或旅行雜誌的出版,使安全、計畫性的旅行成為可能,且旅館也力謀近代化的發展。在大正時代,各種旅行條件的準備下,旅行一鼓作氣的走向大眾化。

民眾旅行風氣的提升,則歸功於全國各地成立的民間旅行團,或登山團體,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別於傳統中,為了信仰而登山的登山活動,旅行團與登山團體,致力於啟蒙民眾,從事一種新型態的「為登山而登山」的登山旅行,這種近代化的登山,成了自由的旅行之開端,這種自由是大正時代新的旅行風氣的代表。旅行風氣旺盛的時代中,也刺激了人們的想像力,通過旅行重新發現山岳之美、都市之美與都會趣味,也啟發了學者、旅行家甚至一般大眾對旅行的意義、機能的討論。

而當戰爭體制與動員,逐步收束並管制人們的旅行活動,不要以為人們會因此「自肅」,或配合政府的呼籲,減少玩樂休閒的旅行。本書也討論到戰時,特別是戰爭末期,圍繞旅行管制的動向發展中,所呈現矛盾與衝突。為了抑制以遊覽為目的的民眾之出遊機會,採取了票券購買的限制、車次減班等措施,鐵道主要以公務、學生通勤疏運為主,力求減低「不急不要之旅」,但顯然成效不彰,而且引發反彈。例如有民眾能夠通過關係,以公務、出差,或是通勤等名義購買到車票,技術性的規避戰時的旅行管制政策,到溫泉、名山等勝地去旅行。再者,無票乘車、逃票的情事亦屢見不鮮,日本人真的不是想像中的守法。

作者在本書附論中所收錄的〈車站的留言板:都市溝通的小工具〉,雖然是1997年的舊作,不過對戰後東京、京阪等都會的各家鐵道公司,在車站留言板的設置、削減之變遷,民眾利用留言板所留言的內容,使用心態,做了很有趣的調查與分析。留言板的設置目的,原本是為了提供來不及在車站會合的民眾,能有一個留下後續聯絡的管道,後來逐漸有情侶在此留下約會/幽會/私奔的訊息,或成為學生塗鴉、張貼廣告的看板,使留言板的功能漸形多元。但面對手機、網路的崛起與普及,原本常見的車站留言板,也逐漸失去這些功能,而成為時代的眼淚。

之後再寫一篇來介紹車站留言板的八卦故事好了。

--

--

Cathy Tsai│蔡凱西
後博士生活

臺北人。研究旅行史與旅行文化的不良歷史學徒。歡迎洽談合作:misiaa200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