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測算要達到多少資產才能退休:以4%法則為例

投資航路上
投資航路上
Published in
Jan 17, 2021

--

4%法則介紹

4%法則提供一個簡單的試算方法,以每年生活花費所需資金規模除以4%,所得到的數字就是要退休所需達到的資產規模。舉個例子:假設現在退休我希望有40萬/年的生活花費,也就是3萬3千塊/月,那麼我目前所需要達到的資產規模就是40萬/4%=1000萬。未來的每年可以根據預期的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假設是2%,那麼第一年提領資金為40萬,第二年提領資金為40萬*(1.02%)=40.8萬,以此類推。

這個法則的核心理念是:由於這筆1000萬的資金除了每年提領4%之外,剩餘的資金可以通過投資持續產生報酬(長期來說,這個平均報酬率必須扣除通膨率以後大於4%以上),因此,這個每年4%的提領行為可以永久維持下去而不損失本金(或是損失的速度很慢,能撐個30年才花光本金)。至於為什麼是4%?這是研究者經過長期歷史資料測算的結論,當然隨著時空的變遷,現在比以前的挑戰性會更高一些。舉例而言,過去光是配置在公債裡就能穩穩獲得4%以上的報酬率(想想以前銀行定存利率與現在利率的差異),現在則必須以資產配置的方式,承擔更多的市場風險才能達到較高的預期報酬率。

4%法則運用

假設一個年輕人剛畢業進入職場,從24歲開始有穩定良好的工作收入,希望在60歲退休後,每個月有3萬元的退休金,現在每個月應該存多少錢?

參數1:通貨膨脹率=1.2%/年

參數2:退休前投資報酬率=8%/年

首先,計算退休所需資金規模:

如果現在退休,以4%法則計算所需要的資金規模為900萬(36萬/4%=900萬)。但由於現在沒有900萬資金,需要靠工作累積,而距離60歲退休還有37年,因此要將900萬按1.2%/年進行複利計算,得到60歲時的所需資金規模大約為1400萬。如下圖所示:

接下來,計算工作時每個月所需投入資金量:

假設投資年化報酬率達到8%,根據Excel裡PMT的函數,將報酬率(8%)、期數(37)、現值(0)、終值(13,993,343)分別輸入後,得到工作時投入資金量為6.8萬元/年,也就是約5700元/月。由於開始投資的時間早,因此退休金積累來源主要是來自於投資收益(佔比82%)。

以此類推,如果是為一個小家庭規劃(或是想有更多的退休生活金),在參數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工作時投入12000元/月,則在60歲時退休後可以有6萬元/月的退休金。

從結果來看,每個月6000元的投資額其實並沒有大多數人想像得多,重點在於提早參與、長期投資。如果希望比在60歲更早退休,就應該儘可能在不過度影響生活品質的前提下,提高投資規模。舉例而言,假設能投入的資金量是12000/月,退休後還是只要求每個月有3萬元的退休金,那麼就能在工作27年後,即50歲時達到4%法則所要求的資金門檻。如下圖所示:

所以最後的問題是:如何能讓長期(20年以上)的年化投資報酬率達到8%?

如同一開始所說,穩穩靠債券資產獲得高報酬率的時代已經過去,資產配置能力已經變成必要的手段:根據Callen LLC的研究報告顯示,在90年代,要獲得7.5%報酬率只要簡單配置現金與債券,且波動率極低,代表獲得收益的確定性極高;到2000年之後,要達到相同的報酬率,除了配置債券之外,還需要分出一半的資金搭配在國內股票與際股票,波動率也隨之放大;到了現今(2019年),要達到相同的報酬率,甚至要加上房地產、私募股權等另類投資,波動率比起2000年又更大一些。因此,我們只能因應這個時代趨勢。

資料來源:Callen LLC

至於,應該怎麼配置才合理?下一篇我們可以更具體的討論資產配置方法。

--

--

投資航路上
投資航路上

應用多元、長期資產配置,增加達到人生財務目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