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宗教信仰的人比較健康嗎?

星星與雨
星星與雨
Published in
9 min readJul 1, 2019

--

以台灣本土資料為證

過去歐美研究,多認為有宗教信仰對健康有好處,其一:可以戒除惡習(如酗酒、抽煙);其二:宗教行為如冥想、禱告可能改善健康;其三:宗教團體提供的社交支持。不過也有反例,如澳大利亞發現參與宗教越多的健康較差,斯洛維尼亞和突尼西亞也呈負相關。

不過,台灣的宗教信仰,有50%是道教或民間信仰、20%佛教、5%基督教、2%天主教、20%無信仰。在這種信仰結構上,幾乎可以確定我們不能採用西方的研究結論。基督教注重教會組織、規律禮拜。台灣的東方信仰則組織鬆散、注重節慶祭祀無固定聚會

以亞洲為例,新加坡各宗教信徒有較高比率的精神疾病,也比無宗教者更不傾向看病

因此,本文完全引用台灣的本土文獻,分析「信仰宗教者」是否對心理、身體健康有好處,生活滿意度(QoL)會不會比較好?

Photo by Dominik Vanyi on Unsplash

#注意:這些研究都是橫斷性研究,只能指出兩者有「相關性」,無法證實因果關係。

就是說:信仰A宗教的人比較有錢,初步無法辨認「因為信A,所以有錢」、「因為有錢,所以信A」或是「某因素使人有錢,也使人容易信A教」)

#注意:本文僅探討世俗福祉與現世健康利益。

靈性收穫、來生的好處則超出本文討論範圍,請讀者自行斟酌

#只看結論的話可以從後面倒著看回來

中研院「台灣社會變遷調查」

台灣各宗教信仰者的心理健康與主觀幸福感差異,范綱華

世新大學研究

  1. 快樂度、生活滿意度:「基督徒」的快樂度、生活滿意度比「無宗教者高」,無宗教者又再高於佛教徒、再高於道教或民間信仰。
  2. 教育程度、收入:「無宗教者」教育程度、收入高於信仰宗教者。基督徒教育程度又高於佛、道教民間信仰者。
  3. 相信術數(風水、算命、擇日)的人心理壓力較大。(或是心理壓力大的人相信術數)

巷仔口社會學

  1. 憂鬱程度:台灣「有宗教信仰者」憂鬱程度高於沒有宗教信仰者。
  2. 從事「術數」(看風水、去神壇、算命)的人憂鬱程度顯著較高。
  3. 從事較多靈修(打坐、念佛、讀經、持咒、禱告)憂鬱程度較低
  4. 信仰宗教原因若是「工具型信仰者」(把宗教當作工具,希望趨吉避凶、解決困難、減少煩惱)的憂鬱程度高於「自我實現型信仰者」(為了了解生命意義、或尋求真理)。不過皆高於「無信仰者」。無信仰者最不憂鬱。
  5. 青少年之中,如果過去一年遭受指重大負面事件(失戀、重傷、家人亡故)會使信仰道教、佛教的機率變高。不過信仰佛教者,可以減少該負面事件的憂鬱程度,其他宗教則無關聯。
  6. 紐約州立大學學者也得出和上述相似的結論。
青少年中信仰佛教者,較能抵銷負面事件的憂鬱程度 來源

高齡者分析

柏克萊大學

2006年加州柏克萊大學分析「臺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約4000名老人。

  1. 信仰不同宗教,或沒信仰的老人對「自認健康程度」、「體能」、「憂鬱程度」沒有差異,對「死亡率」也沒有差異。
  2. 運動習慣、社交活動、有結婚者,死亡率較低。
  3. 「參與宗教活動時間」越多死亡率較低。不過「整體的社交時間」(聊天、志工、老人會、長青課程等等)比「參與宗教活動時間」和健康更有關聯。
  4. 宗教信仰和檢驗科的健康指標(高血壓、IL6、尿中皮質醇)無關。
  5. 有一群研究剛開始回報「沒信仰」的老人、在研究後「有信仰宗教」,這群人有較差的健康。(可能因為健康惡化而有信仰)

聖文森山大學

  1. 校正原本健康狀態後,越常參加宗教活動的老人,壽命越長。
  2. 扣掉外出社交型的宗教活動,只統計在家祈禱、念經、燒香者,結論也相似。
Photo by Rod Long on Unsplash

個別研究摘要

  1. 台大2003年研究發現,洗腎病人「沒有宗教信仰」和「強烈宗教信仰」的人,生活品質和憂鬱程度沒有差異。不過都優於「低度宗教信仰的」病人。(不信和深信的最不憂鬱,半信半疑的最憂鬱)
  2. 高雄師範大學2013年研究,台灣人的「宗教信仰」和焦慮、心理健康無關
  3.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大學2012年研究發現,台灣人每日祈禱、懺悔、感恩的人較快樂。坐禪、念經、拜祖先則和快樂不相關。
  4. 高雄醫學大學2004年研究發現,最近有參加過宗教活動的老人較不容易憂鬱。
  5. 北醫分析4000個老人發現:宗教活動參與度與正向情緒呈現顯著的正相關;對於死後世界的相信度與正向情緒則呈現顯著的負相關(吳貞緣,2004)
  6. 東吳大學2008年發現,基督、天主教徒較快樂,可能和良好家庭關係有關。
  7. 有無宗教信仰」和「自覺心理健康狀況」無關。不過宗教活動的頻率,其對老人自覺身心健康有正向的影響。(2011,周昀臻)
  8. 從宗教活動中「感受到生命充滿愛的力量」的人生活滿意度較高。參加宗教活動較頻繁的人,生活滿意度亦較高。(2014,賴郁華)
  9. 男性有宗教信仰者,身、心健康和無宗教信仰一樣。但女性有信仰者生理、心理比無宗教信仰者差參加宗教活動越高的女性、身心健康也較差。(2017,林晏如)
  10. 世新大學學者也發現:台灣、日本有無信仰者生活滿意度相似。
1999年的台灣,無宗教信仰的人教育程度較高、薪水較高 出處

小結

由上述台灣統計資料可以看出:

  1. 收入高、知識高者,比較沒有信仰宗教
  2. 無宗教信仰者較快樂。(或快樂者較無宗教信仰)
  3. 有無信仰對死亡率、生活品質、心理健康、快樂度沒有差異
  4. 若有宗教信仰,參與宗教活動時間、頻率較高者,較健康、快樂、長壽。
  5. 健康方面,無宗教信仰者常和信仰虔誠者相似,優於有信但不太投入宗教者。
  6. 術數(如:風水、去神壇、算命)和憂鬱有關。
  7. 每日靈修(如:打坐、念佛、讀經、禱告)憂鬱程度較低。

原因

因此,從現有資料,無宗教信仰者健康並不會比較差。而信仰宗教的好處似乎也有所侷限,並無西方研究那麼全面。可能的原因包括:

  1. 基督教重視團體支持,台灣多數宗教並不重視聚會,減少社交、團體支持的好處
  2. 台灣人信仰宗教朝向利益導向,如為了治病、求財而信仰,可能淪於功利主義,無法引導建立更好的健康習慣
  3. 憂鬱的人傾向從「術數」尋求慰藉,但若術數仍以「見效」(如:發大財)為目的,無法提升為指引人生困境、提供前進力量的積極慰藉,造成迷信術數的族群較為憂鬱

這也可以從上述研究「視宗教為工具者」憂鬱程度最高證實。他們「因困境而信仰」,信仰卻無法解決他們困境。

「自稱有信仰,卻不常參加宗教活動」的,這是所有人裡面健康最差的。這群人可能就是為了目的而信,也無積極思考宗教的意義。

如何改善台灣宗教

雖然這樣有些冒犯信徒,但當台灣的宗教信徒,負面情緒、精神疾病比無宗教信仰者高時,我們就必須正視、承認——台灣的宗教信仰必須改變了。原本社會、經濟較弱勢的族群投身宗教,宗教卻又無法提供慰藉,那宗教就十分愧對信眾了。

我的意思不是說連根拔起、打倒宗教。信仰宗教確實有些好處,如上面提到的:佛教減少負面事件的心理衝擊;參與宗教活動者較長壽、快樂;每日感恩、禱告者較不憂鬱。因此,我們要思考:如何發揮宗教的長處與光明面,剔除那些無用、負面的惡習,才讓宗教轉變為更有利人生的力量。

我斗膽的提議、或整理了前人值得繼續推廣一些方向,希望能拋磚引玉:

  1. 「以功代金」:捐款給社福單位取代燒金紙,用社福單位開出的收據將功德迴向給神佛、祖先。
  2. 捐款給社福單位取代大額捐款給廟宇。廟宇不該是私人企業。神明會希望金錢花在弱勢的人身上,而不是蓋新廟、造新像。
  3. 行善「布施」,不只以金錢:用自己所長幫助別人叫「法施」,安慰、鼓勵、保護讓他人免於憂慮、恐懼叫「無畏施」。用實際行動幫助社會,都是做功德的好方法。
  4. 神明會PLUS:鼓勵信眾團體不是只有進香團或廟會,鼓勵參與社區服務、弱勢照護、環保活動。不要只以神明的名義出遊,以神明的名義服務更能榮耀神明、獲得庇佑。同時,社交與運動也能增進信徒健康。
  5. 用心念佛:科學證實「正念」(mindfulness)可以改善健康、促進康復,因此念佛時不應「盲唸」,應澄淨心靈、靜心內觀。佛號只是工具,重點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和佛性。(科學正念證據:1, 2, 3, 4, 5, 6, 7)
  6. 動禪修行:科學證實氣功、太極拳可以改善健康、生活品質。鼓勵信徒結伴參與氣功、太極拳養成運動習慣。(科學太極拳證據:1, 2, 3, 4
  7. 慈悲喜捨:佛教實踐「四無量心」,即:慈(metta,對眾生保持友善、慈愛)悲(karuṇā,對眾生的痛苦感同身受,願其脫離痛苦)喜(mudita,平靜的快樂)捨(upekkhā,放下自我中心而平等面對)。信徒不應與人爭利,要注重靈性上的啟發,將心比心的涵養心境。
  8. 每日感恩:減少不必要的物慾,專注在已有的幸福上。

宗教信仰必須去蕪存菁,順應時代

我們可以以宗教為媒介,鼓勵社交與團體合作。

以宗教為引導,每日感恩與懺悔。

以宗教為啟發,把負面事件轉化為進步的起始點。

以宗教為夥伴,一起珍惜、實踐人生的價值。

這才是我們信仰宗教的目的。

Photo by Jose Luis Sanchez Pereyra on Unspla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