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行銷靠邊走,美感設計帶著走:50 年老舖網路爆紅的創意——大阪正和堂書店

櫞椛文庫
櫞椛文庫
Published in
Jan 24, 2020

【撰文整理/館長】「夏天就是要吃冰!」那不如就到書店拿一本冰棒吧!(咦?)——自 1970 年開業至今,受到出版書市不振的影響,從原本的三間門市,關到只剩一間的老舖書店。這間位在大阪市鶴見區的老舖——正和堂書店——他們究竟是用了什麼樣的「撇步」,透過社群媒體的傳播發散,重新將讀者顧客找回,甚至連海外都有人慕名而來?答案是:書衣、書籤。

從 2017 年 3 月開始,擁有 50 年歷史的正和堂書店,每天在 Instagram 上貼出一本書封照片來介紹,目的是為了想嘗試不同的行銷手法,以較具美感的拍攝照片,使用時下年輕人較常使用的社群媒體,但一段時間下來並未有明顯的效果,而原先從 2013 年開始使用的 Twitter 帳號上,這類的貼文更是反應平平。

由家族三代經營之下的老舖,如何要能在地方上存活,不只是經營方式,還有行銷思維的調整,身為家族第三代的長男是美術大學畢業,平日是在產品企劃設計的公司上班,只有週末是在家裡幫忙。於是,他活用在公司內學習到的企劃與設計經驗,因應季節、特殊假日,替店裡設計了期間限定的書衣和書籤,沒想到竟突然爆紅。

「書衣企劃第一彈」選在炎熱的夏天發佈,視覺上以冰棒作為設計概念,色彩繽紛的書衣,看起來就像一支綜合口味的冰棒,而書籤就是冰棒棍,光看就覺得令人感到透心沁涼。另外,還有仿造富士山造型做成的書衣,把讀到一半的書蓋著立起來,遠看就像是真的富士山一樣。

到了冬天,氣溫驟降,把書籤設計成剛烤好的麵包、地瓜,書衣就像裝著熱呼呼食物的包裝紙袋;把書衣設計成情人節巧克力、或是鋼琴的造型,甚至還有像是聖誕老公公從煙囪裡爬出來的聖誕節限定版。

因為這一連串的書衣企劃,正和堂書店 Instagram 帳號上的追蹤人數暴增到 5 萬 6 千多人,看似跟 KOL 的數字無法相比,但其實相較於品牌知名度很高,追蹤人數卻僅有 4 萬 3 千多人的代官山蔦屋書店的帳號相比,卻是大大領先。

負責設計的長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網路社群所帶來的高關注,讓他們接到來自全日本各地想要購買的需求,但這些其實都是用他自己的錢做的,考慮到物流配送以及製作印刷的成本,每次能製作的數量相當有限。

一開始,他僅僅只是希望能藉由替書本重新「設計」,替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讓人們重新關注到地方的小書店,進而能到書店去消費,這單純的想法,不但讓其他城市的人特地前往書店買書,最遠甚至有從峇里島來的觀光客。

面對大環境的困難,那些各地方上正努力在維持的小書店們,無論是透過複合式的經營,或是其他的行銷手段,最終的目的也都是相同的。這是一個使用者付費的時代,所有書店或是店家的經營都相當不易,所以若到了書店,或者是新型態的複合式閱讀空間,點杯咖啡、買本書就是最棒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