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觀察]外行人怎麼解讀泰國房地產?

昨天晚上偶爾看到好房網的Youtube頻道要講東南亞房地產,好奇看一下會講些什麼,看完覺得名嘴胡說八道真的是台灣亂象之一,竟然能振振有詞的一派胡扯。

絕不能用單一方式看待東南亞

很多台灣人都盲目的把東南亞視為單一國家,但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印尼及汶萊是10個單獨的國家,不管是語言、經濟、文化、生活習慣甚至連氣候都不同。

看看2015-2018年有多少跨境電商說要征服東南亞版圖,以為經營好某個國家後可以成功複製經驗,然後快速擴點,現在還剩下幾家?韓商11 Street是個最知名的案例。

房地產投資也是一樣,不要拿所有東南亞國家一起比較,絕對不要因為買不起新加坡就買馬來西亞,這樣的投資絕對會失敗,因為你分不清楚其中的差異,就會被仲介話術耍得團團轉。

房價基期過高?

基期是比較出來的,是跟往年比還是跟外國比?我們常聽到台灣房價基期很高,是跟2003年SARS時期比?如果早知道這樣的馬後炮誰都會,投資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要買在谷底,但是,誰知道谷底在哪裡?

說個真實事件,2006-7年間耳聞有一位在大學教房地產的教授(不是眾所皆知的空頭總司令),在三峽特區買了預售屋17萬/坪,然後因為某大學全校搬遷事項遲遲未定案,2009年房價因此跌落成14萬/坪,該教授被學術界嘲諷了一番,認為他算是房地產專家竟然買在高點。

經過了13年,現在房價平均26-28萬/坪,以結果論來看,該教授雖然沒買在谷底,但至少也是初升段,到底誰能精準預測高低點的時機?

而下一篇文章,我會很明確跟大家說,現在就是曼谷房地產的最佳投資時機,許多成屋建案開價已經跌落3–4年前預售時的價格,而且絕對是非常精華的地段,而不是那種號稱在Rama 9但實際卻在Ramkhamhaeng或Hua Mak位置的建案。

單一案例不代表整體市場

在節目中論述中都是用單一案例來描述東南亞房地產市場,包含有朋友是海外地產孤兒,因為相信名人代言、建商包租買回等話術洗腦,結果發生糾紛或是交屋後,找不到人負責後續服務。

我研究泰國房地產4年多,只要是找名人代言或廣告包租及保證買回,幾乎都是台灣或中國的小型建商,不是說只要有做包租的建商都不好,但找泰國當地前幾大建商真的比較保險,不認識當地建商也至少google一下。

仲介業者倒閉或消失是市場自然循環,如果你要仰賴仲介來服務,不如好好挑選有完善出租及轉售等服務的當地知名建商,泰國前幾大建商都至少開業20年以上,老牌建商們會比較愛惜羽毛,至少會有完整的客戶服務流程。

其實該節目中還有很多奇怪論點,我就不一一推翻了,真是外行裝內行,仗著財經專家的頭銜就亂說一通,真是奇妙的亂象。

--

--

曼谷暴走誌
泰國曼谷房地產觀察日誌

從未在海外長期居留過,在台灣傭傭碌碌工作幾年後,踏出台灣到達曼谷,自此成為海外遊子及海外工作者之一。聯絡我 thailandcondos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