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好典範、好朋友──林良先生

兒童文學家
childsliterature
Published in
Dec 17, 2020

文/游珮芸
圖片提供/林瑋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母親買給我生平的第一本課外讀物,是林良(子敏)先生的《和諧人生》。那是我童年的第一本課外啓蒙書。經由其中詼諧淺白的文字、深入淺出的說理和有趣且發人深省的小故事,讓年少涉世未深的我,深切體會這個世界的多樣、人情的豐富與書寫的美好,從而啓發對文字的熱情與對文學的嚮往。

小學班級裡訂閱了《國語日報》,我最喜歡由子敏翻譯的「小亨利」和「淘氣阿丹」,加上國語和國文課本中的文章,「林良筆名子敏」這位文學大家,對我而言是如此親近,卻又遠在雲端。

大學畢業後,我選擇研究兒童文學之路,負笈日本。博士論文的主題,是梳理日治時代台灣的兒童文化史。當時大量閱讀和蒐集光復前後日本和台灣的相關資料,發現林良先生在那個台日政權和文化交接轉換時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且是少數碩果僅存、仍然非常活躍的文壇瑰寶。那時便十分期盼,有朝一日,能夠拜訪大師,親炙其個人風采。

2001年返台任教於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終於有機會見到林良先生。多次在兒童文學研討會中,見到他矍鑠的身影,爲了深耕兒文的學術,即便是古稀之年,仍遠赴台東並且全程參與,坐鎮前排,以他的身分和資歷,為研討會增添光彩。在場的人都清楚,林良老師本人,便是一部台灣兒童文學活字典與發展史。他的出席與發言,都有不可忽視的重量與價值。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只要是林良老師應邀出席的場合,不管多麼簡短的發言,他必用鋼筆手寫講稿,絕不輕忽。由此可見,即便外表溫柔輕鬆,待人和藹;內心裡他是一位一絲不苟、律己甚嚴的長者。因而可以瞭解,為何他能勤耕不輟,著作等身,在兒文界擁有如此崇高的聲望與成就。

2004年10月28日我曾因國科會計畫,到國語日報社訪談當時是報社董事長的林良先生,叨擾了一個下午。記得那天去的時候,馬景賢老師也在場,穿著運動服。原來馬老師剛和林良先生一起去打球回來。馬老師也一起聊了一會兒,後來先離開了。林良先生很和藹親切回答了我提出的所有問題,包括學國語的歷程、教國語的經歷、寫作與編輯工作的想法、對於兒童文學創作理念、台灣兒童文學的發展願景等。訪談中知道,林良先生和馬景賢老師在年輕時就認識,而且在1950年代就開始一起編輯兒童讀物,切磋兒童文學的創作。當時就想,林良先生與馬景賢老師能擁有彼此超過五十年的友誼,且還能常見面往來,一同追求兒文領域的發展,真令人羨慕!

而現在,我想像著,林良先生正和馬景賢老師在天上喝著下午茶,一面聊著等等一起去哪兒打球……吧!

(文章出處:《火金姑》2019冬季號)

--

--

兒童文學家
childsliterature

《兒童文學家》關注兒童文學創作,一年二期,由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編製、發行。本刊所有文字、圖像、影片以及資料,未經同意請勿重製使用。 Copyright © 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