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如何利用司法院裁判書查詢檢驗「合法徵信社」?田木子手把手教您

--

司法院查詢系統其實很好用喔

最近某面臨「罷免」的立委陷入肇逃跟快打旋風(?)窘境,身為政治人物就得接受各路人馬的檢視,也因此「前科查詢」這件事突然變得很重要,一個政治人物表面道貌岸然,結果前科一被挖人設整個幻滅,也是政治攻防常見的肉搏戰方式。

同樣的方式其實不限於查驗政治人物,一般民眾沒有像警調一樣有方便的資料庫可查詢前案記錄,但經由司法院設置的官方平台「判決書查詢」,除了部分性侵、家暴、兒少相關案件,大部分都查得到一定資料。其實也是徵信社做背景調查常見的前置手法。

而查詢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具備國中程度以上的中文能力與輸入能力就能查詢,當然,田木子不可能只教大家「用」,本篇還會教大家如何檢視徵信社與這些案件的關係,所以並不是「出現在判決書上就代表徵信社騙人」。商業糾紛是商場中的常態,特別是徵信案件會涉及賠償問題,這些都是徵信社要幫忙客戶的部分,自然會有機會在法庭上交鋒。

所以,本篇的目的不是教大家仇視一切的徵信社(雖然我常常酸),但至少在不太放心的時候,可以先做一些背景調查,在此一併敘明。

只要有網路就能上的「司法院全球資訊網」

一.首先請大家去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進入後會有很多選項,請點選6.「裁判書查詢

司法院中的查詢服務-裁判書查詢
司法院中的查詢服務-裁判書查詢

二.進到查詢系統後,就是大家都很習慣的搜尋介面

司法院裁判書查詢的介面
司法院裁判書查詢的介面,有點老派的背景

三.如何搜尋關鍵字

其實,到了這邊就跟大家搜尋服務或是查商品一樣,平常怎麼查一件你屬意的產品,這邊就怎麼查,原理都相同。不過通常田木子的做法有以下方式:

1.查詢該家徵信社名稱2.查詢該家負責人/經理/業務的名稱3.查尋跟徵信社相關的關鍵字/事件

不過,田木子要提醒大家-「這三種搜尋方式其實都有盲點」,所以有時候搜尋結果並不那麼順利,以1的情況來說,其實徵信社的名稱常常換,或是拿來當商業申請的名字跟拿來打品牌跟關鍵字的名字並不一樣。因此會造成搜尋者的誤判。

像是假設我現在開一個「田木子專業國際徵信社」,結果我打廣告都用「田木子徵信社」,用後者關鍵字搜尋因為系統比對的關係,自然搜尋不到符合的判決書。

要破解這招也不難,前往經濟部的「工商登記申請資料查詢」,就有辦法得知登記時的真正名稱。或是直接用司法院的系統先搜尋「徵信社」,再附加其他關鍵字(像是「田木子」),就有辦法找出交集的判決書。

2的情況也有問題,就是改名的問題,假設田木子生性頑劣,開徵信社只想騙錢,一日詐騙某位客戶A被警方查獲,經法院審判後斑斑劣跡都留在判決書上。但田木子之後改名成樹木子且沒有繼續違法,消費者除非知道樹木子改名前的情況,不然是無法搜尋到相關資訊的。

3的情況,比較偏新聞確實報導,但沒有明確講出哪一間徵信社。但經由內容中的關鍵字可以上判決書系統查詢。不然用關鍵字"徵信社"一個一個查太累啦。

四.善用新聞跟搜尋的交叉比對

新聞是一個很好的比對基礎,但田木子也要提醒大家「不是新聞的資料就要100%相信」,像徵信社近年來都會藉由買廣編稿新聞來促進品牌曝光,所以看到那種莫名奇妙指名道姓跟官網連結、或是特別訪問某家徵信社老闆的新聞,不要懷疑,這就是廣編稿新聞。請記得一個原則-「報憂不報喜」,看到負面徵信社新聞就是查詢的好機會,因為要指控公司其實是蠻嚴重的,記者沒有一定把握是不敢指名道姓的,易言之,敢指名道姓通常就是跟警察關係不錯,拿到一些內部消息。

像是以下報導:

報導原文

徵信社新聞
這種指名道姓的新聞不可能是廣編稿

既然新聞都講了,有所本田木子也沒在怕的,像這種檢調都直接抓的徵信社,還是很典型的自編自導設計橋段的,內行人/行內人大概都知道在玩什麼啦,而且還派自己官網上有露臉的調查員,不知道該說膽大包天還是人蠢沒藥醫?

同時,田木子也要提醒大家,有一些新一代的徵信社為了爭曝光,其實根本沒在管底下的調查員或業務露臉會不會影響到辦案。他們都低估了現在很多民眾其實很會肉搜,而且熟練程度遠超過想像。大家可以想像…正常的檢調機密單位的人員,會大剌剌逢人就介紹自己是臥底或是秘密單位的人嗎?不會吧?所以這次ㄅ一ㄚˋ康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身為徵信社結果自己口風不嚴或是保密沒做好,也落到品牌信任度整個大減,這種真的沒得凹,就算檢調原本沒起訴,以後有客戶拿著這則報導問經理「你們都這樣辦案啊?」生意還可以做下去嗎?攸關溯及既往的閱讀,品牌死一半了。

如何解讀各徵信社在判決書的代表意義

接下來進入本篇的重點-判決書上出現徵信社的各種代表意義。

  1. 請求離婚
請求離婚
請求離婚是徵信社關鍵字常出現的案子

如果裁判案由是「請求離婚」、「離婚」,「夫妻財產剩餘財產分配」等情況,通常徵信社是接受接受查案,常常會以「證人」的身分上法庭,或是兩造各會提出自己的證據。這也是最常見的徵信社業務,請不要誤以為徵信社出現在這邊是負面的。與之相反的,這種鬧上法庭的案子通常表示-「徵信社是玩真的」,委託人手邊都有一定水準的證據才夠膽告上法庭。

2.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在徵信社處理的案件中,可以說是「亂流」的代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侵權行為是民法的概念,而且是一種範圍極大的概念,只要是「我覺得被侵害了」這想法幾乎都算是侵權的範疇(是不是覺得很自助餐?)。所以民法常常充滿著這種刀槍棍劍齊來,你告我侵權、我也告你侵權的情況履見不鮮。

套用在徵信社常見於抓姦現場,抓姦者告小三小王侵害配偶權,被抓的人告抓姦者妨害秘密或是侵各式各樣奇怪的權(當然,很多是告不成的)。所以要是看到此類關鍵字,不用太緊張,這就是徵信社會面對的職業風險,畢竟提告是憲法賦予的人權,就算不合理告好告滿也是台灣社會的常態(?)

3.給付委任報酬

這種就是徵信社接受委託,但委託人跟公司間產生意見的分歧,不管是委託人認為案件沒辦好,或是其他各種理由,總結就是不付錢,所以徵信社要求委託人乖乖付錢。這種也不見得是徵信社的問題,從判決書上來看頂多就是雙方有爭議。當然,如果同一間動輒跟客戶有爭議,想必正常民眾也會覺得很詭異吧?

4.詐欺

如果看到這個關鍵字,請大家要豎起耳朵、眼睛睜大。跟前三者帶有商業爭議或正常流程不同,詐欺(刑法339)是不折不扣的刑事罪,跟私人紛爭不同,如果看到徵信社或其中的成員涉及詐欺,這表示檢調認為被告用不正手段意圖獲得不法利得。看到上述情況,請務必小心再小心。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只要徵信社有辦案但不符合客戶要求,通常很難告成詐欺罪,所以田木子上面的那則詐欺例子就知道該徵信社多誇張了。

5.其他(恐嚇/妨害性自主/強盜擄人)

這些刑事罪恐怕也不是正經徵信社會幹的事情,通常被告也不是徵信社,而是「曾經從事於徵信社」的混混,這種因為太明顯了反而沒啥好講的。

6.其他素行不良等情況

其他像是離婚啦、駕車過失傷人啦、或是徵信社的某人跟前公司下跪之類的(?)。基本上跟客戶沒啥關係,就是個人經歷跟操守問題,能不能接受就夠看個人尺度了。

有人會覺得「誰沒有過去,只要徵信社能幫我解決問題就好」;也有人覺得「徵信社現在都很喜歡訴諸高道德標準,結果自己做不到那怎麼可以」。所以就看人了,田木子對這種事倒沒啥意見,不如說這類判決書總帶給我很多的歡笑跟快樂?

徵信社該追求的是「道德完人」、還是「解決問題」?

其實這問題田木子也常常捫心自問,徵信社到底該以什麼樣的形象呈現?

徵信社的原始目的是「解決正常管道無法處理的問題」,曾幾何時變成徵信社要求「溫良恭儉」?結果變成一種偽善風氣,什麼要求沒有前科、專業訓練,根本沒幾家做得到,一堆徵信社在104在那邊振振有詞自己訓練充足,結果訪談時才承認自己從來就沒做或是沒有能力做,這不是很可笑嗎?開徵信社開了10年以上還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還是不想做?

就讓徵信社回歸初衷,磨練、昇華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跟手段,好好幫客戶解決問題,好好經營公司,讓公司內外都能得到成長。至於是否有前科,就讓透明的司法院裁判書查詢由民眾自己決定吧!

--

--

田木子
田言謐語-行銷鳥人的窩

從徵信社的小小文案到目前在電商界打滾,入行後就一直猶豫這輩子要當偵探還是當行銷,在兩個領域間不斷遊走的鳥嘴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