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克柏判了品牌社群死刑?不,死的是舊社群思維。(下)

陳思傑 Jesse Chen
社群丼玩行銷
Published in
7 min readJan 28, 2018

--

本文文長 2,292 字,閱讀時間約 10 min。這篇會說明我認為可以如何從「根本面」來面對 Facebook 演算法調整問題。由於上下兩篇論述是承接的,請務必先讀完(上)再看(下)噢!

前幾週由於 Mark Zuckerberg 說明 Facebook 演算法調整的方向,社群圈陷入暴動,每個人都針對這個議題講上一兩句,我也非常應景地寫了「祖克柏判了品牌社群死刑?不,死的是舊社群思維。(上)」,簡單說明了 5 個常被討論的觸及下滑應對方式,而(下)… 咳咳,這不是來了嗎(抱歉啊啊啊,這幾天真的工作太崩潰多了,客戶的事情永遠第一優先嘛 … )

在上一篇我的結論很簡單:這 5 種常見的方法,似乎都沒有完全根治品牌在社群將遇上的困境。當 Facebook 演算法更加趨向 「創造有意義互動、讓親朋好友彼此的情感連結更緊密」,對於品牌在社群上的應對策略,我認為可以分成 3 個階段:

  1. 創造與用戶產生有意義互動的內容:這一階段其實就是我在(上)篇討論到的「更好的內容就是解答嗎?」。我當然認為好內容絕對會是重要的,但如同我說的:背著品牌的原罪,你的內容永遠有個看不見的天花板,而此方向相關的分析文也已經太多了,所以今天我主要想要談的是 — 接下來的兩個階段。
  2. 讓用戶創造內容:既然品牌創造的內容在社群上越來越艱辛,有沒有可能我們更主動地讓用戶為品牌創造內容?
  3. 創造用戶間的實際連結:如果品牌與用戶間的連結將越來越被壓制,我們有可能讓用戶與用戶間的連結變強嗎?

讓用戶為品牌創造內容吧

確實,Facebook 不可避免地讓品牌、媒體創造的內容觸及率越來越艱難,但如果創造品牌內容的 ... 是你的用戶呢?用戶自主創造的品牌內容,將不受到演算法的影響,讓親朋好友們能更容易看見。喔喔喔喔?!聽起來很玄,但這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事實上 — 我們早就都在做了。

我們因為看到朋友之前在 IG 的打卡照片,而預約了一間新餐廳;我們購買商品前會先詢問朋友的使用心得 — 在社群時代,這些事情比過去更快、更廣、更容易發生。而身為行銷人員,我們要做的是多推消費者一把,讓他們更願意主動在社群上為品牌創造內容、分享內容(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所以,咖啡廳會刻意設計讓用戶(網美?)會想拍照、打卡的裝潢;每日C、士力架、樂事、午後的紅茶 x Pocky 的包裝設計,讓消費者更傾向在社群上分享;餐廳使用不鏽鋼吸管、環保餐具,讓支持綠色生活理念的消費者更願意分享和推薦。

打造品牌、商品的炫耀性、社交性、理念認同,就更有機會讓用戶們主動在社群上為品牌創造內容,以用戶為內容的起點突破演算法限制。

士力架、樂事、午後的紅茶 x Pocky 透過有趣的包裝設計讓用戶主動分享品牌內容

當然更重要的是,當用戶為品牌創造的內容更重要、更透明、更真實,行銷更該回歸到「產品本身」。行銷人員越來越難靠手段持續唬住消費者,真正好的產品,才有機會讓用戶成為品牌在空中的傳教士(?),Phillip Kotler 在《行銷 4.0》一書中提出「5A架構」最後一階段「倡導 Advocate」,也是在說明讓用戶為品牌發聲的重要性。

Phillip Kotler 在《行銷 4.0》中提出的「5A架構」

創造用戶間的實際連結

過去的社群行銷絕大部分是單向的將品牌/ 產品/ 資訊丟向消費者,互動是建立在品牌與粉絲之間,粉絲與粉絲之間基本上沒有太多交流與連結。但如果 … 我們讓品牌擁護者之間彼此產生連結呢?

熟悉並熱愛相同品牌的粉絲間將互相分享、疊加忠誠度、凝聚出無比巨大的能量,而這樣的社交互動關係正是 Facebook 和任何社群平台極度鼓勵的。《狂粉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也充滿各種透過線下粉絲社群而給品牌帶來巨大能量的案例,推薦大家可以看看。

在 Facebook 演算法論戰中不斷被提到的「Facebook 社團」,對我來說真正的意義與價值,絕對不是「比粉絲專頁有更好的觸及率」,而是社團有機會讓「品牌擁護者之間產生真正的情感連結」。當然不只 Facebook 社團,線下聚會、會員論壇、同好會 … 我們還有很多手段,有機會建立用戶間的實際連結。

「高捷少女」就是非常精彩的台灣案例。 希萌創意在 2014 年為高雄捷運打造了虛擬代言人「高捷少女」,吸引了一群極度忠誠的 ACG 粉絲。而同人、二創、Cosplay 的開放,讓高捷少女的粉絲主動為這個品牌持續創造內容(粉絲自己做的高捷少女片頭曲,這水準高到不可思議啊啊 ...)。這些粉絲更相互凝聚,成立了非常多非官方的社群聚落,有專屬的論壇、由粉絲自主發起的線下活動。原本只是交通工具的高雄捷運,竟然成為了台灣 ACG 族群的必訪行程之一。由於「線上社群」讓粉絲間能更快速、便利的聯繫,這些現象才有機會出現 — 這不是社群行銷,什麼是社群行銷?

《高捷少女》我的小穹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不覺得很狂嗎?這就是我接下來想努力的方向:「社群行銷就是在社群平台上打造品牌 Owned Media」這樣的舊社群思維已經死了,品牌如果有了粉絲專頁就覺得自己已經做好了社群行銷,那麼很可能會在這個新社群時代被淘汰。

相反的,讓用戶為品牌創造內容、讓品牌擁護者之間產生實際連結 … 在社群上主動創造 Earned Media 的技術將會更有價值。

看膩一堆演算分析文?沒錯,開始幹活吧。

好啦 ... 與其看這麼多分析、看到任何演算法的更新消息就唉聲嘆氣、出現任何變動就風聲鶴唳地說「完了,一定是因為演算法」 … 夠了,開始幹活才是最實際的,這一年的實戰會告訴我們答案的。我也會在接下來大量的社群合作案中,找到並確認我的想法。

理解你的用戶、找到你的用戶、讓用戶為你的品牌發聲、讓用戶和用戶彼此連結 … 這些都不是新的概念,而行銷的本質與基礎,也從來不會因為特定社群平台的演算法調整而有了什麼改變。或許,我們都花了太多時間思考用各種手段騙過 Facebook 演算法的「戰術」,而太少思考整個行銷藍圖的「戰略」。總歸還是一句話啊:

當社群紅利時代結束,我們只是回歸那些早該做好的事情而已。

想要繼續看我寫社群相關內容的朋友,請給我10個 Clap。如果想看我寫職涯相關內容的朋友,請給10個以上的 Clap,沒錯我就是這麼貪心。
想要參與更多社群討論歡迎到「社群丼」,我是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的 陳思傑 Jesse Chen
也歡迎追蹤我的 Facebook 帳號和IG:jesseuni。

--

--

陳思傑 Jesse Chen
社群丼玩行銷

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 客家小吵的吵爸/曾任臺灣吧行銷總監 。熱愛社群、熱愛行銷、有時候也熱愛畫圖,努力學習並分享一些有趣的社群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