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搖滾與次流行文化】 — 福音音樂在香港

香港流行音樂像大眾集體回憶,響亮音色進到城市每一個角落,伴隨著你與我的成長歷程。香港流行音樂可說是本地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福音音樂卻是香港流行音樂的異數。

在八十年代,流行音樂界的基督教歌唱組合「赤道」曾經叱吒一時,可惜只屬曇花一現,福音音樂仍舊停留在教會圈子裡傳頌。直到2009年,鍾氏兄弟自資灌錄了《鐘聲》福音音樂專輯,其對錄音嚴謹及音樂唯美的追求,加上對基督信仰的執著,令福音音樂再次受到大眾的關注,讓主流樂壇凝視著另一種音樂類型的可能性。

但歸根究柢,甚麼是福音音樂呢?福音音樂與流行曲可以容易區分嗎?相信游走於爵士、流行音樂與福音音樂的鍾氏兄弟可以給予一些較中肯的答案。

福音音樂的根源
「其實福音音樂就是文化產物。在美國音樂文化歷史上,只要是黑人創作,例如Kirk Franklin,Andrae Crouch,Mahalia…

--

--

文化九公:神學只是一場遊戲
神學 + 搖滾樂 + 次流行文化

玩音樂是興趣,寫作是修行,讀神學是天職。曾經在山上舉辦過《山寨音樂》及工廈天台眾籌《天台音樂祭》。出了一本半自傳《道成搖滾》,好像是華文神學界唯一談搖滾樂與神學的巨著。《號外》專欄作家。現於英國讀博士,研究神學、搖滾樂與冰島樂團Sigur Rós,同時化身King Zausage創作電子音樂,反思基督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