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遷》- 高手沒透露給你的成功法則(上)

Kevin 林廷恩
與老闆有約
Published in
Oct 19, 2020

可怕的永遠不是高手比你更努力,而是他們始終有著比你更好的方法。

一年前的我採取了這本書的「戰略」,讓今年的我開啟了一份不錯的事業,而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想和大家分享這本書的原因。巨人始終都在,要想盡辦法踩著他們的肩膀去看這廣袤的世界。記得,借力使力,才不費力。

《躍遷》這本書,是由古典所著。他是大陸知名的生涯規劃師,同時也是「得到」APP的著名專欄作家。這本著作2017年於大陸出版,後來2018年授權出版於台灣。剛出版的時候,我就趕緊買入這本書。因為那時我有在聽「羅輯思維」的Youtube頻道,恰好當時古典剛出一個專欄「超級個體」,於是羅胖就請他來談談如何透過有系統地修煉自身,來讓自己可以擺脫知識焦慮,在這個時代生存下來。

那個時候,我對於他所說的知識點印象特別深刻,大致上有三個重點:自我迭代、元能力(生產、傳播、連結)、復原力。(有興趣的可以聽聽看,有些觀點挺啟發的)

羅輯思維《超級個體》

聽到這時你可能會問,這本書《躍遷》的內容,和他那時候的視頻有重疊之處嗎?我只能說,視頻和書本所帶的資訊量還是有差距。這本書更深刻地帶出了高手之所以為高手的關鍵。一年前的我採取了這本書的「戰略」,讓今年的我開啟了一份不錯的事業,而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想和大家分享這本書的原因。

如何利用規律和趨勢,放大個人努力?

在這世界上,努力的人多得不可勝數,我相信在讀這篇文章的你,肯定也很努力,否則不會花這麼多時間來閱讀、自我精進。但不曉得你是否曾經懷疑過自己:「為何我這麼努力,每天都忙到三更半夜,但是始終還是追不上另一個高手,我到底輸他哪裡?

如果你曾有這樣的感觸,我恭喜你,因為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將「為什麼」分享給你,同時讓你知道要如何運用正確的策略,追趕上那些高手們的腳步。

一開始先和大家分享個高手的故事。不曉得你有聽過一位「大衛.霍克尼」這號人物嗎?他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英國畫家,同時也是國際畫壇的大師之一。

英國藝術教父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在1999年,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舉辦了安格爾的作品展,這位大師對於安格爾在素描上所運用出來的精準、連貫的線條相當吃驚。更加讓他震撼的是,這批肖像畫是一天之內畫出來,同時作家與這些模特兒過去完全不認識。

安格爾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 ~ 1867 French
安格爾畫作-Otto Magnus von Stackelberg and Jacob Linckh (1817) |引用自 WikiArt

因為當下的震撼,讓霍克尼不禁思考:「到底要用多少努力,才能做得如此毫不費力。」後來在一次朋友聚會上,他才偶然得知,原來在16世紀的畫家就已經知道所謂的「小孔成像」(暗箱)。「會不會這些大師是用暗箱投影在紙面上,然後勾勒出素描、並且上色的呢?」

小孔成像圖解|引用自 維基百科

後來的結果,我想你也猜到了。在2006年,霍克尼出版了一本厚達331頁的《隱密的知識》(Secret Knowledge),裡頭有清晰的證據表示,在16世紀的時候畫家們就已經知道有「暗箱」這工具,也有一部分的人在使用。

看到這故事,令我相當的震撼。因為這故事,完完全全打破了我對於高手的認知。我時常在想,他們之所以會是高手,應該是他們特別聰明,或者特別努力吧!但當我閱讀完這個故事時,才明白:「有些成就,光靠努力是無法達成的,它還必須借助某些『外力』。」

高手之所以為高手,努力,只是基礎中的基礎。你看不到的是,他們背後運用了哪些底層規律,使得他們創造了「跨越式的成長」。而這「規律」,就是本書希望帶給大家的啟發。

長江商學院的校訓是:「取勢、明道、優術」,你有發現什麼是第一順位嗎?沒錯,就是「趨勢」,而強調個人的「術」是排於第三名。小米創辦人雷軍曾說過:「站在風口上,連豬也會飛。」那風口,指的也是所謂的趨勢、社會規律。

你準備好跟著我去探尋高手們之所以快速崛起的關鍵要素了嗎?來個深呼吸,我們準備出發。

在《躍遷》的這三篇系列文章中,我會挑出對我來說受益最為良多的三個重點與大家分享:

一、掌握頭部效應,聚焦你的高價值區

二、建構知識體系,提高你的認知效率

三、運用系統思維,打破你的現實困境

今天要和大家談的是第一個重點:掌握頭部效應,聚焦你的高價值區。

我們常聽到:「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但你可能會想問:「那到底什麼是一個『好戰略』呢?」古典的回答是:

「能夠創造投入和產出的非線性,就是好戰略」

為了解釋上述古典的回答,先和大家提一個理論「幂律分佈

在1895年時,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在研究國家財富時發現了一個現象:每個國家的財富都呈現一種分配方式,少部分人佔據了大部分的財富,而大部分的人擁有少量財富。這個幂律圖形的特徵,就是「高度的不平均」,你常聽到用來表示這現象的名稱,可能是「二八法則」。舉個例子:在職場工作上,20%的客戶會帶來80%的營收,所以你要特別花心力去對待在那些「好客戶」。

為什麼要特別提及幂律分佈呢?因為若我們今天想要去做出一個好戰略,那我們就得想辦法創造投入和產出的非線性。而就幂律分佈這個模型來說,他就是一個典型的非線性。若你能夠在你的工作上運用幂律分佈這規則,你會發現你的「效率」會大大地提升。

效率源自槓桿點,社會的大部分系統都有重點,做事情一定要抓重點,持續性地抓重點,就成了高效率的關鍵。

這種利小的投入能撬動更大收益的工具,就是槓桿。每個系統裡都有槓桿點,找到這個槓桿點,能迅速放大一個人的努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幂律分佈外,另外一個分佈在自然界中也相當常見,就是「正態分佈」。

他是一個倒U的曲線,你透過這個曲線會發現,大多數的人都是「差不多」的,像是智商、顏值、體重,大多數的我們都沒什麼差。但很奇妙的事情在這:「為什麼『正態分佈』的我們,最終會走出『幂律分佈』的財富差距呢?」

這個差距不在於誰比較努力,而是誰更會運用社會的規律、槓桿,來讓自己躍遷至更高的舞台。接下來要和大家介紹「頭部效應」,讓你可以藉由找到自己的頭部,來享有這社會80%資源的挹注。聽起來很不公平,但這就是這社會的真實面貌。

在講頭部效應,我先問問你幾個問題:

1.哪座山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對,是珠穆朗瑪峰。那麼第二高峰呢?嗯,你可能會想一下,但可能怎麼都想不太到,沒關係,我公佈答案:「喬戈里峰」。它僅僅比珠穆朗瑪峰低了233公尺。

2.誰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

對,是阿姆斯壯。那麼第二個人呢?好,你可能會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容,你可能想都沒想過。沒關係,答案我也和你說,是「伯茲.艾德林」。

第二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 伯茲·艾德林 (Buzz Aldrin)

他僅僅晚了幾分鐘,但卻很少有人會記得他。但你會因為另一個「第一」記得他 — 《玩具總動員》裡頭著名的巴斯光年,就是以他為原型。

《玩具總動員》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

這「第一」的規則,在公司也通用。你可以想到誰是你們公司最會帶活動的人嗎?那誰是第二名?記得,不管你在哪裡,都要死命地往「頭部」爬過去。因為在那裡,你會吸引到眾人的目光。而目光,其實就代表著資源。

書中以「品牌」做頭部效應的舉例,當你是個「頭部」品牌,你會吸引到最多的注意力(40%),第二名是20%,再來是7~10%,而其餘的品牌則分配到剩餘的30%。

就像是你想到「外送」產業,你會想到誰?Uber Eat 、Foodpanda,很好,還有嗎?近期我在網路搜尋,才發現還有一個「Foodomo」。他可能也很努力,但相對地不太會被人們所記得,因為他已經失去頭部的位置了。當你能卡位頭部的位置,你可以享有80%的資源;當你被擠到尾部時,你只能與剩下來的一大撮人,去平分那剩下的20%資源。

所以當你很努力,卻始終趕不上高手的腳步時,請緩個呼吸,問問自己:「我很努力,但我是否用對了戰略?」

今天是個機會更多、機率更小的時代。戰略能力就是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投入和產出的非線性)」。

還記得長江商學院的校訓嗎?「取勢、明道、優術」,術很重要沒錯,因為它可以提升你的工作效率,讓你提高完成任務的成效。但,很明顯地「勢」(戰略)是個更強力的槓桿,可以把你撐到更高的平臺。「勢」,就是作者在這本書講的其中一個核心觀念:「頭部效應」

以下引用作者在書中對頭部效應的定義:

頭部效應:「你所在的賽道裡的高價值並且有優勢的領域」

高價值的定義:投入產出比最高的20%賽場

高優勢的定義:實力排在賽場序列的前20%

你可以參考以下這個頭部效應的矩陣,看看目前自己在哪兒:

頭部:高價值-高優勢(Ex.風口上的獨角獸)

肥尾:高價值-低優勢(Ex.獨角獸公司裡打雜的)

小山頭:低價值-高優勢(Ex.小公司的核心員工)

沙漠:低價值-低優勢(Ex.小公司內打雜的)

#Wiki :獨角獸(英語:Unicorn)是指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億美元($1 billion)以上, 又未在股票市場上市的科技創業公司

節錄於《躍遷》第二章 高手戰略

不論你在哪個位置,都要想辦法擠到頭部。因為能力提升需要三個要素:「好的方法論、刻意練習、大量的實戰機會」。而這些要素,身為頭部的人可同時擁有,所以他們會成長得更加快速。

以下和大家分享作者在書中剖析的三個常見誤區,以及該如何應對該誤區之原則。我會以個人之經驗來分享,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誤區一】:從當前優勢出發

1.場外選手很難判斷真正的優勢

2.過去的優勢不等於未來的優勢

處理原則:從價值而非優勢出發。高手會暫時放下自己的優勢,思考價值,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確,資源、技能、優勢都是可以積累的

當時會加入好師傅集團,是因為我重視價值勝於優勢。這是間新創公司,同時集團內有許多「創業項目」正在進行中,因我過往沒有進入企業的經驗,所以這些「工作」對我來說都是相當陌生(創業的過程中,需要著重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包含會計、帳務、金流、客源、產品…)。在這邊,我並沒有高優勢。但是因為我相信這邊有著價值,所以我願意從「肥尾」(高價值 — 低優勢)慢慢走到頭部。

我上述的經驗,其實也可以給正在求職的社會新鮮人做參考。你得學會用「頭部效應」做職涯的判斷,盡量往「高價值」的地方走,沒優勢別怕,因大學畢業生通常優勢就只有年輕,原本所學根本在職場上根本就不算什麼優勢。在這高價值的戰場,你要學會塑造自己的獨特優勢,逐漸爬到頭部。就塑造優勢這塊,就牽扯到「如何學習」這回事,在躍遷的下一個篇章(中),我會給大家談到作者古典開給大家的處方。

【誤區二】:著急入場,不想優勢

以焦慮開始的是,往往以焦慮結束。這種動作的背後,是思維的惰性

處理原則:思考差異化優勢,永遠不要在熱門領域內隨波逐流

在經營 良品防滑專家 的時候,我沒有在加盟體系一開始,就一頭熱地就開始談加盟、招收加盟商。相反地是,我在想我可以創造什麼價值,讓這個項目走得更長久。我想到的是我自己有個優勢,就是可以把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拆解自身經驗,並化為學習模組傳授給他人。若我可以先試著經營防滑的品牌,然後再將這個模式複製出去,是否可以讓加盟談得更加順利呢?後來,我花了兩週的時間,去進行防滑實作,後來也確實運用這套成功模式,讓新加入的加盟商都有發展的方向。

良品防滑加盟產業發展一年,至今全台已有超過200位的加盟夥伴,成為全台最大的防滑品牌。

【誤區三】:關注不屬於你的機會,眼高手低

要把注意力放在能影響到的賽場,而不是想諸如「我怎麼成為業內最好的…」之類的問題,因為你可能既沒有看過「最好」,也沒有見過真的「業內」

處理原則:從身邊的頭部做起,再小的系統頭部,都有巨大的效應,推動你去下一個頭部

其實每個人的身旁,都有可以成為頭部的機會。儘管你是個職員,你可以往部門的領導階層走,那會是你的頭部。假設你參與某個組織,成為裡頭的成員,那你可以試著成為某個小組的組長。在每個系統的頭部,都會有「頭部效應」,讓你更容易被他人看見,進而獲得更多成長的機會。

理解完這三個誤區後,用一段作者的話做總結:

「頭部效應就是通過觀察和判斷,搶佔高價值、有優勢的頭部,然後從小頭部走向大頭部。」

人生沒有什麼是一蹴可幾的,但我們可以日拱一步,離每個小系統的頭部越來越近,然後登上小頭部,從小頭部逐漸轉換,走向大頭部。

什麼是高手?高手就是在高價值區,持續做正確動作的人。你學會運用頭部效應在職場中做抉擇了嗎?我期待聽到你的分享。

林廷恩|閱讀拆解術 創辦人/良品國際有限公司 總經理致力讓每一個渴望成長的靈魂,都能夠活出不留遺憾的人生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請聯繫:lintingenlove@gmail.com

--

--

Kevin 林廷恩
與老闆有約

專注於閱讀實踐、文字工作及商業觀察,曾受邀至各大專院校、政府單位及企業授課,時數超過200小時。現職為良品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演講/培訓/顧問/專欄合作,請洽:lintingenlov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