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第二份時間 — 財商知識(時間價值&機會成本)

Allen Lu
艾倫的自由天地
3 min readOct 28, 2018

延續上一篇的主旨,為了脫離僅由”一份時間”創造報酬的循環,我認為人人都該思考如何將自己的時間複製,創造出第二份時間,並非理財投資是唯一正解,當房東、寫書、創業、都也是類似的例子,假使你和我一樣,想利用理財創造第二個財務分身,引出”善”的循環,那就讓我們繼續學習財商的相關知識吧!

時間價值

如果你今天有100萬元,我想你第一個念頭應該是搬進銀行而不是放進家中的爐灶…當然因為銀行比較安全,但更者應該是說放銀行有利息,這個利息就是金錢透過時間所創造出的價值,廣義來說就是利率,今天的100元與明天的100元可是不一樣的,別小看這個概念,金融體系的根本可是奠基於時間價值的概念,如:銀行的存款業務(利率終值),又或是債券的定價模型(利率現值)都是典型的例子,而為了避免再講下去變成投資學課程以致台下睡一片,我決定就此打住直接用例子來看吧.

小軒出了社會努力存錢,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存了50萬元存放於銀行,銀行每年給小軒1%的年利率,在這個例子中,50萬元在這一年間就有的50萬*0.01=5000元的時間價值;如果小軒將50萬元投入在債券中獲取年化3%的報酬中,一年後就創造了50萬*0.03=15000元的時間價值,隨著時間的經過,合理來說未來的每一分錢應該都要大於今天,但是時間價值的多寡可大可小,那為什麼有3%的報酬不選,還要笨笨的選1%的呢?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個就涉及到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機會成本了!

機會成本

第一次接觸機會成本應該是小學/國中的公民課本吧,簡單說就是為了”得到”而”失去的最高價值(成本)”,如果以上面的例子來說,我選擇3%的債券產品,而不選擇1%的定存,看起來好像我沒有失去什麼,但你錯了!你失去的是投資的穩定性,如果把例子換成1年10%報酬的股票可能各位就理解了,為了換取更高的時間價值,我們默默承受了股票的不穩定、波動度,有人天生藝高人膽大,有人則是保守到家,這就要看不同人的風險屬性囉!

那…結論到底是什麼?我們知道每一分錢都有潛在的時間價值可以被創造(也應該被創造,什麼叫該被創造,下一篇會說明),端看選擇什麼樣的產品換取報酬,”合理的報酬”&”合理的風險”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如果說通往財富自由的路有各種交通工具可使用,我們當然可以選擇開法拉利奔馳到終點,但人人皆知高速行駛的風險,快歸快,一出事就上西天;我們當然也可以選擇走路,一步一腳印踏實走向終點,不會出車禍但可能要花上N年時間,過與不及都不是我們要的,我們希望的是一個平衡,而這真的是有方法可以參考的.(待續)

--

--

Allen Lu
艾倫的自由天地

It always seems impossible until it’s done. — Nelson Mand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