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求職期帶給我的四項收穫

好久沒寫文章了~

這段時間我一直很希望可以寫些什麼,畢竟自從創立粉專以來,我已經持續寫了半年的文章,雖然時間不長,但也算是個小小里程碑,因此不希望可以半途而廢。

不過因為這段時間遇到一些工作的轉折,所以心思沒有辦法放在寫文章上。

但最近工作算是穩定下來了,終於可以再重新寫文章,並且跟大家好好聊聊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以及我這段時間的收穫。

前面提到的轉折,指的是我離開了先前的工作,花了快半年才到現在這間自己覺得滿意的公司。(中間有到另外一間公司工作,但只工作一個多月就離開,不過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這半年的生活,雖然過得很有心理壓力,因為會一直擔心錢會用完,也擔心找不到好工作,但與這段時間所得到的收穫相比,會覺得這段時間很值得。

這半年沒有工作的時間,帶給了我四項收穫:

1.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聽起來有點像廢話,畢竟換工作當然就是希望可以愈換愈好XD

但之所以會列在這裡,主要是這次換的工作,不只是待遇比以前更好,同時工作的性質也更適合自己。

我在新公司擔任的是「專案經理」,與在前公司擔任的「產品經理」不同,專案經理更多著重在專案進行的流程以及建立一個資源花費最少的制度。與之相比,產品經理需要花較多心思在規劃產品的Roadmap,去思考產品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的。

如果不了解專案經理或是產品經理的差別,可以點選下列文章,有蠻完整的介紹。

這兩種工作都很有趣,也都很有挑戰性,但在從事專案經理工作的時候,我會有種做什麼事都很自然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先前擔任產品經理時,不曾感受過的。

這裡的「自然」,指的是我不需要為了完成工作,強迫自己去做一件平常比較少做的事;而是我平常就會做的事,正好就是我的工作內容。

舉例來說,專案經理很重要的一項技能是「專案規劃」,包含拆解專案成多個任務,以及訂定任務被完成的時間軸,而做「專案規劃」這件事對我來說,我並不需要刻意要求自己去做一個平常不會做的事,而是我平常就以這種方式過生活。

像是我在面對「半年後的出遊」或是「三個月的期末考」這種有時間性的任務時,我都會提前規劃到死線前,還有幾個步驟要完成,分別要在什麼時間完成等,這樣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專案規劃」。

除了「專案規劃」以外,我也很喜歡為重複性的事情建立制度,確保每次做事情時,都可以有類似的產出。而「建立制度」也是專案經理一個很重要的技能。

因為專案經理需要的能力以及在做的事,與我的工作或是生活習慣很像,所以讓我在做專案經理的工作時,可以更得心應手。

這裡的得心應手,並不是指說我可以不用學習,就可以成為,或是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專案經理,而是因為工作習慣的相像,讓我少了「習慣專案經理的做事流程」這個過程,可以更早開始以專案經理的角色做出貢獻。

這種得心應手的感覺讓我想到先前看過一篇賈伯斯的文章,文章中提到:

蘋果的產品可以做得這麼好,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產品背後的大PM,是對於產品幾近偏執的賈伯斯,偏執到常會提出很多不可能的任務,所以才會有如此好的品質。

之所以賈伯斯會對產品如此偏執,並不是他刻意為之,而是他個性就是完美主義並且追求用戶體驗。

而完美主義或是追求用戶體驗的個性,正好是很適合產品經理具備的個性。

因為賈伯斯的個性,搭配上能很好發揮個性的職缺,兩者相乘的情況下,才讓我們得以擁有高品質的蘋果產品。

能有機會做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只是做起事來可以得心應手,工作成果也會比不適合的工作好上許多。

2.改變對錢的意識

在這半年內,我幾乎沒有任何收入,因此只能靠過去的積蓄支付生活費。

但因為出社會時間不長,先前存下來的錢很有限,導致到了後期時,積蓄已經所剩不多,接近要和家人借錢才能支付房租或是水電費的情況。

不過也因為這樣,讓我養成對於每一筆支出都會精打細算的習慣,在花每一筆錢都會去思考,這筆錢的花費是否有價值,或是是否有更適合的利用方式。

先前還有穩定工作時,雖然也不會到亂花錢,但很明顯的可以感覺到,先前花錢時,對於自己在花什麼,跟花這筆錢可以獲得什麼,並沒有像現在這麼清晰,也沒有像現在這麼在意,也因此有時候會在花完錢之後,才後悔為什麼當初要花這筆錢。

但現在在花錢之前,都會好好思考花錢的目的,甚至會去找有沒有什麼折扣可以利用,讓我比較少出現那種,事後對於自己花的錢後悔的情況發生。

開源節流,對於以前的我來說,更多關注在開源,關注如何能提升自己的技能,獲得更高的收入,而在經歷沒有工作坐吃山空的階段後,我體悟到,除了開源以外,節流也是一個我必須做好的事。

雖然現在薪水不高,節流的效果沒有到很明顯,但我相信養成這種習慣,對於長期來說,應該是有益無害。

3.下定決心學好英文

雖然我念的是還不錯的大學,科系名稱看起來也跟國際有關係,但其實我的英文能力,和班上或是學校的同學比起來,算是有蠻明顯的差距。

我一直都知道這件事,也認為英文能力不夠好,會影響到未來求職,可是就是一直沒辦法下定決心好好學英文。

但在這半年的求職過程中,我明確的感受到,如果英文不夠好,會喪失很多好機會。

除了實際在英文面試表現不佳被打槍以外,更多的是,在看工作JD時,只要有寫需要用到英文,或是要求英文能力的工作,我會直接不敢投履歷,或是順位排到比較後面,這讓我找工作變得更加困難,也花了更多時間才找到理想的工作。

這讓我想起來蔡康永講過的一段話: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 【康永 — 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短信】”

我一直都清楚他說的話很可能會發生,但在沒有實際遇到之前,還是沒辦法下定決心學好英文,直到這次的求職經驗,讓我切身感受到英文能力的重要性,也才開始安排學習英文的時間。

目前最主要是透過英文線上家教學英文,等之後學比較久之後,有更多經驗,可以再跟大家分享學英文的心得。

4.開始接觸程式,有能力靠程式解決問題

這次在轉職過程中,發現自己對於數據有興趣,有想過要往「數據分析師」的方向去求職,因此花了一點時間,透過線上課程學Python。

雖然後來沒有真的成為數據分析師(但進了數據分析產業),不過這段時間學程式的經歷,讓我開始有能力可以透過程式解決問題。

像是先前就自己上網查資料,寫了一支爬購物網站商品價格的爬蟲。之後也有考慮要寫一支可以定期分享我需要訊息的LineBot。

這些以前都只是想做,但沒有能力做,可是在這次入門程式之後,開始對於程式有了基本的概念,也因為有打好基礎,因此之後如果想學習其他程式的應用,只要花時間查詢資料,我相信我也都有能力做到。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很希望可以簡化重複工作的人,也都認為程式可以幫助我簡化工作,但也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學習,但這次因為想轉職的工作,需要會寫部分程式,讓我入門寫程式的世界,也算是開啟我透過程式解決問題的一扇窗。

另外也跟大家分享,我學程式是透過Codecademy的網站,是透過文字教學,並搭配實際操作的方式讓學員學習程式。我自己算是還蠻喜歡透過文字學習的,如果對於閱讀文字比較上手的人,可以研究看看Codecademy。

如果不喜歡單純看文字教學,希望有影片互動的人,可以參考DataCamp,下列文章是關於DataCamp的介紹,如果喜歡影片教學的人,也可以參考看看。

最後附上我的GitHub連結,裡面有我這段時間所完成的專案。前前後後,我大概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學程式,如果大家也想入門程式的話,可以以我的專案複雜度,去評估自己想達成自己的目標,大概需要花多少時間。

針對這次的求職過程,我反思了蠻多,也發現從中學習到很多,也希望聽聽大家對於這方面的看法,或是可以分享自己在求職過程中,是如何安排自己時間的。

如果有任何想法也都歡迎留言與我討論!

如果喜歡這篇文的話,歡迎拍手👏👏或是留言讓我知道。
也歡迎大家到「菜鳥pm(專案/產品經理)的職場心得」的粉絲專頁關注我的最新發文。

--

--

Richard Cheng
菜鳥PM(專案/產品經理)的職場心得

CRM顧問公司數據產品經理&專案經理。先前曾在財經資訊公司擔任APP PM。平時喜歡閱讀以及研究投資理財。 PM工作心得記錄:菜鳥pm(產品經理)的職場心得)https://www.facebook.com/rookie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