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Pumped|Uber 恣意橫行|成長是你的目的,還是手段?

Super Pumped|恣意橫行|成長是你的目的,還是手段?

Uber 的精彩故事,半天內一口氣看完,不可思議的故事發展完全停不下翻頁的手!繼2018年的Bad Blood|惡血與2019 年的Billion Dollar Whale |鯨吞億萬之後,今年也來了一個這麼豐富的故事,完全可以想像這變成一部好萊塢電影的可能性。

不論在東、西方,成長都是許多企業窮盡心力追求的目標,而如果要說到為追逐成長而不惜代價,Uber應該能說是眾多企業中最淋漓盡致的一個例子。
本書描繪了Uber的發展歷程,作者揭露了Uber在創辦人暨前任執行長特拉維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領軍時期所訂定的14項企業核心價值:

Always Be Hustlin
Be A Owner, Not Renter
Big Bold Bets
Celebrate Cities
Customer Obsession
Inside Out
Let Builders Build
Make Magic
Meritocracy & Toe-Stepping
Optimistic Leadership
Principled Confrontation
Super Pumped
Champions Mindset/Winning
Be Yourself

乍看之下,這14條企業核心價值好像有些偏激,但在當年的市場競爭氛圍下,似乎也不是什麼太大問題,卡拉尼克很明確就是要他的員工們努力拚搏、要他們想方設法創造奇蹟,就算是下重注豪賭都沒關係卡拉尼克也明白地指出,具備贏家思維和成長的衝勁是Uber非常看重的一件事,簡而言之就是—

他只與贏家為伍。

其實如果單就「成長」這件事來說,Uber卡拉尼克的帶領之下,確實也交出了相當出色的成績單,更因此一度創下高達千億美元的天價估值。

只是,當Uber從上到下,雙眼緊盯的都是報表上各項成長指標的高低變化,當「成長」逐漸成為Uber全體員工唯一目的時,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也跟著發生了……

飽受爭議的「God View

Uber具爭議性的其中一起事件,就是開發出視用戶隱私於無物的「上帝視角」(God View)功能。所謂「上帝視角」,是指Uber會在未經用戶同意下,在用戶手機內埋入名為「God View」的監測工具,如此Uber便可輕易追蹤司機和乘客的位置。

惡名昭彰的「Hell」

另一個讓Uber惡名昭彰的,則是開發出「地獄」(Hell)應用程式。Uber開發Hell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擊他們在北美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Lyft。他們透過Hell欺騙Lyft的系統,藉此取得Lyft司機的資訊,然後再鎖定這一群人,透過提供獎勵等各種方法,挖角他們轉而為Uber效力。

逃脫法網的「Greyball

此外,各個城市的法規監管一直都是Uber的痛,於是他們也對此開發出一個名為「灰球」(Greyball)的應用程式,功用是要辨識出那些假裝是乘客的執法單位人員,透過讓這群人無法叫車來躲避各種不利Uber業務拓展的調查和蒐證。

上述三個較為知名的爭議,不過只是Uber這一路追逐成長過程中的冰山一角。但已經能從這幾個例子清楚看到,為了排除一切對成長可能造成的阻礙,Uber用盡全力發揮其擅長的工程研發能力,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當然,只要是企業就都喜歡成長,成長也可以說是企業對投資人、對員工一種負責任的行為,並非什麼滔天大惡,但是,任何事都該有所節制。

我們可以用自然界的發展來做對比,在自然界中,許多物種的發展其實都是快、慢交錯,都有高低起伏的,如果一個物種以無限制的高速發展、擴張,最後的下場就是毀滅。
因為他脫離了所有生物賴以維生的循環食物鏈,成了沒有煞車的火車頭,奔向名為毀滅的懸崖。

回到企業身上也是相同道理。一個企業的發展,很難免會經歷緩慢期、消退期,而且可以想像這個時期之於企業的經營者應該是很難熬的歷程。但如果撐過這些難關、撐過這樣的循環,那企業也可能因此獲得更完整的養分,擁有更健全的體質。

然而,一旦企業被成長所迷住,開始追逐成長,就會很容易忘記「成長」應該只是一種為達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就像Uber,用盡一切努力都只為剔除成長路上的阻礙,於是將公司這群優秀人才的優秀能力,都浪費在開發那些損人利己的工具上,最終反噬了自己。

追求成長真的不是壞事,但如果為了成長而毀了自己又傷及他人,那還不如把前進的腳步稍微放慢一點,最終長成一棵根基扎實,既能夠為眾人遮蔭擋雨,也能為世界帶來清新空氣的堅實大樹。

延伸閱讀:

Bad Blood|惡血
Billion Dollar Whale |鯨吞億萬
恣意橫行(博客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