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素養是指青少年能夠分析當地、全球和跨文化的問題,理解和欣賞他人的觀點和世界觀,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的互動,以及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的能力。
https://kknews.cc/media/xvya85q.html
全球素養的第一堂課,老師在為全球素養定錨,全球素養究竟是一個專有名詞、還是一個大概念?上面的段落是PISA中新增的「全球素養」這個項目,從這個定義來看,著重於青少年如何看待自身、他人、世界三方向,並能做出理解、欣賞及合宜的互動。
然而在這類文化的命題中,是以誰的文化為中心?或怎麼樣的觀點稱之為合宜?試題不是台灣出的,出題者如何判斷青少年是否分析合宜?最後的結果分析不是台灣做的、信效度是用他的工具發展出來的,我們要如何解讀那些結果?
從這個討論開始,其實不斷在提醒我們,在看全球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觀點來自哪裡、誰在主導這個論述的權利。
老師提醒,人們很容易把國際組織、團體想成是無害的、崇高的,我們可能認為只要是聯合國,提出來的觀點或架構都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但國際組織、媒體、政府試圖站在他們的角度以及用他們得到的資訊,分析、塑造、呈現出這個世界的樣子,我們必須深入了解,同時我們也需要保有批判和懷疑的心態。
「我們在對外看所有議題的時候,其實自身都有一個參照點。」在看議題的時候,始終要多方參照並保持自己的思考,我們要從自己的文化、在地脈絡出發,才能找到合理、永續的解方。
第一個展開的案例討論是設計師湯瑪士・斯韋茨toaster project的計畫,這緣起於Douglas Noël Adamsy在《銀河便車指南》中的一個場景,故事中的主角發現自己到了陌生的星球,試圖創造自己原本社會的東西,卻發現:
he can barely make a sandwich, let alone a toaster. But he didn’t have Wikipedia.
我們從影片中看見各地分工的重要性,以及因為各地分工而變得渺小的個人——知識或能力在不同人、甚至不同國家的身上,個人的自給自足能力明顯降低——我們如何自己生產一件衣服?我們如何擁有果腹的食物?
小螺絲釘的尺度變得更小,單一零件已經無法構成產品本身,複雜且精細的系統促進了更高的產能及更好的效率,我們可以用便宜、便捷的方式獲得生活所需的一切,我們因著我們生存的當下形成這樣的生活模式,但如果我們未能意識到現在生存、生活的方式或消費習慣,是否就成為無知被餵養的人類?
當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考是:現代人的自給自足與原始社會所需要的條件是否相同?現代人如果想要自給自足,應該需要什麼?或者最小單位應該以幾個人為一個團體、這些人應該具備什麽知能?
透過這樣的思考,可以更清楚了解到現代社會看似疏離、陌生卻密不可分的關係,從未連絡的陌生人,卻是決定我能否於夜晚在家中閒適開燈看書的重要人物,我的電力從何而來,是哪些技術人員的協助?我的書籍從寫就到出版所經歷的作者、編輯、印刷、通路、快遞,又是如何將這本書送到我的手上?
第二個討論是SDGs與MDG的差異,國際組織聯合國在2000年訂出MDG,達成了部分目標之後,在2015年訂出SDGs,展望下一個15年,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差異?
我們看見前者與後者項目的差異。
從消除極端貧窮與饑餓到拆成兩個項目,還有環境部分從MDG只有一項「環境永續發展」拆分成SDGs 的第11、12、13、14、15項五個具體的項目;這代表什麼?關於這點,有人提出這樣可以更專責區分,更專注在不同的要改善的事項上,也有人提醒:這些項目息息相關,分開列出也許是過度浪費資源的分工,會做重工。
另外,MDG的擬定方向明顯較針對發展中國家、低度開發國家設計,也較多關注跟人類基本生活相關的項目,比如極端貧窮、比如病毒與死亡率,但SDGs新擬定的項目中,回過頭來關心更多環境、平權、永續的問題;更同時適用於已發展及發展中國家,下個十五年,除了極端值的關注與改善之外,回到各個國家,要去處理自己國家也有的問題,回歸所有國家各自的「更好」,或者在網頁中的「懶人救世指南」也可以看見,新指標更強調個人也可以做些什麼。
也有同學提醒,聯合國列出這些指標背後的權利跟利益分配為何?提出的解決方法如何能夠永續、持續進行?當抽走原本挹注的資源,這個地方是不是還是會出現一樣的問題?(治標不治本)還有把議題放在台灣的話,台灣需要什麼議題?真正的脈絡是什麼?
走筆至此,各位可以先想想自己的答案,以下則是我們小組的答案:
- 12 負責任的生產、消費行為:每一次的消費都在為自己想要的未來投票,現在健康無虞、有經濟能力的人可以做的改變。
- 14 海洋生態:台灣四面環海,但我們面對海洋其實是非常陌生的,真正在使用海洋資源跟親近海洋資源的漁民,反而不一定在意海洋生態,在海洋資源利用與維護上需要更多努力,而非都是政府上對下的政策。
- 9 工業創新基礎:台灣四面環海、但容易遭遇大型天然災害,我們應該發展在地化的工業建設,不能只走傳統大量生產的路線,可能要走創新、創意的發展,建立軟實力(產業跟運用資源的思維)
- 11 永續城市:城市的污染跟建設,比如高雄作為重工業城市、台中的空氣污染、西部的地層下陷,還有東西部交通網絡,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能讓人們更有尊嚴與安全的生活。
最後一個討論是雙語教育是否重要?以及台灣的雙語教育要的脈絡是什麼?國民英語程度好是否代表國家競爭力增加?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國家經濟就會變好?會英語就是具有國際觀的代表嗎?
我自己認為不是這樣的,第一是語言的使用有其脈絡,若未能做更高的比較與統整,只是單純想要塑造「全英語授課」的環境,學生在生活中用母語、課堂中用英語,這樣的經驗無法對接,亦不能促成好的理解與學習,反而是脫節的;
另一方面在「增加競爭力」這點,老師提出的例子是,多數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並非個個國力強盛,反而許多是因殖民母國之故使用英文,與競爭力並無直接連結;我自己參考的則是旅客居住地和勞動人力調查這兩份資料,以交通部觀光局的來台旅客居住地2019年的人數來看,並非以英語系國家為最,反而日韓有近300萬人次、東南亞則有220萬人次,再扣除使用西班牙語的國家,英語系國家根本不是最大宗;另外,台灣在地生活中,大量的外籍移工與越來越多的新住民家庭,母語更皆非英語,那麼推動雙語國家,真的只有英文嗎?
家長的焦慮亦是學校及各局處不斷強調「英語」的主要原因,雙北目前在推用外語教師教藝能科,雖未開始實驗,但也令人擔心教學成效,舉例來說,曾見過台灣用英文教數學的學校,其成果是原本數學程度不好的學生還是不好、原本數學程度可能不錯的學生,因為語言的隔閡而學得更差。
真正的與國際接軌、真正的國際觀,應該在我們看待事物習慣使用的尺度、在我們看待議題時考慮的面向、在我們自身的文化基準與自信、在我們多元且兼容並蓄的真實社會,不只在課堂上使用英語而已。
從「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到「教育部推動雙語國家計劃」,我們應該思考,這樣設計下的雙語教育是否真的能有助於跨文化理解及跨文化能力的養成?還是某種向單一文化、價值靠攏的教條?
最後我想引用一段文字作結:
語言有助於表達個人思想與情感,與他人交換想法,維繫社會關係,以及表達身分認同,而外語學習除了有助於與外國人溝通,亦可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對他們與他們的文化感興趣,而且,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掌握特定語言,也就能掌握這種語言所表述和指涉的世界,也因此有助於深入了解該語言使用者的文化, 這些都有助於跨文化理解與跨文化能力的養成(黃文定,2013;Samovar, Porter, McDaniel & Roy, 2013)。
我們使用語言,是為了認識語言背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