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好的引導討論如何發生?

零加壹/林娘
踢他碎碎念
Published in
Oct 20, 2019
圖源:網路

討論有很多種類型與目的,班會討論是為了尋求問題的解答、課堂討論是為了更能理解學習的內容、Jenaplan-Schule早餐會談則是利用每週圍圈的方式,用以討論各種學校內的共識、策略、措施;

不同的討論需要不同的自由度、情境氛圍,有些需要共識與單一解答,有些則是用以推動思考更多可能。

我是一個非常喜歡在課堂提問以及引發討論的老師,更享受從討論的過程得出彼此都能認同,最好也切合問題的答案,我認為討論這件事情需要一些準備,而且需要不斷修正,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趁著在師培課中的「引導技巧與實踐」整理了一些自己在討論中的準備跟想法。

討論前的準備

  • 確認核心問題:哪一個問題是這次的討論最重要的問題,如果因為某些細節的問題討論得太激烈,最後一定要討論到的,或者所有的細節問題對應到的是哪一個核心問題?

比如在教「韻文」,重點可能不在「詩眼是哪一個?」、「他是幾言律詩、還是絕句?」而在「你從這首詩裡感受、看到什麼?如何得知?」那麼,前面那兩個問題的順序就不會在前面,除非他能夠協助學生更貼近核心問題。

  • 問題次序與事前擬答:尤其是學習單。我在學習單的問題設計上一定會注意前後脈絡,在次序上,我能不能從第一題推論第二題的答案,整體學習單的設計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問題也是)如果是開放式問題,我能不能回答出一個種類以上的答案;如果是封閉式問題,我只看問句是否能得到我要的那個答案,有沒有欠缺什麼先備知識或待補強的東西,需要再增加中間的提問。
  • 設計爭點:一個事件之所以會自然發生討論很大一部分需要具有複雜性、需要統整、立場會不同,若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有顯而易見的答案,讓學生討論有點太浪費彼此的時間。

比如在難民議題上,去討論出數字不是重點,爭點是這些數字背後,這些人因什麼而成為難民?我們如何能夠避免或能做什麼?回到各個國家的處理態度,你更為同意哪一個?這代表什麼?才有討論的空間與可能。

討論本身

  • 形成默契:在班級中應形成共同的默契,一次一個人說話,且其他人應該都要能聽到這個人說話,甚至在下一個人的發言中去回應、確認上一個人所說的內容。
  • 核對重點:適時在某些狀況時停下來核對,比如提出的問題有很多個答案、或者目前所有的答案已經形成不同脈絡時,應主動核對目前所有人的已知,因為有時候是老師自己「要到」學生的答案,利用這些答案在討論,自己在貫串、連結脈絡,但很可能老師覺得討論很好、很開心,但學生沒有跟上,因為他可能漏掉別人的答案,或者不知道為什麼答案與答案之間有連結,為避免這件事情,應該是課堂中的所有人,都要很清楚:我們如何從個別的答案形成目前的討論脈絡。
  • 統整結論:討論是為了得到最後的答案,這個答案不一定是單一的,可是我們如何用一段話、一個完整的結論來回應原本的問題,在整個討論的結尾,需要再結論且協助大家記得這次的討論歷程。

聚焦方式與案例分享

我有時候會開word檔,將學生的發言打在檔案中即時投影,讓學生清楚看見自己的發言邏輯與其他人的發言內容,協助視覺化的學生更貼近討論,也方便自己核對重點,因為有時候真的會聽到忘記,如何能更全面的看待整個討論,而不是在傾聽、發言的過程中過濾掉自己認為不重要的訊息。

我剛好在看去年帶班會討論時的一個狀況,那一次我在課堂之前其實只是設定了「要解決班上共同困擾的問題」,且「治標也要治本」,以下是整體的討論狀況

  • 起手式:班會討論中,有個議題是學生說「上課狀況不好」,我們得到一個「如何改善上課狀況」的問題,我先給學生一個起手式「我觀察到」,所以學生必須要回應他觀察到的具體內容,且不可以指名道姓。
  • 釐清:有些學生的發言不那麼有條理,我會請另一個學生或我自己提出我的解讀,詢問他是否真的是如此,修改原本的詞條
  • 分類問題:在大家說完之後,請大家分類「會干擾上課的問題」、「其實不會干擾上課的問題」、「不知如何分類的問題」,就是圖中的V、X、?
  • 找到原因:接著為我們覺得比較嚴重的現象找到成因,畢竟每一個觀察到的狀況可能有不同成因,原因是什麼?
  • 解決方案:最後才是提出方法,對每一個原因,可以如何解決?

討論過程中,沒有過激的手勢、語言、行動或太多的問題,也不是我設計很多問題反問,而是全部人一起在討論解決一個問題,而在討論過程中會因為大家的回應,自然產生引導且加入條件,包含分類、找原因等等,最後提出的方案非常符合且能解決學生的現狀。

--

--

零加壹/林娘
踢他碎碎念

相信陪伴與分享的力量,認為教育是為了讓未來的社會更好。 謹記陳爸說:「我們要愛孩子,等他們長大,他們會用我們愛他們的方式,去愛他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