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賞析】Imagine(想像) — — John Lennon

辰風
隨筆天下
Published in
6 min readJan 22, 2022

對於披頭四(The Beatles),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那位英年早逝的主唱約翰·藍儂(John Lennon)。無論是披頭四的風靡或者藍儂之死,在這數十年間影響力從未間斷。在1970年披頭四解散後的隔年,藍儂發布了專輯《想像》(Imagine),今天所要介紹的便是專輯中的同名歌曲。該曲目被《滾石》雜誌列為「史上最偉大500首歌曲」中的第三位,同時在金氏世界紀錄「英國人最喜愛的單曲」中位居第二位(第一名是皇后合唱團的《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滾石》更將其讚揚為藍儂「贈予世界最偉大的音樂禮物」。

這首歌曲源自於約翰·藍儂品讀妻子小野洋子(Yoko Ono)詩詞作品時的靈感,簡單的抒情旋律、歌詞卻蘊含著深遠的意涵。且讓我們欣賞這首偉大作品的歌詞: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想像這世上沒有天堂
It's easy if you try
你且一試,這並不難
No hell below us
我們的腳下沒有地獄
Above us, only sky
我們仰首只見天空
Imagine all the people
想像所有的人們
Livin' for today
只為了今日而活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想像這世上沒有城邦國界
It isn't hard to do
尚且一試,並不困難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沒有無謂的殺戮或犧牲
And no religion, too
也沒有宗教流派
Imagine all the people
想像所有的人們
Livin' life in peace
依存於祥和安寧之中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你可以說、我只是個不切實際的空想家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但我並非世上唯一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我期盼有朝一日、你能與我們心志一致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屆時世界終成一體
==========Imagine no possessions
想像這世上沒有財產私利
I wonder if you can
我不確定你是否能如此設想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
貪婪與飢渴不復存在
A brotherhood of man
人際之間親如手足
Imagine all the people
想像所有的人們
Sharing all the world
共同享有天地萬物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你可以說、我只是個不切實際的空想家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但我並非世上唯一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我期盼有朝一日、你能與我們心志一致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屆時世界終將大同

《Imagine》這首歌曲闡述了對於理想世界的嚮往。簡單的鋼琴旋律、輕搖滾式的伴奏、樸實無華的筆觸,幾乎囊括了整首歌曲。

第一段歌詞中,以天堂、地獄的想像作為開場,想像每個人都能活在當下,不再為了過往與未來擔憂。同時,藍儂也主動向讀者說道,如同這樣想像一個沒有天堂與地獄的世界其實很容易。

來到了下一段主歌,主軸從虛無縹緲的天堂地獄限縮到了現實中的城邦國界。自古以來,文明之間的紛爭、戰亂無不源自於族群之間的隔閡;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國與國之間的衝突似乎始終並未停歇。而信仰,一方面是人們在疾苦之中的慰藉,另一方面卻也導致了宗教流派之間的齟齬。因此,若沒有了國界、也沒有了對立,或許,世界得以安寧。這時,藍儂表示,這樣一種想像其實也不難。

副歌的部分,娓娓道出大眾的心聲:如此祥和、太平的世界,似乎僅僅會在烏托邦小說中出現。但藍儂也說了,他相信世界上並不是只有他一人如此冀盼;倘若每個人都能如此設想,那麼,這世界將沒有隔閡、也不再有紛亂。

來到了第二部分的主歌,此時,話題再度限縮為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利益。這時,他的口氣不再是前面的“it’s easy”或者“it isn’t hard”,轉而帶有了一絲不確定性“I wonder if you can”。第一段的天堂與地獄過於縹緲,第二段的國界、戰事議題則過於遠大,也不是每個人都曾切身體會;然而,此刻所論及的財富、私利,卻是每個人必然面對的事物。物質與金錢早已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與財富緊扣的便是每個人都必然有的欲望、一定程度的貪婪。正是這些私利、貪念,才會導致了前面所述的磨合、紛爭。追本溯源,欲望、利益不均也許就是世上紛擾的主因,是每個人都能體會的,卻也因此是最難根除的一項。如若這世界上再也沒有金錢、財富、利益這些觀念,每個人徜徉自在、共享天地萬物,那麼,如同最後一段副歌所陳述的——世界也許終將大同。

藍儂與白色鋼琴。(圖源:Wikipedia)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歌曲的官方MV。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見藍儂與妻子小野洋子的日常互動。一開始,背景是霧靄瀰漫的晦暗景色。兩人執手回到家中後,映入眼簾的是開闊的客廳、以及藍儂心愛的那台白色鋼琴,此時的家中依然昏暗。

就在藍儂的歌聲層層遞進之間,洋子緩緩把門簾逐一敞開。不知不覺中,窗外的景色映入眼簾,自然光源照亮了客廳,就好像世界由一片陰霾轉而成為光明美好。影片的最後,純白的背景中,伉儷同坐琴前,藍儂把尾奏彈完,彼此相望、深情一吻後,MV便微妙地結束了。

約翰·藍儂(右)與小野洋子(左),截圖自歌曲官方MV。

回歸歷史背景的部分,1970年代,全球戰後的緊張局勢逐漸有消弭的趨勢,勞民傷財的越戰也終於逐漸落幕。約翰·藍儂是一位和平愛好者,秉持反戰精神,而這一系列被視為和平運動的行為卻使得時任總統理查·尼克森感到不滿,並試圖將甫移民紐約不久的藍儂驅逐出境。這數年之間,藍儂在美國也幾經波折,屢遭移民局拒發綠卡。或許正因如此,藍儂才會將心力和思想傾注於音樂作品之上,而這首《Imagine》更被視為反戰運動中的聖歌之一。

總而言之,這首歌曲可以視為約翰·藍儂最為意味雋永的代表作。它並不像典型情歌那樣講述愛情、失戀,也並非一針見血地批判社會議題;《Imagine》透過一種親切的口白,表述了對於理想世界的嚮往,同時也點出了今日世界紛亂頻仍的本因。而這首歌曲不僅歷經過無數明星翻唱,在大眾文化中也時常出現,甚至不少政商名流都曾引用歌曲中的概念。就五十年後的此時此刻看來,這首歌曲的境界就今日社會而言依然是望塵莫及。也許,在千百年以後,這首歌曲所傳達的意境仍舊是人類觸不可及的理想。

2012倫敦奧運,童聲合唱與約翰·藍儂跨時空現場演出。

*特別鳴謝:歷史作家霜楓提供回饋、協助校稿。

--

--

辰風
隨筆天下

以創作喚醒世界,以文字灌溉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