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主流的遊戲類型

Xa1ynx
電競101
Published in
Sep 26, 2018

電競101專欄逢星期三刊於澳門日報!各位讀者如有興趣接觸更多關於電競行業的分析,請follow我們facebook專頁 現競 EOT!

原文: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8-08/29/content_1291011.htm

第18屆亞運會的電競項目已經在這個星期開打, 今次包括的項目有六個, 《英雄聯盟》、《星海爭霸II》、《傳說對決》、《部落衝突:皇室戰爭》、《PES 2018》與《爐石戰記》. 可能有讀者會好奇, 那《CS:GO》呢? 《DOTA2》呢? 根據Newzoo 公佈的Twitch TV 平台10大最多人觀賞的電競項目排名, 還有好幾款極受歡迎的遊戲沒有包括在今次亞運之中, 不過今天我們不評論遊戲選不選上的原因, 主要想談論一下電競遊戲的類型。

Newzoo 2018 7月份Twitch最多人觀賞的電競項目排名

競技的概念可以追溯至史前時代,人類的生活就已經出現以爭取勝利為特點的原始、古樸的體育比賽形式,可以說是刻印在DNA之中. 現代的奧運有各種不同的項目, 田徑、游泳、射擊、體操等等, 包羅萬有, 而且不斷加入新項目。電子競技也一樣, 現代流行的項目簡單來說可以分成以下六大類:
FPS(第一身射擊), RTS(即時戰略), MOBA(多人線上競技場), Simulation(模擬真實體育如足球/賽車等), FG(格鬥遊戲), DCCG(集換式卡牌遊戲)

從Quantic Foundry發表的遊戲類型研究可以見到, 能被選為電競項目的遊戲基本上難易度及刺激度都要有一定水準:

Quantic Foundry發表的遊戲類型研究, Y軸代表戰略難易度, X軸代表刺激度

最早開始職業化的是 FPS及RTS類的遊戲如《雷神之鎚》、《世紀帝國》系列,原因顯然是因為這兩類都”容易觀看” — — 觀眾不需要知道太多高深及複雜的游戲資料,只要看到屏幕上出現死人或建築物被破壞自然就明白交戰雙方的形勢,比賽解說的作用亦主要是負責帶動現場氣氛,整體的門檻對選手,主辦單位,以至觀眾都較低,只要旁述叫得夠大聲、畫面有爆炸閃光之類效果,隨便路過看幾分鐘也會感受到那種激情而停下腳步。

知名Dota2解說Tobiwan在以反應誇張著名

而且由於這兩類遊戲對電腦效能及畫面都有很高要求,玩家想盡情享受遊戲自然需要不斷升級硬體設備,這點也吸引了硬體廠家願意贊助甚至主動舉行比賽,在高額獎金、獎品鼓勵下整個生態發展一日千里。

這點也解釋了為何比起FPS及RTS類遊戲,有先天優勢跟本不需要專業解說也可以令人看得熱血沸騰的FG(格鬥遊戲),發展速度卻慢了好幾倍,問題正正就在取得贊助的難易上。格鬥遊戲基本上是家用機的天下,可以吸引到的硬體廠家幾乎沒有,勉強要數也只有手制、耳機、電視 ! 相反電腦平台上有CPU、顯示卡、機箱、屏幕、滑鼠、鍵盤等等數之不盡,賽事規模及數量自然多好幾倍。

《雷神之鎚3》
《世紀帝國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