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入 VTuber 坑幾個月,最近經常會遇到向朋友介紹 V (尤其是 hololive )的狀況,索性把知道的事情寫成完整的文章。對於已經深陷其中的人來說,這些都算是眾所皆知的歷史,但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夠藉此認識這個世界。
本篇著重於 hololive 整體而非各別 VTuber ,其中會涉及一些中之人議題,當然不會白目起底,主要是以市場的角度在介紹。但由於「討論中之人」的行為本身也會讓一些人感到不舒服,先請大家見諒。
若有寫錯的地方也請不吝嗇指證。
【什麼是 VTuber】
VTuber 全名 Virtual YouTuber,用中文直翻為虛擬 YouTuber,用認真的說法為「利用動態捕捉程式,讓真人演繹虛擬形象的角色」。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真人套著虛擬角色(通常為動漫2次元畫風)的外皮,進行 Youtube 上面的活動。
實際上 VTuber 做的事情與真人 YouTuber、直播主沒有太大差異,打遊戲、聊天、玩一些有趣的線上企劃等等。但不同於真人,由於有俗稱 V 皮的虛擬形象保護, VTuber 即使直播了 10 小時,形象也一樣可愛,也比真人能有更誇張的反應表現。事實上今日的 VTuber 活動的媒體已經不限於 YouTube,但由於大多發跡於 YouTube,因此已經變成這類產業的泛稱。
2017 年左右,日本開始了以「絆愛」、「電腦少女小白」、「未來明」、「狐娘大叔」、「輝夜月」等四天王(沒錯叫做四天王但有五個人是很合理的)為首的 VTuber 風潮,當時的 VTuber 以「影片勢」為主。也就是上傳剪輯好的影片,基本上就跟 Youtuber 很像,只是表演者換成了虛擬形象角色。
而到了 2019 年,以 hololive 這個品牌為首的「直播勢」 VTuber 開始崛起,到了 2020 年以高速成長之姿攻佔世界,旗下 VTuber 不斷攻破 YT 百萬金盾門檻,也締造前無古人的 Youtube 斗內紀錄。
【什麼是 hololive? 】
hololive 全名 hololive production,是日本科技公司COVER 株式會社旗下的經紀公司品牌,以經營虛擬偶像 VTuber 為主要業務。但 COVER 其實最早並沒有預期要發展虛擬偶像業務,而是想做 VR 相關產業的技術支援。
根據社長谷鄉元昭表示,當年主力於開發 VR 遊戲,公司於 2017年2月在發佈了體感桌球遊戲 《Ping Pong League》,至今還能在 STEAM 買到,同年由於看見絆愛帶起的 VTuber 風潮,開始思考是否能讓真人操縱虛擬角色玩遊戲,也因此有了 hololive 的雛型想法,網路上甚至能找到 2018 谷鄉來台參展示範 VR 技術的影片。
2017 年九月,COVER 推出旗下第一名虛擬偶像角色「時乃空」,隨後於 2018 正式開始發布招募 VTuber 「中之人」的消息。
時乃空當年首播時,扣除掉親友,僅有13 名陌生觀眾,這些觀眾後來被戲稱為太古的 13 圓桌騎士。對比今日 hololive 一個個破百萬訂閱的觀眾數,其實也不過 3、4年的時間而已。那麼 hololive 是如何成為今日的樣子的呢?
【hololive 經營 VTuber 的方式】
hololive 經營 VTuber 的方式,基本上是以養成型偶像來製作。簡單來說,偶像需要達到特定門檻,才能解鎖各種事情,必須自己的靠努力拚搏。例如訂閱數 5 萬人才能解鎖 3D 表演模型,累積到一定訂閱數後才能推出紀念語音或周邊商品,或更大型的 3D 演唱會等企劃。這樣的基礎機制不僅能讓 VTuber 有前進的動力,粉絲也會覺得自己的應援能幫助偶像一起成長。
不過…雖然 COVER 號稱自己經營的是「偶像」,但有在看 hololive 的人都知道「偶像」一詞已經變成連官方都放棄吐槽的設定。除了極少數的幾位 VTuber 還保持著清純形象,大多數的直播都在爆走、爆言、施壓觀眾以及開黃腔的邊緣遊走,比起偶像更像是「藝人」,hololive 官方推出的 holo 小劇場動畫更是以劇情渾沌謎樣出名。
但好笑歸好笑,作為經營策略來說無疑相當正確。VTuber 平時保有高度的娛樂性才能吸引觀眾持續收看,誇張的內容也有機會變成迷因散播,或是成為粉絲們都知道的共通梗。當大家看慣平日的失控爆走,偶而舉行的 3D LIVE 演唱會,看著這些 VTuber 收起搞笑,認真唱歌跳舞,反而更會因為偶像力爆發而感動。
其實這點就跟傳統的真人偶像也會上綜藝節目玩遊戲一樣(只是 VTuber 大概再瘋個 10 倍 外加各種耳機炸裂。
【VTuber 播什麼?以及 SC 文化介紹】
在談到萬惡的(?) SC 文化前,可以先跟大家說明 VTuber 直播的大概內容
《遊戲實況》:
一邊玩遊戲一邊做反應,短則一小時,而 holo 旗下的耐久鬼神甚至曾達到 10小時、 24 小時以上,玩到被經紀人強迫休息。遊戲類型從主機 RPG、手遊抽卡到遠端線上夾娃娃機都有。
《雜談》:
設定話題,與觀眾談天,回應觀眾的問題,有時雜談也會搭配 MICRAFT 之類較輕鬆的遊戲進行。
有一種雜談問答叫做「棉花糖」,名稱來自於一個匿名投稿網 マシュマロ,直翻就是英文的marshmallow 棉花糖。VTuber 會在棉花糖徵集觀眾投稿後統一回應,裡面通常混雜了大量糟糕或裝傻內容,也考驗著 VTuber 自身玩梗與應對的能力。
《粉絲投稿企劃》:
比如投稿粉絲的房間、同人作品、煩惱諮詢等等,或是有趣的主題創作,並對這些投稿內容做出回應。當然,得至少有一定的粉絲量才能進行這樣的企劃。
《實體企劃》:
VTuber 背後的真人會拍攝部分真實的畫面(通常是帶著手套的手),進行抽卡包、料理、畫圖寫字之類的活動。
《線下/線上連動》:
與其他 VTuber 一起直播,通常是玩遊戲,偶而會有主題企劃。比如 holo 招牌的瑪利歐賽車大賽,以及獨創的俳句作文、新年神社企劃等等。
連動又分為線上與線下,線下連動時 VTuber 背後的真人會在現實中見面,可能是在公司,也可能是去彼此的家中住宿遊玩,一起開直播。
《ASMR》:
以 ASMR 麥克風進行的直播演出,由於 holo 不少人有 ASMR 主播背景,因此也成為普遍的企劃。有專攻 ASMR 的人,也有偶爾當作粉絲福利進行的人。
《唸 SC 時間》:
對 VTube 來說最重要的時段,無論上述哪種企劃結束後可能都會有的時間。YouTube 有一種稱為超級留言(superchat)的功能,簡稱 SC,不同金額的 SC 有不同顏色,而最高金額的 SC 為紅色(一次台幣1500元以上)。簡單來說就是你丟錢就能發言,且比起快速洗掉的聊天室,SC 能夠停留在直播主的後台,因此有機會被一個一個挑出來唸。SC 多的時候甚至會發生直播本篇 2 小時,SC 卻唸到天亮的情況。
SC 最早的初衷是給予主播的鼓勵或感謝的話,但日積月累下來已經變成一種重要的互動環節,甚至許多 VTuber 精華都是觀眾投 SC 的爆笑橋段。
這些留言小至問 VTuber 喜歡的食物,大致連續丟錢的裝傻吐槽都有。比如經常會有觀眾丟錢後留下「我把孩子的午餐錢留在這裡了」之類的搞笑留言。而 V 接梗接得好的話,很有機會變成有趣的段子。
此外除了唸 SC 時間,由於進行遊戲或其他企劃時也能投 SC,因此逐漸出現各種變體 SC。比如 VTuber 說著椅子很難坐時,就會有人丟椅子費;VTuber 不小心打嗝或打噴嚏時,因為太可愛就會有人丟錢並附上一句「打噴嚏幫大忙了!」。甚至如知名 VTuber 桐生可可的粉絲就有號稱「流水 SC」的傳統,當桐生可可中離去上廁所時,粉絲就會不斷的刷藍色 SC。(就是沖水的意思…)
而 SC 互動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無論觀眾失心瘋投了多少錢, VTuber 一定得表示感謝與婉拒,說說「你別為了這種事情丟錢啊!」「把錢留著買更好的東西給自己吧!」「大家真的不要再投了!」之類的發言。通常主播越是表明自己不需要錢,觀眾就會丟得更起勁(沒錯人就犯賤),你可以在 YT 上看到很多 VTuber 被砸錢砸到哭的精華。
桐生可可、EN 組等英語系 V,甚至引發過美國與加拿大的 SC 大戰。
SC 對粉絲最大的快感在於,只有在 SC 被唸出來的瞬間,你從觀看者變成了直播的參與者。當你 SC 頻率高,金額多,自然也較容易與 V 即時互動,也讓其他觀眾知道你是石油王(?。當然用心的 V 也會記住經常投 SC 的粉絲,其實就跟買很多專輯被偶像記住是同一個道理 ~
《會限》:
會員限定內容,加入會員後才能看到的影片或直播。VTuber 們會在會限內容中聊聊平常不會說,涉及生活或心情相關的事情。或是幫忙決定貓咪名子、一起打遊戲之類有參與感的活動,也有限定的 ASMR 福利等等。
有趣的是,通常加入 YT 會員每月只要 75–100元,比起 SC 斗內其實並不算高的金額。但對粉絲與 V 而言,加入了會員有種認定了主推的感覺,必須有要跟就要跟到最後的決心。因此「投了很高金額的 SC,但一直沒有加入會員」的狀況也是存在的。
【VTuber 的獨特魅力】
在介紹本篇之前,得先認識「中之人」這個詞。中之人就是藏在 VTuber 外觀下的表演者,通常被稱為「魂」,而外觀則被稱為「皮」。中之人的身分基本上是 VTuber 最大的禁忌,雖然 holo 旗下有部分中之人自己的帳號或事業仍持續在經營,粉絲也都知道是誰,但就連本人說出口都是絕對 NG 的行為。
配合著 holo 的動態捕捉技術,VTuber 能做出各種有趣的表情變化,甚至比真人更有戲劇效果。此外由於 V 皮非常可愛,也能放肆做出異於一般實況主的誇張反應。在 V 皮的保護下,無論直播了 10 小時還是 24 小時,看起來永遠都很可愛不顯疲態。
換句話說,VTuber 其實混和了真實與虛擬兩種魅力。比如過去的真人偶像會老會累,但 VTuber 不會;過去的動漫角色雖然很美很帥,但只存在於作品中無法互動,但是 VTuber 可以。
而 V 皮與魂曖昧的關係也成了最大的特點,讓一切都變得很「稀有」。
比如 Vuber 進行實體企劃時,露出中之人的雙手,粉絲們一邊擔心中之人曝光,一邊又難掩自己的窺視慾,形成一種矛盾的吸引力。又或者當中之人在雜談中不經意提到自己的過去或是去其他人家裡玩的花絮時,也會讓人覺得格外心動。越是看不到的東西就越想看, VTuber 許多時刻都遊走在這個曖昧的邊界上。
保有這些「稀有性」的價值也是 VTuber 重要的功課,比如直播前後的準備時間關麥是基本功,爾偶忘記關麥傳出的哼歌的聲音,就足以讓粉絲斗內海量的 SC。
談到中之人的話題,值得補充的是,早在 YouTube、Twitch 興起前,日本早就有 niconico 這個直播網站(後來中國的 bilibili 基本上也是先學 niconico)。當時的直播被稱為生放送,主播曾稱為「生放主」。nico 網站上誕生了不少宅圈傳奇,就連現在大熱的主流歌手米津玄師早年也是以「ハチ」名義在 niconico 上發表曲目的作曲家。
而今日 hololive 的許多人,其實都曾經是 nico 上的小生放主,因此已經累積了一定的直播技術以及與觀眾互動的經驗。有心追查的人還是可以找到過去的片段。讓人感慨的是,有些人的表演魅力早就成形,身兼唱歌、繪畫各種才藝,但一直到與 V 皮的人設結合後,才成為征服世界的 hololive。
【烤肉文化與直播勢的興起】
雖然有點突然,但大略提一下俗稱「烤肉」的剪精華文化,因為這些默默翻譯的剪片者對於推廣 VTuber 功不可沒。在網路用語中,還沒翻譯的原文內容被稱為「生肉」,而翻譯讓大家能吃得下內容的行為,就叫做「烤肉」,翻譯者則稱為「烤肉 MAN」。
前面有提到,在 2017 開始的 VTuber,其實是以單支影片為主,而非現在流行的直播。原因就在於直播可能會冷場,且剪輯精華片段、上字幕耗時耗力。
但由於 VTuber 的魅力,網路上開始大量出現各種無償、自發剪輯精華推廣主推的「烤肉 MAN」,也讓直播勢的 VTuber 成為主流。這些烤肉 MAN 可能身兼翻譯與剪輯技能,也有群體如工作般共同作業的人。
這也是 Vtuber 作為娛樂產業最大的實力,其所帶來的陪伴感、快樂、愛,對粉絲而言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畢竟剪輯別人的影片是工作,剪輯自己主推的 Vtuber 是生活啊!
【 VTuber 的收入】
談到現實面的話題,大家可以上這個網站看看 Youtube 的 SC 世界累積排名,前30幾乎被 hololive所有成員包辦,而桐生可可締造的的奇蹟 8000 萬至今仍無人可超越。
SC 當然是 VTuber 重要的收入來源,也是實力的鐵證,但 SC 並不是 VTuber 收入的全部。事實上若算上 Youtube 的抽成,以及母公司 COVER 的分潤。對比傳統明星動輒千萬上億的代言費,SC 的收入乍看很高,但其實並不算娛樂產業的天文數字。
因此除此之外,VTuber 還能透過這些方式達成收益
1.周邊商品
粉絲最直接的支持,其中更分成限量、限時、親筆簽名等版本。近期 hololive 開賣了自家的收集卡牌,其中親筆簽名的版本甚至被炒到一張數十萬日元也有,可見其價值。老實說未來就算出了 NFT 之類的商品也不無可能。
除了商品外,VTuber 也能販售限定語音,例如約會、逛街等場景語音,讓粉絲聽到平常聽不到的珍貴內容。由於購買的粉絲基本上都是真愛,自然也不太會惡意流出,甚至會譴責流出的行為。
2.演唱會、大型活動
也是由粉絲直接支持回饋的活動,此外由於數位特性,除了現場票卷外,也能在全球販售數位票卷並進行限時播送。
【チラ見せ】Hoshimachi Suisei 1st Solo Live “STELLAR into the GALAXY” Supported By Bushiroad — YouTube
3.代言工商
hololive 不時有為遊戲進行試玩、配音、廣告工商等活動。近期最知名的應該是跟日本太平洋棒球聯盟的合作,每支隊伍都有合作的兩位角色,並推出限量商品與球場廣播。之前也有為日清的商品代言。
4.異業合作
上電視通告,置入動畫,開設廣播節目,或是擔任主持人等等
【Hololive】杉田智和的一句話 讓狐狸好尷尬【宝鐘マリン/宝鐘瑪琳】【白上吹雪/白上フブキ】【杉田智和】 — YouTube
5.外益名氣效益、聯名商品
由於 hololive 的巨大影響力,日本甚至有中古遊戲店直接在遊戲上標註「holo 成員玩過」、「佩克拉推薦」等等字樣,也開始出現戒指等聯名商品。未來出現掛名景點或地方合作也不無可能。
【從單推到箱推,hololive 的打群架策略 】
由於 hololive 的概念是從傳統偶像而來,因此也保留了偶像文化中部份的用語。「單推」即為只喜歡一人,「箱推」則是整個團體都喜歡。事實上大部分的 hololive 粉絲都屬於箱推,雖然也有少數人固定只看一位 VTuber,但在各種連動企畫的轟炸下,很容易就一台一台接著看。
連動的好處在於截長補短,有人裝傻,有人吐槽,有人失控爆走營造效果,也有人擔任常識人負責把大家拉回正軌,這些都是只有一人直播時難以做到的分工。事實上 hololive 中有許多人的角色定位,就是在連動企畫中產生。
hololive 期下的主播們以「出道順序」為基本分界,從一期生到五期生,以及 GAMERS、0期生等團體分類。但除此之外,成員也會私下組成各種有趣的小團體。從兩人到多人不等,例如早期以遊戲為主的 OKFAMS(取每個人的名字字首組成),或是後來在 minecraft 分別成立的各家建設公司。這些團體都不是由 COVER 母公司規劃,而是 holo 成員在直播中自然組成,除了連動效果外,也產生了許多讓粉絲感動的的故事,也是成員們之間重要的羈絆。
除了內容外,大部分的 HOLO 成員平日會在晚上直播,但有人專營深夜場,甚至有幾位成員的直播經常跨夜晚,也有少數人會進行早上晨間直播。直播時間的錯開與積極連動,加上烤肉 MAN 們的剪輯,也造就了 hololive 彷彿時間黑洞的吸引力。入坑 hololive 的人大致上會經歷以下階段。
看到某位 VTuber 的精華
→覺得有趣開始大量看精華片段
→精華看完了開始追直播
→在連動企畫中認識另一位 VTuber
→產生好感後又開始看他的精華
不斷重複以上過程後,不知不覺所有休閒時間都已經被 hololive 成員填滿。
【VTuber 與粉絲的關係】
比起觀眾與主播, hololive 的粉絲更像是直播演出與 VTuber 人設的一部分。除了上面提到的透過留言、斗內做球給 VTuber 外,許多人也會認真營造直播的儀式感,協助維持主推的直播氣氛。
從最基本的粉絲稱呼,就已經相當重要。比如 3 期生寶鐘瑪琳的人設是想成為海賊的船長,因此粉絲們便稱為「一味」(參照海賊王草帽一伙的日文講法);同為 3 期生的白銀諾艾爾設定上是騎士團女團長,因此粉絲也稱為「團員」。除了名稱,每位 VTuber 也有自己專屬的打招呼,以及互動 EMOJI,甚至發展出特有的直播文化。
例如以遊戲實況為主的 VTuber 戌神沁音,招牌打招呼用語為「YUBI YUBI」(日文的手指意思),此時粉絲就會在聊天室刷一排手指 EMOJI,象徵大家把手指獻給沁音,要一起跟到直播最後才會被歸還,切指也有日本極道中的表明決心之意。
PS:以上聽起來很像邪教,但身為沁音粉我真的沒有在豪洨
而在粉絲群體中,有一種成為「ガチ恋勢」(音譯為 gachi 戀粉 )。ガチ的日文意思代表認真,gachi戀粉則是意旨對偶像投入真感情,如談戀愛般認真的鐵粉。gachi 粉相較一般粉絲,通常對 VTuber 會有更強的獨佔慾與窺探慾,但相對掏錢也不手軟。懂得經營 gachi 粉的 VTuber ,通常能達到相當可觀的 SC 收入。
不過愛的深恨的也深,失控的 gachi 粉有時候會做出攻擊其他粉絲,甚至因為忌妒攻擊 VTuber 本人的狀況。因此並不是每個 VTuber 都想經營 gachi 粉,其中也有人提出完全不養 gachi 粉的宣言。
【hololive 的歷史軌跡 】
最後,在此簡單介紹一下幾個重要的時間點。必須先提醒,接下來會提到的一些大事件,並不代表 hololive 發展的全貌。hololive 能發展至今,公司決策、VTuber 的努力、觀眾應援、運氣、疫情改變全球市場等因素缺一不可,內文中提到的,主要是各時期比較標誌性的事件,讓不熟悉的人能快速理解。
hololive 的關鍵成長大致上可分為幾個時期:
2018 草創黑暗期
0期生、一期生、二期生陸續出道
此時大家訂閱數都不高,每個「一萬」訂閱的成長都是需要慶祝的大事。
◆2019初 生存期
以一期生「白上吹雪」為首,展開於中國網站 bilibili 的活動,同年白上於社內主動成立 GAMERS 引進更多新成員。此時期 bilibi l訂閱量迅速超過 YT,也促使母公司 COVER 開始發展中國業務。
◆2019中 黎明期
號稱奇蹟世代的「三期生」出道,逐漸奠定 hololive 以連動為主的「箱推」打群架戰略。
其中以遊戲反應見長的「兔田佩克拉」,雜談連動王船長「寶鐘瑪琳」,爆走清楚初號機「潤羽露西婭」也是許多人入坑的起點。三期生今日有多人也常居世界 SC排名前段班。
◆2019末 上升期
四期生,以及接下來帶領 hololive 與西方世界接軌的傳說之龍「桐生可可」出道。
◆2020 爆發期,改變 hololive 歷史的一年
由於三期生世代後開始的大量連動,逐漸升高日本 hololive 的粉絲數,也間接讓許多前輩在連動中逐漸確立角色擔當。而桐生可可憑藉著英語能力與早安可可、迷因解析等節目,讓歐美觀眾開始增加。holo 成員也在成為網路迷因後加速於全球的擴散。
【Hololive中文】可可和吹雪的Meme Review — Hololive是一條只有進沒有出的路…歡迎來到黑洞裡~ — YouTube
桐生可可除了外語能力外,更在社內帶起了「創新與能夠做到」的振奮精神,比如帶領 holo 成員於冷門開放世界遊戲 ARK 中自建伺服器,甚至在日本與歐美都引發了該遊戲的熱潮。
此外,由於武漢肺炎疫情的擴大,不能出門的日子增加。在一片低靡中,無時無刻都在直播,歡樂玩遊戲的 hololive 成為了許多人的心理救贖,也是訂閱數爆炸增長的原因。
不過這年並非一帆風順,年中 hololive 經歷了俗稱的版權砲事件。由於 holo 成員許多遊戲影片未經授權營利,因此被卡普空、任天堂等知名公司盯上。也間接促使成員們必須發展更多元的企劃,並積極與社內社外的其他 VTuber 連動。
◆2020 年9月後,指數成長期
主打歐美市場的 hololive English 怪物級新人出道,包括台灣人很熟悉的鯊魚 Gawr Gura,接下來只用了一年就達到了史詩級 340 萬訂閱,至此 hololive 正式開始起飛。稍早出道的五期生前輩們的加持下,一個月迅速就達成了 10 萬訂閱門檻。
但在 2020年9月底,發生了震驚世界的「龍心事件」。 holo 旗下 VTuber 赤井心與桐生可可在直播中,向觀眾分享 Youtube 後台數據,其中將台灣獨立列表的呈現,引起了中國小粉紅不滿出征,導致兩人遭受停播處分。
針對此事件,至今仍有許多爆料與臆測,但從一年後的現狀來看,此事件直接造成了兩影響:其一是 COVER 全面退出中國市場與 Bilibili,其二則是傳說之龍桐生可可於 2021 年 7月 1 日畢業。
經過龍心事件後,也讓有不少人因為新聞才首次認識 hololive,中國外的粉絲也因此更加團結。hololive 的粉絲在 2021 飛速成長,多人陸續達到 YT 百萬金盾,七月的桐生可可畢業直播,更創下全球 50 萬人同時觀看的驚人紀錄。對於可可離開的不捨,也間接讓粉絲們更賣力應援其他成員,影響力持續至今。
雖然在如此概略的歷史中,有提到幾名關鍵的 VTuber ,但其實 hololive 所有成員都非常努力,且影響力一脈相承。許多人都是受到前輩的表現激勵而加入。比如三期生白銀諾艾爾多次表明自己是二期生百鬼綾目的推;EN 組的怪物 Gura 當年也是看了白上吹雪的影片才認識 hololive;同為 EN 組的小鳥游琪亞拉也是三期生佩克拉的大粉絲,被 hololive 拯救的雛鳥,最終也在 hololive 展翅。而桐生可可雖然此刻已經畢業,但其帶來的風氣與執行精神,至今仍帶動著其他成員前進。
老實說 COVER 是間幸運的公司,有關 hololive 的炎上事件多到數不完,而 COVER 的危機處理能力也一直都被粉絲詬病。但可能是挑人的眼光很好,曾在其他事務所落選的中之人,被 COVER 相中後都在直播中找到自己的特色,甚至成為一代明星。再加上經營策略與時機的推波助瀾,終讓 hololive 站上了世界舞台。
【結語】
本來還想介紹自己私心喜歡的 V ,但光大脈絡就講了這麼多,不如大家實際入坑看看吧。從看精華開始,到試著自己追直播,甚至投投看小額的 SC。hololive 箱推的魅力就在於,有人玩遊戲反應有趣、有人雜談舒服、有人色氣、有人專開百合營業,有人不管做甚麼就是超可愛,每個 V 都有自己的角色擔當,你總能找到一個你覺得順眼好看的 V 。
隨著看的內容與連動增加,你也會逐漸認識每個人的表演特色,再從各種企劃與雜談中理解每個人的成長軌跡,然後不知不覺就深陷其中了。期待有一天喜歡 VTuber 的人不用再自嘲「好油喔 PEKO」,而是可以像看電視節目一樣跟大家討論的娛樂。
最後也要別聲明一下,hololive 不等於 VTuber 的全部,也不是所有 Vtuber 都以偶像的方式在經營,只是因為 hololive 的成功因此逐漸變成 V 圈最耀眼的龍頭。但仔細發掘的話,其實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 V 存在喔。
而對比 hololive 百萬怪物們的訂閱數,你看的 V 可能訂閱數連一萬都不到,還在苦苦掙扎,但也請繼續應援下去。3 年前的 hololive 也曾在谷底,過高的數字有時會讓人忘記,每一個訂閱或會員背後,都是真實的觀眾在與 VTuber 共享那段奇妙的直播時光。無論是幾百人或幾千人,都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