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周賢:從懸崖到漣漪,面向未來的教育該怎麼教?

讓學習者成為漣漪的中心,創造自己的知識、解決真實的問題、釋放自己的潛能,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

本文授權轉載於Aha社會創新學院

「最令人鼓舞的事實,莫過於人類確實能主動努力,以提升生命價值。—— 亨利.梭羅」

上個星期Aha 公眾號刊發了一篇文章《那個坐在地上玩石子的孩子,為什麼一定要知道劉翔是誰》;很多處於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討論之餘,也在後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總有些知識是很枯燥的,不死記硬背怎麼行?」

「如果只教身邊的知識,怎麼讓孩子們知道廣闊的世界呢?」

「這樣對老師的要求太高了,只有國外或者大城市的老師才行,農村老師恐怕能做不到吧。」

對於習慣了工業時代教育範式的大部分人來說,這些問題,現在還真的挺難回答。然而,一個教育創新者要關注的恰恰不是現在的教育,而是面向未來的教育。這個 「未來」 又有多遠?當我們從BB機時代跳躍到微信時代,回頭再看過去10年間的變化,很快就能意識到,所謂的「未來」 並不那麼遙遠,甚至就近在眼前。

傳統的教育工作者,常常會把 「資訊」 和 「知識」 混為一談;把 「記憶」 和 「應用」 混為一談;把 「懂的東西多」 和 「有見識」 混為一談;把 「會考試」 和 「能解決問題」 混為一談;把 「學校學習」 和 「終身學習」 混為一談。

Aha 學院前不久的另外一篇文章《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學習》中,曾經引用過一段關於未來的描述:「對於一個接受了16年標準教育的人來說,假定他能活60歲,那他幾乎花了人生1/4的時間全職進行學習。能背古文詩詞、能解圓錐曲線方程、會計算脫離地球引力需要的速度,知道各大歷史事件的時間點 …. 而這些,搜索引擎可以在幾毫秒之內就找到到答案。這就意味著一個人花了16年的人生黃金階段的時間去掌握計算機一秒鐘就可以搞定的事。這樣看來根本不用去擔心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威脅人類,因為已經在威脅了。」

而在《一個數學家的嘆息》書中,作者保羅.拉克哈特闡述了現行數學教育的荒謬之處:

「(在傳統數學課上)數學證明的藝術性,被毫無生氣、形式化的演繹法的僵硬步驟所取代。教科書呈現出一整套定義、定理及證明,教師們照抄在黑板上,學生們照抄在筆記本上。然後要求學生依葫蘆畫瓢的寫習題。誰能快速學會這種模式的,就是『好學生』。結果,在創造的行動里學生變成了被動的參與者。

學生做出敘述,去符合現成的證明模式,而不是因為他們確實這樣子想。他們被訓練去模仿 論證,而不是真正去 進行論證。因此他們不知道老師在說些什麼,同時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即使是定義的傳統表達方式,也是個謊言。 」

(還記得這些讓我們痛不欲生的公式不?)

他還進一步地說明數學還如何教:「數學(應該)是關於如何解決問題的學科,而解決問題必須要成為學生數學生涯的焦點。也許會有一些痛苦和創作上的挫折,但學生和老師應該永遠專注在(如何解決問題的)思考和過程上 —— 想出來了、還沒想出來、發現模式、進行猜測、建構支持的例子和反正、設計論證、以及評論彼此的成果。和數學歷史上的進程一樣,特定的技巧和方法會在這個過程中自然產生;(那就)不會脫離問題的背景環境,而是會有機地發生關聯,並且從那當中生長出來。」

我們在學校裡教給孩子們去 「死記硬背」 的,往往都是「資訊」,而不是知識。學生們只是透過死記硬背或者在糖衣式教學的刺激下,來記住或者知道(know about)資訊,而不是知曉 (Know of)知識;更沒有能力通過篩選、攫取、溝通、合作等模式來 「創造」自己的知識。

未來的時代,不是資訊太少,而是資訊太多;資訊的抵達手段,也不再僅僅靠老師對學生的單向輸送。手持智能設備的孩子們,隨時隨地就能打破固定的時間、空間和管道。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老師和家長在討論該不該讓孩子們用電腦。其實,我們這一代叫做數字時代的移民,而孩子們必然是數字時代的原住民啊)

未來的學習者,即不可能也根本無須去記憶那麼多的資訊。在那個不遠處的未來,對於他們更為重要的是:

— > 能夠發現和提煉出什麼樣的真問題;

-> 解決真問題又需要哪些資訊;

-> 資訊從哪裡來,怎麼篩選;

-> 怎麼轉變成自己可用的知識;

-> 如何透過與他人合作和社會交互,來解決真實的問題;

-> 並在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擴展自己的視野;

-> 找到獨一無二的自我,確定自己身為一個個體的價值和意義 。

他們需要不斷練習的,是這樣整套的認知過程和創造過程;需要不斷提升的,是認知真實世界的能力,是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和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而要達到這樣的目標,脫離了真實世界,與社會和人群不產生有效關聯的教育模式,顯然是行不通的。

現行的教育,或者在很多人眼中認為理所當然的教育範式,恰恰是完全沒有關聯性的教育。無論是學習的內容還是方式,跟真實的生活,跟不遠的未來,完全呈現懸崖斷層;所謂 「是在用19世紀的體制,教20世紀的知識,去面對21世紀的挑戰」 。

延伸閱讀:顧遠:教育的新範式

(完全隔離的三座懸崖)
(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依然孜孜於讓孩子們攀登這座孤立的懸崖;爬得越高越引以為榮。)

由此,就展開了另外一個問題:如果教育不應該是催著孩子們去攀登孤零零的懸崖,那應該是什麼呢?

在《拉的力量》(The Power of Pull) 這本書裡講到:傳統的教育和工作方式都是Push,意即「被推著走」 。人們找不到自己的熱情所在,被動等待著其他人的安排,言聽計從。不論是學習還是就業,都按既有環境的設置按步就班地生活,無法察覺自己的特長和潛能。不敢嘗試一些新的機會,沒有能力獲取資源,不擅長與他人合作,更不用說主動的設定和達成目標。

而在新的資訊時代裡,由於科技基礎設施逐漸完備,降低了人們接入和參與外部世界的門檻,新設備提高了個人的能力;知識不再是一個個的倉庫,要先存滿了才能用;而是變成了河流,快速的在不同地區、產業、人群中流動;所以,那些主動站在河流裡,自己動手去拉(Pull)有用信息並有效使用的人和組織,才能在真正的獲得成長,取得優勢。

(少數派報告中,阿湯哥的動作就是一個典型的「從資訊流中拉」的過程)

被推著走(Push)是被動的,自己主動去拉(Pull)才是主動的過程。

「 Pull就是掌握人生主動權的積極態度,將自己對某領域/某事物的熱情轉變為長久的承諾,進而激發出自己的個人潛能,透過反覆嘗試,習得更多技能和知識,主動地發現更多的機會,建立更好的社交網絡,逐漸增長動員社會資源的能力,一步一步達成階段性的目標,並在一定社會半徑內帶來衝擊效應」 。」 (這段話出處來自 Oliver Ding。關於推和拉的闡述,可見他的WEE項目網站 http://joinwee.com

所以,要推動社會化學習,在設計教育產品或者教學模式的起點上,就要從學習者視角出發,變 「被別人推」 為「自己主動去拉動」。我們的教育思考不應該是 「我怎麼把這些知識教得更好,上得更好,推得更好」,而是 「該如何讓學生們主動去拉動知識,拉得更有效、拉得更開心?」

想像一下,如果每個學生都能站在資訊的河流裡,由近及遠,主動地去拉各種資訊,是不是就形成了一個個以個體為中心的漣漪?

面對未來的學習,其發生方式,恰恰就是這樣一層層的漣漪效應,在漣漪中與真實的社會和廣泛的人群「發生聯繫,互相作用」,而不是空洞的攀登孤零零的懸崖。這也就是Aha一直在推動的「社會化學習」:「他人即老師,學習在窗外」。從身邊最近的社區、社會、人群、文化、關係 …… 開始,一圈圈往外擴散,逐步跨向更為廣闊的世界,響應更有難度的挑戰。

社會化學習 → 教育3.0

而作為老師可以發揮的作用,則是在漣漪最開始的時候,設計過程,激發興趣,培養能力,並陪伴可能的挫折。也就是說:如何把那顆激起漣漪的石子,扔掉更巧妙更有效。而在漣漪最開始運動的幾圈,依然需要老師持續的推動和協助;一旦學習者提高了能力,感受到了樂趣,產生了自我價值,他們自己就會主動的讓自己的漣漪持續發生,變成終身的習慣和持久的能力。

於是,我們首先要問自己的就是:作為一個教育者,你認為目前的教育是斷崖嗎?你能看得到那個未來的漣漪嗎?你願意花費心思去扔好第一個石子嗎?你願意耐心的推動最開始幾圈漣漪的發生嗎?

「從孤零零懸崖到社會化漣漪」 的教育視角可以轉換,但把視角運用到真實的教育過程中,讓理想照進現實,會不會很難?

有點難,但沒有那麼難。

如果我們的教育方法,是促動學生們去「拉動」 知識,而不是 「推著」 他們把某個或者某些知識點記憶下來,儲存起來;如果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幫助他們提升面對未來真實世界的綜合能力,找到個人的存在價值;那麼學習的過程和體驗,就應該像旅行一樣

還記得我們的旅行過程嗎?旅行不僅僅是看風景。整個旅行的過程中,我們要查找目的地、準備行囊、買東西、和朋友商量,在路上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學會異國的行為規範、瞭解當地的文化和歷史、玩各種有意思的東西、拍照、和朋友分享、應付各種突發的情況 …… 為了一次旅行,我們要「主動」 去學習各種知識:網絡搜索、溝通能力、異國常識、財務和事務規劃能力、語言學習能力、處理突發事件心理、文化歷史知識、自我洞察能力 ……

一次旅行的體驗,猶如一次鑲嵌了各種能力要素的學習過程。如果有個人告訴你說:這一場旅行,我們只學財務知識;下一場旅行,只學歷史知識;而第三場旅行呢,必須學習語言知識…… 你一定當他是瘋了。

也有一些教育者擔憂了:一次旅行,會不會什麼知識都是淺嘗即止,怎麼能學好學透啊?…… 當然,一次旅行肯定不夠。可是如果10次旅行呢? 那疊加起來,裡面的每項教育元素不就反復被練習了嗎?每一個能力維度都在不斷加深嘛。還記得我們的旅行經驗嗎?老驢們和新驢之間的差別,不僅僅在於某個單項能力如路線規劃上的差異,而是從路線、到應付突發事件,到財務規劃到溝通協作等等多項能力綜合水準的不同。

還有人說,一次旅行需要那麼多能力,需要那麼多知識,不是太為難那個老師也太為難我們的教材出版社了? 可是,在這個資訊互聯的時代,在這個快速交互的時代,為什麼一定要由某一個老師,某一個出版社來做所有的事呢?在過去,教材就是學習者的世界;在未來,整個世界都可以變成我們的教材。同樣的,為什麼不能讓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變成我們的老師呢?也就是我們社會化學習的本意啊。

真正的學習歷來不是單向度的事,需要與真實的世界,真實的人生,真實的秩序去打交道。真實,意味著熱鬧喧囂又雜亂無序。要激發漣漪,那個石子該往哪裡扔啊?會不會更亂?管不了了怎麼辦?失去控制怎麼辦?如果我們一步步的帶領著孩子們去演示「拉」 的動作,讓他們亦步亦趨的跟我們學,豈不是又變成了一種新的「推」 ?

在 Tony Ye 翻譯的這本《拉的力量》裡,作者將「拉」分成三個層次,簡括就是3A:

  • 獲取(Access):自由接入
  • 吸引(Attract):魅力磁場
  • 成就(Achieve):釋放潛能

如果一個教育創新者想推動社會化學習,想幫助孩子們提高 「拉」 的能力,體驗「拉」 的力量,變成一個個持續不斷有動力的漣漪,那麼所有的教育目標和活動都可以圍繞這三個重點目標來進行: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們 「自由接入」 流暢不斷的資訊河流和變幻多端的真實世界?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的魅力,建立自己的磁場」,從而吸引到氣質相同的人、事、物?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們 「找到可以發揮的空間,激發個人的潛力」,從而有機會去真正的創造?

也許大家已經發現了,這三個「我們該如何」 首先挑戰的,恰恰是教育者本身。要去學習在新時代裡如何 「拉」 的那個人,首先是我們自己。

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孩子們伸手即可觸及廣闊的世界;那個世界是無盡的資訊河流,不是一道校門一道命令一個老師就能攔得住的。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的教育系統自己把自己隔絕起來,變成一灘孤零零的死水,又如何產生連綿不斷的漣漪呢?

於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要幫助孩子們面對未來的世界,首先自己就要看到未來;要幫助孩子們跨越那三座懸崖,首先就要跨越自己生活、工作、學習的懸崖;要幫助孩子們跳入社會化學習的漣漪,首先就要找到自己的漣漪運動方式。

同樣的,要讓孩子們成為漣漪的中心、學會創造自己的知識、解決真實的問題,釋放自己的潛能,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也不僅僅是某個學校、某個老師、某個機構就能獨立完成的;更不是某一種教學模式某一個教學平台,就能包打天下的。每一個有志於改變的人,都可以在裡面發現和創造自己的位置。

而這些,恰恰是一個教育創新者、一個教育創業者應有的遠見;更是行動派們廣闊的機會。

未來就在不遠處。讓我們一起來創造面向未來的教育漣漪吧。

Aha社會創新學院

Aha,創新催生公民 教育通向自由

我們的公號文章皆為原創,探討 「社會創新、教育創業、社會投資」等主題。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文章,呈現Aha在這些領域內思想的深度、視野的廣度,和對行業發展的前瞻。希望讀者們可以從中獲得實踐上的啟發,並享受閱讀和分享時帶來的快樂。

微博:新浪@Aha社會創新學院
微信:AhaSchool
聯繫郵箱:info@ahaschool.cn

歡迎幫我按 5 次免費的綠色拍手,讓我有一點點稿費可以繼續寫東西和轉載好文跟大家分享

--

--

栗子南瓜
魚水教育催化劑 To Be Educational Catalyst

致力於成為學習生態系統催化者,正在研究、設計和實踐教育創新、集體智慧、複雜/ 學習生態系統。http://fb.me/ToBeEDUcatal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