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教學下的大學生心聲【分享全文】

賴澤霖
二十一世紀教育現場
Oct 30, 2021

今天很高興被陳爸邀請到由台南大學教育系舉辦的研討會,分享暑假執行的「大學生遠距的真實心聲」調查,其實在準備分享內容時花了不少心思,還特別翻了幾本簡報教學書。

在開始製作簡報前,我們要了解自己的聽眾輪廓、確立聽眾在聽完後帶走的價值,甚至讓他們採取行動。

當你認真準備一件事的時候,才會發現有那麼多小細節要去關照,這感覺之後又可以變成一篇文了。

以下是分享全文:

大家好,我是賴澤霖,目前就讀台大國企系二年級,今天之所以會來這邊跟大家分享遠距時期的線上教與學,是因為暑假的時候在一個學習社群Z星球一起執行的大學生遠距學習調查,我們透過量化分析與質化訪談希望找到大學生的學習需求與訴求,並讓遠距下的大學課堂能更加符合學生需求。

當陳時中部長五月宣布停課後,各種亂象被新聞報導,網路上有大量家長、教師的意見,但鮮少有從學生觀點出發的意見,開始上課後,發現大家想像中的遠距學習怎麼好像跟現實中的有段落差。

想像中是螢幕上有學生的人頭,留言區大家會分享回饋,但事實是,只有教授的螢幕是開的,其他人就算發言也不會開鏡頭,留言區通常是下課時刷一排謝謝老師最熱鬧。

因此五月到八月,三個月中我們蒐集了2500位大學生的回覆遍及台灣各地,並執行了11場訪談。我們想知道想像跟現實的落差到底是發生在哪裡,學生為什麼在上課不說話、在遠距狀況學生有哪些學習需求沒有被滿足?

一開始我們先分享對網路設備的疑慮,從問卷中我們詢問學生就老師端與學生端,最影響他們學習效果的因子排序,網路設備的確是大問題,畢竟連課都沒辦法上,何來效果之說。

但如果我們再往下挖,我們可以觀察到其實在地理上沒有現煮差異,也就是不會只有單一特定地區有這樣問題,而是全國都有類似狀況。

第二件事是這其實是可以被預防的,在我們的訪談中有人提到,他們學系在疫情爆發後就有測試線上教學的可能性,試行兩週的兩週的遠距,並在當時就發現學校系統的負載量不夠,教學軟體也會有問題,因此作出調整,在五月三級警戒後問題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最後一點是,學生也不是生來就會使用這些軟體,像是teams / webex 許多人疫情前也沒用過,所以這其實是教授和學生一起學習操作,並從中學習。

再來,我們也針對遠距課堂及實體課堂詢問學生覺得什麼學習方式最有效排序,可以很明顯的看見播放視聽教材在疫情後有明顯的攀升,實作演練有明顯的下跌。

我再將這些學習方式依照課程比重分類出三種較常見的課程類型,包括講述行、討論刑、實作行,講述型通常是老師單向輸入,像是微積分、會計學、導論課程,討論型通常是個案報告、小組討論,實作型則是實驗課程、需要特定設備器具。

講述型課程是相較容易轉為線上的,不管是透過預錄影片、直播都可以達到效果,學生也能依照自己步調、兩倍速觀看。

我想以我自己為例,遠距後,我的微積分從C-到A,這當然會有課程內容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但要我說進步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能反覆觀看影片,在我們的調查也顯示,這次遠距對學生最大的影響之一就是能反覆看影片。

討論型課程是蠻多老師遇到的困難,因為不是每個軟體都支援分組討論功能,即便支援,效果也比實體來得差,但其實很多課程多多少少都會有討論的環節,甚至整堂課就是以小組討論為主。

這邊我想分享我的管理學老師的案例,他是我遇過老師算是適應遠距學習上積極度前幾名的,做出很多調整,我在這場分享前也有去找他問他的經驗,他跟我說了這句話:沒有人生來就是會遠距教學的,我也失敗很多次。

我可以證明,他真的失敗過很多次,即便到這禮拜他依然是邊失敗邊調整。目前我們的課程是線上與遠距都有,在過往很常會不小心忽略掉遠距的同學。

但這老師做到讓遠距的同學一起參與課程的討論,webex + jamboard 搭配喇叭+預錄影片+事先案例閱讀,在他身上我看到不斷的求變求新求共好。

最後是實作行課程,這應該算是最難再與遠距複製的類型,畢竟需要的設備不可能在家裡,在我們訪談中,有一位幼保系的同學就這樣說,需要時做的課程遠距很不方便,目前比較常見的做法就是錄製操作的影片,也幸好最近能夠重回校園。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學生都不互動,在觀察完這些案例後或許我們可以發現,互動很重要沒錯,我們調查中也發現互動跟課堂參與率有相關性,但這不代表每堂課都適合互動。

老師們也不用因為學生都不跟你互動而感到促折,有些課即便只是預錄影片也可以有不錯的笑果,但接下來又會有一個問題,他們不互動我怎麼知道他們學得好不好?所以會給一些誘因,像是加分讓學生發言,但我們往下看一層。

這就看到我們在訪談中其實可以大致描繪出兩種學習者輪廓,一種是主動學習,另一種是被動學習。

主動學習者其實在遠距下依然會自己去找資源學習或是找業界前輩,被動學習者則通常仰賴有人安排學習時程,需要儀式感開啟自己的學習狀態,這兩者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對學習態度有所不同。

一個課堂上一定會有不同類型的學習者,這時我們可以從淺至深嘗試回答這三個問題,他為什麼來?可能是因為必修課不能不來,可能是因為缺學分、朋友也有來、想學這個領域的知識、想找到人一起討論。

那再往下挖他他想要得到什麼,教授在設計課程時都會有學習目標與衡量學習成效的方式,但有時教授設計的跟學生想得到不盡然相同。

我有一位教授說,不管上什麼課,請至少帶走一樣東西,他是教管理資訊系統的,但哪怕你希望帶走的是製作書面報告的能力,這也可以。

很多時候這個階層的落差是課堂互動問題的根源,就像我們跟嬰兒玩,他想要得跟你能給他的不契合,他就不想跟你玩。

最後則是他不上會怎樣,這就是每堂課的價值,如果今天學生就算不參與也不會怎麼樣,那我們要問的問題就不是學生為什麼不參與,而是學生為什麼要參與?

在經歷了這場遠距教學後,對未來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有深遠的影響,最多人提到的他們會學習規劃自主時間,這是不是意味著,當我們把更多的時間交還的學生後,主動學習的學生們會自己找到出路,利用這多出來的時間繼續充實自己。

這場遠距學習我覺得還有一個意義是,他將主動與被動學習者分眾出來,永遠都會有這群在學習上較為被動的,對叫主動的我們可以給予更多空間,對叫被動的我們可以給予更多指引,過往我們做不到,因為大家都是坐在教室裡,接受著統一的內容、教學方法。

最後總結三個調查的重點,第一個是遠距不可能取代實體,我們思考的是,如何結合遠距,讓教學手段更豐富,並更彈性地針對課程內容、課程學生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或許未來也不用區分什麼是遠距什麼是實體,能滿足學習者需求的就是好的教學手段。

第二個是不是每堂課都要互動,師生的互動與否受到很多因素,當天心情、性格、環境狀態、教材等等,師生互動很重要,但不互動不該跟教學不好劃上等號。

最後是不能忽略學習的自主性,雖然我們都稱呼為學生,但學生是多樣的,學生只是個身份,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會反應在學習上,只有當教授提供的跟學生想得到的有所呼應,課堂,我們共享著彼此時間空間才有意義。

最後,也要感謝一起執行這個調查的社群成員,調查時,有三位還是高中生,三位大一生,一位gap year 中及一位休學生。

在兩位 mentor 的引導下,我們在幾乎沒有質量化研究經驗完成這份報告,三個月內更是從來沒見過面,實打實用遠距的方式完成這場遠距學習調查,拋開我們的調查,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最好的遠距教學。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 可以拍個手(不用付任何錢,但卻能幫助到我)按住不放可以連續拍喔!覺得要登入太麻煩也沒關係,在Medium上追蹤我也很高興!

--

--

賴澤霖
二十一世紀教育現場

教育/終身學習者/初出茅廬的寫作者/嘗試當個給予者。期許自己能在這分化、矛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如果對我的文章有任何想法或是有任何疑惑,歡迎寄信到s1035518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