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買單!台灣每人年繳80元給公視,為何一直沒換到一個叫好又叫座的「台版BBC」?

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CHAPTER1

公視B棟大樓(攝影/方君竹)

早安!我是獨立記者方君竹。

多數人認識我,都是透過我與公視新聞實驗室協力製作的YouTube影音《記者真心話》,系列影片由我主持、獨立策劃,美其名是在科普媒體素養與資訊識讀,其實幾乎全在說媒體同業的不是,批判台灣媒體😛

公視P#新聞實驗室《記者真心話》vol.5

今天,在《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專題報導中,我想回過頭檢視我的老東家,誠實揭露我在公視兼職接案的2年間,對這間「清流媒體」的一手觀察。

公視不是普通的私人媒體,它是2400萬人用納稅錢合資成立、由納稅人當家作主的公共媒體。

公視的繁榮壯大是全台灣人的福音,但當公視績效不彰、官僚僵化,那它就是不折不扣的「社會問題」。

專題第1篇,我們首先檢視公視的成績單:台灣每人每年都交了80元納稅錢給公視,到底換來公視多少影響力?

我找了多位資深媒體同業聊了聊:台灣人對公視印象極好,但究竟在媒體圈內,公視是如何被同業評價的?

最後我把公視放上國際舞台,跟外國公視(英國BBC、日本NHK)兩相對照,找出公視存在感不足的原因,希望能解答許多台灣人心中的疑問:為何台灣人一直盼不到公視成為一個叫好又叫座的「台版BBC」?

▍故事開始

公視大樓隱身在內湖高級住宅區中。(攝影/方君竹)

台北市有不少媒體聚落:報導者、天下雜誌、商業週刊等四家老牌雜誌都在松江南京一帶;三立、壹電視、蘋果日報位在內湖量販商圈,與好市多、IKEA作伴。

不遠處,中天、TVBS、自由時報、風傳媒在內湖科技園區各據一方,形塑大把台灣人的世界觀。

但有間媒體既不在繁華地段,也不與同業為伍。

捷運葫洲站出站後,步行10分鐘爬上陡坡,距離雙北邊界不到1.5公里的邊陲地帶,有根衛星天線在靜謐的高級住宅區顯得特別唐突:公共電視。

這樣遠離塵囂、邊緣偏安的地理位置,似乎也反映著公視的影響力與「存在感」。

2016到2020年間,公視每年平均使用19億國家預算(上方圓餅圖黃色與藍色加總),換算下來,台灣每人每年都投資了大約80元給公視。(整理、製圖/方君竹)

▍收視率敗給YOYO台…公視最被信賴,卻最沒人看?

「連公視新聞部經理的媽媽都看TVBS,不看公視。」公視新聞部經理蘇啟禎自嘲道。

牛津大學《數位新聞報告》從2018年開始調查台灣人對台灣媒體的「品牌信賴感」,公視至今已連續4年,蟬聯評比媒體中最被信賴的媒體品牌,卻也連續4年在「使用頻率」排名中吊車尾,成為最不被台灣人使用的幾家媒,著實是「叫好不叫座」。

公視、平面媒體、網路媒體臉書影響力排名。「貼文平均互動」為2021上半年平均;「臉書粉絲數」統計至2021年11月。(製圖/方君竹)

截至2021年底,公視新聞網臉書粉絲數48萬,與平面、網路媒體相比,排名15/20,不及第一名Ettoday578萬的十分之一。

2021年,公視臉書單則貼文互動(按讚、留言、分享等)平均不到500,排名11/20,第一名聯合新聞網足足是公視的4倍。

把戰場從網路移到電視,公視的成績單更讓人不忍卒睹。

2021第三季,公視收視率0.2,不但對商業新聞台望塵莫及,還在五家無線台中墊底,連YOYO TV也比公視有更好的收視表現(0.24)。

公視、商業新聞台、無線電視台收視率排名。(製圖/方君竹)

公視記者分享,常常進校園採訪,許多學生都會覺得公視好棒,特別尊敬公視記者,「但我自己都會覺得有點心虛,我們堅守新聞倫理,可是我們沒有影響力,也沒有讓商業媒體覺得他們應該要跟我們一樣,」記者黃怡菁說。

「我們根本是被商業台當塑膠的。」

真是如此?我們來去商業媒體走一遭!

▍同業:公視新聞不曾掌握話語權,頒獎典禮才有存在感

(攝影、製圖/方君竹)

走進東森新聞辦公室,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面4乘2的電視牆,分別放映50到55台六家商業新聞台即時畫面,第七面電視是東森財經新聞的股市資訊,第八面是江蘇衛視綜藝節目。

沒有公視。

東森新聞總監孫嘉蕊坦言,公視她看得不多,中立、嚴謹是她對公視新聞的模糊印象。

像孫嘉蕊一樣少看公視的媒體同業,不在少數。

《Today看世界》主持人、前TVBS駐美特派員范琪斐說她「從來沒有」看過公視新聞。

同業之間是怎麼討論公視的?「我們不討論,哈哈哈!」范琪斐說得直白,「做媒體我們搶的就是話語權,但公視不曾掌握過話語權。」

無獨有偶,三立新聞總監蔡菀瑩也分享,公視新聞確實知識性十足,但節奏太慢、敘事平緩,「可能會是我10年後的選擇,」她笑說。

被問到公視是否有「存在感」,蔡菀瑩先是抿嘴憋笑,隨後陷入沉思:

「公視在頒獎典禮上非常有存在感,但在日常生活的討論度上⋯」蔡菀瑩眉頭深鎖,努力把想法組織得委婉,「很少是因為公視的某條新聞引起政府改變政策,」

還曾有同業不客氣告訴我,「公視已經沒人看了,再不得獎的話,公視真的可以關了。

(攝影、製圖/方君竹)

不難發現,對同業而言,公視稱不上是可敬對手。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根據聯合國廣播電視委員會,成立公共電視、公共媒體的其中一個理想,事實上正是為了和私人商業媒體PK、打對台。

今天公視位處邊緣的現象,恐怕正在辜負納稅人對成立公視的期待。

你問:「等等!我是納稅人,我怎麼不知道我對公視有什麼期待?」

▍市占率僅1%…公視積弱不振,台灣損失什麼?

媒體依照所有者(ownership)分類,大致可以分三種。民營媒體包含CNN和福斯新聞(美國);公營媒體俗稱「官媒」,包含中央社和央廣(台灣)、中央視和環球時報(中國)、Al Jazeera(卡達半島電視台);公共媒體包含BBC(英國)、NHK(日本)、KBS和MBC(韓國)、ABC(澳洲)。(製圖/方君竹)

公共電視由全體國民合資成立,正在閱讀文章的你,不管願不願意,其實已是公視的老闆。

台灣人每年在向政府報稅時,都有一定比例的費用會從稅金中扣除,共同組成公視每年大約19億的國家預算。

2400萬人平分下來,台灣每人每年平均都投入了大約80元的納稅錢來合資公視。

相對於新聞,公視戲劇更為人所知,近年也常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製圖/方君竹)

80元買不了幾個麥克雞塊,但沒有你這80塊,不會有公視新聞或《記者真心話》的誕生,不會有水果奶奶或《下課花路米》,更不會有《茶金》、《火神的眼淚》或《我們與惡的距離》。

這種由全民共同出資持有,而不屬於財團、政府或單一個人的媒體,就叫做公共電視或「公共媒體」。

台灣公視叫PTS,英國公視叫BBC,日本公視NHK,韓國公視有兩家:KBS、MBC。

為何成立公共媒體?環顧四周,台灣民營媒體多數由財團私有,也有部分是公營/國營媒體,由政府掌控(俗稱「官媒」)。財團和政府作為最需要被媒體監督的兩種權力,卻反過來控制了媒體,球員兼裁判。

台灣的公營媒體,與財團控制的民營媒體一覽。(製圖/方君竹)

台灣在1998年效仿英日韓成立公視,就是希望當國人合資一個屬於公眾的媒體,我們能夠盼得真正社會「公」器的誕生,讓「全民的」公共媒體,去抗衡「財團的」或「政府的」私人媒體、轉動媒體習氣。

白話解釋,當公共媒體越能走向主流、向同業提供正面壓力,越可能促進良性競爭,媒體亂象越可能被重新洗牌,公共議題的話語權也不會全被資本家或政府所主宰。

相反,當公視越是弱勢小眾,媒體老闆越可能有恃無恐,台灣人將越難掙脫私人媒體為觀眾戴上的有色眼鏡。

牛津大學產業經濟學家Andrew Graham、高盛銀行首席經濟學家Gavyn Davis指出,修復媒體過度商業化的唯一辦法,就是必須要有強而有力的公共媒體存在,當公媒的市場佔有率達到45%以上,就有機會主導市場走向。(資料來源/馮建三〈公共傳媒的政治規劃、經濟安排與社會監督〉;製圖/方君竹)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公視成立23年,2021年市占率只有1.02%,與市占第一的東森電視11.76%(含新聞台、洋片台、YOYO台等)兩相對照,公視的邊緣可見一斑,短期內要轉動剩下98%的市場、改變為人詬病的媒體生態,恐怕還是天方夜譚。

到底公視是怎麼落得這般田地的?「邊緣偏安」難道是世界各國公視的宿命?當然不是。

讓我們把鏡頭移到國外。

▍為什麼別國公視可以叫好又叫座,台灣公視卻邊緣又小眾?

根據牛津大學《數位新聞報告》,2020年,英國、日本、澳洲、台灣「品牌信賴感」(brand trust)排名第一的,都是公共媒體。(製圖/方君竹)

與台灣公視相反,BBC、NHK、ABC分別在英國、日本、澳洲都是主流強勢的公共媒體,不只評價好,還最被國人需要。

根據牛津大學路透學院這3間公視的「讀者使用頻率」都是全國第一,還都是當地國人最信賴的媒體,是紮紮實實的「叫好又叫座」

反觀台灣公視,確實評價好,為何卻不曾走進主流?

1)進場時間晚,私人媒體已各據山頭,公共電視無力回天

圖片:Willy Barton/Shutterstock

英國在廣播電視誕生之初,就施行「公共媒體獨大」制度,市場上只有BBC一家媒體,具獨佔地位,後來才慢慢開放私人媒體進場。

到了2021年的今天,BBC市占率依然是英國最高(32%)。

「英國人很早就覺醒,媒體一個這麼有影響力的東西,它應該是屬於全民的公共財。」中正傳播系教授、前公視總經理胡元輝說。

而日本、韓國的媒體制度,雖然不是以公共媒體起家,但NHK、KBS兩家媒體的前身都是具壟斷能力的大型官媒(公營/國營媒體)。

政治民主化後,政府鬆綁媒體控制、收回政治黑手,兩家公營媒體才跟著轉型公共媒體。NHK、KBS回歸全民所有以後,也依然是市場主流。

台灣公視進場時間晚,1998年成立,比BBC、NHK、KBS晚了整整70多年,甚至比老三台、TVBS、中天、三立、民視、年代、東森都晚至少3年。

公視姍姍來遲,即使只是3年之差,前述私人媒體也已經是群雄割據,觀眾胃口已經定型,公視很難力挽狂瀾。

2)經費不足,BBC預算是公視83倍,NHK是90倍

各國公視2020年經費比較。(製圖/方君竹)

每年80塊錢合資公視,以公視表現,不曉得你覺得這筆投資划得來嗎?做為對照,Netflix最便宜的家庭方案,每人每月就要台幣97.5元了!(一年1170元)

跟世界各國公視相比,台灣公視更要阮囊羞澀。英國人均收入是台灣的1.6倍,人口是台灣2.8倍,BBC每年經費卻是台灣公視的83倍。

與隔壁香港比較,香港人口不到台灣1/3,香港公視RTHK的經費卻是台灣公視的2倍,換算下來,香港每人每年可以享有的公視資源達520元台幣。

難怪台灣傳播學者組成的「媒體改造學社」會感嘆,台灣人享有的公視資源嚴重不足,宛如國際間文化資源的「次等公民」。

3)公視非24hr新聞台,量能不敵同業!

東森新聞總監孫嘉蕊辦公室四台電視,由左至右分別放映著TVBS、東森、中天、三立。攝於2020年2月。(攝影/方君竹)

但公視要跟國際比,不如先跟國內同業比。

東森新聞總監孫嘉蕊分析,「台灣媒體競爭激烈,公視不是24小時新聞台,要脫穎而出是非常不容易的。」

公視是「綜合台」,24小時要播戲劇、兒少節目、綜藝等等,只有早、中、晚有每日新聞時段。

「今晚,想來點公視新聞配宵夜?」晚上8點後沒時段了,明天請早。不懂台語的話還請別中午來,午間新聞是台語的。

公視益智綜藝節目《一字千金》。(圖片/一字千金FB粉絲頁)

2020年罷韓投票,傍晚5點開票完畢,各台無不轉播各陣營即時畫面,公視卻在播益智綜藝《一字千金》,不免給人「狀況外」的社會觀感。

2021年太魯閣列車事故,搶救當下公視也沒有新聞時段,只能用文字跑馬更新資訊給觀眾。

難怪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會在受訪時建議公視:「要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否則無法讓觀眾感受到「公視與我同在」。

(攝影、製圖/方君竹)

事實上,公視新聞部整體的經費、人力,都不是新聞台的對手。

一位新聞台主管透露,24hr新聞台的新聞部至少需要4.5億的年度預算,公視新聞部2021年預算則是2.67億。

缺錢缺人,有公視記者無奈分享,公視常常不夠人力拍到所有新聞畫面,都要跟同業伸手「借帶」(拷帶),名為「借」卻少有「還」,因為公視拍到的畫面很少比同業多。

公視這塊招牌固然很被台灣人信賴,卻缺乏提供即時新聞服務的資源跟舞台。

公視新聞部與TVBS新聞部資源比較。(製圖/方君竹)

總結以上,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分析,公視太晚出生,又營養不良,自然跑不贏其他媒體。

馮建三比喻生動:「公視又晚起跑、又個子小,小不拉嘰的在後面追,別人當然看不到你啦!這需要靠人民督促政府修法,補足公視需要的營養。」

(攝影、製圖/方君竹)

馮建三2020也確實曾投書媒體督促政府,公視9億預算已經凍漲20年,台灣應該上修公視法定經費,每年至少60億。

不過,政治人物會有這麽理想的媒體藍圖嗎?

▍政府怕公視太大不好掌控!公視「小而美」 的緊箍咒

說穿了,這個國家其實正希望公視邊緣偏安。

打開公視專法《公共電視法》,第一條開宗明義就寫道,公視的成立,是為了「彌補商業電視之不足」,堪稱公視走向主流的緊箍咒。

中正大學教授胡元輝解釋,這種「彌補」的概念,暗示著商業媒體才是主流,公視「小而美」就好。

事實上在公視誕生之前,對於民間要求設立公視的聲聲呼喚,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可以說是同意得心不甘情不願。

前公視新聞部經理侯惠芳分析,執政者心態是這樣的:「公共媒體新聞不好掌控 、也不能掌控,還是不要開始的好

政府對於會監督自己的媒體,難免又愛又恨,還要編預算給公視、跟公視分享民眾的納稅錢,豈不是「飼老鼠咬布袋」?

公視A棟大樓(攝影/方君竹)

到了1997年,政府勉強同意成立公視、通過《公視法》,卻以「4年內禁止製作每日新聞」作為附帶條件。一個理應代表公眾來監督政府和財團的公共媒體,竟然因此被迫「自廢武功」。

台大新聞所教授林麗雲、陽明交大傳科系教授魏玓批評,公視打從一開始就被政府設計成一個「微型/補充型」的媒體機構,兩大黨不願意挹注公視資源,讓公視只在文化、藝術領域有些許成績,媒體、政治場域卻沒影響力。

「台灣多數政治人物對於公共媒體是沒有想像、沒有願景的,」胡元輝語重心長說道,「這才是公視最根本的問題。」

許多人盼望公共媒體翻轉財團壟斷的媒體結構,目前看來還是遙遙無期。

先不談增資公視,公視現任董監事的任期,其實早在2019年9月就屆滿,但民進黨經歷鄭麗君、李永得兩任文化部長,至今都沒有搞定在野黨、提出讓各黨都心服口服的公視董監事名單。新董事懸缺,舊董事會在看守期也無法做重大決策。公視沒人當家,已經空轉超過2年了。(文字、製圖/方君竹)

▍下篇預告:那公視員工的企圖心呢?

政治人物對公視不期不待,那公視員工又對公視又有多少願景呢?

說到底,公視的邊緣,有多少是因為經費或大環境,又有多少是因為公視員工自己缺乏企圖心?為什麼節目沒被看見,許多公視員工卻不會著急?

下一篇文章,我將帶你走進公視的新聞編輯室,了解公視員工做新聞的邏輯,還有「收視率」對公視的意義(或是沒有意義XD)。

👉🏻《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CHAPTER2:

我是君竹,很謝謝你讀到這裡🙏🏻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拍手或訂閱我的Medium👏。
不嫌棄的話,分享給更多朋友🔗,讓深度報導得到更多曝光🙂
與我聯繫
我很注重和讀者的真誠互動,我願意傾聽你的真實想法與批評。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unzhu.fang/
個人網站:https://jzfang.weebly.com

--

--

方君竹 J.Z Fang
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

前公視特約記者、《記者真心話》主持人、臺大新聞所畢業生。喜歡橋接閱聽人與媒體人,讓兩者互動更真誠。